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的四年級數學作文6篇

實用的四年級數學作文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四年級數學作文6篇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1

今天中午,天氣顯得特別的悶熱。我剛來到學校,門還沒進去,金燦從教室裏出來,對我說早上的數學我只考了88分。我不以爲然,以爲這是金燦在嚇唬我,因爲我從來沒考這麼差過呀!我走到座位上沒過多久,前排的陳一儀又跟我說早上的數學我只考了88分,這才覺得事情有些不妙。可還覺得那是不可能,因爲考試的題目很簡單,我一會兒就做完了,還檢查了了兩遍呢!

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拿到了試卷,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真的是讓我無法相信的“88”分。當時,我的心好像刀割一樣難受,懊悔的淚水很快從眼眶裏涌溢出來,要知道這是我讀書以來最糟糕的一次考試成績啊!

我默默地把試卷上的錯題重新認真地訂正了一遍,再拿給老師改,以爲老師一定會批評我,沒想到老師卻對我說:“這次考不好沒關係,只要你努力學習,相信你下次會取得好成績的。”聽着老師的話,我的淚水又止不住流下來了。

上課鈴響了,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想:對,我不能被失敗打垮,一定要重新振作起來。我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開始認認真真地上課了。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2

一隻數學之手正向我們飛來。

“哎,腦子要報銷了!”我正對着疑難問題怨天怨地,腦子裏混亂不堪。突然,我覺得我會了,我在思考的黑暗中亮起了知識的燈泡。利用x,y原理解決。把難題簡單化後,用單位換算解,順手帶上分配律,難處弄個大括號,最後用六步綜合算式,未知用x,y代替。彼此算,到十步混合運算中,在合適處加大,中,小括號,再把x,y解出,最終把得數?推出來!哈哈!五年級,六年級我也能解出來了!

這什麼鬼東西?這麼多位!招,京,垓,恆河沙,100次方的一億次方!100後面還有幾十億個零!!!大大大,我不知所措。

哇!五十八步混合運算!小朋友,你能答出來麼?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3

操場上一片歡呼聲:“開學了,又能和同學們一起玩嘍!”我在一輛大貨車中,準備迎接新的小主人了。我和一些同伴們被一名同學搬走了,到了教室中,又被同學挨個送了過去,來到了我的小主人手上。我的小主人說:“哇!是一本嶄新的數學書呀!”原來,我是一本數學書呀!纔開始我原以爲書都是書,書盡然還有分類呢!

我被小主人放到了一個大傢伙的肚子裏,我是不是要被吃掉?沒想到那是我的房子,纔開始嚇我一身冷汗,進去之後,才發現這是一間豪華的別墅,情不自禁地說:“你好漂亮呀!”別墅說:“當然了,我可是小主人用一百元買來的好書包呀!”“噢?你叫書包?”我問。它回答說“是呀,我是人類發明的大名鼎鼎的書包呀!專門裝你們這些各種各樣的書呀!”“噢,原來是這樣,我叫數學書,是專門輔導小主人學習數學的書。”它說。不一會兒,書包的肚子又出現了語文書和英語書兩個夥伴,隨之,美術、音樂、科學、品德書也進來了,大家都用盡最大能力幫助小主人學習,我們組成了一個隊,名叫“文墨聯盟”,於是,大家各司其職,各管一科,小主人還給我們買了新衣服穿上,回了家,又把我們放到書桌上,於是我們每天都教主人學習。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一學期已經過去了一半,主人不再喜歡我,而且在我的身上亂塗亂畫,弄的我全身髒兮兮的。一學期快過去了,我身上已傷痕累累,不整潔也不漂亮了。

小主人考過試候就立馬把我和其他傷痕累累的同伴們一起丟盡了垃圾桶,我多麼希望再有一個愛我的小主人呀!

