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教養的作文

教養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養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教養的作文

教養的作文1

有時評價一個人的標準不是他的文明程度而是他的教養有無,一個人的教養彰顯了一個人的內涵,教養是從小培養的,也是伴其一生的,教養刻在骨子裏,流露在言談中。

有人問什麼是教養,教養就是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文雅,做事風格矜持,大喜大悲淡定。教養又是以禮待人,以孝待親,以德服人。

當我們和他人溝通的時候,我們的言談舉止要文雅,談吐間流露出淡淡文藝風範。聽到他人的惡意諷刺,一點要從容應對,淡定解決,找到他的突破點,一語攻破,回懟時又不失風雅。遇到一些令我們震驚的事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大喊大叫,在心裏默默高興,否則損失大雅,一定要保持淡定的心情,纔會顯得我們很有教養。

無論我們與他人溝通,還是和他人相處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學會講禮貌,見到他人要問好,交流中不得出言不遜,要以禮待人。認真聽他人講話,認真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得與他人開有關他人缺陷的玩笑。與他人溝通謹遵這些,我們的教養才能流露出來,纔會提高自己的風度。當我們對待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親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孝順。爲他們按按摩,洗洗腳等等,和他們談心事,營造出一種家的溫馨氛圍。無論他們是讚揚我們還批評我們一定要虛心接受,並始終對他們心懷一顆感恩之心。當我們和他人發生爭執時,我們不要出口成髒,以德服人,用自己的教養感化他們。

教養是刻在骨子裏的,流露在表面的,是一個人精神的內涵,是一個人爲人處事的保障。有教養的人,纔會一生有幸。

教養的作文2

謙讓是一種高貴的教養。在此之前我連個“謙讓”這個詞的意思都不懂,直到發生了那件事……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在這種天氣裏,想要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不過世上沒事是不可能的,但我真的不敢相信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下課了,我一蹦一跳地來到圖書角,拿書時看到了我一直想看的書《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就在我把手向書伸去時,突然有一個同學使勁地把我撞開,就在我的眼皮底下把書搶走了。

那時,我還來不及把自己行爲控制住,就向她喊道:“你是有病吧!沒有看到我已經拿到書了嗎!”她也不甘示弱,也朝我喊了起來:“怎麼的'?你可以看,我就不可以看嗎?”“你……”我氣得無話可說。我們直吵到上課鈴響了起來,老師來了也沒停嘴。這時,班主任見我們吵得不可開交,便講了一個故事,名叫“六尺巷”,主要內容是在清朝的時候,張家和吳家爭地盤,吳家不肯,張家就想讓張家在外地當官的兒子張英來評理,張英聽了後,便寫了一首詩給家人,詩曰:“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看後,便主動讓出了三尺,吳家看到張家讓出了三尺,自己也讓出了三尺,就成了如今聞名的六尺巷。聽到這裏,我臉發燙,頭低了下來。

下課了,我主動跑到同學那裏,和她道歉,沒想到她也把書遞給我,接過書,我們都笑了。

從此以後,我明白了“謙讓是一種高貴的教養”這句話。

教養的作文3

關於“教養”的認識,在許多人眼中只是一種教育和培養,但是在我看來,它是一種表現在行爲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屬於他律教化顯現,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

回想過去,我在生活中時常發生一些沒有教養的事情,看一下下面的鏡頭:

記得三年級上體育課,天在下雨,老師安排我們在教室裏下棋。我突然想到要組織一個遊戲,便衝着一位同學喊:“笨差好,快過來。”周圍下棋的'人“呼啦”一下子全都跑過來,問我什麼意思,我說:“笨是非常傻的意思;差是學習很差,不認真學習;好是運動很好,跑步跑很快。”同學們都哈哈大笑,那個被我取了外號的同學,臉紅一陣,白一陣,十分尷尬。除了這位同學,我還給許多人取了一個個有趣的外號。直到現在我才明白,給別人取外號是一種極度不好的行爲。

