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清明節作文(精選18篇)

清明節作文(精選1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作文(精選18篇)

清明節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果然,清明節下着傾盆大雨,在路上,把我全身淋得溼漉漉的。

好不容易到了爸爸的老家——鯨頭,來到之後,我就和姐姐們一起玩,一起看電視。雨越下越大,彷彿在哪都能聽到雨聲和風聲,在演奏一曲春天的讚歌。

到了掃墓的時間了,大家撐着花花綠綠的雨傘,走在掃墓途經的路上,一聲聲歡笑迴盪在天空上。

到了墓地,大人們在拔雜草,掃泥土,忙活了大約15分鐘,爸爸說:“姝瑤,過來植樹。”我聽了,趕快拿着樹苗來到爸爸挖的大洞前,把樹苗放在洞裏,扶正,只見爸爸一把一把地把土挖進去,我也試着挖挖看,沒想到手上的泥土一拍掉,就出現了一道道土黃色的“線”。我正在發呆,爸爸又在另一邊挖了洞,我把另一棵樹苗種了下去,只聽見姐姐說:“我可沒見過種樹這麼簡單的。”

種完了樹,大家去拜了祖宗們,就撐着雨傘下山了。我走在滑滑的泥土路上,想:希望清明植的這兩棵樹,帶着我的心意茁壯成長!

清明節作文 篇2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前二天爲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年清明節都會回老家祭拜祖先。我們當地把掃墓稱爲“上墳”。早上,吃完早餐後,大人們就爲了準備祭品而忙碌開了,奶奶忙着準備祭祀用的酒飯、香燭、紙錢、墳頭紙、果品等,爸爸和伯伯忙着殺雞,按照我們當地的風俗,清明節祭祀一定要用公雞。婦女們忙着做艾粑粑。艾是我們這裏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用它的嫩葉和糯米打成漿,瀝乾水後用手捏成球狀,放在芭蕉葉或者柚子葉上蒸熟,蒸熟後的艾粑粑成了墨綠色,滑嫩爽口,非常好吃,它可是必須的祭品。

奶奶把祭品一一裝到籮筐裏,我們就出發了。一路上,大人會告戒孩子們祭拜祖先時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比如要等祖先“吃”完後再吃東西,不要在祖先的墳上亂踩,不要說一些對祖先不敬的話等。大人們的態度都很虔誠,也許對於他們來說,清明掃墓是一件很嚴肅、很神聖的事吧。

清明節作文 篇4

清明節是祭祖的節日。從從國度公佈此節替法定節假日以後,大家就有比擬多的時光去祭祖了。

昔年的清明節節日的氛圍特別濃。大巷上掛着多條橫幅:“倡導文化祭掃。”橫幅下點是車輛川淌不息、三三兩兩。還有另外一講特殊惹人注目標景緻,這就是途徑二旁竟成了鮮花的大陸有紅的、紅的、黃的……漂亮極了。

聽白叟說:以前的清明節,街上售冥錢的店是最火爆的有錢己野購了一大堆冥錢,有汽車模型、美父模型、美元紙幣……事實生涯中我們用的貨色,店面包羅萬象,而後拿到山上往燒給祖宗。紙灰謙天飛,整片地空一塌糊塗的,既傳染了空氣,有時不警惕還會引領火災呢!

當初,平潭在大倒退,人們觀點改變了,變得野蠻了,環保意識也變強了。各家各戶皆改用鮮花去祭祖,街上鮮花賣得特別火爆。

實是別樣的清明節!但願當前的清亮節街上的鮮花會更多些!

清明節作文 篇5

今天早上起來,天氣陰沉沉的,我想到:“每年的清明節都要下雨,今年爲什麼不下雨呢?”想着,我開始了一天緊張的寫作業之中,一大堆的作業寫得我頭暈噁心,中午媽媽叫我吃飯,我才停下了手中的筆,開始去吃午飯。吃過午飯以後,稍加休息,我又投入了緊張的寫作業之中。

唉!也許是太累了,我忽忽悠悠的睡着了。侯翔!侯翔!你怎麼睡着了,小心感冒着涼,叫聲把我從夢中驚醒,我一骨碌爬起來,眼角鑽心的疼痛,原來是睡覺的時候戴着眼鏡,眼鏡墊到了眼角,才使得眼角疼痛的!

媽媽讓我喝點水再去寫作業,我起身朝着窗外看去,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我對媽媽說:“媽媽,清明節下雨了。”

媽媽朝外面看去,可不,真的下起了今年第一場春雨。我感嘆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作文 篇6

今天,父親母親帶我去了烈士陵園,當我看到那些爲祖國而犧牲的英雄們,我真想高喊:“同學們,難道我們不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嗎?”

