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文人相輕散文隨筆

文人相輕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誰也想象不到,這般近於奉承的話語卻是出於謫仙人李白口中。這個充滿傳奇與浪漫的人物,竟然與比他長十二歲的孟浩然結下了深厚友誼。詩中,李白描寫孟浩然摒棄官職,白首歸隱,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他還毫不吝惜地把孟氏的高雅比爲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惺惺相惜吧。

文人相輕散文隨筆

自古文人相輕,藝人相賤。文人骨子裏有傲氣,不服輸,看到有比他好的就會輕薄,這似乎成爲多數人的共識,成爲人們心中默認的定數。

難道真的是文人相輕嗎?恐怕李白與孟浩然這樣的忘年交也並非贊同。 “文人相輕” 出自《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文人之所以相輕是因爲:“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

反觀當下,沒有了所謂的相惜,只有相輕,並且冠以古文人之名,實在是不厚道。文人相輕,自古而然。而時下的作家們相輕卻已經升級互相攻擊和謾罵的程度了,使得整個文壇罵聲一片。江郎才盡的作家害怕被人忘記,時不時找個名人大罵一番,經過媒體的炒作又火了起來;某個美女要出書,先找個風頭人物罵她個性變態,書的發行量就猛增。

本來文非一體,詞非一家,相互交流,相互成長,對於文人學者來說都必不可少,曾經,伯牙子期傳爲佳話;曾經,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都以作者最不忘的初心來創作;曾經,教學相長也是人們的共識……

難道文人之間不能如此嗎?

我們現在所處的並非魏晉之際,也不必恰如那時的文人,一定要太過注重細節或者形式,但是相互欣賞卻永遠不會過時,從另一方面講,文學性離不開人性,你說,因爲同是文人,所以纔會相互對罵;因爲是文人,所以相互輕視,這理由顯然有些冠冕堂皇了。“與其靠互相對罵來提高知名度,還不如靜下心來多寫幾部好作品”。

如果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濫,互猜互損,這之於文人是否太過無趣?我們不奢求這個年代經典作品層出不窮,我們只是期待真誠的'寫作,我們希望閱讀健康而深刻的人文狀態,而不僅僅是用快餐文學來打發光陰。所以,那些所謂的文人之間的各種“把戲”也該適可而止了吧?用一顆欣賞的心、和一雙欣賞的眼睛去看待別人,學會取長補短,勢必是智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