還有,在學校走廊上或者操場上遇到老師,我不喜歡主動向他們問好,會選擇遠遠的走開。現在我明白了,這樣太不禮貌了,是不尊重老師,更是沒有教養的行爲。鄒老師在課堂上說,教養與禮貌,內涵行爲都是互相聯繫的。人際交往有一條基本規則:你怎樣待人,別人也怎樣待你。你關懷別人,對別人體貼、周到、真誠、正派、尊重、得體,別人通常也會反過來如此待你。

聽了鄒老師講的“教養”一課,我終於明白:樂於助人,彬彬有禮,要從小事做起。從今往後,我要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成爲一個有教養的好孩子。

教養的作文4

教養是一種體諒,體諒別人的不容易,體諒別人的處境和習慣。不因爲自己讓別人覺得不舒服,這就是關於教養的簡單道理。

上午語文課剛下,小賢急匆匆跑過來,“親,櫃子打不開了,語文書拿不出來,能借小主一用嗎!”“這有何難,拿去便是。”我倆言笑晏晏。鈴……下課了“還給你!”接過書,我倆同回導師班自習。但當我翻開課本時,驚喜的發現,扉頁貼着一張小小的便利貼,“依霖,謝謝你的語文書,不過做筆記在你的書上了。一不小心把你的可擦筆的字擦掉了,只好讓你再描一下了!不好意思。”兩行娟秀的字體躍入眼簾,心中蕩起小小的漣漪,腦海中顯現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話。她擡頭也發現我看到了便利貼,我倆心照不宣的微微一笑。

多麼簡短的兩句,但它的感染力卻像午後的熱巧克力,暖在心,甜在嘴角。可愛的小賢,和你做朋友真好!眼前小小的便利貼,讓我懂得快樂源於善良,始於尊重,來自一種良好的教養。只有修煉出溫暖的心纔有溫暖的文字。

十一的校園書聲琅琅、綠草茵茵,自編的教材和教案更是竭盡老師們的智慧。我們擁有着帝都最好的'教育資源,但一個人擁有的物質不能說明他,他擁有物質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個怎麼樣的人。進門時,回首擋一下門,體諒後面跟上的同學;保潔阿姨用勤勞維護着整潔的環境,道一聲謝謝是對她的體諒;認真預習用心研學是我們對課本的體諒。良好的教養源於將心比心,已有不欲勿施於人。

教養的作文5

一個人有無教養,只需去看看他的言行就可以知道:有的人推倒一輛輛共享單車,而有的人扶起一輛輛共享單車;有的人在文物上刻出“某某到此一遊”,有的人卻小心的.保護文物;有的人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有的人卻悄悄說話生怕影響別人。有教養和沒教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只需看一眼就能知道。

一次我去肯尼亞中途要在阿布扎比轉機,在那裏的機場等航班的時候,正巧碰見一位中國人,只見他坐在一個標了“殘疾人座位”的椅子上,還光着腳丫,捧着手機打開了“視頻通話”,然後對着手機大叫着,“你看,我在哪裏呀?我在阿布扎比!”說着就把手機晃了晃,好讓另一頭的人看到機場。此時,周圍的人都盯着她,可她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另一頭的人說了些什麼,然後她就開始狂笑:“啊哈哈哈哈哈……”幾個正在睡覺的人都被她那巫婆般的笑聲給吵醒了。最後她掛了電話,並倒下呼呼大睡。雖然她也不吵了,但她早已在我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惡劣的印象。

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沒教養的人就好像臉上剌字一樣,走到哪裏都會被別人看不起,人們躲避沒有教養的人就像躲避瘟疫者一樣。

一個人雖成功了,卻沒有教養,那麼他還是會被別人看不起,可如果一個清潔工一樣的人很有教養,那麼他還是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所以先不談是否成功,先講講有沒有教養!

