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精選12篇)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精選12篇)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

2、合作、討論、探究父親的形象,特別是其中的細節描寫。

3、讓學生聯繫實際,從文章中領悟父親的感情;教育學生去關心父母,仔細聆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瞭解作者命題立意。

教學難點:

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對於父親的情感和文章的寄託的思想。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讚歎;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人生 / 是一級一級的臺階 / 許多人渴望 / 在臺階上找到 / 自己的高度 / 父親是不是 / 也如此……”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講述父親的小說,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位父親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二、檢查預習字詞檢測

三、踏上臺階,走進父親-----整體感知

1、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用文中句子回答

2、父親是怎樣造臺階的?

3、新屋、新臺階造好後,父親怎麼樣了?

4、爲什麼“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

三、凝望臺階,感受父親------分析形象

1、組織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文章,並且把能表現父親性格與品質的句段圈點評註,以“我從________看出父親是一個______的農民”說一句話。

四、回首臺階,探究父親------評價父親

1、父親爲了臺階付出了--------歲月、青春、健康等

2、你認爲這樣值得嗎?從中體會作者淡淡的憂傷。

五、配樂誦讀

父親

我的父親,你喜歡坐在臺階上遠望,你喜歡把那煙槍在青石板上敲得嘎嘎作響

我的父親啊,搖來搖去的柳樹枝總也搖不散你那專注的目光

我的父親,你那古銅色的臉,你那黃几几的腳板

我的父親啊,你把你的胸膛挺高一些吧

我的父親,你挺直的腰板爲什麼擔不起一擔水,你倔強的頭顱爲什麼埋在膝蓋裏

我的父親啊,你滿掛着的笑容爲什麼在九級臺階築起的鞭炮聲中尷尬

我的父親,我知道你的夢想三級的臺階到了九級,我的父親啊,怎麼了——你老了我的父親,還有我呢。

六、課堂小結

從悽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的眼裏,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堅韌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託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悅,感謝父親!

七、板書設計

臺 階

節儉 臺階高、地位高

勤勞

謙卑

自尊

堅韌不拔 臺階低 、地位低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2

1、教材簡介及分析

《臺階》是一篇小說,通過描寫父親終年辛苦,積銖累寸,準備了大半輩子終於建成一棟有九級臺階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反映出父親那一輩農民爲提高地位,贏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時也讚美了父親吃苦耐勞、拼命硬幹、堅忍不拔的精神,表達了億萬農民渴望提高生產力,結束農村經濟極端落後的心聲,迴盪着時代召喚的主旋律。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的具體化。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繫”,結合本單元課文及本班學生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爲:

知識能力目標:

1)、積累部分詞語

2)、能談談父親形象的含義

過程和方法目標:

1)、培養閱讀小說的能力——抓住關鍵語句,理解內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圍繞臺階選材、安排詳略等寫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人生

3、重點、難點的確定

這篇文章篇幅較長,雖然是自讀課文,需要討論和探討的問題很多。主題、立意和寫法均有可探討之處,向課外拓展可供設計的點也較多,在一堂課中想面面俱到,很難做到。因此,抓主抓重,突出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大膽取捨教材,顯得尤爲必要。爲此,我將重難點設定爲:

教學重點:

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形象和材料的詳略安排。

4、課時安排:

一課時

5、教法策略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誦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認真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課下已安排了朗讀,課堂上在閱讀中誦讀,讓學生自己在讀中感悟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2)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及背景音樂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研討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4)以多媒體課件爲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更形象、更直觀,有利於理解本文主旨,同時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播放MTV《父親》

一曲《父親》唱出了天下父親的辛酸與快樂,父親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讓我們不願向他人談起;父親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得讓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炫耀;

我們卻恰恰被他們的那份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動着。請大家根據平時的觀察說說自己的父親。

學生構思講述父親的生活小事。

多媒體展示圖片文字(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有人說,人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許多人希望在臺階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親是不是也是如此……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李森然的《父親》,看父親到底怎麼做的。

(二)教學課文

師:本文是一篇閱讀棵。老師想把學習的任務交給大家可以嗎?爲了大家很好的學習,我特意給大家設置了學習闖關的內容,大家對闖關有沒有信心。希望大家闖關成功下面進入第一關:攀登臺階之雙基關。

多媒體展示

1、生字關(讀準加點的字)

淳樸謙卑檻晌午尷尬硌

煙癮黏性撬糟糕煩躁揩

煎熬籌劃挪垂涎頭顱磕

學生自主讀出字詞的注音

學生齊讀

師:大家輕鬆的過了生字關,我們一起進入詞語關

多媒體展示理解詞語:教你一招: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解釋詞語,一般先應該解釋詞語的本義,然後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詞語指什麼或寫出了什麼等的表達效果

