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菩提札記散文

菩提札記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在嵩山,叢林茂密,峯巒環抱,雲霧飄渺。這裏有座古剎,詩詞雲:“松濤竹風未老。秀登封、武術神通精妙。中原腹地,幸得達摩傳道。功夫技藝,漸開創九州驕傲。弘佛法、百鍊深修,盛隆古廟。”它就是嵩山少林寺,禪宗的祖庭。佛教初從印度傳來,在禪宗史上,摩訶伽葉爲印度祖師,而菩提達摩爲中國祖師。此時我們不談少林武術,只談菩提,何爲菩提?亦爲人,亦爲物,亦爲一種心境。

菩提札記散文

當年達摩遊歷中土,南帝樑武召見,兩人談論佛法卻話不投機,達摩便離開,後梁武帝后悔,派人追回。當達摩來到江邊,發現有人前來,便折了一支蘆葦,踏它過江,此爲“一葦渡江”,也意爲人武功高輕功好能力強。不得不說,菩提達摩,實乃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隨後他北行,駐足少林寺。

提到嵩山少林寺、菩提達摩,便想到一個特別神奇的石頭——“達摩面壁影石”。曾傳說達摩在少林寺五乳峯的山洞中面壁,九年來從未間斷,導致其聲影印於石上。姚元之的《竹葉亭雜記》中描述到,此石近看是看不出影子的,而往後退五六尺,石上漸顯人形,退開一丈,“儼然一活達摩坐鏡中矣”。問道達摩爲何要面壁如此之久?就要提到菩提這詞的意思“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禪是需要悟的,靜心守志,可會志道,譬如磨鏡,去日苦多。達摩需要的是就是領悟,機緣未至,困頓一時,九年等待足矣。

菩提此詞也讓我想起了一首詩,那是六祖慧能在成名前所寫的。湖北黃梅東山寺,五祖弘忍已年邁,他需要找一個繼承衣鉢的弟子,他要求弟子們寫一個偈子來描述他們對禪的理解,神秀乃是弟子中的佼佼者,他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爲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而當時還是樵夫的慧能看後覺得不對,便改寫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因爲我對於禪學非十分理解,所以這兩首詩具體區別與內涵並不能準確說出來,大致是實與虛吧。菩提意思是智慧,神秀將智慧固定於自身上,將自己的心境比作明鏡之臺,而智慧並非是個有形的個體,人的心也不是一個有形的臺。準確的解釋是慧能認爲我們的身心並非實有,試圖用拂塵掃去的“塵埃”也並不存在。對於我們而言,這太難理解,然後這種超脫凡境的想法,偶爾感受下,也能讓固化的思想得到短時間的釋放。如同莊子的那句話“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垠之野。”

除了達摩能擁有菩提心境外,我認爲還有很多詩人同樣擁同樣有“豁然開悟,超凡脫俗”之境。

其中一個便是陶淵明,不拘於官職權貴,一朝醒悟,歸於山林,尋找自己的一片樂土。最能表現這種境界屬他的《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讀陶淵明的詩“淡極始知花更豔”以致“素極而絢”。宗白華先生認爲,中國的藝術至境是“從錯彩鏤空走向芙蓉出水”,世間錯綜複雜,裏面充滿着對於爛漫人生的追求,那種絢爛後歸於平淡的清新淡雅,頓悟菩提之境,顯然陶淵明已臻化境。

菩提可以說是佛教的心境,然而其並不僅僅之侷限於佛教。陶淵明便爲一個代表。朱光潛《詩論》中說:“儒家所謂‘浩然之氣’,佛家所謂‘澄圓妙名清淨心’,要義不過如此;陶淵明心靈迸發,一語道破,我們在這裏所領悟的不是一種學說,而是一種情趣,一種胸襟,一種具體的人格。”

這種心境大概也不難爲人擁有了吧。菩提達摩是中國佛教祖師,我們也只能領略其心境的'一二層,陶淵明是大家所熟悉的詩人,他的心境我們總能理解。再舉了大家所熟悉的例子。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對於做官並無興趣,後乾脆隱居到會稽的東山,與王羲之、許洵、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遊,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無處世意。這在《蘭亭集序》上也有記載。

接下來我們不枉往更在嵩山,叢林茂密,峯巒環抱,雲霧飄渺。這裏有座古剎,詩詞雲:“松濤竹風未老。秀登封、武術神通精妙。中原腹地,幸得達摩傳道。功夫技藝,漸開創九州驕傲。弘佛法、百鍊深修,盛隆古廟。”它就是嵩山少林寺,禪宗的祖庭。佛教初從印度傳來,在禪宗史上,摩訶伽葉爲印度祖師,而菩提達摩爲中國祖師。此時我們不談少林武術,只談菩提,何爲菩提?亦爲人,亦爲物,亦爲一種心境。