教養的作文6

什麼是教養?教養就是一個人的行爲習慣中所體現出來的良好素養。

如果是你,走在一條滿地都是痰和菸頭,下水道口還殘留着方便麪和油污的大街上,你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不時都會看到這樣的.情景。

去一個景點,半山腰的座椅上全是口香糖;你可以想想看,假如你躺在浮板上,眯着眼睛正在海面上曬日光浴,忽然,一些散發着惡臭的空瓶子和香蕉皮向你飄來,你會不會對海灘產生厭惡?其實中國現在的景點幾乎都是這樣。

我有一個同學曾經去過日本,他回來之後告訴我,他們吐痰啊,一定要用紙包着,在沒人看到的時候吐出來,扔進垃圾箱。大街乾淨的彷彿你穿白襪子在上面走都不會髒。他去吃完一家龍蝦店後,看見其他客人都在打掃桌面,他也不禁跟着打掃起來。特別是當他看完一場球賽,幾千平方米的觀衆席竟然一塵不染……

我曾經去過新加坡,那裏的人都很有教養,從機場走向車站的斑馬線上,一個女子還在走過馬路,忽然一輛車疾馳而來,它完全可以衝過去的,但那女子比了一個手勢,那車就剎住了,接下來我以爲那女子就走過去了,但她卻對車子鞠了一躬,我以爲,車裏的人可能會想:就算爲了她把輪胎剎爆也值得啊。

他們就這樣優雅而從容地生活,而保證這種優雅和從容的,是他們比較高的國民素質。作爲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作爲具有五千年文化傳承的中國人,是不是應當多少花一點精力來反省反省自己,就教養而言,我們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呢?

好的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壞的教養當然也是一個人最壞的名字。

教養的作文7

教養是藏在骨子裏體現在言談舉止中的,但在現在複雜的時代中,充滿教養的人爲數不多。什麼才能稱德上教養。

家庭環境、學校氛圍、個人修煉都關乎內心中“教養的成長”。倘若你想要有立足之地,教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並非外在表現所能掩蓋的,它需要你長久的積累和不斷的修煉。

以排隊爲例,最近青少年疫苗接種正在進行中,原本是隻需要排隊等候的事,但是有一些學術不正的中高學生亂插隊,他們的這一行爲也帶亂了正在排位的'同學。以致於現場亂糟糟的難以控制。倘若每個人都安穩排隊,這只不過是一兩個小時的事也不會耽誤過多的時間了。教養能夠塑造完美的品質,當你的朋友在天氣晴朗時把傘借給你,而在暴風驟雨時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用埋怨他,因爲他只是不想兩個人合用一把傘,並不是他沒有教養而疏遠你。

教養既有一張紙的厚度也有汪洋大海的寬度,你可以在這上面寫上“無教養”三個大字,也可以密密麻麻地寫下你的言談舉止。倘若你沒有大海那樣的寬度就不要在紙上寫無教養,因爲教養的可以培養的,即使你原先是個小混混也有可能變成一個舉止優雅的紳士,但變成什麼養的人掌握在自己手中。

教養是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它比金錢更貴重,因爲金錢買不到教養。

教養的作文8

教養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教養的缺陷。

——題記

有人說,知識多的人就是有教養的人;也有人說,有錢的人就是有教養的人;而我說,通情達理,熱愛自然的人才是有教養的人。我們的身邊時常發生着一些體現人有無教養的事情,讓我們來看一下下面的鏡頭:

鏡頭一

在某一節課上,老師請某位同學回答問題,那位同學因緊張而不小心說錯了答案,周圍的人立即哈哈大笑,這一笑又進一步增加了那位同學的緊張度,只是他問題回答不下來,被老師責罰。契科夫曾經說過: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時別去看他。那身爲學生的這些人的所作所爲,又何談有教養呢?

鏡頭二

在某一公園內,來玩耍的大人,孩子不計其數。那一幕映入了我的眼簾,一個男人帶着他的家人在湖上划船,那一家有線的`欣賞着那動人的美景。突然,那男人的一個動作打破了這一和諧的畫面——他將剛剛吸過的菸頭隨手丟進了湖中。愛護環境,人人有責。這是小孩子都懂得的,那這個男人又怎能稱得上有教養呢?