師:在理解之前我們先看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

2、詞語關: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

1)偶爾出去一趟,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

2)父親閒着無事可做,有覺得很煩躁

3)他卻很粗暴的一把將我推開“不要你湊熱鬧”。

4)然而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

5)父親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累了一輩子。

6)雖然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卻做的'很認真。

7)柳樹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傘父親那專注的目光。

師:解決了字詞的障礙,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作者。

(學生根據積累自由發言)

教師可以稍做補充

師:雙基關爲我們掃除了閱讀障礙,我們一起進入攀登臺階之理解關:

多媒體展示:

內容關(用圈、點、勾、劃的方法,邊讀邊思考)

1)爲什麼要造一座高臺階的新屋?

2)父親是怎樣建造成高臺階的新屋的?

3)新屋建造好了,父親怎麼樣?

(學生速讀課文,思考問題,然後討論回答)

師:我們瞭解了課文內容,下面哪位同學能根據提示的問題複述課文。

(學生複述課文,至少2-3名同學)

師:同學們闖過了內容關,讓我們一起進入理解關的難關——主題關。

多媒體展示:

你覺得文中哪個情節或細節最體現父親的形象,父親是什麼樣的形象。

父親創業經歷了將近20年的時間,爲了臺階,付出了歲月,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健康,結合現實,你覺得原因可能有哪些?文中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同學研討)

師: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梳理,相信剛纔模糊的父親形象在你心目中,應該已經是清晰、生動、立體了起來,誰能用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來總結一下父親的形象?

明確:內容略

同學們總結的非常好,很全面,用詞準確。看來,要想很好的閱讀一篇文章,先抓住關鍵句,然後再細細感知,會比較順利。這個方法看來同學們有所掌握。

師:現在大家可以輕鬆的說,我們已經學完了,但是大家不要忘記,語文的學習就是爲了應用,用什麼呢?對用技巧。我們就看看文章用了什麼技巧,讓我們進入:攀登臺階之技巧關。

多媒體展示:

作者爲什麼在老屋的石板上用了那麼多的筆墨,你是如何理解的?

爲什麼新屋的主體工程寫的簡單,而造臺階卻寫的詳細?

(學生討論,明確寫作技巧)

師:大家總結很好,文章圍繞中心選材和安排詳略;巧於鋪墊。這是值得我們在寫作中學習的主要的寫作技巧。我們闖關至此,老師還給大家留了一個問題。

多媒體展示:

學了本文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父親的辛酸經歷,閉上我們的雙眼,回想自己的父親,你想對他們說寫什麼呢?

(學生自由表達,表達對父親的深情)

(三)教師寄語:

從悽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的眼裏,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堅韌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託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悅,感謝父親!

(四)拓展延伸:

自由結組,走訪調查你的家鄉的農民生活現狀、經濟來源,以及消費動向,每組上交一份書面的調查報告。

設計意圖:圖片和背景音樂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此導語旨在配合着課件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調動學生情緒與本文合拍,自然引入本課。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積累。掃除閱讀障礙。

設計意圖:學會學習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解釋詞語。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培養閱讀習慣

設計意圖:

通過複述,學生再次熟悉了課文,同時也對文中的主人公父親形象有了最初步的感知,而且通過課下、課上兩次不同要求的讀,特別是在複述過程中抓住重點的讀,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抓情節,抓細節,理解人物形象。

讓學生從文中篩選信息,分析人物形象。

設計意圖:

對人物形象進行總結展示是考慮到學生在表達時不是很完整、連貫的情況,引導他們會完整、流暢表達。指導學生掌握抓住關鍵詞句進行賞析的閱讀方法。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總結,教師予以肯定和補充。此環節鞏固和強化教學效果,也便於以後更好的應用於自己的寫作中。而且,問題設置時注意有難易層次,這就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以提高其自信心

設計意圖:

繼續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感動之中,更深刻的理解父輩人,爲本課畫上一個感性而圓滿的句號。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3

一、導入

我們學完《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一個身份卑微的人,但在她的身上我們感受到善良、淳樸與愛心。任何一個地位卑微的事物都有閃光點,如小草、螞蟻。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位身份同樣卑微的父親,感受一下他的身上有何閃光之處。

二、檢查預習:

識記字詞:

凹(āo)凼(dàng)門檻(kǎn)涎(xián)水揩(kāi)嘎(gā)

籌(chóu)劃黏(nián)尷尬(gāngà)撬(qiào)微不足道

大庭廣衆

三、整體感知

1、帶着問題,默讀課文。

①概括文章大意

②父親爲什麼總覺得自家的臺階低?

