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家鄉的美食作文彙編15篇

家鄉的美食作文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美食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的美食作文彙編15篇

家鄉的美食作文1

我的家鄉泰興,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其中,宣堡小餛飩,可算得上是鼎鼎大名的。

一碗香噴噴的小餛飩端上桌,只只餛飩像一條條小船,在水面上非常悠閒地漂着,熱呼呼的湯上浮着一層金黃色的油和碧綠的蔥花,煞是好看。一陣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那香味是濃烈的、細膩的`,透着一股股農家氣息,使人食慾大增,滿口生津。用小湯匙輕輕地攪一攪,碗裏的餛飩立馬活躍起來,一隻只打着旋兒,在碗裏轉圈,互相碰撞,像一隻只戲水的小鴨子,十分可愛。舀起一隻來仔細端詳,重疊在一起的皮爾呈透半明狀,薄薄的,軟軟的,好像薄紗一般,依稀可見那嫩紅嫩紅的肉餡。

吸一口小餛飩中飽滿的湯汁,含在嘴裏,細細品味。湯汁在舌頭上來回滾動着,微辣的湯汁刺激着味蕾,使得舌頭有點麻麻的,但那瀰漫了整個嘴巴的香味,又促使你忍不住再吸一口,彷彿帶着你走進散發着稻香與泥土氣息的故鄉 的田野。咬開滑滑的餛飩皮,裏面的一小團肉餡是粉紅色的,非常嫩,在勺子上微微晃動着。待你咀嚼着肉餡的時候,脣齒間充溢着肉的香味,那感覺是非常微妙的,讓人陶醉其中。當一整碗小餛飩吃完後,回味着剛纔的那份美味,心裏總會充盈着滿足感。

美味的宣堡小餛飩,做起來非常不容易。要擀差不多五個小時的面,纔會擀出這薄如蟬翼的皮爾。裏面的陷也非常講究,必須選上好的豬腿肉,剁細了,拌以碎生薑、蒜蓉及料酒、蟹油等佐料攪勻。包的時候,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夾住皮,在右下角放一點肉餡,然後五指併攏,將剩下的兩個角重疊捏緊,一個餛飩就包好了。煮餛飩時,先用開水將白胡椒粉、蔥和預先熬好的豬油在碗裏衝開做成湯,再將包好的餛飩丟到開水鍋裏一燙,就可以撈出放入已經做好湯的碗裏,一碗香氣撲鼻的小餛飩就做成了。

我愛吃這美味的宣堡小餛飩,更愛這飄着香味的故鄉。

家鄉的美食作文2

走在楚雄的大街上,兩邊都是數不清的美食。行走在這美食道上,直叫人口水成河。準備好,讓我一一跟你們道來,可別流口水哦!

楚雄羊湯鍋

羊湯鍋,主要是彝族火把節時最受歡迎的一道美味佳餚。羊,全都是殺自家山上放養的黑山羊,宰殺後,去除羊毛,再放在炭火上燒到金黃,哇!那香酥的香味已經開始飄散啦!此時用小錘子錘碎骨頭,主要是吃的時候更容易咬碎,也容易切。之後,把肉和骨頭放到清水裏煮,放入適量的鹽,等煮漲後再放入內臟,爲了保證羊肉的原汁原味,不需加入太多的香料,喜歡的人,可以加點當歸,切忌得慢火熬燉。哎呀,媽呀不行了,說到這裏我已經被那鍋肉的香味勾得直咽口水了。

打開鍋蓋,煮熟後的羊湯鍋湯白肉香,配上一碗蘸水,那叫一個絕。這蘸水很有講究,來點胡辣椒,來點薄荷和蔥花,再放上花椒粉,蒜泥,別提多香了。夾上幾塊肉往那蘸水裏一裹,ohmygod!吃了一塊還想再吃一塊,頗有嚼勁。吃飽喝足了來碗滾燙的.羊肉湯,哇!真是舒服,整個身子暖暖的。每次過火把節,我們家都要吃一次羊湯鍋,那才解饞,那美味,無法形容,不信就來咱家鄉吃一吃吧!保證美味,保證滋補。

大姚醃菜

小時候,每次回老家,我都會與外婆一起醃醃菜。外婆把自家種的花葉大頭菜洗淨,晾至三成幹,之後把它剁成小段,放到大盆裏,加入鹽、花椒、辣椒、酒,然後使勁揉,揉到菜葉佐料完全入味,出水後放入罐子裏醃製,兩三個月後,醃菜基本就可以吃了。大姚醃菜,看似做法簡單,其實是有祕訣的,很多人會選擇把醃菜罈子埋在地下,這樣子密封性更好,更別說那酸爽味。好的醃菜,不僅僅顏色好,味道好,在遠處就能聞到其味,保證你會流口水。在夏秋季節,沒有胃口,那是最佳下飯菜,保證你吃了一碗還想再來一碗,如果你沒胃口,來大姚,吃點醃菜吧!