鏡頭三

交談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爲,那你是否發現過這一現象——那是在大街上行走的一行人,她們一邊走,一邊交談,時不時的傳來一陣不和諧的笑聲,而且其中還有人爆粗口,玩笑似的推擠他人。這些人難道算是有教養的人嗎?

我想你們給我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都不是有教養的人。雖然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它足以看出某些人的教養與否。

教養,不是金錢可以買來的,亦不是用外表美來證實的,它是人內心的表現,是人高尚品格的聚集。

教養的作文9

沒有教養的人,是懶惰的人。不求上進的人,無可救藥,一見大場面,即刻出醜,在外國旅行,被人歧視,也是活該的。當今大機構聘請職員,最後的面試大都在餐廳中進行。主人故意遲到,看你是不是一坐下來就先點菜不等別人。酗不酗酒,也即刻知道,忍不住的人一定先來一杯烈的。菜上了,看你拿筷子,姿勢正不正確倒沒太大關係,那碟炸子雞,你有沒有亂翻之後才夾起一塊,就決定了你的命運。吃東西時,嘖嘖有聲,更是大忌。有教養的人哪裏會做出這種醜態?吃就吃,爲什麼還要嘖嘖嘖嘖?父母沒教你,那你的'家庭也沒教養。不過這是上一輩人的錯,不能完全怪你。但是你在社會混,連這一點小小的餐桌禮貌都學不會,派你去和大公司談生意,人家聽到你嘖嘖嘖嘖,先討厭了,一定談不成。有些時候,不必從餐桌看到,連面也不必見,聽你的電話,已經知道。“等一下!”你說。管理階層已皺眉頭,

爲什麼不會說請等一下?這個“請”字,難道那麼難說出口?“是誰找他?”爲什麼不能是:“請問您是……”沒有教養的女人,比沒有教養的男人更加不能容忍。快去向蘇州姑娘學習吧,她們每句話都像是徵求你的同意。即使命令手下:“把那個東西拿來!”也會變成:“請你幫我把那東西拿來好不好?”教養這事,是自發的,自己肯學,一定會,並非高科技。

教養的作文10

地亂吐痰,到處亂寫“到此一遊”這一種種沒教養,沒道德的行爲,多數中國人都會這樣做。類似這種不文明的事件在我們身邊出現了。

在上星期四,我校舉行體檢,但是我們班卻做出一種沒道德的事件——搶水。幾個男同學一起搶學校給來和我們體檢的醫生準備的礦泉水,人家罵我們:“一羣搶匪”不止男同學,女同學還搶男同學搶來的水。這件事使我感受很深。

俗話說:“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不爲。”我對這件事感到很羞愧,氣憤。道德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行。要看一個人的好與壞,看他的道德和教養就能看出來了。這件事無論家長,老師,他自己都有着責任所謂“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中國人的道德與教養如同水一樣,一點點的流失。

一位出國留學生,在外國的時候,來到一處地方,在那刻上“到此一遊”,接着,那位學生漸漸忘了這件事,但是,外國人看見說;“怎麼中國人這麼沒道德教養。”我感到,身爲中國人的`我,就像打了一個耳光一樣,面上火辣辣的,讓人心寒。

再看看別的國家,不闖紅綠燈,超市裏,不像菜市那麼“熱鬧”。爲什麼中國人就不能做到這樣呢?是不想做,還是不做啊?還是等中國變成全是垃圾,變得噁心,他們不覺的羞愧的的嗎,再這下去,對嗎?

中國人,就爲了道德,爲了教養,不要再做出這樣的事情,做一個有教養,有文明,有道德的中國人,別讓外國人捉到把柄,就這麼小小一件事,就能看到你的道德底線。記住,

“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不爲。”做一個有道德教養的中國人吧!