③爲建新臺階父親都做了哪些準備?父親爲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④新臺階建成之後父親是何種感覺?爲什麼?

感知課文內容。

提示:文章寫了誰,做了一件什麼事,結果怎麼樣。

a、“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臺階是就地位的標誌。人家住的是十幾級的臺階,而父親住的僅是三級臺階,父親想有地位而沒有地位,所以父親覺得臺階低。

b、每天撿一塊磚、一片瓦、鵝卵石,每天往瓦罐裏放角票。

父親爲此付出的'沉重的代價: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c、不對勁。

長期生活中在沒有地位的環境中,形成了自卑的心理,住上九級臺階,這種心理一下子沒有轉變過來,所以不對勁。

四、分析人物形象:

在分析上述問題的同時帶出人物形象:

自尊要強、堅忍不拔、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吃苦耐勞、爲人厚道、爲人謙卑。

五、點出主題思想:

作者以農民的兒子作爲故事敘述者,敘述父親爲蓋新屋而拼命苦幹的一生,表現農民艱難困苦的生存狀態和他們爲改變現狀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雙重感情色彩。

六、教師小結

這篇小說,應當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改革開放使中國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進步。但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農業生產力還相對落後。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要全面實現小康,重點是農村,難點是農業,關鍵是農民。我們有責任關注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爲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4

創意說明

本文是一篇小說。教學的重點在於把握主題、分析人物形象及體會記敘中描寫的作用。採用板塊式教學思路。

教學步驟

一、整體閱讀,把握情節

學生自讀課文,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1、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要點: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

2、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要點: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積銖累寸,終於造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

要點:人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二、集中討論,分析形象

設問: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他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有志氣,不甘人後,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

他是一個有着長遠生活目標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他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

他是一個謙卑的人,有着中國農民所共有的謙卑特點,當九級臺階造好後,他卻不好意思坐上去。

三、問題研究,把握主題

設問:這篇小說要告訴我們什麼?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謳歌父親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艱苦創業的.精神。

熱切希望以先進的生產力迅速改變農村落後的精神面貌。

四、深入品讀,體會寫法

請同學們分別找出本文中關於父親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句子並朗讀,說說它們的作用。

學生髮言。

小結:個性化的描寫能突出人物的性格並突出文章的主題。

五、整理收穫,體驗學法

把握閱讀小說的一般方法。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5

一、教材分析

《臺階》是新人教版實驗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八課的內容。《臺階》與本單元其他四篇文章不同,是小說,但也是敘事類作品,主要是用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通過作者的描寫,我們清楚認識到“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具有農民的樸實、淳樸、無私,而且敢於拼搏的精神。全文中有個文眼:“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引導學生抓住這個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個故事的關鍵,就容易理解父親的思想性格。

二、學生分析

本文立意新鮮,情節樸素感人,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社會背景及父親的形象意蘊問題較深奧,初二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重點突破。學生對故事內容的把握沒有問題,並且能通過反覆閱讀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學生習慣在小組內交流後再發表看法,因此應當適當給學生多創造一些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

三、設計思想

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時間緊、任務重。基於此,圍繞教學過程要緊湊、問題設計要精心,抓主抓重,切中主題,設計了四個問題,教師精講點撥;學生通過個性化閱讀,張揚學生的.個性;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四、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繫”。

1.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和意蘊:學習作者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方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情感,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

五、重點與難點

1.重點: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難點: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組織材料的詳略安排。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6

教材簡析

《臺階》是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是李森祥的一篇短篇小說。本文通過描寫父親終年辛苦,經年累月,準備了大半輩子,終於建成了一棟有九級臺階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身體垮了,人也衰老了。反映出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父親那輩的農民,爲了獲得地位,贏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作者同時也讚美了父親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表達了億萬農民渴望提高生產力、改變農村經濟落後狀況的心聲。

教學目標:

1、梳理文章情節。

2、分析父親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3、關愛父親,感受父輩一生艱辛卻不知累的傷感。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2、3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通過自己查詞典,掃除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上課之前,大家先來欣賞一段視頻。 (播放音樂視頻 筷子兄弟的《父親》)

父親默默承擔着家庭的責任,是家中的頂樑柱,經年累月的辛苦壓彎了他的腰板…

今天我們就來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去感受父親的“臺階”。

二、自學導引:(獨立自學,找出疑惑!)

