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童年金色故事在閃耀散文

童年金色故事在閃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我的孩子們經常想聽我說說我小時候的故事,也就不時地想起一些。人生也很奇怪,五十多歲過去了,回想一下,塵沙般的事情中,經常閃耀的片段和點滴竟是那些平凡而又影響一生的影像。這些揮之不去、耐人尋味的小事說給孩子們聽聽,還會很招他們喜歡。看着他們睜大眼睛,點頭稱是的樣子,還真是想多說說呢。呵呵。索性寫下來吧,也許我的孩子們會再轉訴給他們的孩子,或許會一代一代轉訴下去的。後人會當成神話故事吧。不是嗎,我小時候也是追着老人們講很多故事,那麼多神話故事說不來是古人真實生活寫照,只是我們沒有經歷過而已。

童年金色故事在閃耀散文

鄰居奶奶的事

父母輩那些左鄰右舍的叔叔大爺大娘嬸子們,現在大都不在世了,可是我家東院奶奶的那些事,一直很鼓勵我。

家境很窮,很節儉,說起來我們現在的人不能接受,也許連信也不信。常在腦海裏閃爍的事就是她做飯前洗手,是用碗舀一碗底清水,含進嘴裏,雙手指頭緊緊併攏合起來,一口水噴上去趕緊搓搓,頂多用三兩口水就辦事了。

孩子養大七個,個個都是硬邦邦的高大個兒。是奇怪了,奶奶那會兒做飯也沒說要搞什麼營養搭配吧,有什麼吃什麼。我那時只有七八歲,不懂啊。從來沒見過她家吃肉。養幾個雞下蛋了,都是拿去換食鹽和針線什麼的。最小的女兒更是壯得出奇,那時村大隊回來第一臺手扶拖拉機,選了一個女司機就是她,耕地回來跑在街上,沒把我們羨慕死!我沒見過她家老伴,聽說是趕馬車出事走的。所以做飯總是一個人一邊抽風箱或燒柴,一邊弄菜和麪。孩子們也會積極幫忙。一般常是熬菜,那時食油很少,有親戚來了纔可以炒菜的。乾麪很少吃,湯麪菜熬上把高粱紅面做進去,一大鍋。最後一把鹽,一股醋,最多來點五香粉。面多的先盛給稍大的地裏幹活的孩子吃,菜多的自己和較小孩子吃。奶奶總是把紅紅的高粱面,做成各種食樣,換着花樣讓孩子們喜歡。

那時孩子們搶着吃飯的樣子讓現在的家長看到真會羨慕的!記憶中最容易閃動的亮點是那些孩子自己弄筷子。飯好了,筷子不夠,只見他們跑到院子裏,從高粱杆上掰下上面最細部分,按自己的意思取好長短,吹一吹,在手上或者衣服上稍稍擦兩下,兩根自制的筷子就搞定了,還要比比誰的好看好用。窮人孩子的那個窮樂是那樣的真!我第二天吃飯時也學着自己製作筷子,吃飯感覺就是香,吃的又多又快。很神奇的哦。 那時的快樂是從心裏透出的,不像現在的孩子,大人追着哄着喂,那麼多好吃的都不吃。那時的貧窮也許不值得提起,可是那份窮孩子們天真自然的快樂卻讓我永遠追憶!於是,我得出這樣一個體會,快樂不是富裕帶來的。那幾個孩子在那個環境中走出來,生存能力非常強。

改革開放後,個個日子過的都很好。奶奶很長壽,晚年享清福,比村裏哪個老人都穿的時髦,吃的營養,臉上笑得常開花。這個家庭,這些人,給我很多啓發:到底人生應該怎樣過呢?物質豐富的今天,爲什麼那些節儉的細節老在腦海裏迴盪,想起來還是那麼甜呢?後來我在看一些傳統文化書籍,才懂得這樣一個道理:養孩子不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享受太多的福報!鄰居奶奶傳承着祖宗的教育也許自己也不會意識到是在傳承,而是那麼自然地平淡地表演而已。

■ 過家家

最美的回憶是童年的玩——過家家。那是把大人們的生活用孩子們的心重新翻演一遍的最美傑作。和舞臺上演戲類似,但是沒有任何造作,是那麼甜那麼真。所有參與的孩子都是演員,各種角色都有,投入得不可思議,有時候大人們喊吃飯了或者天黑了都捨不得散。

我們那個時候沒有幼兒園,記得我是八歲上學的。八歲以前的孩子都在家裏結伴玩耍。吃過飯,媽媽們都忙着做針線活和家務,只吩咐我們不要亂跑,然後扔給一些廢舊的瓶瓶罐罐一類的所謂玩具。於是我們就出去找夥伴了。

整個街道的孩子聚集在一起,自動組合成一個個小家庭。剛會走路的孩子,哥哥姐姐領着玩,當然是表演孩子的,演媽媽爸爸的只有大孩子纔有資格。還有學校,會講話的稍大點的就當老師,等到禮拜天,就盼着 已經上學的大孩子參與遊戲,他們可以把學校的事情表演給我們,很嚮往的。那些大孩子老師們課也講的津津有味,很能把那些小弟弟小妹妹管理得服服帖帖。有膽量的總會表演當幹部,有時也會學着村幹部的口氣教訓大家。那些媽媽爸爸們,爲了找到做飯的鍋竈、碗筷都要跑遍滿街,和他們自己的父母一樣辛苦操勞。打壞了的碗底是最好的鍋,瓶蓋子一類的就是碗了,家裏很多廢品都可以攢下來拿來用,樹枝撿來就是筷子啊,做媽媽的懷裏抱着的長條磚塊,用花手絹抱起來,紅頭繩扎一下,就是最美的小娃娃了。記得我稍微大了一點的時候,最愛買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小手絹了,玩的時候借給那些媽媽們,美的不得了。

