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5篇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包糉子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5篇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

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裏,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爲什麼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爲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麼好玩的`遊戲,只知道那些遊戲太幼稚了。

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糉子吧!正好我現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我們都非常地贊同外婆的意見,大家爭先恐後地說:“我要包,我要包。”心裏想着:太好了,總算有事情幹了,包糉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糉子外面的一層皮擦乾淨,再把米給淘乾淨,再準備好捆糉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糉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糉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着大人包,現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糉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過媽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後,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糉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糉子包好,再用繩子繫好,一個糉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糉子包不好。”媽媽說:“沒有關係,你照着我做。”我學着媽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糉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2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糉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糉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牀了,手接着地到菜場上買包糉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糉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說要吃肉糉,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糉!”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糉葉先洗乾淨,燒上水,接着將洗乾淨的糉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將煮熟的糉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裏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糉子來可漂亮了。”

糉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醃製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乾淨,最後按照比例將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好像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糉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在糉葉裏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糉葉,打算包一個小糉子。我先將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接着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糉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將葉子沿着三角糉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糉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糉子上繞線。這哪裏是糉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糉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傑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美的。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要吃糉子。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節到了,我很想學會包糉子,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4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爲了慶祝端午節的到來,學校特地舉辦了包糉子的活動。讓我們全校師生感受一點端午風俗。這一天,一反平常的沉重心情,大家都興高采烈。因爲今天將親手學習包端午糉子。

很快就到了中午,我們將領來的糉葉用清水洗乾淨,接着又用盆子裝來糯米和肉。湊近鼻子一聞,就覺得好香。一切準備就緒,吳宇媽媽一邊解說一邊示範給我們看:“包糉子講究的是細心,要先把兩片糉葉對接好後放在手掌中,把糉葉的`一端向內折,形成一個‘兜’,再在‘兜’裏放進糯米和肉,然後把糉葉的另外一端將裏面的餡包住,最後用繩子綁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也模仿吳宇媽媽的方法包了起來。起初,我看着吳宇媽媽輕而易舉地,我以爲很簡單,便信心滿滿地拿起兩片糉葉,“按圖索驥”,折‘兜’、壓米、塞肉,裝滿後開始後邊程序,覆蓋的時候才發現米太多了,全露陷了啊。一邊嘆氣一邊繼續,嘴巴喃喃細語,看似很簡單的手法,一上我的手咋就這麼難呢!大腦隨便一想,就知道吳宇媽媽的手是巧手,我是棒槌手。

經過了一次失敗,就知道了問題在哪裏,自己總結經驗,第二次少裝點料,覆蓋最後一張糉葉的時候剛好四周包裹嚴密,然後用繩子紮緊,一個“四不像”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完成一個後找到些感覺和自信了,接着包第二個第三個…。可惜“備料”太少!意猶未盡!不多時,煮好的糉子香味衝全校師生的鼻子裏灌來,是熟了,不,已經在班級門口了,接着便是一窩蜂,爭搶着吃上自己的“產品”。我感覺,我的“四不像”是之中最香的。

嘿!這種特有的香氣,便是端午的氣息。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5

今年的6月6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大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殺,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包糉子緬懷他。

很多同學都喜歡吃糉子,糉子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有肉的,有點心類的,有香米的……可大家有沒有自己動手包包試試呢?包糉子可真不容易,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實,“糉子好吃,卻更難包”。聽姥姥說,包糉子的過程麻煩之極,首先要把糉子葉刷好,把米淘好,然後才能開始包,包完還需要煮上兩個多小時呢。

星期天,我終於有機會親看去實踐一番了,舅媽領着我一起來包糉子。我首先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糉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最後扎繩子,由於不小心,包好的'米突然全撒了出來。真是好事多磨啊,眼看馬到成功,只由於一疏忽……哎,包糉子也大有學問哪。

再包糉子,我可就積累了不少經驗了,要重點做好扎繩子這個環節。選葉子、疊成漏斗形、放米都非常順利,到扎繩時我更加小心,舅媽也在旁邊提醒我:“你動作不熟練,一定要小心啊!”我點點頭,隨手拿起一根繩子,在糉子外面纏了又纏,直到扎得十分牢固了,才放心地打了個結,得意洋洋地遞給了舅媽,舅媽直誇我進步大。