(一)通讀文本——感知課文情節

1、爲什麼父親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因爲父親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臺階是地位的標誌,臺階高地位就高,臺階低地位就低。

2、父親爲了築臺階做了哪些準備?

撿磚、撿瓦、撿石頭、存角票、種田、砍柴、編草鞋、踏黃泥

3、新屋造好後,父親有什麼表現?

不自在,父親老了。

三、合作探究(你爭我辯,收穫甚多!)

(二)品讀文本——分析父親形象

4、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研讀課文,找出文中的重點語句從中分析人物形象。)

句式:“父親是一個 的人,表現在 ”。 (可以在文找出中最讓你感動的語言或最能表現父親個性的細節,並加以適當的分析)

四、展示點撥(積極展示,戰勝自我!)

(三)探究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1、本文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代?作者對父親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開動腦筋,大膽的說出你的觀點。各抒己見哦!)

五、拓展延伸(目標實現,快樂無限!)

(四)拓展延伸——傾訴心中真情

下面的問題,任選其一。

1、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你出人頭地了,請以作者的身份給逝去的父親寫一封信。

2、看到文中的父親,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你想對此時正在辛勤勞作的父親說些什麼呢?請給你的父親發一條微信。

教師送上一首小詩: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深深的皺紋爬滿額頭!

看今朝,老驥伏櫪,累,奔走的身影何時作了?

堅強的信念,支撐着無力的雙腳。

無悔的一生,播撒在無際的田郊。

重溫經典,讓我們經典中介紹這節課。

播放背景音樂龔玥的《父親》,及歌詞。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7

課型:新授

課時:2

知識目標:體會領悟父親的情感與性格。

能力目標:讓學生從文章中聯繫實際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標:教育學生去關心父母,仔細聆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重點難點:領悟父親的情感與性格。

策略和方法:朗讀法、導引法。

教學媒體:投影儀、錄音機。

一、導入。

不知道大家發覺沒有,這一單元其實都是寫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經歷、感受和事情。我這裏恰巧有一篇關於卑微事物或人的論述,大家聽一下。(朗讀文章。見附錄。)

任何一種卑微的事物,其韌性都是最強的。無論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螞蟻,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還有“我”那平凡的父親……

二、整體感知。

1、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些獨特的風俗,那麼,本文中一個獨特的風俗或講究是什麼?

多數同學都能侃侃而談。有的說上浮山祭祖,有的說糖球會等等。

臺階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換句話講,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造新屋,當然是爲了改善居住條件,每個建築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說,父親對臺階的'要求,也就是對地位的要求。

(其實,這和第一問是一道題。只是,大多數同學都不能很好的運用聯想思維。)

這裏補充一下關於馬斯羅的理論:人的需要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聯繫本文,其實父親也是對尊重的要求。這是其畢生的奮鬥目標。

3、那麼父親是怎樣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準備工作?)

每天撿磚、瓦、鵝卵石等。往瓦罐裏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過程寫的簡略,可造臺階反而很詳細,這是爲什麼?

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臺階要詳寫。(這個問題,好學生可以回答出來。)

5、在父親心理,新臺階的動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們平時遇到父母升職等事時,都是舉家歡慶的。那麼父親是怎樣慶賀的?

放了四顆大鞭炮。

6、但是,父親在放鞭炮時,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來,看看他有什麼特色?

71頁。奮鬥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裏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一輩子低眉順眼、老實厚道,高興起來也與衆不同。一雙手放在哪裏都不是。

(這裏要找出不難。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閱歷淺,還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來。

7、在父親的努力下,新臺階終於砌好了,可父親卻感到怎樣?爲什麼?不對勁。臺階底,意味着經濟地位地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

8、其實,我認爲這篇課文是可以刪除一部分的,大家認爲是哪一部分?

(這個題很有迷惑性。本來哪一部分都不該刪除掉。但是,目的是爲了讓他們找出其中必須存在的東西。也就是,這其中寫的精彩的部分。但是,還真有不少同學都找出了應該刪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聰明的孩子,說不應該刪除,並且說明了自己的理由。雖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談到一點或兩點關鍵的地方。)

老屋的三級青石板的描寫。

9、你看都羅嗦了些什麼?

1)、來歷——體壯如牛,(與後面,閃了腰作對比。)

2)、粗糙——經濟條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蓋好,我“長成大人”,所用時間之長。

4)、腳板——終年辛勞;說明家庭的窮困。

10、你說這樣寫有必要嗎?爲什麼?當然。因爲都與後面有着緊密的聯繫。並且都對後面的情節起對比或反襯的作用。

11、具體來理解兩個句子:

1)、“父親坐在綠蔭裏,……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表現父親怎樣的思想感情?爲何不用心理描寫?