一天,有一個小孩兒走過來,把我從地上撿起來,將我和我的同伴送去印刷廠,讓我煥然一新,於是,我們“文墨聯盟”又有新的,愛我的小主人了。

我多麼希望人類能愛護我們書本呀!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4

雙十一那天,媽媽帶着我去步行街逛街。走到一個服裝店前,看到裏面好熱鬧,服裝店招牌下醒目的掛着一條橫幅,上面寫着:“10週年店慶,全場打7折。”媽媽看到了心花怒放,拉着我快步走進了服裝店。

她一下子就選到了一件自己特別喜歡的衣服,問我道:“寶貝,這件衣服原價150元,打7折,你知道這件衣服折後是多少錢嗎?”我說:“可以利用積不變的規律來求,即150×0.7=15×(0.7×10)=105元。”

媽媽笑咪咪的對我說:“通常一個數乘另一個數,積一定比因數大,但爲什麼你的這個乘法算式裏積比其中一個因數小呢?”我認真的答到:“一個數乘大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反之一個數乘一個小於1的數,積則比原數小。”媽媽馬上追問道:“那除法裏有沒有這種規律?”“當然有,那是商不變的規律。一個數除以一個比1大的數,商小於被除數。如:980÷10=98;而一個數除以比1小的數,商則大於被除數,如:100÷0.1=1000。”

媽媽見我說得頭頭是道,很想考考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於是指了指旁邊一件衣服說道:“這件衣服原價200元,打4折,現價是多少元?”我不假思索地回答:“200×0.4=80元。”媽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我和媽媽繼續加入到購物的狂潮中。

通過這次和媽媽逛街購物,我不但知道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且 還 發現了藏在購物中打折的數學奧祕,讓我受益匪淺。親愛的朋友們,其實只要我們多留心觀察,動腦思考,充滿奧祕的數學可以點燃智慧之光,因此我一定要學好數學,去探索數學王國中更多的規律和奧祕!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5

今天我、姐姐和媽媽到叔叔家去玩。我一進門就看見茶几上擺滿了許多的水果,比以前多得多了。我走到茶几面前,看到了一張紙上出了一道數學題目,上面寫着:葡萄有30顆,香蕉比葡萄少19根,桔子是香蕉的兩倍,蘋果比香蕉多3個,請問有多少個水果?

我拿起一隻筆和和一張草稿紙,在上面寫着香蕉比葡萄少19根,那算式就是:30-19=11(根);桔子又是香蕉的兩倍,就是:11times;2=22(個);蘋果比桔子多3個,那就是:22+3=25(個)。這樣把所有的水果各是多少個算出來了,再把它們加起來就是一共有多少個水果:30+11+22+25=88(個)。我自信滿滿的對叔叔說:“這個正確的答案就是88個。”叔叔微笑着對我說:“對就是88個,看來這個題目難不倒你啊!”我心裏偷偷地想着:這種題目對我而言,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呀!

叔叔手裏又拿了一張白紙,狡猾的對我說:“你能把它做出正確的答案,我就獎勵你一個東西。”我拿到白紙後,看到了上面的題目是:媽媽買了一瓶飲料,小明第一次和了50毫升,第二次喝了80毫升,第三次喝了90毫升,第四次喝了100毫升,第五次喝了200毫升,媽媽總共喝了380毫升,請問這瓶飲料一共有多少毫升?合多少升?我看完題目後,暗自高興了一下,這麼簡單的題目誰不會做啊!我拿起筆在草稿紙上寫着:30+80+90+100+200=500(毫升),這是小明總共喝了多少毫升的,500+380=880(毫升)這是這瓶飲料總共的數。所以結果是880毫升,合0.88升。我胸有成竹地拿着只給叔叔看,叔叔一眼就看出我把50寫成了30所以整到題目全錯,叔叔耐心地對我說:“結果應該是1000毫升,合1升。”

我這才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情都要細心,仔細,這樣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四年級數學作文 篇6

難得假期有大把的清閒時間,就把課本上的所有課都進行了一次反思,尤其是平時不很重視的綜合實踐課,我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琢磨,甚至一課課的進行設計思考,於是我發現教了這麼長時間的數學,其實有很多東東是需要重新審視的,今天我就以四年級下冊《我能長多高?》爲例談談自己的一點小體會:

