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我家家風徵文

2017我家家風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你若問我,什麼是家風?我會說:我的家風是一本無言的書。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在渾然不覺中潛入我們的內心,滋潤着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我們做人做事的行爲習慣和行動準則。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我家家風徵文,歡迎大家閱讀!

2017我家家風徵文

  【2017我家家風徵文1】

幾度酷暑寒冬,架子車的胎磨破補上,補上又破了,再補。一尺多長的鐵杴頭不知換了多少個。一座山終於被我們全家人搬到了溝裏。沒有了山,沒有了深溝,出現在眼前的是四畝多坪好的地。種上了父親早就想種的經濟作物。天道酬勤,莊稼長勢很好。

村裏人稱父親“愚公”,我們是“愚公”最爭氣的兒女。那些年,苦苦求學的我們也如願以償。我上了一所大專院校,小妹中考全市第一,大弟考取了理想的大學,小弟大學畢業,報送上了研究生。最榮耀的是,省上招公務員,他筆試面試都是第一,被順利錄取。如今,我們姊妹幾個在各自的城市事業小有成就。始終支撐我們的是父親那句話“頭上有個天,只要人勤快。”

父母還教育我們做人要厚道,善良,誠實,包容是做人之本。

有一年冬天,堂嬸家要蓋房子,想把一塊大圓木存放我們家,父親答應了。父親爲了安全,拆了三間屋的一盤炕,把圓木擡了進來。我們姊妹幾個都感覺不方便,擋來擋去的,少不了埋怨幾句。父親立即批評了我們“幫人如幫己,誰家沒有個難處。”我們不敢再多言。

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堂嬸家要做木工活,才把木頭拉走。誰知拉去的當天晚上,木頭被偷了。天未亮,堂嬸來我們家狠勁砸門,母親急忙把門打開問堂嬸出什麼事了?堂嬸劈頭蓋臉地罵道“我太相信我兒了,結果我兒把我害了。”母親問怎麼回事,堂嬸說“圓木被偷了,我來你們家看看。”聰慧的母親隨即就明白了。堂嬸竟然把跟她同輩的父親罵成她兒子。母親氣得渾身哆嗦,一個字都說不出,把每一個屋門打開,讓堂嬸搜。

當堂嬸搜遍了所有的角落,沒有發現她要找的圓木,氣狠狠地走了。父親始終一言不發,母親氣的一直在發抖,流眼淚。我們幾個孩子恨不得要找堂嬸拼命。父親慢慢地說“身正不怕影斜,你堂嬸也不容易。”

八十年代初,生活條件都不好,丟一根大圓木,誰都心急。但左鄰右舍知道堂嬸懷疑父親偷了她家木頭,都抱打不平。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幫堂嬸找被偷的木頭。

順着車轍印,又有人提供線索,圓木在另一個村子裏找見了。堂嬸當時就傻眼了。幫忙的人給她拉着木頭,她卻急忙向我家跑來。進門時臉紅透了,一個勁地給父親道歉,“他二爸,我冤枉你了。”父親說“找到就行了。”父親當時還給堂嬸倒了一杯水。

堂嬸蓋房時,父親照樣去幫忙,並且還那樣的賣力。

由於父親辦事公平,村裏人把父親尊稱爲“總理”,大小事情上都有父親的身影。在父親的'支持下,主家的紅白喜事順順當當地進行。

最有趣的是鄰居的兒子結婚那天,是大弟給父母定下機票飛往北京的日子。父親執意不去北京,要給鄰家主持婚禮,說是答應人家了。大弟無奈,讓母親勸勸父親,父親說“話說出去了,不能改變。”母親調侃父親“少了你的主持,人家還不結婚了。”父親幽默地說“我當主持,新郎官更高興。”孝順的大弟退了機票,等着父親主持完鄰家的婚禮再定。

正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們姊妹得到了村裏人的好評,說我們就像地裏的好莊稼,長得茂盛,直溜。如今我們的孩子學習優秀,懂事,勤快。天道酬勤,寬厚待人,代代相傳。