當年達摩遊歷中土,南帝樑武召見,兩人談論佛法卻話不投機,達摩便離開,後梁武帝后悔,派人追回。當達摩來到江邊,發現有人前來,便折了一支蘆葦,踏它過江,此爲“一葦渡江”,也意爲人武功高輕功好能力強。不得不說,菩提達摩,實乃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隨後他北行,駐足少林寺。

提到嵩山少林寺、菩提達摩,便想到一個特別神奇的石頭——“達摩面壁影石”。曾傳說達摩在少林寺五乳峯的山洞中面壁,九年來從未間斷,導致其聲影印於石上。姚元之的《竹葉亭雜記》中描述到,此石近看是看不出影子的,而往後退五六尺,石上漸顯人形,退開一丈,“儼然一活達摩坐鏡中矣”。問道達摩爲何要面壁如此之久?就要提到菩提這詞的意思“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禪是需要悟的,靜心守志,可會志道,譬如磨鏡,去日苦多。達摩需要的是就是領悟,機緣未至,困頓一時,九年等待足矣。

菩提此詞也讓我想起了一首詩,那是六祖慧能在成名前所寫的。湖北黃梅東山寺,五祖弘忍已年邁,他需要找一個繼承衣鉢的弟子,他要求弟子們寫一個偈子來描述他們對禪的理解,神秀乃是弟子中的佼佼者,他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爲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而當時還是樵夫的慧能看後覺得不對,便改寫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因爲我對於禪學非十分理解,所以這兩首詩具體區別與內涵並不能準確說出來,大致是實與虛吧。菩提意思是智慧,神秀將智慧固定於自身上,將自己的心境比作明鏡之臺,而智慧並非是個有形的個體,人的心也不是一個有形的臺。準確的解釋是慧能認爲我們的身心並非實有,試圖用拂塵掃去的“塵埃”也並不存在。對於我們而言,這太難理解,然後這種超脫凡境的想法,偶爾感受下,也能讓固化的思想得到短時間的釋放。如同莊子的那句話“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垠之野。”

除了達摩能擁有菩提心境外,我認爲還有很多詩人同樣擁同樣有“豁然開悟,超凡脫俗”之境。

其中一個便是陶淵明,不拘於官職權貴,一朝醒悟,歸於山林,尋找自己的一片樂土。最能表現這種境界屬他的《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讀陶淵明的詩“淡極始知花更豔”以致“素極而絢”。宗白華先生認爲,中國的藝術至境是“從錯彩鏤空走向芙蓉出水”,世間錯綜複雜,裏面充滿着對於爛漫人生的追求,那種絢爛後歸於平淡的清新淡雅,頓悟菩提之境,顯然陶淵明已臻化境。

菩提可以說是佛教的心境,然而其並不僅僅之侷限於佛教。陶淵明便爲一個代表。朱光潛《詩論》中說:“儒家所謂‘浩然之氣’,佛家所謂‘澄圓妙名清淨心’,要義不過如此;陶淵明心靈迸發,一語道破,我們在這裏所領悟的不是一種學說,而是一種情趣,一種胸襟,一種具體的人格。”

這種心境大概也不難爲人擁有了吧。菩提達摩是中國佛教祖師,我們也只能領略其心境的一二層,陶淵明是大家所熟悉的詩人,他的心境我們總能理解。再舉了大家所熟悉的例子。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對於做官並無興趣,後乾脆隱居到會稽的東山,與王羲之、許洵、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遊,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無處世意。這在《蘭亭集序》上也有記載。

接下來我們不枉往更廣闊的地方去遨遊。佛語錄中有句著句: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原語是“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後逐漸演變爲這二句。佛教認粒沙見三千世界,一朵花就是一個世界,一片菩提葉就代表着一棵菩提樹。以大見小,世界蒼茫,花朵渺茫,但是它們所包含的又有何區別,都是數不清的物質。一片菩提葉雖然不能和整個菩提樹相比其外在的形狀大小,但是它所代表的菩提智慧與一棵菩提樹所具有的是沒有區別的。

這就是微觀和宏觀的轉換,有時你可以靜靜去想想那些瑣碎繁雜之事,你就想開了許多事情,不去計較許多事情。你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大宏觀世界的花朵上的一滴露水,菩提葉中的一粒纖維。當你有了萬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當你意識到萬物和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時,你就會寬容與滿足,不會計較那些小小的利益得失了。樹葉間容納宇宙,花瓣裏別洞天,果然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非親臨其境,道不得悟。

菩提是一個人,中國佛教祖師。菩提是一種樹,相傳釋迦在菩提樹下修行得道,因而菩提又意指覺悟的境界。可能它還有更多的意義需要我們去探索。用無門慧開的一首《平常心》來結束這個札記。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對於我們來說,心平氣和便是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