這就是我家鄉的美食,每次出去外面,我都會想念那些味道,如果有空,你一定要來好好品嚐一下!

家鄉的美食作文3

我的家鄉在沙洋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那裏風景如畫,四季如歌,美麗極了。有風景優美的平湖秋月,有熱鬧非凡的步行街,有琳琅滿目的小商品市場,但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獨具特色的美食。

作爲一個典型的吃貨,我對家鄉的美食可是如數家珍。

米茶是沙洋人最愛的夏季主食之一。它不僅經濟實惠,消暑解渴,還能填飽肚子。於是,一到夏天,米茶就成了每家每戶必備的特色風味小吃。米茶好吃,製作方法也不復雜。先將大米放在鍋中炒至金黃色,然後用水把米淘洗乾淨,再放入適量的水,用猛火煮之即可。剛煮好的米茶呈淡黃色,湯汁中開着粒粒米花,似茶非茶,似粥非粥,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清鬱的米香,吃在嘴裏清爽可口。

長湖魚糕也是家鄉著名的美食之一,民間流傳着“無糕不成席”的說法。相傳此菜還有一個優美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好魚,但長食生膩,令御廚改變烹飪方法,提出“食魚不見魚”的要求。御廚回家後一時想不出辦法,急得坐立不安。御廚夫人問清情況後便道:“這有何難,你把魚刺和魚骨剔除後,將魚肉切碎攪拌後以生粉等其他佐料,或蒸或煮,不就吃魚不見魚了嗎?”御廚一聽豁然開朗,在家反覆試驗,終於成功。楚莊王吃後大喜,當即獎賞黃金一千兩。因以魚肉爲主,形似米糕,而稱爲“魚糕”。

我最喜愛的還是家鄉的矮子餡餅。沙洋曾集鎮的`李氏兄弟祖傳三代都是做餡餅生意的,兄弟倆改良了祖傳的餡餅技術,做的餡餅香糯可口,入口即化,回味無窮。由於李家兄弟個頭不高,所做的餡餅被大家親切地稱爲“矮子餡餅”。矮子餡餅有豆沙、黑芝麻、桂花、椰奶等多種口味,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

家鄉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它們簡單樸素,沒有精美的配料,也沒有繁雜的工藝,就像家鄉辛勤耕耘的人們,雖默默無聞,平凡簡單,卻勤勤懇懇地播種着幸福和希望。我愛家鄉的美食,更愛樸實無華的家鄉人。

家鄉的美食作文4

一座城,在一千多年的戰爭與風雨的洗禮下,依然屹立不倒;一座城,在淮河的滋潤下,成爲“魚米之鄉”。這,就是我的家鄉,霍邱縣。這生我養我的地方,可是個小吃城。尤其令我此生難忘的,便是中心幼兒園那條小吃街了。

這裏主宰着夜晚,白天這條街上只有寥寥數人,到了夜晚,一切都活了起來。每次去,總會看到街頭買臭豆腐的那個老爺爺。但好像生意並不怎麼好,但這麼多年,他依舊每天在那裏等待別人光顧。左邊的第一個店是水果攤,每個水果都有着誘人的鮮豔的外皮,像是有魔法似的,大多數經過的人都會買一些回家。對面是真正讓我忘不了的美食,酸菜餅。在烤箱裏烤個大概十分鐘,餅就可以出鍋了。筷子夾上一塊送到嘴裏,雖然燙嘴,但只有趁着剛出鍋那會兒,味道才最美。一口咬下去,“嘎吱”一聲,脆脆的餅連帶着裏面酸酸的餡,都刺激着人們的味蕾。正是因爲這種味道緊緊抓住了人們的胃,所以這麼多年來,這家店從來都不會擔心沒有客人。

這條街上,可謂是店連着店。有賣湯圓的,韭菜饃的,還有永遠不過時的牛肉湯、牛肉麪,更有充滿了家的味道的凹子饃。這條街上幾乎家家都有賣凹子饃的,但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街中間的那家。一張饃裏放上幾樣菜,流紅油的鴨蛋、青椒炒毛魚、醬豆腐、青椒土豆……隨便選兩樣到三樣菜包在饃裏,捲一捲,便可以吃了。

