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課文《老王》教學反思

課文《老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老王》寫了車伕老王在困苦的條件下卻仍然保持着善良厚道的人格本性,含蓄的提出了對不幸者應給予人道主義關懷的社會性問題。小編整理了,歡迎欣賞與借鑑。

課文《老王》教學反思

  課文《老王》教學反思一:

1.由“讀老王”到“讀楊絳”。

作爲現代散文或者說作爲寫人的現代散文,它的教學內容應該重點關注什麼呢?這就首先要把握現代散文的個性特點。要全面討論現代散文的特點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話題,簡單地說:現代散文,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個性化地抒寫作者的心靈和性靈,表達作者內心的個我;和小說相比,寫人的現代散文不能或者說主要不能關注作品中作者所寫的人物,而應該更多地關注藏在字裏行間的那個“我”。可是,我們遺憾地看到,不少老師教學《老王》僅僅是着眼於老王或者主要着眼於老王,即使有時候也在關注“我”,但似乎總是把老王作爲關注的重點,對“我”的解讀也只是爲了解讀老王,我以爲這樣把握文本是有問題的。在這次教學中,我更自覺地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對“我”的解讀上;而對老王的解讀則是一個陪襯,通過老王和“我”的對比,進而更爲深入地理解“我”,理解作者。

2.由“善良”“不幸”到“需求”“渴望”。

我們說學習《老王》的重點不應該是理解老王,而是理解作者楊絳。這絕不是說不需要解讀老王,但我們對老王的解讀卻不能僅僅着眼於他的善良和不幸,而要在解讀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礎上,更爲深入地解讀他的內心需要。老王固然是善良的,作者通過幾件事寫出了他的善良。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又不能只看到他的善良,而應該把這種善良放到特定的背景中,看到它更爲深層的內涵。在那麼多有知識或沒有知識的、有文化或者沒有文化的人變得冷漠的年代,爲什麼老王能夠堅守這樣的善良呢?爲什麼連作者這樣的人也很難做到那樣單純的善良而老王能夠做到呢?當然,這或許不是重點。更爲重要的是,老王固然是不幸的,但我們僅僅需要了解他的不幸嗎?我們不應該深入一點關注一下不幸的老王、善良的老王的精神需求是什麼嗎?我們對於作者和老王之間的隔膜,對於老王送雞蛋和香油的真正目的,對於“我”後來的"隗怍”,缺少應該有的深入理解,這都與我們對老王的內心需求缺少關注和理解有關。看起來,作者對此似乎沒有用很多筆墨去表現,其實只要我們用心品讀文本,並不難發現老王對溫暖親情的企求,而關於“家”的回答則最爲明顯。

也許我的生活經歷,使我容易對老王有先人爲主的解讀,讀到他的言行,我總很容易就想到我們村莊中那些近似老王一樣的人物(無論是老王那樣的年代還是今天這樣的年代)。我從他們的眼睛中很容易讀出他們精神的孤獨和對親情的渴盼(無論是當年貧困的年代還是今天這樣富裕的年代)。我很肯定地說:老王是非常孤獨的,老王對親情有着強烈的渴求。所以他和作者在車上有着很投機的聊天,所以他才說那住了多年的地方並不是他的家,所以他才反覆強調最後送雞蛋和香油不是爲了換錢,甚至他說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3.由“同情”“不尊重”到“距離”“冷漠”。

大家都知道,解讀最後一句話是解讀《老王》全文的關鍵,而解讀“愧怍”的原因,又是解讀這句話的關鍵。那麼作者爲什麼“愧怍”呢?

記得第一次聽一位老師教這篇課文,教學的思路是,先認識老王的善良,再認識老王的不幸,然後提問:對這些不幸的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學生回答:要同情,要關心,要幫助。再討論:“我”關心了嗎?結論是關心了但關心得還不夠,幫助了但幫助得還不多,所以“我”很“愧怍”。最後出示一組弱者的照片,號召同學們要關心弱者同情弱者幫助弱者。現在這種解讀似乎已經少了,因爲這顯然是有悖文本的。作者並非因爲沒有同情沒有關心老王而“愧

怍”。現在聽得多的說法是:“我”對老王只有居高臨下的同情和施與,而沒有平視的尊重和理解。這似乎是有深度的'。但要討論這個問題,還是應該回到我們前面說過的問題:老王需要什麼?老王最需要“平視的尊重”嗎?我想,這可能沒有真正理解老王。以我對老王一類人的理解,或者從文本看,老王似乎並不會奢望楊絳這樣有身份的文化人對自己進行“平視”和“尊重”吧。

理解楊絳到底爲什麼“愧怍”,不能不關注她內心對老王這個人的定位,即她把他當做一個什麼樣的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則不能迴避文章中那個描寫殭屍一樣的老王的段落。這個段落是很容易讓人產生疑問的:爲什麼作者同情老王,卻用這樣的筆調描寫他?爲什麼這個段落和文章前後的筆觸完全不一樣?至今我仍不敢說,對這樣的問題有了自己滿意的答案;看了一些文章的解說,似乎也沒有發現讓人信服的觀點。但我有一點感觸非常強烈,即從這個段落中讀出了作者和老王之間的距離,感受到作者面對殭屍一般的老王的強烈的冷靜,或者甚至可以說是冷漠。我想,倘若寫錢先生,寫女兒圓圓,作者是絕不會這樣寫的。就是說,在“我”心中老王遠不是她的親人(我知道,這是苛求作者),而只是一個熟人,一個可以說說話的人,一個曾經幫助過的人,一個有過雞蛋換錢的來往的人。我說不清楚這是什麼筆法,但我敬佩作者敢於如此客觀地寫出自己當時的真實心態。這是需要勇氣的,是難能可貴的、令人尊敬的品格。但我們不能因爲對楊絳先生的敬重而不敢正視這一段;我們不能因此而回避和誤讀這個段落中“我”的冷靜、冷漠,甚至有一點自私。事實上,楊絳先生的令人可敬不會因爲這一點受到影響,而是恰恰相反。首先,這不是她個人品行的缺陷,而是他們那一類人共性的自私和虛僞,是“我”那一類人和老王這一類人集體的距離和階級的距離,而作者敢於揭示出自我的虛僞和矯情,便是一個尤爲值得敬重的人。

