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精品】散文作文錦集10篇

【精品】散文作文錦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散文作文錦集10篇

散文作文 篇1

“薯農”們經過近半年的辛苦勞動,終於盼到了紅薯成熟的季節。聽老農們傳授,霜降過後,是挖紅薯的最佳時機,正值近幾天,秋高氣爽,天氣晴朗,更是開挖的絕好機會。只見人人扛鋤、拿鍬,手提、肩挑、車子拖,忙得不亦樂乎。不是觀其身上的那套舊警服,誰也不會想到,這些開心的“薯農”竟是我單位的退休幹警。

丈夫也一樣,像個地道的農民,欣喜地用大米袋子,裝回來兩袋紅薯,有紅心的,黃心的,大部分是紫心的。這些紅薯品種不一,個頭大小也不一,有拳頭大的,也有小老鼠大的。還有最顯眼的,就是那個連蔸都挖回來了的紫薯,壯壯的薯蔸下只結了一個“獨生子”, 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那個“獨生子”竟然有足球那麼大。

看看粗粗的薯蔸,瞅瞅大大的薯仔,真是“虎父無犬子”,父強子壯。我好奇地把那個紫薯在體重稱上一放,哇!數字馬上顯示2.1kg“有4斤多重?這個稱可能有點偏重吧。”丈夫不相信地說。也許是長勢太快,這個足球大的紫薯,表皮裂開了很多口子,就像一道道溝渠。驚喜之餘,我不免有點惋惜:“還不如多結幾個小的。”

紫薯是我的最愛,往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到超市去買,有時還遇不到。聽說這種紫薯很難“侍候”,沒產量,別人一般不種。見我鍾愛紫薯,今年紅薯插種時,丈夫對我說:“我到農村去訪一訪,看有紫薯藤賣沒有。”於是,他特意到就近農村詢問了幾家村民,買到了一些紫薯藤試着插下。真是心想事成,沒料到,幾個月後,竟然收穫這麼大。

“你先拿幾個紫薯去蒸了嚐嚐,看味道是一樣不?”丈夫一句話提醒了我,我趕快洗了幾個不大不小的,放在鍋裏蒸起來。沒多久,一股濃郁的薯香味撲鼻而來。“嗯,真香!”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薯香氣,發出一種情有獨鍾的感慨。

悠悠的薯香隱約把我帶到了童年,想起了母親做的薯條、薯片的香味。那種薯香,雖然隨着母親的逝去而從我的嘴邊飄走,但它卻永遠不能從我的心中隱去。

那時,父母家雖然苦,但勤勞的父親,除了因祖籍廠區,無法種出大米之外,其他的五穀雜糧都可以種出來。在米飯難飽的年代,紅薯一年到頭卻吃不完。

國家償還外債的那些年頭,居民的糧食大多以供應紅薯、雜糧代替。每到紅薯收穫的季節,自家地裏挖的,加上國家供應的,都可堆成小山。

過去的紅薯都是白心的,不粉也不甜,口感很不好。一天三餐,全家人不是吃“圞(luan)豬圞羊(整個的蒸紅薯,圞:圓的)”,就是吃“芝麻煮糖(切碎的湯煮紅薯)”,我和弟妹們看到就發愁,寧可勒緊腰帶,也不想去嚐嚐。

子女看到紅薯發愁,父母看着子女發愁。能幹的母親捨不得紅薯爛掉,更捨不得讓孩子捱餓,總是想盡辦法,讓紅薯成爲我們的最愛。於是,她根據孩子們的喜好,常把紅薯切成條、刮成片,曬乾後,用油炸得又香又脆,給我們當零食。

記得那時,母親每晚都要專心專意地到室外去觀察天空,分析天氣。若估計第二天是晴,母親天還沒亮就要早早起牀,蒸紅薯、刮薯片、切薯條,忙個不停。切好了的薯條,刮好了的薯片,又要將其曬在一個個很大的簸箕(當地叫南盤)裏。紅薯蒸了一鍋又一鍋,薯片曬了一盤又一盤,一次不知要曬多少盤。