煮糉子也是慢工活,足足煮了兩個小時,那糉子的濃香直沁人心脾,有一股茶香的味道,雞蛋裏也滲入了糉子的味道,芳香撲鼻。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6

星期三第一節課,我們排着隊伍到美術教室去包糉子。到了美術教室,我們各分四桌,每一桌都有一位奶奶教,我們一桌是侯希聞奶奶。大家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地看着奶奶包糉子,她包糉子地過程很熟練,很快,不一會兒,就包完了一個糉子。我心想:原來包糉子這們簡單啊!我還以爲很難呢,怕學不會!接着到我們包糉子了:我先拿了四片蘆葦葉子,然後把它們捲成一個漏斗形,放米時由於手鬆了,漏斗形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試了許多次都沒有成功,真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像泄了氣的汽球,但我想到了一句名人名言“失敗爲成功之母。”我的信心又回來了,接着我讓奶奶幫忙,讓她拿着漏斗我來放米結果成功了,

我又繼續做着。做到系完繩子以後,我以爲已經做成功了,拍手歡呼,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拿起糉子的時候,米卻從蘆葦葉裏掉了下來“嘩啦啦!嘩啦啦!”掉下的'米好像在說:“你真笨!連一個糉子都不會做,哈哈!哈哈!”我又灰心了,自己辛辛苦苦做的糉子竟然自形能體了,但我又想到了答應過爸爸媽媽要包糉子給他們吃,我又振作起來,重新包糉子。不一會兒,糉子又重新包好了,米沒有一點漏出來的,我非常高興,接着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過了一段時間,包糉子活動結束了,望着自己辛辛苦苦包的糉子我喜出望外,雖然沒有市場上賣得好,但我很開心,因爲那是我自己包的。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能向困難低頭,只要你不灰心,認真總結教訓,那件事就會變得很渺小,努力就會成功。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7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糉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糉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牀了,手接着地到菜場上買包糉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糉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說要吃肉糉,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糉!”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糉葉先洗乾淨,燒上水,然後把洗乾淨的糉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糉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裏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糉子來可漂亮了。”

糉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醃製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乾淨,最後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糉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在糉葉裏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糉葉,打算包一個小糉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後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糉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着三角糉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糉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糉子上繞線。這哪裏是糉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糉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傑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美的。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家家都在包糉子,我家也在包,特別是我我的奶奶包的糉子既好看又好吃。

我的奶奶把糉葉放在已經煮開的開水中,燒上個幾分鐘。我問我的奶奶“爲什麼要把糉葉放在開水中煮?”我的奶奶說:“等一下,包起糉子來好包一些。”我的奶奶又把糯米浸在水中,浸好後,我的奶奶在糯米中倒入適量的醬油攪拌均勻。糯米好了,該新鮮的豬肉上場了,我的奶奶把豬肉一塊一塊切得特大,因爲我最愛吃糉子裏的`肥肉。

材料準備好了,該開始包糉子了。我的奶奶把準備好的材料放在桌子上,我的奶奶動手了,她把糉葉捥成一個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底部放上一層糯米,在中間夾上一塊肥肉,上面再鋪上一層糯米,把多餘下來的糉葉,蓋上,再用線,一圈一圈的包緊再打上結,四隻糉子爲一串,我的奶奶一個小時不到就包了幾十串。我看我的奶奶包得那麼的輕鬆,自己也想包一個糉子,自己怎麼包也包不好,我的奶奶在催我“快點,快點,要蒸糉子了。”我在我的奶奶催促下包好了一個糉子,這個糉子真是難看。哪能跟我的奶奶的相比呢!

