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菩提有無樹散文

菩提有無樹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菩提樹到底有沒有?我們能說清,可佛說不清。或許正是這說不清方能體現佛的無有無無,無色無相的大徹大悟之境界吧。

菩提有無樹散文

弘忍大師在禪宗選第六祖時,看到慧能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後,深感其悟性,遂傳其衣鉢。其實,慧能的偈語是相對弘忍大師的大弟子神秀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感慨而發,用佛的因果說來講,“因”相對:佛學的理解意思相對,“果”亦然:於是也由此就有了禪宗的“南能北秀”,直至引發了南北兩宗幾千的“正統”之爭。

慧能得弘忍大師的密傳後,南渡九江,成了南宗創始人。南宗有時也稱爲“頓教”,在敦煌本《壇經》標題上揭示“頓教”字樣,指的就是南宗的特徵爲“頓悟”,而且慧能本人也是在街上偶聽人頌《金剛經》後而頓悟的,頓悟講究的是靈性,一般和學習時間的長短、本人的學歷程度無關,甚至和勤奮也關係不大,所以做爲火頭僧的慧能能夠勝過勤學多年的神秀,脫穎而出。至於“菩提無樹”表明的正是慧能後來禪宗的觀點“無相戒”:佛性無相,實相爲空;諸法既空,罪性亦空。無相即清淨,無爲即忘我,《菩薩戒經》亦云:我本源自性清淨……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可見萬物無相是當時求佛之人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無相”如此了得,但卻不可以強施於他人,否則就變“無相”於“有相”了,比如慧能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法海,死守教條,把個恩愛鴛鴦白娘子和許仙強行分開,做了個千古惡人,現在人們還把螃蟹裏的東西,說成是法海所變,讓其經受千煮萬煎,以示人們的`痛恨之心。可見萬事萬物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能單以簡單的好壞錯對來評價一個人,一件事。

慧能的“菩提無樹”是以清淨佛性作爲戒體的,一切無爲而無不爲,是拋卻世界上所有名利與得失,逍遙於忘我或者說是無我的逍遙之中,這對於在世俗中苦苦掙扎的人們來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妙境界,由此,我們凡夫俗子也多少可以理解弘忍大師把衣鉢傳過慧能的用意了。

說了無樹,再來說說有樹。

神秀的菩提有樹說得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事實,長弓牧野已經引經據典詳細的說明了此事:自從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正果後,菩提樹就作爲神話屹立在人們的記憶裏,而且一立就是二千多年,直到後來所有的菩提樹都被當成是智慧的象徵而被人們所尊敬。佛祖的菩提樹大概有浙江普陀山的菩提葉做證,人們的菩提有生長在俊秀河山的實物做證,可見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想當初,神秀在既想表明自己的禪宗悟性,又怕違背佛教不爭的教義,徘徊許久,在冷汗淋漓之下才寫了“身是菩提樹”的偈語,確實非常有理,而且下句的“勤拂拭,不想有塵埃”應該表現出他是一個嚴謹的向佛之人,穩重而誠實,而且時時有反省自己的行爲,如此佛學高才,連忍大師也稱讚他曰:“得我骨也”,(當然沒說得神髓) ,後來他成了北宗的創始人,被武則天敬重,常常邀去說法,時人稱之爲“兩京法主,三帝門師”。和慧能的“頓悟”相比,他所傳的乃是“漸悟”法門,以“一切佛法,自心本有”爲教義,反對“將心外求”。禪風以“拂塵看淨,方便通經”爲特點,這對於大多數沒有靈性卻有佛性的人來講,實在是成佛之路。

慧能的“無”和神秀的“有”,好似相對,實則相關,正如一個是精髓,一個是骨頭一樣,精髓依傍骨頭而生,骨頭依靠精髓而立,獨立的任何一個大概除了神仙,凡人是做不到的,我想大概連忍大師都無法放棄任何一個,不然,爲什麼他把第六祖傳給了慧能後反送慧能南渡,而不是直接把他昭告所有的人呢?可見神秀的漸悟也是有一定的人羣擁護的。慧能的南渡,連我平凡之輩都能想到,這樣做的後果很明顯就會做成南北宗之分的,忍大師一代高師怎麼會料不到?大概大師早就料得,人是要追求精神上的高大,頓悟不是每個向佛之人都能做到的,而且人們往往一下遠離不了人世的紛繁困繞,漸學漸深應該是大多數人能走的路子吧。況且,實際和想象不可分割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縱使是得道高僧也不能例外。

神秀如此勤勉務實,但後人竟然還是選了慧能,究其原因,估計還是“意識”佔了主導作用,佛學裏講究的是悟性,萬物無色無相,就如潭峭所說的:萬物本虛,萬法本無。既然什麼都沒有,那慧能的“菩提無樹”則就是意識形態裏的最高境界,他透徹精闢的領悟了佛的真諦,成爲第六祖也是必然結果。

我想,菩提無樹應該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虛無而忘我,塵埃不侵;菩提有樹應該是做事的最高境界,實在而不迴避,常拂拭勤打掃。兩者既相對卻有息息相關,既遠離卻又密不可分,我們如果能常常按做“菩提有樹”去做,用“菩提無樹”去想,大概就能做一個快樂而無悔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