曬乾的那些薯條、薯片,除了平時炸一些給我們吃,大部分要留到過年。每次過年,母親把炸好的薯片、薯條,密封在一個個底下墊有沒化開的石灰大壇裏,一直吃到來年的四、五月,仍然是香脆可口,味美無窮。

那時,很多要好的同學,每逢星期日就喜歡到我家來玩,常誇我媽能能幹,做的薯片、薯條不僅很好吃,還很經留。母親的能幹,讓我這個做女兒的成了同學們羨慕的焦點。記得有一個曾經在我家吃過薯片的男生,在同學中誇我家的零食吃不完,說“你四五月份到她家去都有東西吃。”因爲,那時候家家都比較困難,過年能有點零食吃就不錯啦,別說平時。

經過母親的辛勤加工,那些原本被我們嫌棄的紅薯變成了嘴裏的美味。看到孩子們愛上了紅薯,父母親也不用再發愁了。

每年的紅薯,被母親加工成一部分幹品之外,剩下的就儲存到廚房的一個地窖裏。那個地窖很深,進口也很寬,平時上、下都要藉助於一把長梯子,而且,還要提個油燈到裏面去照明。東西放進、拿出,都要用繩子吊着一個籃子,一人在下面裝,一人在上面拉,須兩人配合。小時候,我常覺得那個地窖很神奇,覺得那種活兒很新鮮。

地窖常用蓋板蓋住,出口的四周有很寬、很深的槽,鑲在上面厚厚的蓋板,銜得平平整整,不會突出地面。父親總是在蓋板上方放着一張吃飯的四方桌,外人根本看不出來,在飯桌的下面還藏有一個“寶庫”。 聽父親說,那個地窖是祖上遺傳下來的。

因爲地窖之深,所以,儲存在裏面的紅薯,不僅不會壞,而且,還越存味越甜。母親常把經過久存的紅薯切成絲絲,與麪粉、蔥花拌和起來,用筷子夾成朵朵花樣,放在油鍋裏,炸出一個個“張牙舞爪”,像章魚一樣的食品,當地人叫“甜雞”。“甜雞”不僅香酥,更是很甜,那是我和弟妹們最愛吃的一種餜子,它不是一般的甜。

濃濃薯香,深深情長。多少年過去了,每當吃着紅薯,聞到薯香,我就會想起父母;想起父母家的紅薯地窖;想起曾經在父母身邊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它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情,飽含了父母的多少愛。那是比薯香更濃、比“甜雞”更甜的情愛,它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永遠……永遠也揮之不去。

散文作文 篇2

散文總是那麼暖人心房,行雲流水般的文字像一束束陽光,慢慢滲入人的心靈。

《暖愛》這本散文集,像正在緩慢綻放的花兒。閱讀它,就像是在聞花香,溫暖親切的文字,就那麼詩意地映入眼簾。每一句話,都蘊含深意,卻通俗易懂,直抵心聲。丁立梅的文字,處處都溢着芬芳。

人生不易,有悲傷有陰霾,可因爲有愛在,便有春暖花開。你的愛,我的暖。

愛是世間生靈所特有的情感,若是用心感受,就會發現它是可見,可聽,可嗅,可觸的。暖暖的愛,是種無形的力量,慢慢融化人內心的冰雪。這種感受,是獨一無二的。人世間,因愛生暖,又因暖生愛。一顆愛的心上,住着的是善良是溫暖。你被暖着了,他被暖着了,整個世界便被暖着了。世界因此美好得讓人留戀,讓人不捨。

《暖愛》共分爲六輯,第一輯爲“有一種愛,叫血緣”。親人間哪裏會不相干呢,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扯也扯不斷。這種愛,叫血緣。

第一輯中的二十餘篇散文,是寫親情。篇篇暖人心。字裏行間裏血濃於水的親情,勝過千言萬語,只看見愛在心頭盪漾。此時無聲勝有聲。像是雨後,愛的陽光把大地包圍着,折射成七種顏色的彩虹。世界也隨着它而色彩斑斕。親情,是最真切的感情,最無私的愛,最動人的力量。

散文之一《天堂有棵枇杷樹》,名字聽起來就很動人。一位年輕母親患上癌症,在快要走前爲了讓兒子不會難過,她用善意的謊言,告訴兒子會在天堂種枇杷樹,使兒子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母親走後,孩子一點也不悲傷,他堅信媽媽是去了天堂,是去種枇杷樹了。媽媽真誠的母愛,在此刻顯得無限耀眼。

