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的散文隨筆

秋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秋的散文隨筆1

慢慢的,夏日不再那麼炎熱,慢慢的,心也隨之靜了下來,不再有夏日的煩躁,不再有那動不動就心隨我動,我隨着氣溫動的被動。

秋的散文隨筆

在經歷一場夏日裏最平常的一場小陣雨的洗禮,等到了雨過天晴,稍稍感到了一點秋意。早晨,一陣涼意襲來,我醒了,感到的是一陣陣的舒爽,當然,只是心情上的感覺,因爲中午還是那麼的熱。畢竟,秋天和春天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最近常常聽到一句話:“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不過,很可惜,在我的生活中沒有苟且,只有詩和田野,或許,我是在自我麻痹吧!抑或許秋天能給我帶來一點點驚喜吧,突然又有點期待了起來。

“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意境還早了點,不過隨着天氣的點點變化,還是會隨着這舒適的天氣把自己調整成一天到晚的好心情。在城市的喧囂中是感受不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場景,或許在過幾天,我可以揹着單反,一個小小的揹包,踏着枯黃的樹葉,走在山間小路,享受一個人的靜謐,欣賞着樹葉凋零的變化。感覺自己就像一片枯黃的樹葉,一片火紅的楓林也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吧!

在窗邊掛一串風鈴,可以聽到叮鈴叮鈴的秋的聲音。安靜,是我對秋的理解,不需要刻意的去突出,不需要勉強的理解,感受秋意帶來的不一般的味道,不像春天般充滿生機,不像夏日般鬧,不像冬天般的死寂。

靜靜的等待深秋的到來,衣櫃裏的秋褲或許也會有了用武之地。願意隨着時間,隨着秋天的腳步踏入山林,享受美景帶來的豐富享受,就讓你跟着我的腳步,我跟着秋的腳步,一起去旅行。

再見,夏天!你好,秋天!

秋的散文隨筆2

秋到,風起,雲舒,葉紛飛。

會在這個適合收藏的季節,奔到滿是楓樹的一隅,傻傻地站着,擡起頭,等待。我以爲,這樣伸手得到的東西,是它的心甘情願,也就是最美麗的珍藏。它小心翼翼躺在我最珍愛的書裏,乖巧而溫順,而與這個年紀的我們沒有太多相似。

我是一隻提線木偶。

傳說,那根控制我的線是一個叫‘高考’的傢伙。像是被灌輸了無法清除的思想,我直到最後,都沒有想明白,我,爲什麼會一直對它言聽計從。也許人類的評論是對的,因爲,你的人生,在他手裏。可我,只是提線木偶,沒有情感,沒有對人生的獨到見解。

所以,在那個夏天慘烈的分離裏,我是一個逃兵。那個寫滿字的黑板,那些胡亂嚷嚷的人,那個不放棄最後幾秒聲嘶力竭的人,那個裝滿我整個青春的教室,竟是最後的儀式。提線木偶,你在害怕什麼?我搖頭。因爲,在這個鮮活的世界,我是木偶。興許,我害怕給他一個讓我們都不愉悅的答案,這些,在那個叫回憶的東西里,最好都不要出現。

秋到,風起,雲卷,葉未落。

我是一隻提線木偶。現在,我的線斷了,僅此而已。

那個說要改變我人生的傢伙跑去哪了,幾經周折才知道,他又去禍害無數的‘別人’了。我的程序裏沒有輸入喚醒別人的定義,所以,無需執行,有些東西,想想就好。我是斷線木偶,不知道什麼是理想,什麼是改變。

這一切,被灌進無數縷秋風後,變得愈加淒涼。有人告訴我,秋天適合懷念。是嗎?很久以前,好像也有人告訴我秋天適合收……無論怎麼掙扎,都想不起來了,線斷了,我的記憶都在裏面的。

習慣是一劑毒藥,作爲一隻木偶,我確是深切地明白了。習慣性在不想聽的課堂發呆,習慣性木腦袋一片空白,習慣性躲在高高的書堆下琢磨滑稽的文字,習慣性在夏天的傍晚倚在迴廊裏欣賞晚霞……我已經會用優美的措辭了,興許,是線的功勞。在這個季節,再找不回我的習慣了,淡淡的憂傷。這是情感嗎?