開始蒸糉子了,我的奶奶把一個個糉子放在鍋裏煮。我燒火,我燒了個兩個小時多,糉子雖然熟了,我燒得卻像兩紅蘋果似的,通紅通紅的。

糉子蒸好了,我開始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了,一揭蓋,一陣一陣糉香爭先恐後地撲鼻而來。我拿出自己包的糉子,雖然有些糯米露出了,但一吃,好難吃,但我把那隻糉子吃了。因爲那是我自己包的。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9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爲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這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那天有個習俗——包糉子。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着包糉子呢。

今天,天剛矇矇亮,我們都起牀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糉葉,讓我發糉葉和繩子,她做糉子。至於“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糉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裏。最後,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裏。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糉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糉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糉葉折成鬥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糉葉裏,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糉葉,然後把多餘糉葉向內折,最後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糉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裏,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糉子煮好了。廚房裏充滿了糉香。

我拿了一個糉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嚥了起來,沒到一分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糉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0

三尺艾草,一捧糯米,是年年端午與姥姥甜蜜的約定。

端午節,一個有味道的節日。當蒸鍋裏的水霧一下子擁住你的臉,你將體驗端午的濃味與溫情。

她含笑坐在一隻小方凳上,慈愛的眼波澆轉着,傾注在我臉上,手中的糉子中。陽光灑了一地,開着的窗送來初夏的風,撩動她鬢角的白髮。“想兒,要把它捆起來,輕輕地放米……”她笑。我卻煩躁地搖搖頭;“哎呀姥姥,我不包糉子啦!米剛剛蓄起來就有漏掉了!”她寵溺的點點頭,開始低頭專心包起糉子,我認真地看她先把艾葉疊成三角的漏斗型,用左一隻手的手掌上;又用粗糙的,滿是繭的.指,靈巧地攥了一把糯米,溫柔地灑進艾葉裏,小心翼翼地撥開米,把紅棗埋進去,那雙樸素的手輕輕晃兩晃,就紮好了一個惹人喜愛的胖糉子,慢慢的,糉子多了起來,我也在沙沙風聲裏不知不覺地墜入了帶着艾草香氣的夢裏……

再醒來,姥姥早已將可愛的糉子下了鍋。窗外疏影搖曳,屋裏只能聽見咕嚕咕嚕的幸福的糉子的囈語。姥姥給我的手臂上繫着五彩線,那雙手不再像包糉子時那般靈巧,笨拙地輕輕打着顫。終於,調皮的五彩繩頭鑽進了繩釦裏,姥姥擡頭笑,皺紋裏漾着笑,稀疏的眉漾着笑,乾癟的嘴脣也漾着笑。

糉子終於同期待一起出了鍋,我坐在小凳子上,等她爲我剝糉子。姥姥仔細地拆出那個棗的汁液最多的,拿小勺把汁液接住,一手還剝着艾葉。糯米滴了棗的汁液,紅裏有着晶瑩的白,白裏也含着開放的紅。我一口一口品嚐那糉子,每一口都蓄滿了她蒼老的愛,她馥郁的愛。

端午佳節,品嚐這之中的濃味,體驗端午濃味裏深沉的愛。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1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它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所以如今,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要賽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這天早晨,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裏買糉葉、糯米、五花肉還有棗子和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和繩子洗乾淨,然後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糉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糉葉和繩子變得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開始包糉子啦!媽媽先拿出兩張糉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塊五花肉和棗子,再放一些糯米蓋好,然後再拿筷子攪勻、摺好,再用繩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媽媽的示範後,就小心翼翼地學包糉子。我照媽媽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但是糯米沒漏出來。然後我用繩子把糉子捆緊,我想把糉子捆緊一些,結果葉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這混亂之中我沒把糉子包好,卻把糯米灑了一地。但我並不灰心,我又細心地包起糉子。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於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糉子,因爲它很小,也很矮。最後一步就是煮糉子了,過一個多小時後,香噴噴的糉子終於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糉子,咬上一口,真香啊,這種味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這次包糉子,我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恆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果。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2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自己卻從未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

以前,我一直認爲包糉子就是兩張糉葉放上糯米放上餡,一包,再用笠繩捆起來,簡單至極,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我不學就能自通。到真正去包時,我才明白包糉子也是門手藝,要包得漂亮而結實,的確不容易。

包糉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個角(那角就像我們平常用的漏斗),再在摺好的角筒裏放入一捧已浸泡一天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哈哈,輕而易舉地就完成了一大半,簡直比想象的還要順利。正當我暗暗得意的時候,出人意料的事兒發生了。我正準備用糉葉把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時候,糯米卻像調皮的孩子似的,接二連三地蹦了出來,一點兒也不聽我的使喚。這可怎麼辦呀?我急得直跺腳。幸虧奶奶替我去掉一些糯米,這才解了圍。