在那一張張烈士的臉上,流露出對我們這些祖國後代棟樑之材的期望。他們好像在說:“同學們,好好讀書吧,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那一個個英雄們,也只不過都是20出頭,卻爲了我們,獻出了他們那寶貴的生命。

今天,有許多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烈士陵園,我想:他們應該都和我一樣,對這些烈士表示深切的敬意!

同學們,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沒有那些烈士們與敵人頑強拼搏,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呼籲:同學們,現在要認認真真的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讓烈士們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清明節作文 篇7

清明節到了,我從六歲那年,開始就要和媽媽去公園放風箏,今年也不例外,這不,下午,咱們來到公園去放風箏。

我拿起風箏,可是它好像不聽話一樣,我跑了好幾次,風箏也沒有飛起來,我又跑了好幾次,最後一次才飛起來。“飛起來咯”我高興極了,我不禁想起了爲什麼清明節要放風箏,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放風箏,大多數都是犯下錯誤的人,他們會把自己的錯誤都寫在一個紙條上,把紙條沾在風箏上或固定在風箏上,然後,放風箏的時候(一定要看不見的時候),拿出剪刀,“卡擦”一聲,讓風箏隨風飄去,就是讓自己的錯誤流失了,自己就沒有錯誤了,也可以代表死去的親人,讓死去的親人可以安息。後來,家家戶戶都來放風箏,就是家庭的錯誤消失,可以避邪,避免家庭遭遇不幸。

每年清明節的後天,我會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錯誤寫在紙條上,用固體膠輕輕的在風箏上抹一下,讓紙條暫時沾在風箏上,放風箏的時候,讓紙條隨風飄去,這樣,我的錯誤就沒有了。

清明節作文 篇8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鄉村。那裏青山環抱,樹木蔥蘢。每年的清明節,都是家鄉的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因此一到清明節,我都會和父親、母親去家鄉掃墓。

每次來到奶奶的墓碑前我都想哭,因爲我總想起父親和我說過的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七歲那年父母雙亡,從此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爲命。從小他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他靠親戚和學校的資助唸完中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範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小男孩就是我的父親。父親是個堅強的人,沒有因爲命運的坎坷、生活的貧困而放棄自己的學業。父親在我學習最沒信心的時候告訴了我這個故事,我知道,父親是爲了讓我明白了:不能因爲一點困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

清明節這天,我來看望我那沒見過面的、奶奶。我想告訴他們:“,奶奶,你們安息吧!你的兒子現在過的很幸福,他用他的堅強換來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你的孫女也會做一個堅強的人,爲自己的理想去拼搏!”

清明節作文 篇9

又是一年清明節到了,每年清明節母親都會領着我去給太上墳,今年也不例外。

今天天氣很好,所以母親決定帶着我去給太掃墓。早上吃過飯,咱們便開車出發了,不一會,咱們便來到漢山明珠陵園,雖然還是早上,但這裏早已是人山人海了,人們手捧着鮮花,還拿着香和蠟,來到自己親人的墓前,獻上鮮花,點上香和蠟,有的跪在墓前磕幾個頭,有的還站在墓前傷心落淚。咱們來到太的墓前,獻上鮮花,母親還在墓碑前放了一些好吃的,我問母親:“太會來吃嗎?”母親說:“當然不會,他們已經不在了,什麼都不知道了,這只是活着的人對死去的人一種思念方式。”

母親還說:“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誰都不能忘了在今天給死去的親人掃墓。”我把母親的話牢牢記在心裏。

清明節作文 篇10

今日,我們來到餘杭雙溪踏青,感受春天的溫暖。

雙溪的景色真美!一到雙溪,我們就被一大片油菜花給吸引住了。我們趕緊下車,跑到油菜花前,盡情地聞着花香,還在油菜花前擺着各種姿勢拍照片。我向田野遠處望去,滿眼都是黃燦燦的油菜花,好像是金色的波浪。

穿過馬路,來到雙溪漂流,我看到溪水淙淙地流過,是那麼清澈,清澈的可能看到水底的石頭。這時,爸爸拿起一塊平而薄的石頭,向水面扔去,那石頭居然會在水面“跳”起來!爺爺說:“來看看我的!爺爺扔出去的石頭能跳六下!”

果然成功!爸爸不服氣,他使勁一扔,竟然跳了八下,我們一邊看一邊鼓掌!