教養的作文11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開了個討論會,話題是:怎樣做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我第一個搶先發言:“做一個有教養孩子,就應該講文明、懂禮貌,尊重他人,見到長輩要問好。在學校要熱愛集體,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上課要專心聽講,發言要舉手。同學之間要互相禮讓。還有,要愛勞動、講衛生,讓周圍的環境乾乾淨淨,讓自己乾乾淨淨。”

爸爸扶了扶眼鏡,說:“做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最基本的是要學禮、知禮、行禮。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古代流傳下來的‘岳飛問路’、‘三顧茅廬’等等,都是以禮相待的典故。你們班上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你和同學們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鼓勵。同學之間相處要善於說‘請’、‘謝謝’、‘對不起’”。

媽媽摸着我的頭,笑着說:“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僅要有良好的行爲舉止、儀表儀態,而且要有良好的'知識素養。‘人不學,不知義’,文明是打小煉成的,爸爸媽媽希望你像《做有志氣的女孩》這本書中的人物一樣,有一顆高貴善良的心,堅強勇敢、自信堅定;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海倫·凱勒學習,逆境壓不垮,你看她雖然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

我從沙發上蹦下來,大聲說:“報告爸爸媽媽,我知道了!”

教養的作文12

教養?什麼教養呢?嗯,真想嚐嚐教養的味道呀!

下午2點,四個女人,兩個男人在同一個地鐵口集合。

“姐姐,姐姐,地鐵來啦,大家快上車!”在人來人往的車廂外,我們一羣人都上了一輛擠滿了人的地鐵裏,地鐵裏有許多在看手機的人,其中一個顯得較爲顯眼。

翹起二郎腿,戴着耳機,看着手機,嘴裏也在不停大聲說話,似乎是旁邊只有他一人。

我想這也許就是教養,那麼這次教養的味道也就不得而知了。

妹妹站得腳痠,開始抱怨,這時有個衣着樸素的小姐姐主動讓位,於是我們連忙感謝着這位姐姐。妹妹旁邊還有一位小弟弟,因爲位置夠大,所以兩個人就坐在一起。

過了將近十個站後,我們下車了,那位小姐姐也下車了。

爲了給一個小妹妹讓位,自己站了那麼久,和我們一同下站後,也不見她絲毫的不滿。

雖然他穿着樸素,但心卻是亮麗無比。也許這也是教養的味道,只不過味道不同而已。

我們在一德路下車了,走到一個斑馬線旁,才發現這裏並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個模樣。

“滴滴——!”“嗶嗶——!”“滴滴——!”“嗶嗶——!”人行道紅燈,可仍然有人繼續往前走。車道紅燈時,也仍然有人繼續往前開。車不讓人,人不讓車,這裏的一切似乎都被堵住了!

我的.心忐忑不安地想,難道這體現的是一個城市的教養?若每一個城市都是如此,那麼人與車將無法共存!同樣這次教養的味道,我也不敢仔細品嚐。

就這樣,我們隨着教養回到了自己的家,去品嚐更美好的教養的味道。

現在我終於知道教養的味道是怎樣的了!我想要品嚐,卻又不敢細細品嚐。

教養的作文13

在生活中,不少人認爲自己很有教養,但真正有無教養,只會在自己的行爲中體現。比如有的人扔垃圾,卻站得很遠扔,沒扔進垃圾箱,不僅沒重新撿,還視而不見,轉身就走。比如有的人把果汁灑在桌上,沒有清理就離開了。

有的時候,我們將心比心,爲別人想想。會讓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變得更好。

記得有一次,我上完課,去餐廳吃飯。因爲那兒人特別多,所以媽媽去排隊買餐,我去尋找座位。過了好久,終於有人吃完走了,我迅速走去,坐了下來。我寫着作業等媽媽過來。終於,我們吃上了飯。我有習慣看看桌上擺了些什麼,寫了什麼。我看見了桌上有個好像介紹菜品之類的牌子,我拿來一看,有一面寫着“客官,吃完飯可別忘了把它們端去固定位置哦!”但是我看了一圈,看來有不少人都忘了把他們用了的碗筷帶走,而是理所當然地等待着服務員爲他們清理。

