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赤日炎炎且說“夏”:“夏”原指中國之人

赤日炎炎且說“夏”:“夏”原指中國之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圖一:夏字金文

赤日炎炎且說“夏”:“夏”原指中國之人

初夏是一個連空氣也瀰漫着花香的時節,美好極了。可惜江南的初夏是短暫的,很快便是“赤日炎炎如火燒”的炎夏酷暑了。

不過,《說文解字》中“夏”的初字,與這裏所說的夏日之“夏”字,卻不是一回事。

《說文解字》曰:“夏,中國之人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國之人也。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就是說,“夏”指中國人,生活在北方的狄、南方的蠻、西方的羌、東方的夷當中,即爲黃河流域的中原也,而居於此地的中國人便自稱“華夏”。

圖二:夏字篆書

目前還沒有發現公認的甲骨文“夏”,我們見到的是金文(圖一)。故此,許慎認爲:夏,從夊(sui,音似雖)從頁,從臼。臼,兩手;夊,兩足也。小篆的“夏”字(圖二),雖省減了筆畫,人的身軀部分沒有了,只留一隻腳(夊),但其義不變。金文和小篆的“夏”字,都像一個人的形象,氣宇軒昂,儀表堂堂,上面的“頁”,擬是人頭的意思,大大的臉龐,表示方正有智慧;下半部的手與足,達意清晰,顯示人的創造能力。正如康殷《古文字形發微》中所言:“夏字是一個完美的人,這個形體比起甲骨文中其他表現人的形態的字來說,確爲一表堂堂。”“夏”字,既爲中國人的形象,也表達了華夏民族對人的審美追求。即便是今日的夏字,較金文又少了“臼”,去掉了“手”的符號部件,但人的頭、腳依然保留,還是“中國人”的形象。

說“夏”,必說到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夏朝相傳爲大禹所建,建都安邑,在今天山西運城境內。但由於史書文獻成書較晚,已知的並沒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因此近現代有人疑其爲僞。記得20世紀80年代,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回鄉,與我們談及夏朝存在與否時,他說,我也姓夏,當然很希望歷史上有個可靠的夏朝,可是證據不足啊。不過,據悉考古學家正在通過對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來尋找確鑿的'依據,我們企足而待。

那麼,起初作爲古代漢民族自稱的“夏”字,又是如何演變爲一年四季中的“夏”的呢?

學界衆說紛紜,各有道理。上古時期,古人先以自然界的草木榮枯、原野易色,來區分春秋兩季,直至西周,曆法向前進了一步,才能明分春、夏、秋、冬四季。至於爲何假借“夏”表示烈日當空、綠蔭匝地的夏日?這與“夏”字的字形有關。

據說,殷墟《卜辭》中有疑爲“夏”的甲骨文,因而被譽爲“契學大師”的葉玉森先生在《釋夏》中認爲,“夏”似蟬蟲,“並像蟬之緌(ruí,音似蕤,古時帽帶打結後下垂的部分)首翼足形,蟬爲夏蟲,聞其聲即知其夏,故先哲假蟬形以表之。”而更多的學者則從小篆字形分析認爲:人的手腳裸露,且形象完整,那是炎熱天氣中人以圖涼快的真實形態,可成爲假借爲夏日之“夏”的原由。清人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也認爲,“夏,像人當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

轉眼便是炎夏酷暑了。江南的盛夏比之北方要溽溼悶熱得多,但夏日有其自身的神采風姿。夏日,田野山原蔥綠一片,葳蕤生光,充滿着生命的活力;水塘邊則是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韻;夜晚便是清風傳芳香、明月驚林鳥的幽靜,那真是煥發着生機和激情的季節,讓一切生命都充溢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