就這樣,我們一邊欣賞着油菜花,一邊玩着水,過了美好地一天!春天來了,杭州最美的季節到了,這次的踏青,讓我感受到了春的氣息!

清明節作文 篇11

清明節到了,這是我們祖國傳統節日。

每到清明節時候,會讓我有一種莫名其妙傷感,是不是真應驗了唐代詩人杜牧那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景色映入了我眼簾,鳥兒唱春天奏鳴曲,漫山桃紅柳綠,遍地金黃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

清明節,是我最有一次傷感節日,我從來都沒有感到過這樣傷感,或許這是我對先人懷念吧。

清明節作文 篇12

每每這個時候,心裏都是一陣感傷。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爲,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爲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爲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爲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清明節作文 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杜牧的《清明》說明了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淒涼。

在清明節前,我們學校五、六年級的全體同學去烈士陵園祭掃。

首先是祭掃儀式,我們派代表上前敬獻花圈。看着面前的兩個花圈,心裏很難受。接下來,主持人以及學生代表講話之後,是全體默哀,那低沉的音樂彷彿可以讓我們看到那些英勇的烈士犧牲時的場面。儀式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接下來是參觀烈士們的紀念館。紀念館內陳列着烈士們的照片及介紹。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大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則可指自19世紀末到辛亥年,中國的一系列以推翻滿清統治爲目標的革命運動。

最後一項儀式是獻花。我們走過一個個烈士碑,將自制的小白花放在上面,以表達我們的敬意。

通過這次祭掃活動,使我明白了這些烈士的偉大,讓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用當年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換來的。這種精神永垂不朽!

清明節作文 篇14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天氣燥熱。儘管政府已四處宣傳禁止在山上燃火焚草,但還是有些人不聽規勸,以至於這天路上隨處可見煙霧和救火車。我不由得又想起去年那次可怕的經歷。

那次我和親戚在山上掃墓,去年鋤得一乾二淨的野草借了點春風,瘋長了整個山頭。幾個大伯奮力鋤了許久,不見成效。不知誰提議點火,大家開始猶豫不決,最終不知誰說了句“小心點不就好了”,於是一把火就這麼燒了下去。我在一旁擔心不已,這不可以吧,萬一控制不住怎麼辦?大伯們從樹上一人折下一株枝葉,準備等下撲火。我兩眼緊緊盯着,一小簇火,慢慢開始滋長起來,越來越大。我推了推爸爸說道:“可以了吧,快滅火。”大伯聽了看了看,才說:“等下,等燒得再幹淨一點,可以的。”豈料風一吹,火勢越發大了起來,站在一旁,都快被那灼人的溫度燙傷。熱汗從頭上滾滾滑落,我捂住口鼻,退後了幾步。這時大家纔開始撲火,可風不停吹着,每次快撲滅時,那些零零落落的火星花又被重新燃起,越發不可收拾。大家慌了神,拼命地撲打,連嬸嬸們和我也加入了行列。我們心急如焚,在這樣下去,整個山頭都要燒掉了。這時,巡邏的警察聞訊而來,加入了滅火的隊伍。在他們的幫助下,火勢終於得到控制,很快火就被撲滅了。

我看着附近被火燒黑的土地,心裏不僅一陣後怕。警察嚴肅地批評道:“不知道有規定嗎?山上不準焚火,萬一引起火災怎麼辦?後果你們擔當得起嗎?”許是別的'地方仍需要幫助,他們沒再多說什麼,便急忙忙地走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何時清明時節“火”紛紛了呢?

許多悲劇釀成的開始往往只是一個小小的錯誤,許多悲劇的發生往往不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就像這次一樣,一開始只是想燒草,後來卻無法控制住火勢。還好沒發生事故,這已是萬幸。

火勢有時候是無法控制住的,我們一定要小心用火,切莫在山上點火。萬一碰到緊急情況,我們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然後馬上報警。我們更要加強學習防火知識,以便意外的發生。

清明節作文 篇15

每年清明節,只有小時候沒到墳墓掃墓以外,其他時間都有參與掃墓的活動,清明節大家都不應該只有掃墓,就像我,我清明節時除了掃墓還會還會到家鄉看以前的朋友,我會跟他們玩耍、聊天等等。

我們聊天聊完了、玩也玩夠了,接着看天氣的審判,天氣好就去採草莓,天氣不好沒關係,在姑姑家可以看電視、打電腦還有好吃好喝的食物飲料,兩種選擇我都想要,但只能選一種,除非我分身,但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我只好期待每年的這個時候快點到來啦!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多麼美的詩!每到清明節,再加上回到風景優美的小城故鄉,既使是下雨,撐着雨傘,吸收溼答答的空氣,那種感覺不是生長在異鄉可感受到的!只是時間太短了,放假祭祖就沒多少時間去享受田野悠閒的生活!