(一)綜合實踐課就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載體,是學生感悟數學的.最佳途徑。

曾經聽過董老師的這節課,整節課都是學生在互動,而且出乎意料的出現了很多的生成及意料之外,可是明顯感覺到孩子們的投入及當家作主的自豪感,也許這就是學生主體性的最佳顯現吧,孩子們通過自己實際調研、查閱、思考,然後再回到課堂上交流展示,其主動性亦高矣,其積極性亦強矣,正所謂“在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有被賞識的慾望,都有表現的慾望,只不過沒有找到出口而已”,故此情此景,何須老師費盡口舌依然視學習如虎的其他被動作業能比?這樣的課堂,學生收穫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更隱性也更重要的收穫是解決問題策略、是數學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更是學生數學思考、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學習慾望的重要載體,所以在那次活動中,我還即興寫了一首兒歌:

影響身高因素多,遺傳營養不可錯,

“胖墩”“豆芽”注意了,加強鍛鍊記心窩,

保證睡眠別忘了,吃飯不挑營養多。

三十分鐘眨眼過,意猶未盡還想學,

心智提升都不錯,知識能力都收穫,

這樣課堂要多設,鍛鍊學生智慧多,

老師們——

這樣的課學生怎能不想學?!

(二)綜合實踐課也是鍛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的敲門磚。

我認爲對於這類課,更需要側重的是方案的設計、實施的研究等,下面是我對本節課的一次方案設計:

第一環節:提出問題。

你想知道自己將來能長多高嗎?要想研究這個問題,就要制定研究方案,現在請小組合作完成下面要求,注意把討論的結果記錄在紙上:

(1)研究的內容可能有哪些?

(2)你準備採用怎樣的研究方法?

(3)需要哪些研究工具?

第二環節:成果分享。

【研究的內容】可能有

(1)探索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2)你的身高與父母的身高有什麼關係?

(3)兒童在什麼時期長的最快?

(4)調查預測身高的方法,預測一下自己將來的身高?

(5)一個人的成就與身高有關係嗎?

【研究的方法】有調查、上網查閱、去圖書館查閱、諮詢長輩、計算、製圖表等。

【研究的工具】有尺子、計算器等

第三環節:分組交流。

接下來請大家自由結合,分成五個小組完成下面要求:

(1)每組選一個研究主題。

(2)確定組長、組名,並制定出口號。

(3)組長給組員分工。

第四環節:展示分享。

一組,組長閆昊,組名“探索組”,口號“探索、探索,我最執着!”

二組,組長王如,組名“追尋組”,口號“追尋、追尋,永遠奮進!”

三組,組長王然,組名“調查組”,口號“調查、調查,我是學霸!”

四組,組長王齊,組名“預測組”,口號“預測、預測,未知先得!”

五組,組長楊林,組名“拓展組”,口號“拓展、拓展,我有遠見!”

第五環節:回顧總結。

(1)把本節課你的收穫記錄下來。

(2)下課後,請組長帶着你們的組員按照你們的分工方法進行研究吧,下節課期待大家更精彩的展示!

至此活動研究的序幕就算是正式拉開了。

【評析】:

第一環節問題的提出和交流,是對學生問題思考的重要檢測和培養,遇到問題首先要考慮的是相關的因素,及解決的方法和需要的工具,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同時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這對於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有着直接的關係,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墊腳石。

第三四環節是看似和本節課無關,其實卻是很重要的一環,其目的主要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獲得成功的樂趣,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完成任務的信心,初步養成樂於思考的習慣。

真的,綜合實踐課是以問題爲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爲主的學習活動,是通過問題引領、學生全程參與、實踐過程相對完整地學習活動,這裏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要急於求成,要鼓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實踐、綜合的過程,積累活動經驗、展現思考過程、交流收穫體會,從而激發創造潛能。所謂挑出數學看數學概莫如此吧!

而今數學教育叫的最響的就是如何建立大數學觀,不爲一題而沉迷,要爲一生打根基,打通學生數學學習的“最後一公里”——綜合實踐課是我們的載體,要重視,要實施,要走出課堂學數學,要爲孩子的一生奠基,要成就孩子們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我認爲這就是我們數學老師最應該教給孩子的東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