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必備】四年級笑聲作文四篇

【必備】四年級笑聲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笑聲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四年級笑聲作文四篇

四年級笑聲作文 篇1

今天是星期六,陽光明媚、雲霞滿天,天氣格外涼爽。我拿着《格林童話》這本書坐汽車去“迎澤區,”找我多年沒見的鄭葉娟姐姐玩。

我上了汽車,一眼就看見還有一個座位,就一屁股坐了上去,津津有味的“啃”起書來。

到了第二站,上來了一位身穿黃上衣,藍褲子,頭戴一頂粉紅色帽子的殘疾學生。坐在門口的一位老奶奶用慈愛的目光看着那名殘疾學生,說:“孩子你的腿不方便,坐我這兒吧。”那名學生連忙擺手,說:“老奶奶,謝謝您的好意,您年紀大了,還是您坐吧。”說完,他繼續向後走。

我把座位讓給他嗎?正當我左右爲難的時候,坐在我後面的小妹妹開口了:“大哥哥,你坐到我這兒吧。”那名殘疾學生看見小妹妹是誠心誠意讓他坐,再加上他腿腳不方便,就坐下了。突然,汽車來了個急剎車,小妹妹沒有站好,摔倒在地。那名殘疾學生滿臉愧疚,他不顧一切地站了起來,把摔倒在地的小妹妹扶了起來。看着這一切,我感覺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心想:我不能這麼自私,讓小妹妹來我這兒坐吧。於是,我擡起頭微笑着對小妹妹說:“小妹妹,你坐到我這裏吧。”小妹妹也對我笑笑,非常感激地說:“謝謝你,大哥哥。”說着就坐到了我的座位上。這時,我的心裏甭提有多高興啦。

車上的乘客也不約而同地說:“你們三個你讓我,我讓你,真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車窗外的松樹爺爺摸着鬍鬚,好像在說:“助人爲樂是一種美德,繼續發揚!”

雖然我是站着來到姐姐家的,腿很酸、很累,但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四年級笑聲作文 篇2

“哈哈哈”作文課上傳來陣陣笑聲,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老師讓同學們玩了“手舞足蹈”這個遊戲,規則是:同學們分爲兩組來做遊戲,贏的一組可以獲得積分,同學抽取老師的一張卡片,用肢體語言把卡片上的文字傳遞給下一位同學。做遊戲時要把身體轉過來,當同學拍你時才能轉身,如果偷偷轉身是要扣積分的。大家聽完規則後都躍躍欲試,比賽開始了,我們組先開始玩,我真是太激動了,一顆心都要撲通撲通跳出來了!我在心裏想:我們抽到的題目回會是什麼呀?是簡單的還是難的呀?想着想着,突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轉過身去看她。只見她眼珠子左右移動,彷彿在看什麼似的,手還上下襬動,一臉想笑又不能笑的樣子。我很疑惑,她究竟在表達什麼意思,還想再看得更多的時候,時間到了,我只好照模照樣地比劃給下一個同學看。她用手指頭表示有幾個字,我搖搖頭,上個同學沒告訴我呀!老師問她答案是什麼,她驚慌失措地回答道:“小鳥……”。老手說答錯了,大家都垂頭喪氣的,懊惱極了!原來遊戲沒我想象得那麼輕而易舉。因爲這次失誤,大家決定調整順序來解決問題。第二次開始了,我後面不時傳出大笑的聲音,我在心裏暗暗地想:這回是什麼題目呀?好奇怪呀!爲什麼他們都在大笑呢?輪到我時,同學先用手指比劃了字數,接着她就哈哈大笑,我也模仿着她的樣子,傳遞給下面一個人,最後我們居然都猜對了!真是不可思議!第二組開始玩了,結果他們和我們打成了平手,老師就給我們開始了加時賽。

我們先開始,第一場的題目是鬥牛,同學做出鬥雞的模樣再做出一對牛角,大家都猜出來了,但是後面幾場我們錯誤連連,大家都很垂頭喪氣。但是另外一組竟然全都錯了,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我們勝利了!

這真是有趣的一堂課呀,我玩得真高興!

四年級笑聲作文 篇3

我們在教室裏準備上科學課,這時候,科學老師走了進來,手裏拿着上次我們做的`試卷,在講臺上批改,然後叫我們讀《一本通》。

一時間,教室裏都是讀書聲,突然老師站了起來,說“這次試卷大家都做得不錯,不過呢……”,老師停了一下,“這有個活寶,這樣的電路小燈泡也能亮”。老師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畫了一節電池、一個小燈泡和一根導線。我們仔細一看,導線根本就沒有連上燈泡。老師又開玩笑說:“這位武同學真厲害,發明了這種不用電就能亮的燈泡,多少科學家都發明不出來啊!別說多少人想買,連國家都會給你幾個億買下來呢”!教室裏安靜了一會兒,突然全班鬨堂大笑,我也笑得喘不過氣來,我同桌笑得直拍桌子,都快把書震下來了;後面的馬同學笑得五官都變形了,麻雨欣同學笑得趴在了桌子上,還有同學大聲說:“哥們,你可真牛!”有的忍着笑小聲說:“這武哥,以後不得了”說完後大笑起來,老師又補了一句:“武同學以後造出來的燈泡,我第一個要!”我們紛紛響應“武大哥,我也要一個”“我要第二個”“我第三個”……

說完,我們又笑了起來,那個同學還茫然地站在位子上,不知大家笑什麼呢!

四年級笑聲作文 篇4

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媽媽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說的是雲貴高原的貧困山區物質生活十分缺乏:有一個小朋友因爲買不起一支2分錢的鉛筆面在家哭了一個下午。看到殘舊的教室,破爛衣服的照片,我和媽媽都傷心的哭了。

那個帖子是一些青年志願者寫的,爲了不讓人們誤會,所以不希望大家捐錢,鼓勵大家捐實物。因爲那些孩子住在大山裏,而山裏沒有公路,交通很不方便,所以我們先把東西交給南京的志願者彙總,然後運送到那裏,再由那裏的志願者交到孩子們手中。

那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就去給孩子們買文具了。我把我的零用錢全帶上了,不夠的由媽媽來付。我們買了書包、鉛筆、橡皮、尺子、文具盒、本子,裝了兩大包,我和媽媽都快拎不動了。賣文具的老闆知道我們是捐給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就給了我們一個進價。那時候是七八月,我們頂着烈日,跑了好幾個地方纔送到志願者手中。

志願者阿姨看到我們來了,特別高興,一個勁的說要替山裏的孩子謝謝我們。她那銀鈴一樣的笑聲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裏,直到今天。我的眼前也彷彿看到山區小朋友拿到禮物時開心的笑容,聽到他們“咯咯”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