一些年後,孩子終於長大,長大到明白死亡,原是塵世永隔。他沒有悲痛,有的只是感恩,因爲媽媽的愛,從未曾離開過他。他也因此學會怎樣在人生的無奈與傷痛裏,種出一棵希望的枇杷樹來,而後靜靜等待幸福的降臨。

這些浸潤着書香的文字,似乎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文中的母親以自己的愛讓兒子保持快樂,勇敢面對生活。

我指點迷津。

散文作文 篇3

春天來了,在春天這個季節裏,有個重要的節氣,那就是清明節。清明,對許多人,有着不同的意義。種田的人會在這時種上瓜豆;懷舊的人會在這時祭祖;思念的人會在這時上墳,而對於學生,這個節氣,就是排着隊,迎着風,踏着青青的草,去遊春。但對於所有的人,在這個季節裏,都有一個更爲有意義,也更爲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到烈士陵園,爲英雄掃墓。

我第一次爲英雄掃墓,是在小學。其它的什麼事都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聽老師說,明天到烈士陵園去掃墓,我激動的一夜沒睡踏實,小小的心裏總是在想:我就要看到書本上說的英雄了,我能爲英雄做點事啦!可不能遲到呀!第二天清晨,我起了個大早,拿了把稍大點的掃帚直奔學校而去。後來,還有幾位和我一樣拿掃帚的同學,任老師怎樣解釋,就是不願放下掃帚去陵園。第一次,我就這麼拿着掃帚去爲烈士“掃墓”的。

到了初中,雖然,我不再拿掃帚去掃墓,但這種激動的心情,卻沒有一絲改變。記得,每每到了清明這個季節,我們這些半大不小上初中的孩子,總是盼啊,盼啊,盼着老師能趕快帶我們到陵園走一走,看一看。我們這兒的烈士陵園,很美,蒼松翠柏,花鳥魚塘,還有掩映在花叢中高高大大的紀念堂,簡直象仙境一般。我們每年盼着、盼着,就是想到陵園裏,既看看那些心目中的英雄,也看看春天的美好,還有,我們的入團儀式,每年也在這時舉行。想想看,在崇敬的英雄面前,在烈烈的紅旗面前,在許多羨慕的同學面前,舉起右手,莊嚴宣誓,這是何等的光榮!又是讓我們何等的盼望啊!當然,有時,這種盼望中,時常會懷着一絲絲的不安,那不安,也許就是這次入團的沒有我,面對烈士,不好意思;也許是每次莊嚴的儀式結束後,隨之而來的那一篇紀念性的作文。提起作文,每個學生可能是記憶最深的。爲了這篇作文,幾乎在每次的自由活動中,我都會放棄遊園的大好機會,好奇而緊張地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紙和筆,和許多同學一樣,到紀念堂裏,去抄幾段解說詞,以便作文中用。那時,我睜着清徹的一雙眼睛,深深地,打量着一張張年輕英俊的照片,心中沒一點點的悲哀和恐懼,因爲我從沒有把這些英雄和死聯繫在一起。相反,我很羨慕和崇敬他們,那時的我,總覺着英雄是不會死的,我們從來不說英雄會“死”,而只說英雄會“犧牲”,“犧牲”在我的理解,就是“活着”,“活”在另外一個地方,而且一年一年,永遠都那麼年輕。有時我還會獨自想:他們也許在等我們,等我們長大了,說不定哪一天,我們會不期而遇,也許,我還能問問他們當時做英雄的想法呢!可惜,當時這些純真的想法,都不會出現在我的作文中。我的作文永遠是千篇一律的豪言壯語:向英雄學習!向英雄致敬!學習他們什麼什麼樣的精神,這個“什麼什麼樣的精神”,就是我所抄的解說詞,其中有一句,我記的最清楚:學習英雄“馬革裹屍”的精神!當時,我並不太懂得“馬革裹屍”到底意味着什麼,我還是記下了,並用在了作文裏。

