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衝破信息繭房的作文

衝破信息繭房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衝破信息繭房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衝破信息繭房的作文

衝破信息繭房的作文1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互聯網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

喜歡吟誦的我,偶然收到朋友發給我的“喜馬拉雅”的吟誦鏈接。

點擊,出現信息提示:“點擊這裏,下載喜馬拉雅APP”。“喜馬拉雅”,好誘人的名字,按照提示下載、註冊,於是我成爲喜馬拉雅“寶寶”(最低聽衆級別)。從此,可以在喜馬拉雅縱情瀏覽吟誦資料,貪婪的我如獲至寶,一下子關注了90個吟誦有聲書,華調、唐調、葉調……還有日本友人的吟誦,他們的吟誦大約來自於唐宋時期的中國,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卻遠比中國做的'好……這些全都是免費的,多好的平臺!

“喜馬拉雅”在一天天改變着我。

在喜馬拉雅,我認識了華峯、魏嘉瓚、葉嘉瑩……華老師蒼涼,魏老師雄壯,葉老師優雅……我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與各位大咖神交。我的吟誦越來越專業,不過我變得越來越挑剔,我不再滿足於輸入式學習,開始輸出式學習和交流分享,因爲我對吟誦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一些創新,也有了自己的風格。最最重要的,當我感動於自己的吟誦,我希望留下自己的聲音,最少給未來的自己留下一份回憶,也許我的後人會因此懷念我,會因此喜歡上吟誦,會因此熱愛傳統文化。

錄音、上傳、分享朋友圈,竟然很快收穫一波點贊。

北京的小卜老師說:知道你是華門弟子,我也是,你吟誦的《赤壁賦》真好,是華調麼,我怎麼沒有聽過?確實不是,那是我的原創,這個調子來自蘇州彈詞,並非我要故意出新,實在是沒有找到理想的吟誦。我想象自己是一位蘇州的歌女,懷抱琵琶縱情歌唱,我看見每一個文字的後面都縮着蘇軾的一張笑臉。以我的功力,實在很難把文章的意蘊表達徹底,讓作者見笑了。

山野楚狂人說“吟誦之前要介紹一下作者和作品,這樣就不會太突兀……”,感謝關注;還有,“東京的高木直子讚了你的聲音簽名”,啊,怦然心動;還有,“北京智賢讚了你的動態”,啊,心花怒放……有幾個人要求跟我學吟誦,我建了一個小羣,只是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從沒好好教過人家,實在不好意思,不過我是很想在未來成爲一位吟誦傳承人的,最少讓它成爲“家學”。

衝破信息繭房的作文2

信息繭房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互聯網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

上網讀書,上網聽書,上網搜索,上網直播……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於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贊,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信息繭房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三十年前,信息的交流和傳播大多依賴於紙媒。一個人想要傳播出自己的聲音,需要通過出版社的審覈和編輯的校對。這個世界裏,思想的傳播和觀點的碰撞遵循既定規則,有序且穩定。

而今,互聯網的普及給予了大多數人更多的話語權。但是對於每個人而言,如何探索這個社區中權力的邊界?求同還是存異?這是一個問題。

同,可以帶來安全感和熟悉感。

與相同人生經歷的人交流,可以抒發相同的人生感慨,得到心理的慰藉;與相同興趣愛好的人交流,可以共同探索相關領域,發現世界驚喜……甚至一個點贊,一條評論,即使兩個人除此之外並無交集,也可以帶來如衛星般相交於一瞬的感動。

但,太同,熟悉感會讓你喪失思辨的能力。

太相似的人生經歷,會讓你忽視他人的痛苦與掙扎,“只覺得他們吵鬧”;太相似的'興趣愛好,會囿於一點不可自拔,而忘記看大世界的風景……沒有盧梭的伏爾泰不會如此高產,沒有霍布斯的笛卡爾也不會對機械哲學研究如此精深。只有“同”而排斥“異”的人生,註定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裏打轉。

當然也有人覺得,只求同,挺好。生活已經如此艱難,在網絡上聽一些認同,沒錯。

不知道這麼想的人聽沒聽過有個詞叫“信息繭房”,來形容被過多同質信息包裹的狀態。

私以爲,這個詞裏,“繭”字,極妙。

作繭自縛者,自作自受。“信息繭房”的製造者,不是互聯網,不是網站,正是你自己。

馬克思主義辨證哲學認爲,世界上的事物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當你以爲你“只是”尋求一些“認同感”的時候,你收集的信息也正在將自己推向逐漸變窄的路和逐漸封閉的人生。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在“信息繭房”這個黑暗的深淵面前,你依然會決定走進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