一方面,專注的望着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嚮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稱,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形寫神。

2)、父親回來時,爲什麼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

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穫,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幹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

12、簡述一下了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故事梗概述一下,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故事梗概)他爲此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13、那麼這樣做值嗎?

學生談自己的價值觀。

14、怎樣理解父親這個人物形象。

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後,他要自立於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父親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着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新臺階造好後,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並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談談你心目中的父親。兩相比較,你有怎樣的感受。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品讀描寫父親的語句,感悟人物形象。

2、理解作者對父親的雙重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2、體會作者對父親的情感,感受中國典型的農民形象。

三、教學方法 :

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勾畫圈點法。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有人說,人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每個人都希望在臺階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親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讓我們踏上李森祥的小說《臺階》,走近父親,感受一個農民父親的情懷。

預習檢測

1、字詞的音形義

凼( ) 涎( )水 煩躁( )

砌( )牆 倔強( )

神色、態度不自然( )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

人多的公開場合。( )

好像丟掉了什麼,形容心情悵惘。( )

形容馴良順從的樣子(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目標導學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自學檢測。

(要求:先自己帶着問題速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描寫父親的句子,感知父親的形象,回答下面問題)

1、臺階在父親心中意味着什麼?找出文中的依據。

2、一句話概括小說的內容。

提示: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2、梳理小說的情節

爲了建一個象徵着尊嚴和夢想的高臺階新屋,父親堅持不懈奮鬥了大半輩子,這是一個勤勞的、吃苦耐勞的父親?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結合文本,文中運用了什麼描寫手法塑造父親這個形象?

三、捕捉細節,分析人物形象

1、那麼怎樣結合文本內容,分析人物形象呢?(播放微課助學)

2、小組合作,用微課中提到的方法分析父親人物形象

學生找出文中細節描寫的句子,分析並歸納人物特點。小組交流後,確定發言人,以“這一節運用了細節描寫,寫出了一個父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感情”的句式彙報。

四、讀懂兒子對父親的感情,把握主旨。

1、爲了地位和尊嚴,父親付出了(歲月、青春、健康、意志力),兒子理解父親嗎?

請用““我”——父親,依據是——”的句式回答。

兒子理解了父親,這是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的理解。

2、僅僅是父親想改變自己的地位嗎?用文中的句子做依據。

師:1980年,四川美院院長羅立中的油畫《父親》,讓許多中國人都受到深深震撼,踏上臺階,我們又瞭解了一位父親——這些典型的.中國農民,他們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雖然貧窮,但依舊艱苦創業,影響他們的孩子改變命運,拼搏向上,從這個意義上說,父親是我們人生的臺階,父親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中最厚重的那級臺階!

五、拓展遷移,朗誦詩歌,再次體味父親形象。

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再次體味父親形象。(課件出示,音樂響起,師生齊讀詩)

父親

我的父親

你喜歡坐在臺階上遠望

你喜歡把那煙槍在青石板上敲得嘎嘎作響

我的父親啊

搖來搖去的柳樹枝總也搖不散你那專注的目光

我的父親

你那古銅色的臉

你那黃几几的腳板

我的父親啊

你把你的胸膛挺高一些吧

我的父親

你挺直的腰板爲什麼擔不起一擔水

你倔強的頭顱爲什麼埋在膝蓋裏

我的父親啊

你滿掛着的笑容爲什麼在九級臺階築起的鞭炮聲中尷尬

我的父親

我知道你的夢想

三級的臺階到了九級

我的父親啊

怎麼了——你老了

我的父親,

還有我呢

有人曾說,小時候,父親的面子就是孩子面子,長大了,孩子的面子就是父母的面子。老師衷心地希望好好學習,有所建樹,我想,那可能就是你對在地裏辛勤勞作的父母最好的報答!

六、板書設計:

臺階

李森祥

“文眼”: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

父親形象: 自尊要強 勤勞節儉 老實厚道 質樸謙卑

思想感情:崇敬 憐惜

七、作業佈置

父親或母親有哪些令你感動的細節,用一個片段把它描述出來。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9

教學目標:

1、把握父親的形象特點

2、解讀小說的主題

3、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 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的特點及其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有這樣一位父親,他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的讓人不願意在別人面前提起;他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以至於我們無法將他從人羣中分辨出來;他也可能是卑微的,他一生的追求在我們看來是那麼不值得一提。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父親帶給我們很多深沉的感動與思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李森祥的小說《臺階》走進這位父親。(師出示課件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課件出示)