多少個春過去了。如今的我,長多了些知識,懂多了些道理,但今天,我還是懷着當年一樣的激動的心情,跨進了烈士陵園。彷彿我覺得,我還是有篇作文要寫,那是我初中未寫好的。

烈士陵園,道還是那條闊道,兩旁蒼松翠柏,依然挺拔;廳還是那個大廳,相片、遺物,井井有條;各式各樣的花圈擺放在大廳兩旁,不由得讓人肅然。廳外有宣誓的團員,廳內許多的學生們,和當年一樣,拿着紙和筆,認真地抄寫着牆上的解說詞,今天的他們也有一篇豪言壯語式的作文要寫。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沒有太多的改變,仔細觀察,改變的只是一年一年,那些穿流不息的學生們的神態和風貌。這些學生和我們那一代相比,他們的神情更加堅定、自信;他們的個性更加鮮明、張揚;他們的生活更加優越、多姿多彩。但是,今天,他們同樣用敬仰的`目光解讀着英雄,英雄們也用永遠慈愛的笑臉回敬着他們。我不知不覺來到園中最小的一位烈士像前,雖記不住他的名子,我卻能記住這個位置和這張年輕的臉龐。每次來陵園,我都會最先來看這位18歲的小烈士,如果他出生在這個美好的年月,他一定會像其他的年輕孩子一樣,去上大學,如今他卻長眠於陵園60年。許多和烈士同樣年輕的學生們,也都來到這裏,他們和我一起,用崇敬的眼光輕輕掃過這張雖年輕,卻剛毅中透着善良的笑臉,小心亦亦的樣子,唯恐驚醒英雄的睡夢。我想,烈士這一刻是真的會在夢中笑醒,他就是爲將來美好的生活去革命、去流血並做了烈士、做了英雄,而這美好的生活,他在這個園中和我們倆代人的身上都看到了,他會得到安慰的。我又來到彭雪松烈士像前,這位表面看略帶書生氣的大英雄,以其“馬革裹屍”的精神,英勇善戰,最終把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淮北平原,這片深情的黃土地上,也把自己34歲的颯爽英姿,世世代代刻在了人民的心中。

散文作文 篇4

那是一個黑色的日子,爺爺在宜昌被診斷爲肝癌晚期,我們被醫生告之他老人家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整個家中被籠上了一層陰霾。

昏暗的燈光下,我看到爺爺曾經明亮的雙眸里布滿了血絲,似乎是準備宣佈一個重要的決定,他的喉結上下移動着,用不大但是異常堅定的語氣說到:“我要回湖南!”爺爺的故鄉在湖南,他在那方土地上生活了五十多年,那裏有他所有的青春記憶,前些年他是爲了照顧我,才離開了故鄉,來到宜昌的。爺爺說:“離開老家十多年了,我也該回去了。人和樹一樣,總是要落葉歸根的。”

第二天,我們全家一起,陪着爺爺回到了湖南老家,爺爺每天都是清晨早早起牀,很晚睡覺,搬來一把躺椅放在老屋前,坐會兒、躺會兒,仔細而安然地看着周圍的事物,偶爾和村人聊幾句,從日出到日落,到滿天星辰,那樣地關注着一切,彷彿要把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映在眼裏,永不忘卻……

有一天,爺爺說:“我感覺到我的日子不多了,我想最後一次到村子裏各地去轉轉。”於是我扶着爺爺出門,他帶着我走到了一塊山坡地上停了下來,他看了看周圍的山林,看了看遠處他和奶奶住的老屋的方向,緩緩地對我說:“乖孫女兒啊,你記好了,這片山是村裏分給咱們家的,這山上的樹都是我和你奶奶年輕時候栽的呢,我以後走了,你們就記得把我埋在這兒啊……”他語氣平靜,感覺不到一絲哀愁,我卻失聲痛哭。霎那間,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根?“根”就是你今生無論走多遠,無論經歷怎樣的兜兜轉轉,你在心中最牽掛而最終都會回來的地方。

爺爺最終還是離我們而去了,我們遵囑將他埋在了指定的地方。悲傷的嗩吶吹起了催人淚下的別離曲調,那樣嗚咽、哽塞。墳旁有一棵大樹,樹葉正一片片離開它所留戀的枝頭,隨風飄落卻最終落在了大樹的腳下,如此情形讓我更明白了爺爺對於自己歸宿的安排,那就是一種綠葉對根的情誼!

