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上冊語文《問說》教案設計

八年級上冊語文《問說》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第一課時

八年級上冊語文《問說》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掌握積累幾個文言實詞;疏通課文,理清結構。

2.理解文中引用古書、古人的論說的作用;瞭解意動用法。

3.借鑑古人關於“問”的論述,培養虛心好問的良好學風,增強“勤學好問”的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對“學必好問”主張的理解把握。

2.難點:“意動用法”與“使動用法”的區別。

  【課文提示】

劉開(1784—1824)字明東,又字方來,號孟塗。清代桐城(現在安徽省桐城縣)人。十四歲時,拿自己寫的文章拜謁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賞識他,盡力教他古文作法,後來成爲桐城派有名作家之一。他的古文與方東樹、梅曾亮等齊名,詩和駢體文也很好。

  【正音正字】

①臆度  (duó,猜測)    ②問難  (nàn, 駁詰)

③幾於古時(jī ,接近)    ④強以爲知(qiǎng,硬要)

  【判斷句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

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初學課文】

1.朗讀課文。

2.本文課題《問說》是什麼意思?能否從中看出本文的文體?

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 首句是中心論點:“君子之學必好問”。 )

  【課文簡析】

本文的語言風格古樸。在句式運用上,注意整齊的排偶句與靈活的散文交錯運用,奇偶互現,錯落有致,以取得波瀾起伏,氣勢雄壯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當多的排偶句。

原文有7段,可以分爲三個部分。課文節選了原文的第1段和第2、4、7段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引論。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學必好問”的中心論點,接着辯證地分析“問”與“學”相輔而行的關係,再轉而強調指出:好學一定要勤奮。

第二部分(第2-6段):本論。從正反兩方面詳細闡明爲什麼要勤問。

第2段,從正面闡明“問”的重要作用:問不擇人,問必有得。作者分兩方面論述:①說明不管問什麼人都會有收穫。②引儒家經典和大師的話,先是暗引,後是明引,證明“問”是進德修業的重要條件,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深刻闡明中心論點。被刪除的是②:

《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並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問且先於學也。

被刪除的第3段,以古人好問爲例,對比古今的不同表現,分兩個層次:①古人好問,不擇事,不擇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學而無問,爲下文鍼砭時弊作了鋪墊。

第4段、針對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從問的內容和對象兩方面進行批評。今人和古人的言行構成鮮明對比:古人“不擇事而問”而今人“學有未達,強以爲知”,“理事未安,妄以臆度”;“古人不擇人而問”而今人對“賢於已者;忌之而不願問”,對“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對“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這個層次對今人的批判與前面第2段關於問各種人都能有收穫的論述、第3段“古之人,不擇事而問,不擇人而問”遙相呼應。此段刪除的文字是:

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爲害於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被刪除的第5段、批判今人“非所問所學”的不良風氣。作者指出今人問的三種不良動機:“快言論”、“試其能”、“容其短”。最後以感嘆句作結,再以“不能幾於古”進行對比,批評今人。

被刪除的第6段,推究今人不好問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7段):作者申說自己的主張。這一段原文是這樣的:(劃線爲課文保留)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爲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不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爲美德,而並不見其有可恥也,後之君子反爭以問爲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後世且行之而不以爲恥者多矣,悲夫!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六個“思維訓練”題進行預習。

4.通過圖書館、因特網,瞭解桐城派的概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翻譯:君子學習一定喜愛問。“問”和“學”是相輔相成進行的。不“學”就不能提出疑難,不“問”就不能增加知識;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正喜愛學習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還不能應用於實際;認識了那些大的方面,可是還不瞭解那些細節,除了問,怎麼解決問題呢?

要點:達:通達。 識其大矣、不知其細:其:指示代詞,可譯爲“那”。 其奚決焉:其:語氣副詞,表反問語氣。

原文: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

翻譯:(對於)道德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向他們詢問藉以破除疑問,(這就是孔子)說的“到有學行的人那裏匡正自己”了。(對於)不如自己的人,向他們詢問藉以獲得一點正確的見解,(這就是曾子)說的“有才能的向沒才能(的人)詢問,知識多的向知識少(的人)詢問”了。(對於)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們詢問藉以共同研究,(這就是《中庸》)說的互相詰問,詳細地考察,明確地分辨。

原文: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爲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翻譯:(認爲)自己對別人錯,是俗人的共同毛病。學習有未貫通(不理解的地方),(卻)勉強以爲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穩妥(的地方),(卻)胡亂地憑主觀猜測,像這樣,那麼一輩子幾乎沒有值得問的事情了。(對於)比自己賢能的人,(就)妒忌他而不願意向他詢問;(對於)不如自己的人,(就)輕視他而(認爲)不值得向他詢問;(對於)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不敬重他而不甘心向他詢問,像這樣,那麼天底下幾乎沒有值得問的人了。

原文: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爲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翻譯: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也)一定會出現一次錯誤。聖人不瞭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瞭解的事物;愚笨的人能做的,未必不是聖人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專門在某些人手裏,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那麼,“問”可以缺少嗎?因此尊貴的人可以問卑微的人,德高的人可以問不成器的人,而老人也可以問年輕人,只要學習中有成就便可以了。

【思維訓練】(根據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 ①提出論點,闡明問與學是相輔相成的。

②從正面闡明“問”的重要作用,指出問不擇人,有問必得。

③針對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從事和人兩方面進行批評。

④作者申說自己的主張。 )

2.“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否定句式有什麼作用?

( 加強語氣,突出問的重要性。 )

3.“舍問,其奚決焉?”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麼?

( 這句用了反問。 強調問的重要性,,增強語勢,鮮明而有力地指出問的正確態度,不分貴賤老幼,“唯道之所成”。 )

4.“問與學,相輔而行”的理由是什麼?

(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

5.爲什麼應該向不同人等詢問?

( 因爲問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收穫:問“賢於己者”可以“破其疑”,問“不如己者”可以“求一得”,問“等於己者”可以“資切磋”。 )

6.第三段的兩個“如是”意思是什麼?它們分別指代什麼?

( “如是”的意思是:像這樣。 前者指代:“學有未達,強以爲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後者指代:“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 )

7.作者有什麼理由認爲問是不分聖愚、貴賤、老幼的?

( ①“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②“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 )

8.學習本文以後,你有什麼收穫?

( 既要刻苦好學,又要謙虛勤問。 )

9.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問”在學習中的作用。

  【課外作業】

1.整理課堂筆記。

2.預習《布魯塞爾大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