李森祥,當代的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與高峯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們的重視。有一段時間中央電視臺熱播過的《天下糧倉》,李森祥便是該劇的策劃。作爲浙江電視臺製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長期從事影視劇創作、拍攝、策劃工作,有很強的藝術感受能力。

三、檢查預習(課件出示)

凹凼 dàng 門檻 kǎn 尷尬 ɡān gà 涎水 xián

揩 kāi 噶嘰 gā 撬 qiào 黏 nián

很倔 juè 半晌 shǎng

1、指名認讀

2、 師強調重點字音 : 揩 kāi 很倔 juè 等

3、全班齊讀這些字詞

四、踏上臺階,認識父親

1、生讀課文:思考小說敘述了一件什麼事?(課件出示)

A:生讀文

B:指名回答

C:小結:小說敘述了父親砌臺階這件事,全文花費的最多的筆墨就是在造臺階的前前後後的過程,父親畢生的追求就是要造一座有高臺階的房屋。

2、父親爲什麼要建一座有高臺階的房屋呢?(課件出示問題)

A:請學生在讀課文,在書上找出原句回答

(你們家的臺階高!言外之意就是你們家有地位啊。)

B:小結:臺階不僅僅是臺階,它有豐富的象徵,它象徵着有地位的生活,有地位意味着被人尊重被別人看得起,有富足的生活,原來父親追求的並不是只有高臺階的房屋,他追求的是富足、受人尊重的生活。(板書:富足,受人尊重)

3、過渡:父親顯然是一位有追求,有夢想的父親,除此之外,父親是一個怎樣的父親呢?結合課文,談談你心中的'父親。

A:生自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並說說你從中明白知道父親是個怎樣的父親?

B:指名回答(重點引導學生從節儉、勤勞、要強三個方面來說)

4、再讀課文,研討精美段落 深入解讀父親

A: 準備之時的父親:“那天早晨父親天沒亮就起了牀,我聽見父親的腳步聲很輕的響進院子裏去……被早晨的陽光照着,亮亮的,紅的很耀眼。”

a:大聲朗讀本段,然後根據上下文在“等泥水匠和兩個助工來的時候,父親已經把滿滿的一凼黃泥踏好。”後以第一人稱插上父親的心理描寫。(內心的渴望)

b:從那些細節中感受父親內心的渴望的情感?

生自由發言,老師實時點播

B:砌成之時的父親:“許多紙筒落在父親的頭上肩膀上,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超着不是,貼在腰胯上也不是。他彷彿覺得有許多目光在望他,就盡力把胸挺得高些,無奈,他的背是駝慣了的,胸無法挺得高。因而,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了尷尬的笑。”

本段運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手法,體現了父親怎樣的心理?

父親爲什麼挺不起腰?(自卑)

C:砌成之後的父親:

“我就陪父親在門檻上休息一會兒,他那顆很倔的頭顱埋在膝蓋裏半晌都沒有動,那極短的發,似剛收過的莊家茬,高低不齊,灰白而失去了生機。

好久之後父親又像問自己又像問我:這人怎麼了?

怎麼了呢,父親老了。”

a:認真朗讀課文,並說說那些詞語應該重讀?最後兩段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感情來朗讀?

b:“怎麼了呢,父親老了。”體現了“我”怎樣的情感?

(作者遺憾父親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他得到的僅僅是一座房子,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他付出的確是終身的努力)

c:齊讀本部分,體會父親的無奈和我的遺憾的內心

D:師小結:

本部分,我們看到了父親失去勞動能力的痛苦和無奈,迷漫和困惑,這時在我們心中形成了一個感人的父親形象。

五、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

這雖然是一篇小說,然而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作者僅僅是在寫一位父親嗎?

當然不是,李森祥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鄉土永遠是我創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都不會忘記我來自農村,我有責任把中國人民最本真的情感表達出來。”那麼這裏作者在寫誰呢?

在寫農民,文中父親是億萬農民的縮影,這部作品寫於80年代初,那時的中國有10億中國人,其中有八億都是農民,他們怎樣生活着呢?

我們大概很陌生,臺階就向我們展示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他們在怎樣生活着,他們身上有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品質。而他們身上承擔的卻是最沉重的生活壓力,他們最後該擁有美好的生活,最後應該得到我們的敬佩和尊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站在作品背後的作者想借本作品表達一個怎樣的願望呢?