散文作文 篇5

每篇散文因爲主題不一樣,所以,給我留下的啓發、感想也不一樣。《軟枝楊桃》這篇散文讓我明白當整個社會的人都只重視外表的好壞,不重視內在的美醜時,真正清淨的生活就不可能實現。《在繁花中長大的孩子》則讓我明白在美麗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因爲受到美的薰陶,所以心也是完美的。《水終有澄清的一天》又讓我明白,雖然一秒鐘的混亂,可能需要幾天才能清淨,但只要我們一向堅持邁向更高境界,水,終有澄清的一天。《留一隻眼睛看自我》讓我明白,只有留一隻眼睛看自我才能明白成功的真諦,如果心執着停滯了,就只有死路一條。

是啊,一本書給我帶來了這麼多啓發,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太好看了,結果媽媽叫了好幾次都沒聽見。這本書用巧妙的方法引出了許多生活事物中的看法、理解。讓人情不自禁的想看第二遍,書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十分耐人尋味。整本書寫的十分好,還讓我明白了許多新鮮事物。偶爾,我看到精彩、好笑之處,都會不由自主的笑一笑。

每當我看見林清玄寫的書時,都會拿起來讀一讀。因爲,每當我拿起來閱讀時,都會讀出不一樣的味道。

散文作文 篇6

又是一年春來到,在這喜慶的春節,放飛自己的心情,帶着一份愜意,播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品一杯淡淡的清茶,是人生最好的享受了。

喜愛一個人在陽臺上靜坐,感受着冬日的陽光浴,溫馨甜蜜,手捧茶杯感受着它的溫度,它的醇香,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靜,在一個人的靜靜中品茶的那份淡雅,品一份淡淡的心境。

在中國,茶文化算是淵深博大,茶也是紛繁複雜,而且種類繁多,我偏愛的是菊花茶。杭白菊,黃山菊,還有那山野鄒菊。那菊花的清香,其味清爽淡雅,如小家碧玉,清心解毒,也算是美容之佳品!

喝茶是份享受,煩了,累了,不妨給自己一杯花茶,看着菊花在水中舒展柔美的身姿,開出美麗的花。那份清綠讓人心醉,花香瀰漫開來,歲月留下的痕跡就展示在那份淡香裏。此時彷彿身臨茶園,與茶花共舞,聽茶花輕訴。一茶在手,在茶香中聽風聽雨,看書看畫寫字。或濃或淡一杯茶,或長或短一段靜。

喝茶有人是消暑解渴,有人是因爲茶的香,有人是爲了打發時間,也有人爲了喝茶而喝茶。有的茶是喝的,有些茶是用來品的,同樣的茶不同的人喝就是不同的茶。茶事如煙,以茶交友待客,因茶而發現生活中有匆忙與從容,因清茶起意興,因茶而抒思故懷舊之情,因茶而漫寄人生之感慨。

時光流轉,茶香依然。享受着窗外的暖暖冬日,看身邊茶香嫋嫋,聽戶外人來人往,歡歌笑語,人生的從容舒怡就如這閒適的熱茶,滿足纔是幸福。

漫漫人生之旅,給自己一點閒暇,品一杯清茶,看浮雲人生,思炎涼世態,三餐的五穀,人生的五味,都在茶中化作濃淡,濃有濃香,淡有淡香。

濃茶淡水,細斟慢酌,品的是茶,品的也是生活,也是人生。濃澀人生,清淡日子,流年歲月,盡在茶中。

散文作文 篇7

讀了《林清玄散文自選集》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挫折和感受的離散乃是人生的必然,這本書讓我再挫折中學習智慧;在離散中學習成長。在書中,還有很多的事情和道理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裏,印在我的腦海之中。

其中在卷一:天真的心這裏面的“挑水肥的人”,讓我記憶最深。這是說他們鄉間有一種專門挑水肥的人,每隔一個星期就會來一次。小孩子貪甜惡鹹,喜香怨臭,所以每個人一見到挑水肥的人就捏着鼻子往反方向跑,有一次他和爸爸同行,見到了挑水肥的人,又不能跑,所以把鼻子捏住,過去之後,他爸爸說了他,他以後,見到挑水肥的人就深呼吸,在憋住氣。