從我上幼兒園開始,爸爸媽媽就經常帶着我來這裏,邊逛邊賣。小時候這裏總是我心裏的.一個謎。我們從左邊的路進來,怎麼吃完就從右邊的路出去了呢?上了小學,就愈發來的勤了。但這條街上的美食,我始終沒有吃完。如今幾年過去,從前扎着兩個傻傻辮子的小姑娘,已經長大,這條街會不會被遺忘,得看時光是否溫柔。

家鄉的飯店越來越多,一到夜晚,燈火闌珊,處處生情。可那份思鄉,只有在這條街上,才能尋回家的味道。如今已有幾個月未曾去過了,我很想再吃一塊酸菜餅,很想在冬天下雪的晚上,再去喝一碗暖暖的甜湯。

這就是我心中無可替代的家鄉的美食,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我想,別處,是再吃不到這些東西了。

家鄉的美食作文5

我的家鄉是四川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它雖然毫不起眼,但是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韻味。

我最喜歡吃酸辣粉和麻辣燙了,將光滑、雪白的粉條倒進沸騰的開水中煮一會兒,待粉條煮熟了以後,就被倒進乾淨的瓷碗中,在上面撒上蔥呀、蒜泥呀、胡椒粉等作料,再將鮮紅的湯汁倒進半碗進去,就這樣,一碗美葉的酸辣粉就做好了。麻辣燙的.做法更簡單,將粉紅的火腿呀什麼的串在乾淨的竹籤上,放進鍋裏鍋邊用夾子把竹籤夾着,防止它整個兒都進了鍋裏,鍋內鮮紅的湯汁翻滾着,湯麪上密密麻麻地漂浮着花椒、辣椒,以及一些我叫不出名的作料,過了一會兒,麻辣燙煮熟了,將它從鍋裏撈出來就可以吃了。

小孩子特別愛吃麻辣燙,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他們都要買上一串在路上吃。大人們比起麻辣燙來,似乎更愛吃酸辣粉一些。難道不是嗎?不論是下雨還是別的什麼壞天氣,小店裏的人總是滿滿的。而且坐在桌旁埋頭吃酸辣粉的總是大人們,在熱氣騰騰的鍋旁等候的除了幾位給孩子買麻辣燙的大人和幾名中學生外,大多數是活潑的孩子。

我和媽媽也很愛吃酸辣粉和麻辣燙。如果一個星期沒有吃到一碗香噴噴的酸辣粉和幾串美味的麻辣燙,我心裏就不踏實,怪難受的。每個星期日我都會拖着媽媽一起去吃酸辣粉。也許是國爲大家心靈相通吧!小店裏總是擠滿了人:有工人,有學生,還有教師……

遇到人滿的時候,我總是把嘴一噘,站在一旁,責怪媽媽誤了時間。這時,和藹可親的老闆娘總會過來打圓場:“小姑娘,別生氣了,是我的錯,是因爲我這店太小了!”那幽默風趣的話逗得我導火線涕爲笑。

人少下來的時候,我和媽媽就坐在位子上,津津有味地吃着。酸辣粉的味道好極了,酸酸辣辣的,讓人忍不住吃了還想吃。吃完粉後,我總會多要幾串麻辣燙在回家的路上細細品嚐,可最後的一串我絕對會風捲殘雲般地把它吃得乾乾淨淨。

啊!家鄉的美食!

家鄉的美食作文6

“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每當想起這曲兒歌,我就會想起湯圓——一種中國傳統小吃,當然,當然,它也是元宵節的必備食材!

元宵湯圓做法並不難。用麪粉加水和一和,在揉成不大不小一個圓,就像一個小白氣球一般,再壓扁。想想那時候,我還經常給糰子加工,在上面粘個兔耳,捏出兩隻眼睛,看起來還真像那麼回事兒。然後就是餡料了。餡料還五花八門:有香芋、花生、芝麻、抹茶……餡料得提前準備好,然後把壓扁好了的“小圓餅”在裏面加入各式各樣的餡料,再把包餡料的皮捏合攏來,在掌心揉搓,把它揉成原先那樣子。這樣,一個白白的圓圓的糰子就做好啦!關於湯圓,還有一個故事。據說湯圓原叫浮雲子,起源於宋朝,用多種食材組成。也因爲他放在鍋中又浮又沉,因而得名“浮雲子”,後才改名爲湯圓。