六、“臺階”的深刻內涵

臺階不僅僅是小說的線索,更是作者內心的呼喚,希望所有像父親一樣的農民由貧窮走向富裕,由被漠視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尊。

提問:現在我們越過這個臺階了嗎? 生自由回答

師小結:有的同學說越過了有的說沒有,但我想他們正在路上,他們的跨越將意味着真正的富強,讓我們借這節課向他們道出最誠摯的祝福吧!

七、作業佈置

1)想想你的父親,學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有許話想對你的父親說,請用筆記下你最想對你父親說的話!

2)課外尋找關於“父親”的文章、詩歌進行自主閱讀。

推薦書目:蘇童《父愛》 梁實秋《代溝》

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

八、用心歌唱父親,唱出你對父親的感激

板書設計

臺階 李森祥

節儉 被尊重、有地位、自尊

要強 勤勞

父親

渴望 無奈

自卑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導學案的學習,引導學生在自讀文本的過程中瞭解故事情節,概括小說主要內容;並提出疑問,確定教學目標。

2.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品析父親造高臺階新屋的細節,把握父親的性格特點。

3.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中的標點符號,體會作者對父親形象的感情。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品析父親造高臺階新屋的細節,把握父親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中的標點符號,體會作者對父親形象的感情。

一、導入

有人說,人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許多人希望在臺階上找到自己的高度,今天,讓我們踏上李森祥的小說《臺階》,走近父親,看父親是怎樣去建構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二、預習反饋,確定教學目標

預習反饋

師:通過導學案的學習,老師發現大家提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各位組長經過篩選整合,更是慧眼獨到地選取了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PPT呈現)

(1)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父親是怎麼造高臺階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

(3)作者是懷着怎樣的感情去敘述父親的故事的?

師:本堂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3個問題。

三、初探“臺階”

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我們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回答?

(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

師:請同學們把這句話劃一下,再一起來讀一遍。

四、細讀“臺階”

1、父親是怎麼造高臺階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先請同學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故事情節。

生:父親用大半輩子的時間造了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新屋造好了,父親老了,累垮了。

師:語言很流暢,概括性很強。

2、父親具體是怎麼造的?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讓我們去文中找找具體的細節。

在學《背影》一文時我們已經學會如何抓住細節品味人物形象了,請同學回顧一下( 找片斷位置——讀課文內容——扣字詞分析——探內心世界 )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品讀文中的細節描寫,把握父親的性格特點。

學生品讀圈畫,做好批註。

4人小組討論交流 。

④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其他小組補充。

總結昇華

過渡:同學們的解讀都很精彩,最後請同學來總結一下在作者精雕細琢的細節描寫中,你讀到了父親是個怎樣的人?(生總結,師以臺階形式板書父親的品質)

五、深入“臺階”

1、通過父親造臺階的'過程,我們看到了父親用他的勤勞、執着……一步一步踏上了他人生的高臺階(畫出臺階形狀)那麼作者是懷着怎樣的感情去敘述父親的故事的?

生:對父親的熱愛。

生:對父親的崇敬。

師:對,還悟出其他情感嗎?

2、重點朗讀文章的最後兩段,思考,如果叫我們同學來寫,你們會用什麼標點符號,並說明理由?(教師引導學生讀出句號深處的感情。)

生:……

師:對,看來我們同學都很有經驗。但是我們文章中爲什麼用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句號呢?(課件出示材料)

師:任何創作都源於生活,中國農民的生活原本就是這樣,父親的命運也只能如此,所以作者用了一個句號,那麼在這個語氣中,你還能讀出什麼情感?

生:悲痛、惋惜、無奈之情。

師:還有什麼能比清醒地無能爲力的面對困境更讓人惋惜悲痛呢?小說中的父親是如此,無數中國農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3、再讀最後一段,讀出無奈、悲痛之情。(指導朗讀)

4、師總結:這最後似乎是不經意的一聲感嘆,其實是作者最無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

六、作業佈置

凝望這座臺階,我們看到了李森祥對父輩的理解;

回首這這座臺階,你有什麼話想對文中的父親說?

課後,請以“父親,我想對你說”爲開頭,寫一段話,200字左右。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11

教學目標

一、能複述故事。

二、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三、培養學生尊敬父輩、理解父輩的情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複習上一節課學習的內容。檢查預習情況。

生字和新詞: 啃 蹦 撬 磕 門檻 厚道 糟糕 醒悟 晌午 煩躁 頭顱 自言自語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大庭廣衆

二、請學生速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要讀出聲。朗讀時思考三個問題:

1、父親爲什麼想造一個有高臺階的屋子?

2、父親是怎樣造有高臺階的屋子的?

