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元宵四年級作文錦集五篇

精選元宵四年級作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四年級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元宵四年級作文錦集五篇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是正月十五的宵節,我和爸爸吃完晚飯後,就去公園賞燈。

來到公園我看見樹上掛了好多燈光閃閃的燈,真像一個個紅紅的小燈籠;我又聽到了有人在邊賞燈邊說話,真像歡快的小鳥在嘰嘰喳喳的叫着;我一邊走、一邊看着五彩繽紛的彩燈;我感覺到自己進入燈的海洋。記得在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爸爸帶我去賞燈,那些彩燈吸引住了我,爸爸抱着我,去摸那些燈呢!現在想來謝謝我的爸爸!

我回去家裏,把自己出去買的湯圓放進鍋裏,再調煤氣火候,沒多久,湯圓好了,我端去給爸爸和媽媽吃,爸爸和媽媽稱讚我說:“女兒,幹得好,下次再煮給我們吃,好嗎?”我調皮地說:“好的,媽媽,能不能獎勵我一碗湯圓?”媽媽說:“乖女兒,這些湯圓都是你煮的嗎?你可以隨便吃呀!”我說:“好的!”我吃過自己親手煮的湯圓說:“哇!原來,我煮的是那麼美味的!”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這天,大家都會猜燈謎、出門賞月、拉兔子燈、吃元宵等。還有舞龍舞獅、踩高蹺、劃旱船、打太平鼓、耍花燈、扭秧歌等傳統民俗表演。

一上午的學習班終於結束了,打了一輛車來到媽媽上班的地方,對面是一個大廣場,附近的車堵得水泄不通。我走進去一看廣場上人山人海,陣陣鑼鼓聲迎面襲來,喧鬧非常。

進門一直往前走,一個三層高的鼓架漸漸映入眼簾。說是三層高,走近看,其實並不是太高,相當於一層樓房的樣子。每層並排放着四面大鼓,十二個人身着紅色衣服,戴着頭巾,站在鼓旁奮力又有節奏的打着。鼓聲忽急忽緩,一會兒“萬馬奔騰”,一會兒“輕風掠過草原”,一會兒“波濤洶涌”。

往右邊走,擠進層層人羣,裏面有一二十人穿着花花綠綠的衣服,戴着各種各樣的頭飾,有踩高蹺的,有劃旱船的,還有扭秧歌的,邊唱邊舞。劃旱船最有意思啦,她們“坐”在“船”裏,手裏拿着槳,擺着划船的姿勢,樣子滑稽極了!

再往前走,這裏是我最喜歡的舞獅表演,這裏圍的人最多,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座高臺,至少有十幾米高,上面綁着一隻雞,幾隻“獅子”順着連接高臺的地繩子,邊舞邊上,幾隻“獅子”不一會全都登上高臺搶那隻雞,場面十分精彩,臺下的喝彩聲不絕於耳。

熱鬧的元宵節慢慢的平靜下來,但我的腦海裏還一直被喧鬧填滿,夢中還流露着歡快的笑容。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3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被稱爲“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

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爲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爲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爲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爲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我最喜歡過元宵節了。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在10點左右吃完元宵一起去河津看熱鬧,到了那裏,只見人山人海,擠得都喘不過氣來了!“咚咚”,演出開始了!我帶着好奇的心向裏面走去,人好多呀,什麼都看不見,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長時間,也看不見……

沒辦法,我們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回去吧!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到了九龍公園,九龍公園的人相對來說較少,我們抄近路走,近路是土坡,我們爬呀爬,經過十幾分鐘的奮鬥,終於爬上了坡頂。在最高處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霧氣裏“漂浮”着許多房屋,彷彿是童話裏的仙境。今天雖然沒看到熱鬧,但是卻領略了人間仙境,也算是一種美的享受。再見了,九龍公園。

下午,爸爸開始裝火鍋,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看得入了迷。

原來,裝火鍋是這樣的:一層白菜,一層肉丸子,一層海帶,一層瘦肉片子,一層木耳,一層肥肉片子,最後澆上用醬油、味精、生薑粉、鹽等調成的汁子。這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善於動腦,勤于思考,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穫。

夜幕落下,炮聲陣陣、禮花聲聲,還來不及看元宵節晚會,媽媽說:“快去寫作業了”,於是我提起了筆,寫下了這篇見聞。

元宵四年級作文 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着糖心圓子,喜氣洋洋。

我和爸爸吃完晚飯後,徑直向燈會走去。還未到達目的地,人羣就像潮水一想蜂擁而至。

隨着夜色加濃,穹廬中的“明燈”亮了。尤其是市民廣場上的那一片燈光,它們從半空中倒映在地磚上,跟着風,隨着晃動,閃爍,像一串串流動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佈在蒼穹裏的星斗互相輝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遠處的鞭炮聲就想成一片。禮花呼哧的響,忽然冒出了大禮花,如清泉一般,灑向人間;又如顆顆珍珠,從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開滿夜空。

哇——滿眼花燈五彩繽紛,千姿百態,巧奪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燈,荷花燈,走馬燈,福娃燈~~造型各異,色彩多樣,新奇有趣,贏得人們嘖嘖的讚歎聲。再往前去,就是琳琅滿目的商品攤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就愛不釋手,便纏着爸爸買下了。

伴隨着人們的歡聲笑語和無數的鞭炮聲,沙碩的彩燈光,一起匯成了歡樂的元宵交響樂,飄蕩在空中,灑向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