這湯圓剛下鍋,可謂是“大起大落”,浮浮沉沉。鍋中沸騰着,原本的白開水加入冰糖後變成牛奶般的白色,鍋中騰騰昇起一股股白煙,散發出一股甜味。終於出鍋了。小小的白團子擁抱在一起,其中還有幾個“異類”,實在是不忍打破這片寧靜。

可我實在等不下去了,大氣湯匙就舀起一小顆,軟軟糯糯的。一口咬下去,他肚子裏的裏的'料就露出來了,我看着它,裏面的餡緩緩流入了湯匙裏,緊接着就是一口悶。花生味的湯圓加兩顆甜雞蛋,白的棕的混合在一起,猶如一條白白的河裏清晰可見一兩顆大石頭。聞聞那種香味,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於是拿起碗就是一大口。嗯~甜而不膩,人間美味。看着碗裏的湯圓,我最喜歡的還是水晶湯圓裏的抹茶味,水晶湯圓外表晶瑩剔透,那一抹綠在裏面清晰可見,一口咬下,淡淡的抹茶香味撲面而來,充滿我的整個味蕾,簡直令人口爽!碗裏的湯圓一點一點的消失,連湯也給我灌了下去,真是此味只應天上有啊!

這是我喜歡的——湯圓,色鮮味美的湯圓。

家鄉的美食作文7

我的家鄉是七朝古都開封。因爲是古城的緣故,所以城市的建設,人們的思想,就沒有沿海城市這麼開放、開通。但長年累月的歷史積澱、人文內涵,卻是極爲豐富。作爲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這裏有保持着宋,元、明時代建築風格與規模的古城牆,宋皇宮建築遺址龍亭,高聳入雲的鐵塔,包龍圖打坐的開封府,水滸傳所描寫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大相國寺,李白、杜甫、高適揮毫《梁園吟》的禹王臺等等。歷史遺蹟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引得遊人如織,爲家鄉旅遊事業的繁榮做着貢獻。

雖然人文景觀令人驚歎,但是最能讓遊客讚歎不已,流連忘返的還是家鄉的小吃。且不說早就聞名遐邇的“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像菊花”的小籠包子;展開雙翅像飛翔的蝴蝶的鍋貼;晶瑩剔透,周身流油的桶子雞;用木錘千錘萬打的花生糕;譽滿全球的沙瓤蜜甜的`汴梁大西瓜。就單說家鄉的小吃,就可以讓你垂涎欲滴,去吃上一個月都是不會重樣的。

早餐的集市上,吃客雲集,只是湯類就有,胡辣湯(葷的,素的,白的三種),豆沫、八寶粥、豆腐腦、豆漿、綠豆麪糊塗、麪筋穗甜湯、四味菜、羊肉湯、羊雙腸、雞血湯、鴨血粉絲湯等等十幾種一字擺開,任君挑選。主食就是

選用上等燦米、淘洗用清水浸泡一小時,濾幹後放蒸籠裏蒸七成熟。之後,將蒸好的米冷後細磨成粉,再用開水泡粉、揉粉,一直揉到粉團不粘手爲止。做粑時,先將揉好的米粉做成湯圓大小的粉團,再用小木板壓成圓粑皮,之後粑餡包進去,做成餃子形狀後放入蒸籠蒸。20多分鐘後就可蒸熟並食用了。粑餡可根據四時不同上市的蔬菜取用,一般以白菜、蘿蔔、豆角摻以肉丁、豆乾、粉絲、香菇和適量的作料摻和。蒸熟的蒸米粑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想吃的朋友可以到我老家來嚐嚐哦,保證你吃了還想吃。嘻嘻……

家鄉的美食作文8

雲南,不僅僅是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在我看來,它的美食也絕對是人間一絕。說起雲南美食,頭一個想到的便是過橋米線啦!

過橋米線,起源於蒙自,用上等高湯與雞湯混合,燙制而成,其中融入了上湯的鮮美與營養,絕佳滋補。當然,過橋米線的吃法也有講究。先上一碗滾燙的高湯,把肉片、鵪鶉蛋、香酥等放入其中,再下蔬菜,等食材燙熟後,便可下米線一起吃啦!過橋米線吃起來爽滑可口,味道鮮美無比,通常先小口小口的吃完米線,再來喝那鮮香的湯,美味極了。

