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錦集8篇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四年級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錦集8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名端陽節,詩人節,女兒節,……這天,因爲天降小雨,所以我便在自家過節了。

早上,我早早地起牀,趁媽媽還在睡覺的當兒,我躡手躡腳地走進書房,拿出卡紙,做了一張節日賀卡,賀卡上有我畫的媽媽的笑臉,還有我用紙做的小百合花,我還在卡上面寫下了對媽媽的祝福,賀卡做好後,我悄悄地走進媽媽的牀邊,把賀卡放到媽媽的枕邊,可是不小心把剪刀弄掉了“咚”的一聲,媽媽被驚醒了,我像受驚的小鹿一樣,慌忙跑到廚房躲了起來,等了一會兒,見媽媽沒出來,我又再次走到媽媽身邊,發現媽媽已經安心地在睡覺了,我也小心翼翼地爬到牀上,實然間,媽媽便坐了起來,高興地說到:“寶貝,我們去包糉子吧,今天是端午節哦。”

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爲什麼要包糉子啊,我們不是買有綠豆糕,鹹蛋嗎?況且咱家也沒包糉子的料啊?”媽媽神祕的笑着說:呵呵,我昨天買了回來,叮叮,這不是嗎?於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包糉子,媽媽還給我講,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每一個節氣都會有來歷的哦,你知道屈原嗎,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出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祖母學習包糉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糥米、精肉、花生、細繩、糉葉和調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祖母先拿起一張糉葉,熟練地將糉葉捲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着,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祖母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麼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祖母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聽到祖母的話,我非常羞愧,臉紅得好像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祖母又耐着性子對我說:“天豪,彆着急,左手拿住糉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糉葉,再用右手把它捲成一個漏斗形。”祖母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於把糉葉折成漏斗形了。接着,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後,祖母教我把糉葉層層包裹、穿過糉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這樣,一個不太像樣的糉子終於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祖母還告訴我其他糉子的形狀和品種,在祖母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着,祖母把糉子放進鍋裏開始煮,等到屋子裏飄滿了糉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糉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糉子(祖母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糉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3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端午節吃糉子。

下面就說說端午節吧。說到端午節,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話說愛國將士屈原報國無門,受盡迫害,以死明志,五月初五投江自殺,老百姓們非常悲痛,怕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將米團投進江裏,後來,人們爲紀念屈原,便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並在這一天吃糉子、賽龍舟。現在每一年的端午節,家家都裹糉子,不會裹糉子的年輕人也會買糉子。而且,現在糉子裏面的餡兒各種各樣,大棗的、紅豆的、瘦肉的 味道美極了。其中,我最愛吃的就是大棗糉子。每次吃着糉子,我都會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會想起愛國將士屈原的故事

現在周圍的很多人都不重視祖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我們的傳統節日不夠重視,總覺得沒有外國的節日有趣。我認爲我們要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它發展、傳承下去。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4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我最愛吃糉子,也愛包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用左手拿着糉葉,把糉葉捲成一個空心的錐體,然後用右手在盆裏抓米,放進那個空心的錐體裏,一邊放,一邊用拇指輕輕地壓一壓,直到裝滿爲止。

裝滿米後,我又用一片糉葉緊緊裹住這個錐體,最後用一根結實的線把糉葉緊緊扎住。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不過,扎糉子可是需要一定的技術哦,如果扎不好,糉子一下鍋就散掉了。

煮好的糉子香噴噴的,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總是覺得很香甜。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5

“糉葉買好了嗎?”“買好了!”“糯米買好了嗎?”“OK了!”“蜜棗買了嗎?”“當然買了”。

今天呀!可是端午節哦!我終於快要吃到香噴噴的糉子嘍!但是奶奶說要我親手包糉子。“哎!真倒黴!”

我跑進廚房,望着盆子裏綠油油的糉葉不知所措。只見我拿起一個超大號使它成爲一個“漏斗”,再把一些糯米放在裏面,接着拿出一個紅彤彤的蜜棗放在中間,下一步就是包紮糉子了。我隨便拿幾片 糉葉一插,蓋在“漏斗”上,結果由於糉葉太小,蓋不滿。於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糉子“硬鬥”最後糉子灑了一地,“身體”也全軍覆沒了。

“哎!”我只好重頭再來。和前面一樣把糉葉包成“漏斗”,再把糯米和一顆鮮紅的'蜜棗放入“漏斗”裏。又把中號糉葉插到“漏斗”裏,終於蓋住了。我接着用最小號糉葉做底,用線一捆,這樣糯米 和糉葉“搖身一變”成了胖乎乎的“糉子小姐”。再過兩小時就可以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嘍!想到這裏我心裏甜滋滋的。

這就是包糉子的過程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6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去了金山嶺長城。這個長城在河北省承德市,離北京好遠呢,我們早上五點多就出發了。

到了景區,我看見一座人像,介紹說,這是明朝的戚繼光將軍,我蕭然起敬。爬了一會兒,我又看見一座戚繼光將軍騎馬的塑像,旁邊還有五門大炮,好威風!再往上爬一會兒,終於看到長城啦!我看見一排短牆,可以躲貓貓,真好玩。媽媽看了介紹,告訴我這個叫障牆,敵人攻下馬道時,可以躲在障牆後面進行反擊。到了將軍樓,我們看到了一座座城樓。城樓的出槍口分上、中、下三種,士兵們可以用站着、蹲着、跪着三種動作射擊敵人。

我想在長城上建造一座屈原的塑像。因爲屈原和戚繼光一樣,是愛國主義者。屈原憂國憂民,戚繼光打敗倭寇,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懷念和敬仰!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7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曆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糉,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裏,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涼糉的習俗,是因爲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爲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衆划着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糉餵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拚搏的呼喊和有節奏的鑼鼓聲。而最爲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澳門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邊吃着涼糉,一邊欣賞着精彩的龍船比賽,緬懷着古代的仁人志士愛國傳統,立志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學生。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8

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往河裏投糉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着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糉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糉葉疊齊,準備包糉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可以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說,“沒事來幫忙,不要閒着!”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沒等外婆說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着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糉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於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