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彙總6篇

精選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彙總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6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彙總6篇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想起在老家過年的景象,想起春節的快樂。

今年除夕的早晨,爸爸、媽媽帶着我一起回老家和爺爺、奶奶過年。一到家,爸爸、媽媽就忙着貼春聯,爺爺、奶奶在燒飯。而我也不閒着,給爸爸、媽媽當小幫手。

到了下午,大街小巷的人漸漸稀少起來。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這時,整個小鎮都沉浸在熱鬧的氣氛中,鞭炮滿天飛,十分喜慶,年味也漸漸地濃了。

伴隨着鞭炮聲,夜幕開始降臨了。這時家家張燈結綵,歡聚一堂,共同度過這美好的節日。我們一家也圍坐在在一起吃團圓飯。接着,長輩們開始發壓歲錢,我摸着鼓鼓的紅包,心裏開心極了。吃完飯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一個接着一個,精彩紛呈。終於等到了深夜,當零點鐘聲敲響的時刻,人們一起來到院子裏,燃放焰火,載歌載舞,相互祝福,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過年感覺真快樂,既有好吃的飯菜,又有好玩的.焰火,還沒有令人煩惱的作業。春節是一年的開始,也是春天的開始,它意味着我們又長了一歲,要更加地聽話、懂事。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2

在我眼裏,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日!因爲家鄉的春節總是不一樣。

在春節來臨的前幾天,家家戶戶必須進行一次大掃除,寓意辭舊迎新。在大掃除這幾天裏,人們都很忙:擦窗戶,掃地,整理臥室……這些活都是男人和小孩乾的,而女人們都出去購買食材,準備過年。

到了春節的前一天,挨家挨戶都把舊的燈籠扔掉,不管這燈籠是好的,還是壞的,都要換上嶄新的大紅燈籠。在這一天,大人們必定要帶上孩子們回老家,和老人一起過除夕。到了中午,餐桌上的美食定會讓你目不暇接,整整三桌美食讓你不知從何處開吃,這一頓飯菜大人們要吃上兩三個小時,因爲他們有個習慣:相互之間都要乾杯,說幾句祝福的話。孩子們吃完飯會在餐桌旁玩耍,或者上山玩捉迷藏的遊戲,找寶藏。等大人們吃完飯,所有人都要摺紙錢,有的是金色的紙,有的是色銀的紙,折成一個個像元寶的形狀,還要加上一些印刷有生活用品、傢俱等的紙張,再帶上兩袋鞭炮,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就集體上山了。到了山上,先給每個祖先燒紙錢,拜一拜,燒三根香,然後便向一座小屋走去。小屋子裏有三尊小佛像,每個人都要拜香禮佛,許下願望,祈福平安。之後我們小孩子就躲在小額裏看大忙人放炮。

到了春節這一天,男女老少都會穿上新衣,貼上春聯,大人們一大早就放起鞭炮,而孩子們總是回到晚上把很多炮堆在一起,拿跟長長的'炮繩導線,點燃後退後幾步,觀看美麗的煙花,不亦樂乎。如果你在春節這段時間聽到連續不斷的炮聲,這十分正常。其實這一天最熱鬧了,滿桌吃不完的菜,吃着聊着,所有不常見甚至你都不認識的親人,大家相聚一堂。我們共同在相機下留下了一張大大的全家福,定格這幸福的歡聚時刻。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有許多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春節等等,這麼多的節日,我最鍾情於春節。

春節的習俗可多啦,吃餃子、放鞭炮、拜年……習俗這麼多,準備工作自然就不會輕鬆了。不瞞你說,我最討厭春節的準備工作了,多、亂、雜。

過小年時媽媽急着大掃除,把家裏裏外外全都打掃一遍。頓時家裏灰塵四起,到處都是垃圾,以及打掃工具。哎!看着都煩,媽媽還拉着我一起打掃。擦窗戶、掃地、拖地等等,我的`任務是把大屋的窗戶和我小屋的窗擦乾淨。蘸上水在窗戶上按照一順的順序開始擦!一邊擦一邊哼“我是一個小幫手來幫擦窗戶,擦過來呀擦過去,哎呀我的小鼻子變呀變了樣。稀裏糊塗的大掃除結束了,準備迎接新年啦!

大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貼福字和對聯,貼窗花和掛燈籠。中午去奶奶家吃米飯,白白的米飯放上幾個大紅棗,美味可口。晚上吃香噴噴的肉餡餃子,剛出過的餃子,還有些燙,就和奶奶說話,其樂融融,吃完飯回家看春晚守歲。

大年三十晚上是睡不着的,家家戶戶放鞭炮。凌晨五六點起牀換上新衣服,向父母拜年父母會先給我和妹妹剝糖然後給壓歲錢。一出門頓時一片紅火,各種各樣的燈籠像無數雙眼睛一盞一盞的。天還沒有亮就可以通過燈籠看清路上拜年的人,我們都笑眯眯的問好對方也問我們好。

妹妹這是十分高興,眨着她那雙天真的眼睛說“我最喜歡過年了,可以穿新衣服吃糖,還可以有壓歲錢。”後來媽媽提醒她注意一下,到處都是人,也不怕別人笑話。我不禁笑了,小孩子始終是小孩子,難免興奮。而我隨着一個個春節早已脫去了稚氣,一步步成熟起來。我的成熟也伴隨着時光流逝,父母也在我成長過程中變老。