早餐吃完了米線,午餐便可再去宜良體驗一番了。宜良最好吃的乃是那香味十足的烤鴨,讓店家給你來一整隻,爽極了,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讓你飢腸轆轆,油亮亮的酥皮下是那鮮嫩的烤鴨肉,拿起一塊兒,沾上一點味道獨特的甜辣醬,會更加然你銷魂,咬上一口,鮮鮮脆脆的鴨皮裹着鮮嫩的肉,香氣十足,加上甜辣醬的獨特味道,讓人忍不住驚叫起來。香滑,鮮嫩,酥脆,讓宜良烤鴨的味道發揮到了極致。這麼好吃的烤鴨,做出來時也有祕訣。通常烤前都會在鴨子上抹上一層香料與油,在烤制時刷一層蜜,讓烤鴨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美味的米線與香脆的烤鴨令你讚不絕口,那麼晚餐你應該去品嚐一下正宗的傣家美食。傣味,是少數民族美食中比較獨特的一種,通常以酸辣涼爲主。

來到傣家,首先品嚐它風味兒獨特的烤肉,烤出來的肉沾的不是辣椒,而是傣家特製的酸菜羹,它酸辣開胃,是絕佳輔料。再來上一條傣味烤魚,這魚用檸檬與米椒醃製,酸辣可口,在沾上一點辣檸檬汁,更是美味。最後,再來一份鬼雞,便是算嚐盡傣家了。鬼雞,把煮好的雞肉用酸辣風味的調味汁澆上,使雞肉酸辣香鮮,小塊的肉條吸進調味汁,便讓人過足了癮。

美味的雲南美食,真讓人難忘啊!

家鄉的美食作文9

潮州是我的家鄉,她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小食城。這裏的小吃應有盡有:有如雪中金的鹹水粿,有像金枕頭的春餅,有似小雪球的鴨母捻……其中,最令我情有獨鍾的便是那色香味俱全的牛肉丸粿條湯。

走到小攤前,叫上一碗牛肉丸粿條湯,坐等幾分鐘。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丸粿條湯就上桌了,綠油油的芹菜珠,翠綠如碧玉的生菜,雪白剔透的粿條,還有主角——胖嘟嘟,身穿灰色外衣的牛肉丸!一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那牛肉丸的濃香啊,一個勁兒地往你的鼻孔裏鑽。誰能擋得住這美食的誘惑呢?

我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起一顆圓鼓鼓的`牛肉丸,上面氤氳着一層“薄霧”,令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濃郁的牛肉香味立刻在你的嘴裏蔓延開來,再使勁一嚼,勁道的牛肉丸裏含着飽滿的鹹牛肉湯汁,越嚼越香。如果你喜歡吃辣,還可以蘸點兒辣椒醬,辛香的味道會逐漸侵佔你的味蕾,讓你回味無窮。

我又夾上幾條粿條送到嘴邊,撅起嘴對準粿條地狠狠一吸,“刺溜”一聲響,滑溜溜的粿條一下子滑進我的嘴裏。q彈的粿條鹹乎乎的,讓你吃得根本停不下來。吃着粿條,不要忘記呷上幾口粿條湯,鮮甜無比的牛肉湯汁涌入嘴裏,喝下它,滿口留香。此時,再來一片生菜,它那翠綠的百褶裙明如玻璃,裙襬上繡着好看的花邊,裙子上還滾動着幾顆金黃色的珍珠。輕輕夾起它送往嘴裏,脆脆的,甜甜的,其間還夾雜着若有若無的麻油的香味。

我大口地喝着鮮美的牛肉湯,一刻不停地往嘴裏塞粿條和牛肉丸,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那種滋味只化爲一個字——爽!最後以一個響亮的飽嗝結束了這場“大掃蕩”。我的嘴裏還殘存着一股含着牛肉香的熱氣。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勾起了你的小饞蟲了嗎?快快叫上一碗牛肉丸粿條湯飽飽口福吧!

家鄉的美食作文10

我的家就在威海,這裏三面環海,漁業發達,有很多種的海魚,而我最喜便是黃花魚。

小的時候,一到雙休日之時,我和爸爸便到海邊去釣魚尋樂子,往往一釣就是一桶活蹦亂跳的魚,而其中多數爲黃花魚。黃花魚最容易上鉤,如果鉤子多的話,一杆下去可以上來好幾條。它吃完食後跑得最快,所以每次有魚上鉤,感覺明顯的一定是黃花魚。

小時候好奇心強烈,每次大人沒耐心放杆走人之時,我便溜過去,學着大人的摸樣甩兩杆子,不過每次都是甩到了岸邊較近的石頭中,好幾次魚鉤和魚線都卡在了石頭中,最後無奈,只能將魚線剪掉,丟了魚鉤和魚線。

