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萬物簡史》四年級讀後感大綱

《萬物簡史》四年級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篇一:《萬物簡史》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萬物簡史》的書。它使我瞭解了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萬物簡史》四年級讀後感

托馬斯·愛迪生在1849發明了電燈電報等,爲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阿爾瓦丁·費希爾在1901年發明了第一臺電動洗衣機,解放了人們的雙手,洗衣服變的輕鬆了。但是並沒有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纔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

托馬斯亞當斯在1869和自己的兒子一起開始了口香糖的早期歷史,讓我們的口氣變得清新。

腓尼基人是歷史上一個古老民族,又稱閃族人。是他們最先發現了玻璃,玻璃能製成飾品,建築用的材料……

我要好好學習,將來也做發明家,爲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更多的貢獻。

  【篇二:讀《萬物簡史》有感】

嘿,想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的重量嗎?想知道地球的年齡嗎?其實,我以前也不知道,但是,自從我看了《萬物簡史》這本書以後,我就通通都知道了。

《萬物簡史》告訴我們:1774年,內維爾·馬斯基林決定利用艾薩克·牛頓關於以引力來測定地球質量,而且更多地利用三角測量法,這需要爬很多的山,馬斯基林和數學家查爾斯·赫頓一起爬上了蘇格蘭的斯希哈林山。赫頓在作計算的同時發明了高線,他宣佈,地球的重量是將近5000萬億噸。1793年約翰·米歇爾留下一種儀器的圖樣,這臺儀器將精確地測定地球的質量。1797年,享利·卡文迪許用米歇爾的儀器得出地球的質量爲60萬億億噸,他的結果跟目前最準確的估計數僅相差1%左右,真是了不起!

這本書還告訴我們地球的年齡。其實,地球是在不斷隆起的,赫頓還推測,是地球內部的地熱創造了新的岩石和新的大陸,頂起了山脈。赫頓的現論中特別指出,形成地球的過程需要很我時間。還要再過100年左右的時間,科學界才能着手解決地球年齡的問題,赫頓很有才能,率領大家開創一門新科學——地質學。

大家看到了吧,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多少知識,不僅我有講的這些,還有生命、宇宙、行星等等,有句名言說得好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啊,它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萬能博士”,還有什麼是“萬能博士”不能解決的呢?

  【篇三:萬物簡史讀後感】

《萬物簡史》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作者比爾?布萊森把19~21世紀的科學發展進程記錄了下來,讓人們明白科學家以前的猜想和創造,更加深入的把大自然的幾番不同的模樣描述了一遍。全書分爲六部分:寥廓的宇宙、地球的大小、一個新時代的黎明、處境危險的行星、生命本身、通向我們的路。

正像《出版商週刊》說,閱讀布萊森的作品,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他的故事像磁鐵一樣吸引着我,讓我瞭解了愛因斯坦、牛頓、弗裏茨?茲威基等科學家。知道原子、鉛、細菌的組成、形成部分。可以說是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有些內容讓我非常地震驚,原來自己有那麼多知識不知道。宇宙一開始只有人的手掌大小,後來,經過不斷爆炸而引發了巨大的膨脹而變成了原來的幾千萬億倍。科學家提出,宇宙也應該有好幾個,我們所住的只是其中一個,世界應該更大;以前大家一致認爲鉛不據有毒性,生理學家找了幾個志願者來做人體試驗,幾個月後來醫院複查,身體並沒有發現異常,那時他們根本不知道,鉛在人的血液和骨頭裏!一旦把許多鉛都吸到體內去了,就很難將毒取出來。每天,我坐在牀上看報紙,報紙裏的鉛到了牀上,夜晚還要睡覺,鉛不是到人身上了?所以以後再也不能在牀上看報紙,;人去世後,人體內有一部分的原子會跑出來,到另外人的體內,有可能你身上還有牛頓的原子呢!

其實,我喜歡《萬物簡史》的理由很簡單,它的奧祕和知識包羅萬象,就像飲不完的水,讓我不顧一切地去飲用它,使人回味無窮。

  【篇四:讀《萬物簡史》有感】

也許,萬物是人類需要的第二要點了,人類需要食物、機械、服裝、武器……都在於萬物的原理

這就是《萬物簡史》中的道理,我想象尼尤的艱難與困擾,正像愛迪生說的那樣,真不愧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沒有汗水,就沒有成功的希望,就像袁隆平那樣,他的一滴汗水就是一顆飯粒,想想他有多清苦吧!

彼得森是一名科學家,他曾經獲得了不少稱讚,享年75歲,他用了多年的時間完成了他最令人敬佩的成就,他甚至佔了點“最”。

《萬物簡史》就是這樣,你可以模仿他,也可以繼承它,因爲它把世界上所有東西都聚集在這一點……《萬物簡史》在我的眼中,他實在是太完美了!可是,這其中成就的是什麼,我也解釋不了。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想去就去的故地,每個人喜歡看的書都有喜歡的原因,你的思想誰也不能一樣。總之,書,是人生的真理,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我們啊!

書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萬物簡史》也是書種類中的一種,它會讓你想到大自然中的奇妙,只要你去發現,它們都會浮現在你的腦海裏,你就會得到更多的知識,因爲書是個虛擬大自然。

  【篇五:《萬物簡史》讀後感】

放下手中厚重的書籍,卻久久不能忘懷,是科學的神奇?還是對自身的探索?在這本被美國着名媒體紐約時報稱爲“爲萬物寫史,爲宇宙立傳”的'書中,作者以一種區別於普通科普圖書的通俗易懂和引人入勝方式讓我們折服。

《萬物簡史》是一有關於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書,其作者是美國比爾·布萊森。

比爾。布萊森是世界知名旅遊文學家,1951年出生於美國艾奧瓦州,作品主要包括旅遊類隨筆、幽默獨特的科普作品——比如《萬物簡史》、《母語》等等,橫跨多種領域,乏味的知識在他信手拈來。

布萊森曾在英國居住20年之久,在20年中他無時無地不在學習英國的人文風貌,從而使在《萬物簡史》中英國式的幽默和美國式的搞笑同時出現,佩服的是不僅兩者之間沒有任何衝突還很好地融合了起來

在書中不僅涉及了宇宙,天文,物理,化學,科技,生物,古生物,航空,甚至是生命。

在書中的有一節介紹了細菌世界,當你安然入睡時,你會不會感到一絲不適?其實在你的牀上還住着超過200萬的蟎蟲,它們以吞吃你的頭皮屑爲食,聽起來很恐怖吧!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人類多麼渺小,大自然的神奇。

可總是有人不服從大自然的安排,試圖逆轉大自然,可結果呢?不用說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與大自然對抗的結果自然是滅亡。

作者曾經不止一次說過地球是幸運的,因爲我們生活在太陽比較穩定的時代,當它從星雲開始形成,一直到紅巨星、白矮星,最後的滅亡,這一過程大約要經過100億年,我們正好生活在壯年的紅巨星這一段時期,它不像新星那樣有活力;同時又不太老,有大量的物質可以讓它以每秒鐘大約400萬噸的速度自由持續的揮霍,用來維持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和生存。但最重要的不止如此,我們的地球恰好有水的存在,這是我們生命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總而言之這本書囊括了衆多領域,可以使我們的知識累積有一個質的飛躍。

當我真正放下這本書時我發現世界不再沉悶了,因爲我通過《萬物簡史》這扇窗戶瞭解了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的精彩帶我們去發現!

正因爲有無數個祖先對生命的熱愛和執着,對生活的小心和認真,才換來了一個可以坐在這裏打字的我,以及此時也許正笑着看這篇文章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