從這個故事中,讓我體會了,那個挑水肥的人是多麼偉大呀!他爲了“我們”,忍耐着臭氣,再幫我們用這些水肥給農作物灑上。而我們還見到就跑了,那是多麼的打擊別人的自尊心呀!再加上他們也是人呀,“我們”應該對這世間的每一個人,都要好,他在家中是人的兒子,也是他兒子的爸爸,我們大家應該尊重人、疼惜人。這樣可以讓別人心裏舒服,也讓我們有一種莊嚴之感。

有一次,我們大家一起吃飯桌邊,圍滿了,見到旁邊奶奶沒有上桌吃飯,我就在想:我是一個小孩,可以到邊上吃。於是我就說:“奶奶你還沒吃飯呀,上桌去吃吧!”奶奶就說我是個好孩子,就坐上去了。我下來後果真有一種莊嚴之感。感覺很自豪似得。還有一個故事也讓我深有體會——吹冷氣的狗。

這是講在夏天,銀行門前蹲着五隻狗。我立刻感到迷惑。每隻狗臉上都入出了幸福的表情,原來是因爲銀行門很大,進出人很多,只要有人,門就會開,裏面冷氣出來了,吹在野狗身上。

野狗的內心裏,,也有着對幸福的嚮往。+這些狗雖然知道追求幸福,但是它沒辦法在自己家裏裝空調。而我們可以在家裏裝空調,所以我們真幸運呀!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活。

這本書真是對我大有啓發。

散文作文 篇8

那天,我不經意的發現秋已經到來,它帶來的是寒冷和喜悅,秋作文。爲什麼說是喜悅呢?是因爲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所以讓農民伯伯樂彎了腰。

秋你讓大地鋪上了金黃色的外衣,你讓大樹伯伯收集了養料好讓他溫暖的等待嚴寒的冬天。

小草、小花已經枯萎,小樹的葉子已經枯黃。

秋天的風把蒲公英的種子吹向遠方,灑在大地上,給她穿上了一層外衣。

秋你是豐收的女神,你讓香甜的果實帶進了我們的村莊,雖然秋你帶來了一些寒冷,但是你爲人們貢獻了美味的果實

秋你像娃娃一樣,走進我們的校園,給校園裏添加了迷人的香氣。

秋你來到大山上,也給大山鋪上了金碧輝煌的外衣,把楓樹上的葉子染成火紅火紅的。

秋你來到我們家的池塘裏,把水仙花打扮得嬌豔無比。

秋你把世界打扮的五彩繽紛,你不愧是一位傑出的“美容師”。

秋你雖然沒有春天那麼碧綠,沒有夏天那麼絢麗多彩,沒有冬天那麼舒服。但是你在我心裏永遠是最美的。

散文作文 篇9

週二課表上出現了“作文課”,一下兩節。小人兒們不停跑來問:作文是什麼?作文課要幹嘛?滿滿的擔心。

章馨勻拿着一疊本子,一一展示:這是白紙的專用草稿紙,這是方格的作文本,老師,到底用哪個?一臉鄭重其事的小緊張。

陸小寶一貫的說話像放鞭炮,回答他一般要插空:作文是不是要寫一遍,再抄一遍啊?不然準備兩本本子幹什麼?

作文是什麼?作文課幹什麼?作文怎麼寫?孩子真是天生的哲學家,提的問題就像小李飛刀一樣,招招擊中致命處。心裏急急尋思:回答一定要輕描淡寫,舉重若輕。固然寫作文是許多人害怕的事情,也是語文最重要的部分,要命的是它在以後的考試中所佔份額越來越大。以我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寫作文,最重要的是“不怕”。我寫得並不好,可是不怕,寫着寫着,量變會引起質變,也說不定。