不過有意思的是一次我仍然學着大人的樣子甩杆,剛下杆不到一分鐘,魚線便鬼使神差的自己向深海中跑去,我馬上收線,先使勁拽兩下,這樣可以讓魚鉤把魚掛牢,感覺還有點沉,一起杆,好傢伙,兩條水光光的黃花魚在太陽下泛着鱗光。“上鉤了,上鉤了”我大喊道,很多人都圍過來看這兩條黃花魚,我十分有成就感,非常自豪的說:“我釣的”!現在想一想那是我釣的第一條魚。

正巧那天我們帶着爐子來烤肉。於是媽媽馬上把黃花魚收拾收拾,放在鐵架子上烤了起來。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它,十分好奇,像是從沒吃過黃花魚一樣。

魚還沒有烤熟,但是味道似乎已經很濃了,香氣頓時瀰漫在整個海灘上,黃花魚的濃香合着大海特有的味道,直直的插入我的鼻孔中。拎起烤熟的黃花魚,皮的顏色很分明,紋理很清楚,凸起的`部分還有一層淡淡的黑焦,細密的油汁順着魚的紋路輕輕的淌着,滴到了沙灘上,趁着剛烤好的熱氣,一口咬下去,輕薄輕脆的魚皮,在嘴中酥酥作響,如同蟲翼一般,調味料含在嘴中慢慢的化,這時你會迫不及待的扒開魚皮吸入魚肉中的油汁,淡淡的鹹,卻香味撲鼻。

魚肉也同樣非常的細膩,像用一絲一紋的肉絲擰出來的一樣,這魚肉趁新鮮吃時還有一種烤海帶的味道,這時我也忘記了累,痛快的大吃了一頓。吃完後好像在月亮的陪伴下賴在沙灘上睡着了,在夢中還在回憶黃花魚的味道,淡淡的鹹、正當的辣、大海特有的味道、有點腥……

直到現在,雖然吃了很多黃花魚,但那天的兩條黃花魚卻再也未吃到過、見到過了。可是又要讓我到什麼地方去追尋這種味道呢?

家鄉的美食作文11

在大多數人的眼裏,美食只是琳琅滿目的山珍海味,但其實不止這些,在我的眼裏,我們家鄉的烙鍋也是一種美食,只需幾種簡單的食材也能做出讓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餚。

提起烙鍋,你知道它的由來嗎?傳說中,烙鍋始於清代,平西王吳三桂調兵鎮壓水西彝族土司,結果發現糧食不足,於是,官兵們想到一個好方法,他們把屋頂上的瓦片架在火上,把一些食材放在上面燒,沒想到,這竟是一道美味佳餚,慢慢的百姓們把瓦片換成了平底鐵烙鍋,什麼都可以烙肉、土豆、野菜......怪不得人們會說:"一鍋容天下。"廢話不多說,該去吃烙鍋了,當學員們穿過鬆坪菜場快到目的地時,我就看見"曾家烙鍋"那幾個大紅色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我們進到店裏去,老闆娘熱情的招待我們。烙鍋辣椒麪是整個烙鍋的靈魂,你們知道怎麼做嗎?老闆告訴我是將辣椒、花椒一起搗成粉末,加入適量的鹽、味精、炒好碾碎的花生等放在裏面攪拌,就可以做出讓你吃一口就愛上的`——辣椒麪。當然,每家的烙鍋辣椒麪裏面放的配料不一樣,所以就有了各種各樣口感的烙鍋辣椒麪。五年級(4)班的同學圍着桌子坐了兩桌,大家都迫不及待的等着吃烙鍋,不會兒,阿姨就把平底鍋擡了上來,往鍋裏倒入一點油,第一個上場的菜是土豆和臭豆腐,這時,我們的一號大廚潘國紅把土豆倒進了鍋裏,"噼裏啪啦,噼裏啪啦。"這油好像在鍋裏跳起舞似的,徐興銳被嚇得直接得跳了起來"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徐興銳邊給大家講笑話邊給我們的一號大廚潘國紅夾菜。有的同學還做了黑暗料理"冰粉"。

在同學們的陪伴下,在美味烙鍋的誘惑下,大家度過了一個美好時光,我也幸福地感受了一把——吃烙鍋的快樂。

家鄉的美食作文12

在我的家鄉有一種家喻戶曉的美食,家有喜事少不了它,去異鄉看望親人少不了它,久別回鄉聚會少不了它。它就是家鄉人都喜愛的——灰水粄。

說起灰水粄。嘴裏總會冒出一絲夾雜着香辣味粄葉的清香,灰水粄可是我的童年回憶——不,應該是所有定南人童年的回憶。

相傳在南宋時期,中原地區戰火連天,一大批北方、江淮難民遷徒到了定南。發現這裏氣候四季陰溼多雨極易感冒,於是定南客家先祖經過不斷摸索,造就了灰水粄這一美食。灰水粄是鹼性食品,多吃對身體有好處,跟辣椒一起吃還能去寒。