總之,那時家裏很多垃圾在我們眼裏都是寶貝,偶爾有個孩子帶來一件買來的玩具,那這個孩子簡直就是天仙下凡了。玩伴們很會設計生活場景,土就是面,路邊小草爲菜,水是真的水,家庭成員一起動手撿來的乾草幹樹葉鋪好就是牀了。吃飯睡覺樣樣都有。還會有走親戚的事,做爸爸的騎上小板凳車子,帶着孩子老婆,繞一圈就到了丈人家,接着就是外婆一陣子的忙碌,做好吃的待客人。甚至還會有鄰居之間吵架的事,跳着罵着。大人們的生活讓孩子們模仿地淋漓盡致。現在想起來,小時候的家教還真是重要的事啊。

印象最深刻的是寒暑假期。那時沒有什麼補課活動。嫁出去的女兒們會帶着孩子們回孃家住,小客人們也會加入到我們的玩耍中,而且會把他們的玩法教給我們。我哥哥12歲就去省城舅舅家了。記得他回來就給我們唱他們玩耍的歌謠:“香蕉、橘子大大的,過後我們抓住一個人”,被抓住的這個人就會給大家唱歌跳舞了。這個歌謠才讓我們知道,世界上還有香蕉橘子這些吃的。城市孩子來了,小姑娘穿的花裙子、白襪子、小皮鞋,足把我們羨慕死。城市夢就是那時候做上了。長大後,小時候玩伴們的角色,想起來很有意思的。愛玩上學的大都上大學了,愛當老師的也當老師了,有的還是校長。愛當幹部的孩子長大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與他們的調動能力有關吧。愛哭鼻子的.孩子,長大後不太有出息。哈哈。我想,這是不是老人們說的那樣:三歲看大,七歲知老!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半輩子過去了,兒時的玩卻依然記得,那麼有趣那麼天真無邪。現在樓房孩子是怎麼也不會體會到的。

■ 美麗的風景畫

小時候的農村小村子裏,雖然沒有什麼公園、遊樂場,但不知爲什麼,那時一點一滴的記憶,一段一段的場景,總會隱隱約約在腦海裏閃現。我老問自己,爲什麼很多事情過去了,單單很回味童年的呢?哦,想來想去,是因爲那時的事情裏只是事情而已,沒有加入任何自己的意思在裏面。所以那些場景就像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咔咔咔地永遠停留在我的腦海裏了。

早晨還在被子裏,總是院子裏百年老棗樹上面麻雀和喜鵲的鳴叫聲把我吵醒。秋天以後,這些棗樹上的鳥兒們,總和我們搶棗子吃。“夜來風雨聲,棗落知多少”,醒來聽到颳風了,馬上起牀跑到棗樹底下,最紅的最肉厚的棗子掉是掉下來了,但已經是鳥吃過有窟窿的了。我也總會希望是喜鵲的叫聲多些。聽說喜鵲叫了,今天就有客人來了,中午就會有白麪等好吃的了,有時候是真的。但客人來了,吃飯的時候小孩子是不可以和客人坐在一起吃飯的,總要等客人吃完了剩下了纔可以吃。我們會躲在門外偷着往裏面看,媽媽便使眼色不讓沒禮貌。那時的孩子真的好管教,就一個眼色就辦事了。冬天冬至以後樹底下那些白色的麻雀屎,是我們的寶貝。孩子們手裂了,好疼啊,媽媽就會撿來麻雀屎給我們洗,洗完了再在火爐上面烤烤,裂口就會好起來,皮膚也會滑綿好些日子,連續洗上幾次,小手就沒事了。這是我最感恩麻雀的事了,它吃棗子也不怪它了。

村邊上有個水坑,常年有水,雨水積成的,不太深。冬天我們就在上面玩滑冰,我不敢的,只是看着男孩子玩。夏天,我們就在水裏玩過河,蜻蜓飛來飛去,被我們抓住了就綁在繩子上讓它飛,不得自由。青蛙跳來跳去,鼓着腮幫子,瞪着大眼睛逗着我們。一羣光屁股的小男孩來了,我們就羞得離開了。

數九寒天,屋子裏也冷的不得了,燒着煤火,只有做飯的時候才捨得打開的,用完了就要糊上,水缸也是結冰的。就這樣的冷,我們也要出去玩踢毽子、跳繩子等運動量大的遊戲,出一身的汗也就不太冷了。中午了,回到家裏,窗戶外暖暖的陽光透進來,照到土炕上,貓兒就在那縷陽光裏臥着,好可愛好舒服啊。媽媽笑眯眯地把飯做好了。

想起來的還有那些跳蚤、蝨子們,哈哈。衆生平等麼。

也許我這些童年的小小事情,將來的將來的將來,會成爲美麗的神話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