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林清玄散文《隨風吹笛》閱讀及答案

林清玄散文《隨風吹笛》閱讀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林清玄散文《隨風吹笛》閱讀及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林清玄散文《隨風吹笛》閱讀及答案

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13分)

微微的雨。遠遠的地方吹過來一股涼風,風晨夾着呼呼的響聲。

每個人都會感動於自然的聲音,譬如夏夜蛙蟲的鳴唱,春晨雀鳥的啾唧,甚至颳風天裏滔天海浪的交響。凡是自然的聲音沒有不令我們讚歎的。

但是我聽過許多自然之聲,總沒有那一次在竹林裏感受得那麼深刻。原來在自然裏所有的聲音都是獨奏,再美的聲音也僅彈動我們的心絃,可是竹林的交響整個包圍了我,像是百人的交響樂團剛開始演奏的第一個緊鑼密鼓的樂章。那時候我才真正知道,爲什麼中國許多樂器是竹子製成的,因爲沒有一種自然的植物能發出像竹子那樣清脆、悠遠、綿長的聲音。

可惜的是我沒有能錄下竹子的聲音,後來我去了幾次,不是無雨,就是無風,或者有風有雨卻不像原來配合得那麼好。原來要聽上好的自然聲音是要有福分的,它變化無窮,每一刻全不相同。

失去對自然聲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當有人說風景美得像一幅畫時,境界便低了,因爲畫是靜的,自然的風景是活的、動的;而除了目視,自然還提供各種聲音,這種雙重的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創造的境界。世上有無數藝術家,全是從自然中吸取靈感,但再好的藝術家,總無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爲自然是有聲音有畫面的,還是活的,時刻都在變化的,這些全是藝術達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藝術一定有個結局。自然是沒有結局的。人能繪下長江萬里圖令人動容,但永遠不如長江的真情實景令人感動;。

那一天,我在竹林裏聽到竹子隨風吹笛,竟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陽已徘徊在山谷。雨早停了,我卻好像經過了一聲心靈的沐浴,把塵俗都洗去了。

1、談談自然是沒有結局的在文中的深刻內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穿插了朋友偏愛蟬的歌唱的故事,簡析它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畫線處續寫一句話,使文章意思完整。(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藝術家感受自然並加以表現的,其境界總是靜的、低的,因爲自然的風景是活的、動的、視覺與聽覺雙重組合,變化無窮而使藝術有達不到的境界

2、深化主旨,自然的聲音令人讚歎,人應親近、感悟自然;進行比較,用萬蟬齊鳴來凸顯風雨竹林之聲才成交響樂,讓人感受更爲深刻。

3、人能錄下蟬的鳴唱,但永遠不能代替看美麗的蟬在樹梢唱出動人的歌聲。(句子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