我是斷線木偶,在秋天,沒有紀念,沒有回憶。

所以,我要在秋天改變。沒了線,我可以自己創造紀念冊,裏面也寫滿叫做過去的東西,儘管有人說刻意的記錄是無用的。我只想說,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我要在這個叫做‘世界’的地方,留下足跡。我要在郵筒裏看到白色信箋,我要在街角看到願爲我回頭的人,我要站在舞臺上告訴全世界‘我不是木偶’,我要……我要……秋到,風起,雲舒,葉已落。

星期五的下午,在奶茶店喝完一杯香蕉美莓,嚼完最後一顆棉花糖,在操場看飛機從學校上空飛過,在小巷聽到近處火車經過的轟鳴……後來,在街道盡頭的雜貨鋪看到一隻提線木偶,便買了下來,閨蜜一臉疑惑‘竟然不講價,貴’。我笑了笑,沒有回答。

我不是提線木偶。是這個秋天,讓我看到了自己真實的面目。

提線木偶沒有秋,他的四季,都是夏天。

我說,我是那個爲你掌燈的人

我說,我想坐大大的有霓虹閃爍的旋轉木馬。我說,我想把最後的禮物換成原來的那副對戒。我說,請你在能夠想起我的一剎那給予它一個可以有的歸宿。我說,新的一年又要走了似乎一起要走第四個新年。

面對流淌着輕音樂的寒冬校園,我總是能想到列車緩緩走進站臺的每一個啓明燈。數了很多相聚分離的場景,也只有那次你睡過了時間我獨自在車站撥着響了一次次的嘟嘟聲卻始終打不通的電話。我還是會記得你略帶醇酒的炙熱氣息和絲絲冰涼的臉頰。

其實,走過的路不是也是很溫馨的嗎。我總是習慣有搭沒搭的閒聊,或者只是各幹各的擠在同一間小屋裏,你可以一直出現在我的視線裏。我喜歡摳你坑坑窪窪的大小疙瘩,吹吹你的耳垂,你或許只是假裝目不轉睛的盯着電腦屏幕卻會突然搞怪的嚇我一大跳,然後你會有成就感的發出奇怪的聲音。

三年了,我最喜歡也是會經常想起念念不忘的三個地方(我過生日的小家,一起患難的小家還有那個你誤了時間帶我去的小家)我會喜歡在第一個小家裏你幫我過得生日,放的《茶館》你替我洗的衣服,還有我燙的第一個捲髮,你會很無奈的說:把你打扮的美美的就送上車,自己還沒來得及看就的急匆匆的走了。

到了學校不許洗頭髮洗臉,更不許和小男生說話。我懷念的第二個小家,是因爲在我倍感孤獨的時候你固執的要我回到你身邊,吃的是你說我會很喜歡的牛筋面,當時你還在補習,每天帶着我出入小家和老師家。還會很不情願的檢查我的背誦。

搗亂我寫作業的衝動。當時的你不是還是很頑皮嗎?告訴我想我的時候會用你的肚肚想。第三個小家是因爲你對我的愧疚,帶着你沒有醒過來酒的腦袋撐起我的天,硬是把我的手塞到你胸口。

每次你都要帶我吃好吃的,害怕我跟着你受委屈,卻不懂,我千里迢迢找尋的只是一個可以看得見摸得着的真實的你,只是想靠着你,讓你用大大的肩膀抱抱我,其實我真的很累。有時候,想念足以把一個人摧垮,也足以使一個人強大。凌晨的火車拖到三點還沒有到,你告訴我退票買最早的大巴,空間距離其實真的很可怕,讓兩個想要相見的人一刻都沒有辦法等待和守候。

我不懂,你是否會和我一樣想起我的一舉一動,偶爾看見和我一樣的背影而感到莫名的心慌和焦急。距離,時間。我真的很討厭。我害怕流逝,我擔心走遠沒有機會回想彼此可愛的面容。你想要的鍥和不是我沒有的稀缺品,只是你從來不會講你需要什麼,你欣賞什麼,你關注什麼,你珍惜什麼,你厭惡什麼,你想要得到什麼,你幻想的將來有什麼,你渴望的生活會是什麼,你腦海裏的另一個她會是怎樣的情景。你從來不會說出口。

我穿的第一雙高跟鞋是在你的慫恿下買的,到現在我都是很喜歡,身高不是侷限怕的是沒有空間,楊媽媽說過,在孩子成長的每一階段把營養補充好就不會擔心你擔心的那些,難道只有低個兒才配和低個兒在一起,還是規定的必須那樣搭纔可以。

