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穿過時間的縫隙散文

穿過時間的縫隙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從雷神廟裏陳列的那張千瘡百孔的雨搭圖片,到楊子榮紀念館裏那塊真實的鐵皮雨搭,百餘個子彈孔洞望過去,望到的是時間的疊壓。那些孔洞經久地讓我無法釋懷。

穿過時間的縫隙散文

雷神廟戰鬥遺址在牟平城南,在現代城市氣息的包裹之中,青磚灰瓦,苔痕斑駁,這裏帶來時間的陳舊與滄桑足以讓我們全心探尋,而向更爲久遠的歷史深處探去,此處竟爲金代進士範懌的花園,史稱“範園”,"範園春曉"也就成爲牟平十大景之一。站在久逝的歲月面前,越過當年的儒雅之地與現代戰爭的重合,你幾乎難以彌合此間的巨大差異,這讓我常常生出一種有關人類的生存理想,就像前段日子去往日照千年古縣莒國的經歷一般,那個有着悠久的千年文明歷史的古縣,在現代中經歷着戰爭浩劫,我爲此寫下過一首詩,也許是一種徒勞,但即使是用一支筆寫下了徒勞,終歸要做下去,那首詩名爲《戰爭藝術》,

時間疊壓成青綠色鉢衣

包裹着春秋莒國的青銅劍

而我們站在千年古縣的現代時刻

嗅着曾經一場場戰爭的血腥

是的,我叫那劍上的銅鏽爲鉢衣

因爲它不僅鈍了鋒刃,鈍了歲月

鈍成了古風

鈍成一片寧靜

而寧靜的前身是修行的藝術

是的,那種世事安寧是我的歹願,是我對人類生存命運的美好歹願,時間長了,我甚至幻想那歹願會變爲持久的真實。

仍然需要重新回到這場發生在此的膠東抗日的烽火燃點,正視這場由司令員理琪率領的三軍一大隊二十餘人,於雷神廟以寡敵衆,抵抗數以幾倍的日軍,所打響的膠東抗戰第一槍。我在那張佈滿彈孔的`雨搭面前停留得最長,還有那扇被槍打掉的木門,院內滿是彈坑的石碑,瞬間會令人身臨其境,那些從四面八方射入雷神廟的子彈,在我們的意念裏呼嘯而過。這就是歷史遺留給我們現代人的巨大意義,還原戰爭現場,警示自我,重新熱愛生命,這些常是我的所得,如果人類真正學會了自省,也許,戰爭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減少,生命得以受到尊重,安寧的世事生活並非遙不可及。

而同處牟平的楊子榮紀念館裏看到的是一塊真實的雨搭,若不是被玻璃罩住,我定要親手摸一下那孔洞,摸到子彈的瘋狂與尖利,摸到人的侵略性與亡命之惡,摸到抵抗的巨大勇氣,還有終將誰都無法爭奪與把握的時間流逝。

對於楊子榮這個人物的進一步認識當是此行的幸事,最爲重要的是,也爲我澄清了多年來有關一段記憶的錯位。在我的記憶當中,一直把在黑龍江兒時經歷的一場電視劇拍攝混淆在楊子榮與當年的電視劇《林海雪原》上,在此行中我再次把個人生命中的黑龍江與山東聯繫在了一起。

這個記憶即深刻又朦朧,我很小的時候就在黑龍江的隆冬雪夜經歷過那場電視劇的現場拍攝。當然,我和父親、母親是羣衆演員,記憶當中,我們在共青城那條寬闊的冰雪路上奔跑往返,似乎還有幾匹馬拉着雪橇混在人羣裏,昏暗的照燈之下除了下落的雪片便是村人們呼出的大片白氣,以及腳掌踩實雪路的咯吱聲。那時候我大概有三五歲的樣子,只有模糊的奔跑與白色的印象,後來就着記憶的蛛絲馬跡詢問父母才知道,那是在拍攝電視劇《今夜有暴風雪》,是樑曉聲先生的中篇著作,由陳道明主演,是有關知青在北大荒的墾荒戍邊、建設邊疆的生活經歷再創造,並非是電視劇《林海雪原》,但兩部電視劇拍攝的時間比較接近,都在八十年代初期,由此看來,連記憶都是被時間重新塑造的,也讓我們重新對時間進行思考,它並非是線性,而是摺疊、重疊、分叉,迷宮一般,或者我個人理解爲對遺忘的塑造便是循環不息的時間。

我們在共同回憶的過程裏,父母們驚訝於我還記得那些生活碎片,現在想來,能有如此的經歷,實屬幸運。後來查證才得知《林海雪原》電視劇由導演朱文順導演,林達信主演,1986年10月上映,由吉林電視臺出品。而在我步入寫作之後,才得以更深入地閱讀作家曲波先生創作的這部原著長篇小說,也算是對楊子榮這個智慧叢生的人的認知補充,以及那段歷史的重新溫故。

對於我有着一段東北生活記憶,並從那裏落地的人,紀念館裏能勾起記憶的物件實在多,楊子榮的生平又一次把山東和東北聯繫在一起,楊子榮雕塑,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書籍留存,繳獲土匪的水煙鬥,棉帽子,貂皮帽,雪松林。。。。。。每一樣物件都劈開一道通向歷史與生命記憶的縫隙,那段歲月的複雜與當下得以無形共通。

最終要說養馬島讀書節此行確是一場幸事,除了再次深入歷史與當下的行走,對牟平的養馬島風光,沁水河畔的沁水閣,書香校園牟平區第二小學,書香機關檢察院,書香社區東華苑社區,書香企業領導力發展中心,鄉村文明家園龍泉鎮河北崖,一個瓶蓋打天下的誠信企業麗鵬股份公司,幾近對牟平有了全面的瞭解,而最爲讓人感到意味持久的是“讀書”二字的指引,可以說,這場盛會由“書”而生成和連接,由牟平對文化與歷史的尊重而得以綿延。

歷史是一本人類的大書,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塑造着自己的歷史,又在歷史中留存着記憶,也許,這就是被推動的時間之謎。

我承認我愈加對歷史感興趣,記得有位哲學家的思想,時間並沒有“現在”,每一個所謂的“未來”都是瞬間成爲過去。大抵是這樣的意思,所以,我常常感到抓住“當下”的艱難,我們唯一能望到的其實是綿長的過去。而過去與未來之間那可貴的分秒終將是那道切入生命的縫隙,時刻讓我們學會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