4.由讀懂到學會讀懂。

我曾不厭其煩地強調: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可惜的是,很多閱讀教學還僅僅是追求讓學生讀懂文本。《老王》的教學尤其如此。不少老師教學《老王》,就是讓學生得到某一個思想。我以爲,這是遠離閱讀教學的價值追求的。所以,在教學中,我時刻關注對於學會閱讀的訓練。比如讀《老王》,我引導學生從這樣幾個層次去讀:抓住文章中概括性的詞語讀;抓住作者寫的主要事件讀;抓住別人對老王的態度讀;從老王的內心需求去讀;從老王和“我”之間的關係去讀。這是閱讀的角度,是閱讀的層次,也是閱讀的方法。解讀“我”和老王之間的距離,先從文章最難理解的描寫殭屍一樣的老王的那一段中去感受“我”和老王的距離,再抓住“我知道”那一句話進行突破,再通過對老王心理的揣摩解讀老王內心對“我”的定位,明確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之後再回讀課文從中尋找“距離”的具體表現。如此用心的安排,並不是爲了實現我的什麼教學意圖,而是要引領學生學會解讀文本。

另外,解讀這篇文本,大家都會強調如何抓住關鍵句讀懂全文,而我在強調這一點的同時更想強調如何由全文讀懂“一句話”。這並非是要標新立異,其用意正是爲了讓學生掌握辯證的閱讀策略。

  課文《老王》教學反思二:

我總想嘗試着一些新的路子備課,在意教學設計的整體性和創新性。他們都說我太學術,我知道在中學這是貶義詞。師傅徐老師今天聽了我的課後,給出了兩點評價:1.鑽研文本精神值得鼓勵。2.要學會批判性地接受教參和名師教案,教學要切合學生實際能力。是的,我承認我的課堂有這個問題,我現在教差班,應該講基礎,帶領學生一個字一個字地去扣文本。可是,我不願意這麼做,我不願意爲此浪費我的教學生命。

教學設計的創新與知識點落實其實是不矛盾的,我沒有做好知識點的落實還是因爲對考點把握不夠,下階段研究考點題目想好了“以考點爲綱確立教學內容”。

  課文《老王》教學反思三:

(一)說老王。

先通過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後讓學生根據書上插圖初步感知老王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形成學生的閱讀期待,爲解讀人物的精神世界做好鋪墊。然後,以“可以用哪兩個字準確概括老王”明確老王是個苦而善的人。緊接着以“老王的不幸表現在哪些方面?老王的善良表現在哪裏”,引導學生搜索、篩選信息,達到初步感知文本的目的。接着,再讓學生選擇賞析老王臨終送香油、雞蛋這一片段。通過齊讀、分角色朗讀,學生情景演出,對語言進行賞析評價,達到讀文悟道的目的。

(二)說作者。

先用多媒體展示楊絳當時的境況,讓學生知道她當時的生活也是不幸的,再設計的問題:面對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如何表現的?具體體現在那些方面?當善良的老王去時,作者爲什麼愧疚?對於最後一個問題讓學生角色轉換,換位思考,把自己想成老王,想想希望得到什麼?以此讓學生明確本文主旨,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說自己。

設計的問題是:現在,像老王一樣善良的人還很多很多,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呢?多媒體展示弱勢羣體的圖片,在看的過程中,我對一些圖片進行解說。然後讓學生寫一些感受,可以使一句話、一首詩、一支歌。接着仿照例句說出心願。以此拓展延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施很順利,充分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和情感體驗,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經過課後反思,我認爲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文本特色,重視情感體驗。

整個教學過程能夠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體驗映照作者的內心世界,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2、立足語言品味,穿插寫作指導。

課堂教學能夠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賞析重點片段的時候,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一句,結合自己的感悟說出喜歡的原因,由賞析語言到情感體驗逐步提升,並對如何寫人給予學生適當指導,既重視了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又訓練了學生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

3、面向全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在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同時,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側重學生的自我感知、自我體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有些不愛發言的學生也舉起了手,並說出了他們獨特的想法。

但是這節課也存在着不足。因將兩課時內容壓縮爲一課時完成,在時間安排上有些力不從心,如給學生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有些問題挖掘不深,結論下得過早;最後展示弱勢羣體組圖時,應該由學生讀的文字改爲自己讀;應該在課堂上完成的仿句練習改爲課後作業等,整個教學過程有些前鬆後緊,這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課文《老王》教學反思四:

此課上後,我感覺不錯。不論其他,單單學生從說到想說再到樂意說爭着說,多我來說是最大的成就。哪怕學生說錯了。不過,也存在許多問題,在議課組成員的愛心幫助下,我覺得這節課要上的更好,還課在下方面努力:

1、導課不宜太長。只要達到激起興趣,導入新知即可。

2、課堂語言要有文起。要鼓勵督促個別學生說普通話,說話多用詞語,多點文氣。

3、課前應出示課堂目標。讓學生學時有目標,學後便與檢測學習效果,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嗎。

4、在漢字書寫,板書設計上要多下功夫。這也是我致命的弱點,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就在這方面下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