我要的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距離和屬於朋友間的幸福。如若我在你心裏,情敵三千又有何妨。呆在一起厭倦了,那就擺好位置繼續重新認識,總有新的發現和沒有見過的閃光點。再多的痛都比不過眼睜睜的看着心裏的人越有越遠,再多的坎坷幸福都比不過心裏的最深處默默隱藏的否定。如果可以,時間可以改變,怎麼不去試着把對方帶到陽光處用全新的意識和心態去感官去接納。再多的不合適不是也有過溫馨的契和的,不是嗎…

這個冬季,我喜歡上了一匹野馬,它可以馳騁可以飛奔,可終究還是要回到廄裏棲息生存。我可以任憑大風大雨,無所顧忌的把門敞開,掌着最亮的一盞燈等待歸來。

秋的散文隨筆3

秋天,帶着蕭瑟的落葉來了,還未貼近呼吸的大地,它們便旋轉着舞步開始遠方的流浪了。

又是一個黃昏的降臨,站在街口的對面,我數着過路的行人,沒有看到苦悶的臉孔,有的只是輕鬆的步伐和歡快的言語。也許,大地已經存放了它們厚重的腳印,所以今年的秋,帶給他們的是收穫的歡愉。看到如此情景,我便深深的呼吸了飛過鼻翼的空氣。

悠揚的鈴聲飄過了小路,飛到了樓頂,又兀自滑滑伴着朗朗的書聲,香飄滿園。整個校園又催生了新的生命力。隨後,響在耳邊的是嘹亮的軍號,看到的是精神飽滿的神情,我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久違的笑臉,原來,我也曾這樣稚嫩過,我也像那些在炎炎烈日下的孩子們一樣豪言壯語過。

走在寬闊的路上,會有很多洋溢着青春的面孔迎面而來,他們對着我清甜的叫一聲:學姐。是的,我記得:原來我大二了。我再也不是懵懂無知的踟躕者。再也不是對着文字默然的茫然者,再也不是僥倖通過關卡的幸運者。我曾偷偷的數着忙碌者的身影,偷偷的嘲笑着自己,我是多麼的清閒,我不用和時間相互掙扎,也不用特意的爲自己準備無形的負擔。

現在,我才明白,短暫的安逸已經過去,清淡的茶水飲用已盡。如果我還凝視着空蕩的水杯,我遲早會被埋沒在沙漠裏。

昨夜,下了一場即時雨。紛紛飄落的雨水沖刷了舊日的漬跡,彷彿帶走了沉睡一年的惰性。落地窗外的世界已經在我的心中改變了模樣。

“漠漠清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清晨,我又一遍的聽到悅耳的鈴聲,雖然初秋陰冷天氣使我顫慄,但我還是充滿了信心。落花無意流水無情,我便與飛速的秒針穿梭在隧道里。

那在南漂的路上

記得很久了吧!

一個朋友和我在南漂的路上,給我說了一段話。每當心情不好,失落無助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些話……

他說:“你知道我們爲什麼漂嗎?”我說:“這還不簡單,爲了賺錢過日子。”他說:“或許吧!但我更覺得我們的漂是爲了停下來。”

是呀,我一直在尋找我爲什麼漂?不就是想有一天漂漂亮亮,踏踏實實的停下來。

他說:“人可以達不到目標,但不能無慾無求。有一句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雖然聽起來很極端,但本來就這個理。”

人不但要活,而且要給自己一個交代。或許對於這個社會我渺小的微不足道,儘管如此還是有那麼些人需要也必須爲他們撐起一片天空。

因爲人不但要活,還需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千萬不要問錢真的那麼重要嗎?因爲錢真的很重要。”

不怪這個世界或誰這麼現實,而是我們應該去面對現實。對於平凡的我們來說現實很多時候就要用錢去面對,爺爺的一副眼鏡、爸爸的打工路上的背影、奶奶的一口假牙、媽媽日夜的盼歸、老婆的一件衣服、孩子的一包奶、同學的聚會、朋友的禮尚往來……太多太多!

“忘掉過去吧!一個只顧的回首的人怎麼可能走遠?”

不是嗎?就看看身邊的人,那個只要不是在等死的人不在奮力的往前追。是我的“腿”長還是絕望的看不到一點點光明,才這樣走走停停?