我坐的是那種很長的桌子,桌子和椅子都很高。我看見旁邊的'兩人起身要走。我輕輕地碰了下他,他感覺到了,轉過頭看着我,眼神很可怕,我輕聲還帶點結巴地說:“這家店需要把吃了的碗筷收去那個固定的地方。”我邊說,手邊指着那個方向。那個人卻不屑一顧地“切”了一聲,轉身就走了,我心裏不禁罵他,真沒教養。

而和他同行的那個人卻留下來收拾餐具,他還一邊安慰我:“不好意思啊,小妹妹,他嚇倒你了吧,他這個人就這樣,別在意他。”他端上餐具離開了。可是,真想不通,我提醒,他其實完全可以順手收餐具,再順路放回去啊。

最後,我也和媽媽一起端着餐具離開了。

沒有教養的人,你不想問他的名字,因爲不想和他有任何接觸;有教養的人,你不用問他的名字,因爲“教養”二字就能代表他。

教養的作文14

生活中,處處能發現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就說這週五晚上的事情吧!

週五晚上,天下着濛濛細雨,當我們在奶奶家吃完飯回家的路上,路過錦綸中學門口的時候,啊,堵車了,車隊就像一條長龍,彎彎曲曲的`,好像永遠也開不到盡頭。車的後尾燈閃爍着,就像一隻隻眼睛,時刻監視着我們。俗話說:堵車不堵心,我們就這樣一直等啊等。五分鐘過去了,七分鐘過去了……汽車龜速地前行着。等了好久後,我們終於看到了一絲希望,因爲還有一輛車過去就通了。可令人不解的是,爲什麼偏偏就卡在這一輛車上呢?我一定要探個究竟。

過了一會兒,這個答案終於水落石出了。原來有一個來接孩子的家長要在網格線上轉彎,可有許多其他接孩子的家長都停在了網格線上,所以導致他轉不過去,便橫行霸道的橫穿着停好,可他這樣一停便讓後面的車也都開不過去了,這樣難道不是一個惡性循環?

看到這個情況,爸爸迅速地走過去,讓那位車主把車稍微挪動下,以便順利通車,可那個司機振振有詞地說是別人沒有素質在網格線上停車使他不能掉頭,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理論了起來。

當爸爸和那位車主說了五分鐘的理以後,在別人的指揮下,媽媽覺得車應該勉強可以通過,便沒好氣地把爸爸叫上車,走了。

我坐在車上,看完了剛纔的一幕後便小聲嘀咕着:原來一個人的教養,從一點一滴就能看出來啊!

教養的作文15

如果說教養是一件華麗的衣裳,那麼人若擁有了它,就將變得無比;如果說教養是一朵絢麗的花兒,那麼世界若擁有了它,就將變得五彩繽紛……

但是,真正與教養打過交道的又有多少人呢?隨着時代的推進,教養也隨着被冷落,變得“孤苦伶仃”。可想而知,現代社會有教養的人寥寥無幾。

做學生的我們一昧追求成績,讓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倘若一個人,成績驕人,但,他卻毫無文明禮貌可言,

無文明禮貌可言,出口就是污言穢語,全然把“教養”兩字拋到九霄雲外。那麼,這個人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成功者,不含一丁點兒瑕疵嗎?

然而,我們要怎麼做個有教養的人呢?

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你若整天跟他人拳腳相對,那你離成功之路依舊遙遙無期。對於同學,我們要“團結友愛無打罵”。而,如果你不動手,卻使出你的“嘴上功夫”,那又有何差別?所以,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我們還必須做到“談吐文明無髒話”。這才顯出你的.“君子”性格。

有教養的人,不會在牆壁上留下“紀念”;有教養的人,不會隨地吐痰、扔垃圾;有教養的人,不會使出自己的拳腳功夫破壞公共財物;有教養的人,用水用電都節約;有教養的人,他會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心中有他人”也是有教養的人說必備的修爲。多爲他人着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如果每個人都具有教養,那麼,那些整天爭權奪利,爲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就會逐漸減少,世界也將更和平。

同學們,讓我們爲“教養”插上騰飛的翅膀,使它永遠陪伴在每個人的身邊,讓它在大千世界發揮它的本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