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閒談端午散文

閒談端午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今天是端午節,是2200多年前,一名叫屈原的人以身飼江換來的。

閒談端午散文

屈大夫飼江,是懷才不遇,是憤世皆濁,但是如果屈大夫看到的只是他的子孫們以“劃劃龍舟,吃吃糉子,慶慶節日”來紀念他的死時,不知會做如何感想?

端午因屈大夫的忠誠而生,然忠誠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老子說,“國家昏亂有忠臣,六親不和出孝仁”。忠誠,這麼一個讓人敬仰的'字眼,卻只是在亂世濁世之時才應運而生的,這莫不是一種悲哀。然而更加悲哀的是,一些赤膽忠心者爲國爲民“殫一精一竭慮,以命相搏”之後,卻還落了個刑戮之災。從比干到彭德懷這3000年間,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從古至今,像屈大夫一樣,有多少人想建功立業,一展宏圖,然而“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你的忠心赤膽,你的曠世才情,在君王那裏,只是用來換取他們江山的一個砝碼而已。即使你頭角崢嶸,彪炳史冊,在泱泱歷史長河中有一立足之地,然而又能怎麼樣呢?“身後功名半張紙”是最好的詮釋。

不可否認,人人都想做英雄,做改變世界的英雄,然而一個人想要改變世界,真的是很難很難,你要比所有的人都狠心,比所有的人都無情,比所有的人都智慧,比所有的人都運氣,比所有的人都堅韌,比所有的人都執着……你全部擁有這些的概率有多大?即使都眷顧你了,你生時,叱吒風雲,笑傲江湖,死後,塵埃落地,入土爲泥。這一世,你可能貴爲君王,下一世,你可能連人都不是。

世界流變,自有天道,萬千因素合力而爲之,豈單人薄力可變之。

其實在屈原殉身於江前,與漁夫有過一次關於安身立命的論斷,只是屈大夫執着於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系而不願曲尊而從。

功成名遂身退,這是中國人千古以來比較完美的人生哲學了。而屈大夫功未成名未遂,爲何不可轉身而退。想范蠡,助越滅吳,功高無人可比,可其卻悠然轉身而去,攜美人泛舟於煙水雲湖之上,之後化名鴟夷子皮,三次演繹了從白手起家到富庶千里的巨賈的傳奇,自此陶朱公成爲後人頂禮膜拜的商聖。

想,如果屈大夫棄政從文,著書立說,說不定能留“一騷一”千古。

屈大夫的忠,在一定程度上被後世君王貼上了“以此爲榜樣”的標籤,也只是爲了彼時自己的江山而愚他人之心罷了。當政見不和亦或不爲所用時,彼時的忠或許會成爲此時牢獄的藉口。忠於政治,遲早會成爲利益下的鬼魂。

我並不是完全排斥忠誠,所謂“道存則顯,道沒則隱”,一個人應因時勢而生,隨大道而行。執着於已經腐爛的政治,大可不必,與其在刀刃上跳舞,不如竹杖草履,行吟于山水之間,蕭歌於煙雲之巔,悠悠世日,心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