趕快長大吧!正所謂的飲水要思源,吃果子要拜樹頭,爸媽那麼疼我,長輩那麼愛我,所以我要懂事,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

清明節作文 篇16

我們家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去掃墓,都是在國曆四月五日,從遠方各地的親戚這一天都會回來掃墓。會暫時在住對面的伯公家裏,休息一會兒,纔會全家族一起去納骨塔拜拜。

清明節這一天早上天氣比較灰濛濛的,下起幾點雨滴,真的是清明節雨紛紛,所幸下午太陽就出來了,天氣還好,沒有下雨,比較方便多了。

奶奶一大早就在準備了許多要拜拜的飯菜和水果,先去市場買了許多菜和水果回來,另買了金紙和銀紙錢燒香拜拜用,奶奶煮了許多好吃的料理飯菜,我看了都想偷吃一點呢!要拜的地方還真多,像要拜廳堂供奉的土地公,祖先、外面的門口,地基主等。好複雜喔!我雖然不懂,還是一樣和哥哥幫忙奶奶端飯端菜的,好讓奶奶方便拜拜,還有幫忙摺冥紙錢燒呢?

中午吃了一頓飯好豐富的午餐和水果,吃的真飽,又吃的很滿足,看了一會兒電視,大家所有的親戚和奶奶爸爸一起坐車要去納骨塔拜祖先,也一樣是由奶奶準備了一籃飯,要祀拜祖先,追思懷念祖先。到達了納骨塔,看到了許多人全家一起拜他們的祖先,好讓人感動。平日人煙稀少,今天車水馬龍,人潮洶涌,我合十雙手拜了拜祖先,然後有一會兒,再和家人一起回去。

清明節每年的掃墓,是對祖先的一種懷念,也是中國人的一種美德。

清明節作文 篇17

一年一度清明節到了,媽媽決定星期三放學後帶我回老家。等放學了我懷着激動和好奇的心情,隨媽媽踏上了回家的班車。

轉眼兩小時過去,老家出現在眼前。明天就是清明節了,要去祭拜永遠“安睡”的親人老爺和老奶,馬上要見到親愛的爺爺、奶奶了。等車停下來,我急匆匆跳下來,飛跑到老家大門外,迫不及待地推開大門,一眼就看見白髮蒼蒼的爺爺,正起身迎接我,我激動地上前和爺爺來了個擁抱。

爺爺說:“明天咱們去給老祖宗燒紙。”我滿口答應下來。

清明這天,我們打着雨傘,帶上了紙、鞭炮等東西出發了。不一會就到了目的地,爺爺把“紙錢”拿出來燒。我們燒着紙,爺爺和我講老爺過去的的事蹟:老爺是位孝子,遠近聞名。還勤勞,上進,是值得尊敬的好老爺……講完了紙也燒好了,就把準備好的炮拿了出來,這是我的強項。我立馬上前拆開外包裝,把鞭炮往樹上一掛,就點燃了。我發現,鞭炮炸響時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光,真是繽紛多彩。等到爺爺給墳上增添了新土,我們就收拾回家。

到家後,我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對得起祖宗傳接下來好傳統。一定要做個孝子,聽老人話,成爲別人誇獎的優秀學生。

清明節作文 篇18

4月5日這一天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日子,這天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節氣,他標誌着萬木凋零的冬天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來到了。這時候因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轉暖,萬物萌發,讓人覺得格外清新明潔,因此稱作“清明節”。每個人都會利用這一天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以及將四周整理一番,表達對祖先的思念及感恩。

一大早,我們全家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來到了祖先的墓園,大家除了攜帶整理墓地的用具之外,也準備了三柱清香由爺爺向祖先稟告,祈求祖先保佑我們身體健健康康、事事順利。

祖先的墳墓位處“荒郊野外”以致雜草叢生,大家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整理完畢,在祭拜完祖先之後,就要燒紙錢了,大家小心翼翼的,深怕引起火災因爲這裏的道路都是“羊腸小徑”,萬一引起火災,消防車進出也不方便,那這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

“清明節”這一天是我們緬懷祖先的重要日子,其最主要的意義是:抱持對祖先“慎終追遠”的精神有着“飲水思源”的概念。後代的子孫能有幸福的日子,都是祖先們辛苦耕耘而來的,我們要有感恩的心,珍惜的情,來感念祖先的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