3、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

學生朗讀結束後,請3名同學在全班交流。(明確:父親總是覺得自家臺階低;父親一年到頭不停地勞動,積攢錢造房子;新屋造好了,父親身體也垮了。)

三、精讀課文。

小組合作,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後請5-6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1、爲什麼詳細寫父親洗腳,是要表現什麼?

要表現父親常年在外勞動。

2、臺階的高低象徵着地位的不同,所以父親總說“我們家的臺階低”。你怎樣理解這種心態?

想要在住房條件上搞好一點,覺得自己應該造一個高臺階的房子,同時也覺得自己有能力造一個高臺階的房子。

3、搖放的樹枝,搖不散的目光。父親此時的心理是怎樣的?

看着別人家高高的臺階,父親心裏在思考,我一定要造一個高臺階的房子。

4、從課文中選取使用準確、生動的'動詞,作一兩句話做點評。

(……父親的頭髮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都艱難地挑着一顆乃至數顆小水珠,承前父親踏黃泥的節奏一起一伏……,這裏的”挑“字用的準確、生動)

5、小說用第一人稱敘述了“我”父親與臺階的故事。對父親來說,臺階既是他的物質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當父親用汗水和辛勤勞動砌成了嚮往已久的臺階後,他卻處處感到“不自在”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和寂寞。你是怎樣看待“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應該如何理解這篇小說的主題?

(1)父親一生勤勞、頑強、倔強,淳樸、善良、謙卑;有志氣,不甘人後,不怕千辛萬苦,有堅韌不拔的毅力。

(2)父親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民,憑着自己一身力氣,辛勤勞動,平時省吃儉用,積攢費用,建起了九級臺階的新房。

6、找出小說中圍繞父親和臺階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

(1)”隔天,父親就用手去按一按臺階,說硬了硬了。再隔幾天,他又用細木棍去敲了敲,說實了實了。“

(2)”塞角票的瓦罐滿了幾次,門口空地上鵝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四、總結。

父親是一個淳樸的農民,辛勤勞動,勤儉節約,憑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九級臺階的新房。這種精神值得學習。另外,要學習本文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五、作業。

公開課《臺階》教案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瞭解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學習勞動人民勤勞、質樸、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優秀品質。

2.體會本文圍繞“臺階”命題立意,選材剪裁的好處。

3.學習本文平實、質樸、充滿深情厚誼的語言。

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的能力。

2.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瞭解人物形象。

3.教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學生體會故事的寓意: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願望,體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困難,永不放棄追求的精神。

《臺階》中的父親在某種程度上與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書課題──臺階

本文是一篇小說,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有關小說的基礎知識。

二、學生快速的閱讀課文,注意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1)注意下列詞語的形、音:

門檻、煩躁、晌午、瞬間、尷尬、煙癮、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廣衆、

(2)使用第三人稱說說本文的故事梗概:

要區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不同的寫法。舉例: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他眼看人家的臺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是憑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幹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的撿,一角一角錢的攢,終於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臺階,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明確小說的結構

小說的故事情節,一般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組成,本文是一篇結構完整的小說,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分析本文的結構:

開端:父親覺得自己家的臺階低,要造高臺階的新屋。

發展:父親開始了漫長的準備。

高潮:終於造起了有九集臺階的新屋。

結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體也垮了。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理解人物形象;

與《背影》比較分析

教學過程:

一、理解人物形象

問題探究

1.父親爲什麼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從那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高臺階的渴慕?表現出父親怎樣的性格?

2.父親爲了建造新屋以及臺階做了哪些準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3.作新屋和造臺階時父親是怎樣操勞的?劃出這些句子,體會父親的'性格特徵。

4.臺階造好以後父親有哪些表現?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心理?

5.爲什麼新臺階造好了,父親反而感到處處不對勁?

小結主旨:本文敘述了父親建造高臺階的過程,表現了父親爲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堅韌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憐憫。《臺階》暗寓了中國一般農民人生的奮鬥過程。

二、寫作技巧探究

1.作者爲什麼在老屋的三集青石臺階上用了那麼多的筆墨?

2.爲什麼造新屋的主體工程寫的簡略,造臺階反而寫的詳細?

3.文章較詳細的寫了父親的腳板的泥沙以及洗腳一節,似乎與文章的中心無關,可以刪除嗎?

小結:本文選材精當,詳略有致

凡是與臺階有關的內容不惜筆墨,盡情揮灑,而與臺階無關的則惜墨如金,有的點到爲止。

三、比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臺階》圍繞“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請分別說說這樣寫得好處在哪裏?(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結:這兩篇文章所寫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但是作者卻能挖掘深邃的內涵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留心身邊發生的事情,體會意蘊,從中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