灰水粄製作複雜,卻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首先要砍一種灌木曬乾後連着葉子把它燒成灰,拿塊布把灰放上,下面放一個桶,對着灰把滾燙的熱水澆下去,水會透過布流到桶裏,這便是所謂的灰水,現在有的人把它叫做鹼水。之後,把米泡在灰水裏泡幾個小時,再用石磨或者電磨把米打成米漿,接着把米漿倒進鍋裏煮,因爲米漿用的米是泡過的灰水,而灰水裏面有許多鹼,米漿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變成像橡皮泥一樣的固體,這時候就可以剷出來揉捏啦,揉捏時可以捏成條狀、橢圓形、餃子狀等,這時灰水粄就做好了,鹼的香味讓灰水板聞起來就能讓人流口水呢。

灰水粄的`吃法多樣,可以把醬油加上辣椒蘸一蘸吃,鹼的鮮香加上辣椒的爽口,讓人回味無窮;還可以炒着吃,用它跟韭菜或者蒜苗、醬油一起炒,這幾種香味交織在一起,再加上灰水粄上焦面的酥脆與裏面的軟糯,咬上一口,簡直讓人忘卻一切;除此之外灰水粄還可以用酸菜做陷包成餃子形狀吃……僅是這些花樣翻新的吃法就足以看出家鄉人民的智慧。

一塊小小的灰水粄代表了我們家鄉先祖們的智慧,表達了美好的祝福,現在它已經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相信它一定會被更多人青睞。

家鄉的美食作文13

“名以食爲天”,蒙古族的飲食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在長期的勞動發展過程當中,形成了他特有的飲食文化。

蒙古族的飲食大部分分爲奶食、肉食、糧食三種。

奶食色白,象徵純潔,蒙古人以白爲尊,稱奶食品爲白食,它又分爲食品和飲料的。食品有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飲料有奶茶(又稱蒙古茶)、奶酒等。一日三餐,他們較爲注重早餐。通常都是奶茶泡炒米,再加一點奶皮、奶豆腐,這絕對是一道可口逸人卻不失典雅的好風景。當然,這是蒙古人們的感受。我曾與它們有過“親密接觸”,早餐是類似於充滿豆渣的豆漿,口感粗糙卻又帶着獨特的濃香,加上已經過長期發酵的奶皮,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只不過,由於我太心急,一口下去,沒等細細品嚐,就已經被奶茶給燙死了。真是應了一句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蒙古人名對奶茶那叫一個愛不釋手,從不分飯前飯後,只要想喝或有客人來,立馬上桌,一天都有。

除了奶食,還有肉食。它以羊肉、牛肉爲主的。羊肉的吃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有“手把肉”,羊背子,烤全羊等。這些都是蒙古族的'傳統佳餚。《樸通事.柳蒸羊》裏介紹:元代有柳蒸羊,於地作壚三尺,周圍已火燒,令全通赤,用鐵芭盛羊,上用柳枝覆蓋土卦,以熟爲度。沒錯,這就是烤全羊。可你知道該怎樣做出一隻外皮酥香,味美肉鮮的烤全羊嗎?方法其實很簡單:把帶白條綿陽頭、蹄用特殊裝置吊好,再將各種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的調味料放入預先切好的切口和腹腔內,然後在表皮塗上一層食用油,再裝入特質烤爐中烤制,大約烘烤三個多小時,便成功了。出爐後再配上醬汁,嗯~絕對是人間美味。

這簡單樸素的烤全羊不知比那些山珍海味好到哪裏去了。腦補一下:若在廣闊無垠、綠草如茵的草原上,喝着新鮮的奶茶,吃着一隻令人垂涎三尺的烤全羊,那有多麼享受啊!(偶不想寫了,口水都把本子打溼了)

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包括其飲食特點與習慣,這些特點與習慣又從不同角度反映着這個民族的血統、經濟歷史、生存環境,成爲民族傳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家鄉的美食作文14

我品嚐過南塘老街香脆脆的炸麻花,吃過城隍廟美味的煎餃,還吃過美味的小籠包,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寧波大學小吃一條街上的各色美食。