所以,首先是不怕。先不談喜歡,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某樣東西,要真正喜歡,應該建立在瞭解、熟悉的基礎上。作文,俗稱“榨文”,沒有讓人一見鍾情的美麗模樣,怎麼能指望孩子一下愛上呢?更何況,身邊的家長或者親朋好友早有經驗傳授:三年級了,不得了,要寫作文啊!你看書總是浮光掠影,一問三不知,作文寫得起來纔怪呢!更有甚者,當着孩子面兒,“談起作文就頭疼”,“哪門學科都好的,就是作文寫不起來,不然,我早上了哪所什麼著名大學了啊,不是現在這樣囉。”

作文是什麼?是後媽,是包袱,是噩夢?傳遞給孩子的是朦朧的害怕和擔心,如此心態下,老師課堂上竭盡全力,開展各種活動,最後都會被孩子識破“要寫作文的”,怎麼也無法驅散先入爲主的恐懼陰影,一提作文就緊張,覺得很難,“兵馬”未動,擔憂先行。

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別人的感受,尤其是孩子。古人說“莫欺少年窮”,意爲孩子的發展潛力不可限量,作文尤其如此。用自己的經歷類推孩子的學習能力,所謂“潛移默化”,無形中會讓孩子不自覺朝着擔心的方向發展,可以不肯定,千萬別打擊。

“寫的什麼,看都看不懂。”“錯字百出,有一籮筐。”“寫半天,才這麼幾個字。”“那你們班誰,怎麼寫得那麼好,不是同一個老師教的嗎?”“看了那麼多書,有什麼用,還是寫不起來!”每一句,都是一把匕首,將孩子一顆詩心刺得千瘡百孔,自信全無。

“作文不難。”課上,我毫不在意地說。“作文,就是我們二年級時幾乎天天練的寫話,只是換了專門的本子而已。而且現在可好,有兩課時間可以使勁說,你一句,我一句,把大家說的話,按順序寫下來就行了。”

繃緊的臉似乎鬆了一些。我沒有騙你們,孩子。作文就是說話,用筆而已。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都是“文”,眼裏有,心裏有,筆下就有。怎麼才能寫得跟看到的一樣呢?讓別人讀了感覺和你一樣呢?

讀一讀第二課《學會查“無字詞典”》。這篇課文,我很喜歡它的切入點,特別深入淺出地告訴了孩子什麼是“概括”和“具體”,“呆板”和“生動”,第一節作文課的題材來了,從身邊找,最熟悉的,經歷過的。

早晨在操場參加升旗儀式,熱得不要不要的,我們來說一說“熱”,只有題目中能出現這個字,說的過程一次都不要提到。可以從哪些方面說,讓人感覺出很熱呢?

太陽。小茗提供了“毒辣”,還有火辣辣,有孩子說“烈日當空”,馬上有人反對:這不是查的無字詞典。那麼怎麼說,就讓人明白是“烈日當空”?用上打比方,“陽光像無數根毒針”“太陽是燃燒的巨大煤炭”。

顧子桉說“天上像有十個太陽,要請后羿射下幾個來。”真好,我沒想到的神話,他說出來了,大家的思路被拓寬。

流汗。七嘴八舌說“汗如雨下”“汗流浹背”“滿頭大汗”,然後沒了。用上表示順序的詞,“汗從毛孔裏涌出來,先從額頭往下流,流到臉頰,再到下巴,最後流進衣服”,很多孩子一下學會說這個場景,像慢鏡頭似的,放大的特寫。以此類推,“汗浸溼了我的衣服。”然後呢?你做了什麼?有什麼動作?同學們呢?他們是怎麼紛紛議論天氣的?心裏想了什麼?

喝水。平常喝水慢悠悠是享受,今天呢?覺得水杯太小,自己離水龍頭太遠。

植物們呢?動物呢?

好熱鬧!不愛說話的孩子聽得津津有味,他們幾乎能將所有人的發言記錄下來。妙語連珠的常常忘記自己的精彩,被別人撿了去,寫下來的是自己重新想出的,他們往往不肯與別人相同。一節課的時間,大部分孩子寫完了三分之二,十幾個全部寫完,晚上繼續完成並修改。

作文要求細細編成信息:“以“熱”爲題,全文圍繞“熱”,從四個方面描寫。

1、太陽。

2、流出的汗水,詳細描寫汗水流出的感受,比如這樣的語句“汗從我的毛孔裏不住地涌出來,一滴滴、一串串,從額頭慢慢滑向臉頰,又流到下巴,像雨水一樣滴到我的衣服上,衣服全溼了。滴到地上,地上也漸漸溼了。”衣服、頭髮貼在身上的感覺寫出來。