糖果會變小,父母會變老,記得愛要趁早!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4

我家鄉在文成,那裏春節熱鬧非凡。在除夕前一、兩天,家家戶戶都忙着準備新年物品:衣服、春聯、小零食……當然,做年夜飯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還買了燈籠掛在門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進行大掃除,用乾淨環境迎接全新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人數不勝數,爲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則是過年一大“重頭戲”。還沒等到天黑,炮聲早已“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長輩們顧不上看風景,手忙腳亂地把家裏佈置好,而媽媽則跟姑姑、阿姨們一起精心準備年夜飯。天空變得更加漆黑了,遠處煙火光芒卻沒有減弱。孩子們趁着這個時間從屋內跑出來玩。女孩子們聚在一起,互相述說着自己對新年期望。而男孩子們,總是愛調皮搗蛋,玩火、扔石頭、放危險鞭炮,他們哪一樣沒做過?所以,爲了安全起見,家長們忙完後會把孩子們老老實實地關在屋裏,不讓出門。

春節聯歡晚會大約在七、八點就開始播出了。這時,年夜飯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噴噴飯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長輩們允許吃飯後,才能動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團聚在一起,吃着豐盛年夜飯,看着歡樂春晚,整個縣城洋溢着濃濃年味。吃完飯後不能睡覺,要守歲。這時,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時不時能聽到幾句表示讚歎家鄉話。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個縣城街道上空蕩蕩,全縣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牀了。穿上新衣,爭先恐後地去親戚好友家裏拜年,送上美好祝福。而像我們這樣小孩子,都要說祝長輩們萬事如意、壽比南山之類話,才能拿到壓歲錢。不過,拜年目不是爲了錢,而是爲了大家能夠在新一年裏能夠更好地生活。

元宵節到了,家家做湯圓,到處都能聞到湯圓甜美味道。

過了元宵節,春節差不多結出了。春節悄悄地到來,又隨着我們歡笑聲悄悄溜走。春節,承載着我們期望與歡笑。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5

過年越來越近,免不了思念家鄉的過年的風俗。因爲爺爺和奶奶到外面來住了,而且父母又要賺錢所以很少回家鄉過年,記得小時候在家鄉過了一次年,那時有許多的習俗。

準備年貨

年29,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貨了。媽媽去集市買一些雞鴨魚肉之類的,年齡較小的孩子就和爸爸去買糖果,而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就在家幫忙做餃子、年糕和豆腐。

除夕

除夕是最忙的時候了,爸爸忙着貼對聯、年畫。媽媽忙着把肉、菜之類的給洗了,而我們呢!調皮的孩子就在外面玩耍、乖巧的孩子就在家裏給父母打下手。天微微暗時,個個人都要洗澡了,之候就換上新衣。一家人坐在桌子邊吃團年飯。不過在這之前還要放鞭炮呢!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早飯也有講究,一般是吃除夕夜吃的剩飯剩菜(這表示“年年有餘”)或吃麪條、米粉(表示住老人長壽,全家鴻運長久)初一在說話時不能帶有“死”字,也不能罵人,這是不吉祥的!

拜年

在我們家鄉,拜年時一項巨大的“工程”,它佔據了過年時間的大部分。初一、初二是去爸爸那邊的親戚家拜年,爸爸這邊拜完了,就到媽媽那邊去了。拜年對我們小孩來說肯定是一件特好的事情,因爲有紅包收啊!

元宵節

每逢元宵節,我們家鄉就有兩個習俗,一個就是迎老爺,另一個就是燒火龍。

迎老爺

元宵節的一大早,“老爺”就從老爺宮裏擡出來,在大街小巷走過,當“老爺”來到你家門口時,你就要放鞭炮,並在“老爺”的香壇上插上幾柱香,一保今年發大財。晚上還要在“老爺”面前做大戲呢!

燒火龍

在元宵的晚上,就會有幾個強壯的叔叔擡着幾條插了煙火的龍。這個習俗源自於清朝乾隆六年,是人們對龍圖騰的崇拜的祭祀活動。人們通過這個活動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火龍點上火後,龍上面的煙火像花似的在空中綻放,可漂亮了。聽說被煙火炸到的水泡越多,說明今年會發大財。

家鄉的習俗就是那麼別具一格、與衆不同,到處充滿着溫馨和歡樂。到處充滿人們對家人的祝福。

這就是梅州的春節,到處洋溢着人們的歡笑。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6

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可開交。大掃除是春節前必做的事情,將家裏裏外外清理一遍,除舊迎新。同時,還要準備各種年貨,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絡繹不絕。

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輕鬆多了。早上邊逛街邊買來對聯、燈籠、鞭炮和煙花,回家後便三下兩下扯下舊對聯,小心翼翼地貼上新對聯,換上新燈籠。除夕晚上,除了萬不得已,都要去長輩那兒吃團圓飯。團圓飯也稱分歲酒,因爲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思是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分歲酒一般有十盤冷菜,每盤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紅蘿蔔放在頂端,以示討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絕對不會少了芋頭、魚和年糕。芋頭的“芋”諧音爲“餘”或“裕”,表示吃了芋頭會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餘,逐步富裕。吃魚也是象徵“年年有餘”的意思。而第一個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時也用麪條,因爲麪條又長又瘦,諧音“長壽”。

然而對於小朋友來說,最感興趣的自然是吃分歲酒時長輩給的壓歲包。壓歲包,其實是壓祟包,因爲“歲”與“祟”是諧音,所以大家都念壓歲包。“祟”指鬼怪害人,“壓祟”便是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晚輩得到壓歲錢便可以平平安安度過這一年。

吃完分歲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夥都不睡覺,要“守歲”,迎候新年的到來。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都爭先恐後地開始放鞭炮和煙花,放眼望去,整個天空都是五彩繽紛的煙花,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震耳欲聾,象徵着送舊迎新和接福,俗稱“接年”。大年初一這一天是不出門走親戚拜年的,這一天還不能洗澡、洗衣服。從正月初二開始,纔可以走親戚、拜年。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幾,街上過年的喜慶漸漸淡下去了。大人們開始上班,小孩子們也準備開學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