那一天,我和媽媽一起乘車去小吃一條街,一下汽車,一股股香味就直往我的鼻子裏鑽,把我的心都給勾住了,光聞聞香味就讓人陶醉,那裏面的小吃豈不是更美味呢?於是我衝向小吃街,一進去,我就聽到了一陣“chicha”聲,咦?那邊怎麼這麼熱鬧呀!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燒烤魷魚啊!只見老闆把魷魚插進一根竹籤裏,之後把它放到自動燒烤架上面,轉了轉,過了一會兒,魷魚的顏色由白色變成了紅色,然後又從紅色變成了焦黃色,漸漸的散發出一陣陣撲鼻的香味,接着老闆熟練地在魷魚串上撒上胡椒粉,又放上麻油,最後撒上一層芝麻,又香又辣的燒烤魷魚就橫空出世了。咬一口,獨特的香味讓我一輩子也難以忘懷。

我邊走邊吃,邊看邊想,突然,我看見一家店裏坐滿了食客,點餐處也站滿了人,我擡頭一看,上面寫着重慶小面這四個銀光閃閃的大字,我往裏面一瞅,每個食客的面前都端放着一碗熱氣騰騰的麪條,有的`食客拿起筷子往麪條裏一挑,挑上來幾十根麪條,那麪條晶瑩剔透,顧客到最長的麪條下,哧溜一聲,麪條就進了他的肚子,不一會兒,一碗麪就被他風捲殘雲的吃完了,甚至連湯都不放過;有的顧客已經吃完了,但他伸出舌頭舔了舔嘴邊的湯漬,不放過一點點湯漬;有的顧客乾脆把衣服給脫了,只露出T恤衫。臉通紅通紅的,嘴上還說着真爽。老闆忙得不可開交,在店裏不停的穿梭着,那食客們的歡聲讓人難以忘記。

我繼續走着,如果說重慶小面讓人難忘,那麼美味的麥芽糖讓人不忍心去咬一口。我走到了一家麥芽糖店,只見糖師傅左一下右一下,一隻展開翅膀想飛的蝴蝶就展現在了我的面前,讓人怎麼忍心下得去口呢?但我還是沒法經受的住美食的誘惑,咬了一口,那味道讓人吃了一口,還想吃一口。

這次去寧大的小吃一條街,我吃到了許多平時吃不到的食物,果然是“美味只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我忘不了這縈繞在舌尖的美味呀!

家鄉的美食作文15

我的家鄉在繁華的上海。在這個海納百川的城市裏,彙集了不少美食。比如:一咬就湯汁四溢的小籠包;脆香而又有嚼勁的兩面黃;有多種配料的八寶飯;軟糯可口的條頭糕……在這些上海特色小吃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生煎了。

走進生煎店,你第一眼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無比的鐵鍋,這就是生煎們蛻變的地方。生煎在放進鍋子前,一個個長得的圓圓的,白白胖胖的,在頂端還有幾條“皺紋”,就像一個微小版的肉包子,又像一個加厚版的小籠包。

要進鍋了,店員先在鍋上刷了一層油,然後讓生煎們一個個排着隊“倒立”着下了鍋,鍋子裏頓時壘起了一隊隊排列整齊的生煎大軍。在出鍋前,店員還會開蓋幾次,每次都能看到生煎們的變化,顏色從雪白變到乳白再變到頂端微黃底部金黃,而每次店員都會爲生煎們增加新的裝飾,或是烏黑的芝麻,或是翠綠的小蔥。每次開蓋,都能聞到一股生煎特有的焦香味,引得食客們食指大動、食慾大增。

隨着店員的一聲吆喝,生煎好了,你就可以憑着收銀條去生煎窗口領回你預定的生煎寶寶們了。剛出爐的生煎,散發着誘人的香氣,頂端的皮又薄又軟,底部的皮則是金黃焦脆。咬一口,一股濃濃的肉汁就滾落到你的嘴裏。軟糯的皮攜手散發着濃香的芝麻,在你的舌尖跳起了踢踏舞,脆酥的.底吸足了豬肉的鮮,在你的齒間遊蕩。各種食材的各種口感碰撞在一起,在我的舌尖上綻放,這是一種獨屬於生煎的美味。

一兩生煎只有四個,還沒等我細細品味完畢,就已經全部進了肚子。可惜生煎的美味只有在店裏享用,因爲冷掉的生煎的底部就會變軟難嚼,湯汁也會被皮吸乾,完全喪失了美味。所以,每週六我去上興趣班時路過生煎店,我才能品嚐到這一難得美味。

不過我想美食之所以是美食,應該在於這款美食並不能經常吃到,所以這種美味纔會在你的心裏留下念想。因此,生煎這種小吃一躍成爲我的心中美食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