3、同學們的動作:吹氣、扇風、不住地拉衣服,喝水的急切,互相埋怨天氣的對話。

4、植物、動物、風……在驕陽下的變化。在校作文課已經練說,一部分同學也已完成了第一稿,晚上請對照作文要求,大聲朗讀、修改,做到語言通順,沒有錯字,會用修改符號,字跡工整,將老師和同學說過的語句充分用上,能有自己的想法更好。

作文,對我們班孩子來說,不是陌生事物,請各位家長保持平常心,不要在孩子面前談作文色變,造成恐懼心理。一步一步按要求做,就可以了。”

他們完成了草稿,接下來是老師的事情:批改。厚厚一疊,各有各的妙處.先看書寫,字清爽美觀的,看得舒服,願意先看,且多改幾筆;馬虎潦草的,我也學一學“魯迅理髮”,潦草地改。人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纔開始寫作文,書寫首先是要講究的,這是態度問題。

他想不出的詞語,教給他;他不會寫的句子,教給他;他不通順的地方,改過來,儘量不刪除。他寫的字都放着,無非就是順序而已。只一點,老師改過的,要大聲朗讀,並記住,這樣才變成自己的。

幾個月大的嬰兒不會背詩,三年級的孩子也不會洋洋灑灑的千字文,不要一味看字數,看他有沒有話寫,看他想不想寫,看他會不會把話寫通順,在老師的指導下、提醒下,從幾個方面修改得具體,、生動起來,看他是不是每寫一篇,以後類似的題材不用教就會獨立寫。

孩子學着寫作文,就像當年牙牙學語,爲人父母千百遍不嫌多地一個字一個字教,小兒含含糊糊不知道說的啥,可是一家子都覺得說得真好,滿眼含笑,大聲叫好,真心滿滿;蹣跚學步,踉踉蹌蹌時而跌倒,偶爾穩穩走上幾步,全家開心得喝彩不已,逢人便說。作文起步不就是用筆學“說”話、學“走路”?用看新生兒的眼,看孩子的文吧!

作文的事情,就這樣簡單,從心底出發,從簡單的開始,純天然,不假裝。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他們有一個無比豐富的小世界,你無法走進去,但請別說沒有,不信它的存在。

散文作文 篇10

有個朋友曾經問我:所到過的地方那裏最浪漫,那裏適合倆人牽手去的地方。其實,浪漫不在那裏,而是在於你是否有浪漫的情懷。

如果要說浪漫,最佳的選擇應該是鳳凰古城了。古城到了夜晚,迷離的夜色,沱江邊飛檐翹角的吊腳樓泛着古意。酒吧不時傳來音樂聲,如夢幻般摩沙着古城的夜空。

聽着古韻的絲竹,看着煽情的文字:“守望古城,帶我走吧!”讓我深深地愛上這裏。這裏是放鬆心情的地方,是我尋覓了多年,曾經在夢境中出現過的城垣。是廊橋遺夢邂逅的開始,也是把往事的記憶遺留在這裏……古城到處都飄動着浪漫的氣氛。

到古城來,一定要帶上心愛的人,在小橋上緊牽愛人的手,小心翼翼地過橋。可以領着心愛的人到酒吧喝上一小盅,也可以隨着音樂而起舞。入夜,站在江邊,江邊三倆人在放河燈,河燈在夜裏閃爍。它載着祈福和心中的祝願緩緩的流淌着……

我醉了,沉浸在古城的風月之中。不時徘徊燈火闌珊中的古風庭榭,流連月光傾瀉下的小橋流水;使人油然而生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

還來不及把夢的思緒攏回,古城已漸漸的遠去。總期盼有什麼方式把我純真的夢定格下來,即使若干年把她翻閱的時候,依然清晰可辨。總希望在夢的路上留下你的身影,可是夢漸漸的遠去。

多少次想把夢和魂一併焚燒,化作一縷青煙。因爲不能污染古城的浪漫,那麼只有把你放在沱江邊,讓沱江的水把塵世的浮華沖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