  【2017我家家風徵文2】

百善孝爲先,敬老孝老記心間。崇勤勞,尚儉樸,誠實勞動創幸福。樂助人,講友善,誠信文明甘奉獻。親人愛,鄰里和,團結友愛心裏樂。愛學習,勇進取,自立自強裝心裏。愛國家,愛集體,遵紀守法嚴律己。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良好家風代代傳,益家益國心裏甜。

以上是我家的家風。何爲家風?簡言之,就是一個家庭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風氣。一個家庭的家風好壞,不但對家庭成員的道德、成長和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周圍的人,甚至社會也有一定影響。

我家的家風,是在世世代代的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百善孝爲先”,愛老、敬老、孝老,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母親常說:先有老,後有小。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子女是回報不盡的。我的父母對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關愛有加,十分孝敬:在那物質財富匱乏的年代,吃的、穿的總是首先想到老人;寧願自己忍着點,也要先考慮老人的需求。父母的言行在我們心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和弟弟從小就懂得要關心父母的健康,爲父母分憂,好吃的先讓父母吃,老人吃,這已成爲家中的固有習慣,一直傳到孫輩。

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祖祖輩輩都是克勤克儉過日子。“成由勤儉,敗由奢”,“一粥一縷當思來之不易”。我家不僅在物質匱乏的艱苦年代這樣,就是如今生活好了,物質豐富了也是如此。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糧,生活中不講排場,不搞鋪張浪費,是全家幾代人的共識。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兒子在重慶市一中上高中了,還撿他姐姐的舊衣服穿,從來不覺得沒面子。

我家祖祖輩輩沒有文化,從我們這一代開始,纔有機會上學,所以特別珍惜學習的機會。上學不用父母操心,工作不用父母牽掛,還把熱愛學習的良好品質傳給了子孫。教育孩子要有志氣,努力學習,憑自己的真本事去參與社會競爭,在社會上立足;鼓勵他們從小學會自立自強,敢於面對困難,勇於進取。在從小學到大學的求學和畢業後的就業過程中,幾個孩子都沒有依賴父母去開後門找關係。當時,他們不完全理解父母的苦心,甚至對我們做父母的多少有些意見。孩子們長大後,終於理解了這是對他們的另一種愛,就是要讓他們懂得奮鬥,懂得珍惜。孩子成家,買房,買車,都靠自己的努力,沒當“啃老族”,令我們十分欣慰。

在當今社會裏,有的人價值觀被扭曲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滋生蔓延,甚至腐敗墮落。我們及我們的子女總是保持着清醒的頭腦,嚴以律己,遵紀守法。堂堂正正地做人,老老實實地做事,成爲我們做人做事的準則。在工作中,愛崗敬業,能吃苦,敢於擔當。

學習無止境,我們雖然退休了,但仍不忘學習:學習健康和養生知識,堅持讀書看報,堅持收看每天的電視新聞節目。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終生追求的目標。孩子們大學畢業工作後,仍堅持學習,拓寬知識面,學習技術,學習管理知識等,做到與時俱進,這也給孫輩傳遞了正能量。

在家庭成員中、親友中、鄰里間,突出一個“情”字,愛情、親情、友情,不可或缺。大家通情達理,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體貼,互相幫助,和睦友善。

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婆媳之間,關係融洽,生活其中,其樂融融。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日子過得充實,有滋味。工作學習及家務事之餘,我們堅持積極文明的業餘生活,開展了讀書會、家庭春節聯歡晚會、音樂會、親友運動會等活動,從大到小,每個人既當演員(或運動員),又當觀衆。活動內容主要是詩歌朗頌、唱歌跳舞、樂器演奏、猜謎語、打乒乓、跳繩、踢毽、投籃等,愉悅身心,樂在其中。

我們定將老前輩傳下來的良好家風發揚光大,在新的歷史時期賦予其新的內容,讓正能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我堅信,作爲社會細胞的每一個家庭都樹立和傳承良好的家風,全社會將會形成一股巨大的正能量,這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