雖然經歷了小小的挫折,但總算到了最後一關——扎棕繩。這還不是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吧。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可我呢,一心認爲奶奶她們扎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於是,我接過棕繩,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又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那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留神扯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我骨子裏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非把糉子包好不可。細細地看,認真地學,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幾次失敗,我終於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糉子。

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3

哎,火辣辣的太陽斥烤着大地,大熱天的出門玩沒意思,可待在家裏更無聊。一大早我便在客廳裏晃來晃去,直嚷嚷:“無聊無聊真無聊!”我的奶奶見了說:"反正沒事做,要不你幫我裹糉子吧。”啊?包糉子,我還從來都沒有裹過糉子呢。我一下子來勁了!

忙活了一陣,我的奶奶把包糉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一看,有糯米、紅豆、棗子、肉、黑芝麻。我的奶奶說:“紅豆、棗子可以包甜宗子,肉和黑芝麻可以包鹹糉子。”說着她便動起手來。

只見我的奶奶先把糉子葉捲成圓錐形,再舀起一勺糯米放進去,然後把肉塞進米中,把糉子葉蓋上。接着拿來繩子把糉子捆得緊緊的`。看着我的奶奶這麼輕易就把一個糉子裹好了,我在一旁躍躍欲試。可看似簡單,做起來卻難了!首先卷糉子葉這一關我就手忙腳亂的,好不容易終於卷出尖角了,倒米又把我難道了。我的奶奶只好手把手地教我,終於,包得像模像樣了。我的奶奶還在我包的糉子上做了一個記號,說是等燒熟了之後,給我自己吃。

凡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之後,後面就輕車熟路了。這不,我的奶奶又教了我包甜糉子和鹹糉子,我一下就學會了。最後,我的奶奶把所有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熟,過了幾個小時,好吃的糉子出爐了,我挑起自己裹的糉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吃着糉子,我突然覺得呆在家裏也不無聊了!嗯,我已經想好明天干什麼了!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4

人生中出現過許多第一次,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拖地,我印象中最深的是第一次包糉子。

包糉子需要許多材料:糉葉,糯米,瘦肉或肥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糉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的。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可以加一些赤豆或糖。糉葉要儘量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的`明顯一些了。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糉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糉子的香味也會大大減少。

材料準備後,就可以做了。先把糉葉的1/2捲成無底的圓錐,然後兜2到3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裏,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在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爲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麼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都不知道爲什麼。後來我把糉子檢查個遍,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輕輕一捏,下面就會像個沒關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下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爲了防止它再露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糉子倒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1/2的糉葉包上去,蓋住,再扯下來,將棉線捆上去,一個糉子就這樣做好了。後來我漸漸學到了技巧,竟然包的比媽媽和奶奶還要多。

在第一次包糉子中我學到了很多。希望以後有更多的第一次能讓我難以忘懷。

關於包糉子的作文15

就在今年的6月6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大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殺,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包糉子緬懷他。

很多同學都喜歡吃糉子,糉子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有肉的,有點心類的,有香米的'……可大家有沒有自己動手包包試試呢?包糉子可真不容易,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實,“糉子好吃,卻更難包”。聽姥姥說,包糉子的過程麻煩之極,首先要把糉子葉刷好,把米淘好,然後才能開始包,包完還需要煮上兩個多小時呢。

星期天,我終於有機會親看去實踐一番了,xx領着我一起來包糉子。我首先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糉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最後扎繩子,由於不小心,包好的米突然全撒了出來。真是好事多磨啊,眼看馬到成功,只因爲一疏忽……哎,包糉子也大有學問哪。

再包糉子,我可就積累了不少經驗了,要重點做好扎繩子這個環節。選葉子、疊成漏斗形、放米都非常順利,到扎繩時我更加小心,xx也在旁邊提醒我:“你動作不熟練,一定要小心啊!”我點點頭,隨手拿起一根繩子,在糉子外面纏了又纏,直到扎得十分牢固了,才放心地打了個結,得意洋洋地遞給了xx,xx直誇我進步大。

煮糉子也是慢工活,足足煮了兩個小時,那糉子的濃香直沁人心脾,有一股茶香的味道,雞蛋裏也滲入了糉子的味道,芳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