“不要太依賴別人,包括自己的親人。就不說其他的了,我們不是生活無憂的富二代。人最起碼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活的踏踏實實。”

是呀!父母終將會在我們無憂無慮的時光中悄然老去,突如其來的壓抑措手不及。

“我們雖然不是所謂的富二代,但我們能怪父母嗎?或許到頭來不可一世的我們還不如父輩,自己能成富二代的父親嗎”

好多人都想坐想其成,不費吹灰之力就擁有鮮花掌聲。但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碰到,狗屎運不會眷顧每一個人。

“每個人以不同的姿 態活着,無論敢與不敢願不願意都要面對。歲月輪迴無情,開心一天不開心也一天。人長的帥與不帥美與不美都無從選擇,但人一定要活的灑脫。難過了找個適合的地方哭,開心的適合能笑就盡情的笑。何必枉等人可憐回眸,何必害羞。”“人生需要積極但同樣也要學會等待,不是每一次都會剛剛好。”盲目的追求有時候只會背道而馳,越走越遠。

“人無時無刻不在面臨選擇,不敢說拿的起放的下也要勇於去承擔。”敢於承擔纔能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發展。

《別惹螞蟻》觀後感

電影《別惹螞蟻》講述了一位個子矮小的男孩在受到同伴們的欺負後,將怒火灑向小螞蟻,結果自己卻被微縮成螞蟻般的大小。在螞蟻王國,被罰做苦工的小男孩通過與螞蟻們的共同生活,最終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螞蟻在人類的面前,顯得多麼的渺小,人類的一根小指頭就能將其置於死地。但是弱小的螞蟻卻給了我們人類最理性的思考,讓人類懂得了如何團結,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學會包容。

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一團!

當小盧卡斯被同伴們欺負的時候,便將怒火灑向小螞蟻,他用火力強勁的水槍射擊蟻穴,讓螞蟻們無家可歸。面對盧卡斯這樣強大的敵人,嬌小的螞蟻並沒有畏懼,而是在蟻后的有力組織下,螞蟻們聽從指揮,團結一致,迅速解決水患,並嚴厲懲處水患製造者——盧卡斯。這可以看出在一個集體中,如果大家都“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那麼螞蟻王國是很難戰勝敵人,更別說守住自己的家園。

尊重生命,也是尊重自己!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賦予人類強大的力量,並不是要我們去欺壓弱小,以強凌弱,而是要我們懂得珍惜,學會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盧卡斯因爲比其他同伴個小,所以經常遭到欺負,同伴在每次欺負盧卡斯之後還說:我個大,你個小,言外之意就是個大的可以欺負個小的。受氣的盧卡斯於是將怒火灑向比自己更加個小的螞蟻王國,因爲他認爲自己個比螞蟻個大,可以欺負它們。但沒想到的是,螞蟻們——人心齊,泰山移,遇到危險不害怕,派法力壯大的螞蟻巫師佐克親自出馬,將人類小孩盧卡斯變更成螞蟻一般的大小,最終戰勝敵人。盧卡斯正是不尊重生命,不尊重他人,將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強大力量用來欺壓其他的弱小生命,使得自己也變成螞蟻,還被罰到螞蟻世界做苦工。

學會包容與接納!

盧卡斯摧毀了螞蟻王國,當他被帶回螞蟻王國時,螞蟻們並沒有立即將他處死,而是在蟻后的命令下,小盧卡斯被罰做了螞蟻世界的苦工。但更多的是,在螞蟻們的包容、理解、關心下,小盧卡斯學會了和螞蟻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並相互團結,相互幫助,彼此之間還成了要好的朋友。螞蟻們的包容、接納和理解,也讓盧卡斯明白了更多的人生道理。

再回到現實中,面對着競爭激烈的社會,面對着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對着全球變暖、自然災害的頻發,面對着曾經我們久久不能釋懷的事、不能容納的人,我們是否也該思索下?在一個集體中,或許我們缺乏的不是智慧不是勾心鬥角,更不是爾虞我詐,而是團結的力量、尊重的美德!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缺乏的不是功名利祿,不是以強凌弱,而是一顆包容的心,一種積極向上、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

舊夢重溫之 大漠中的沙棗樹

舊夢重溫之 大漠中的沙棗樹

人們常說自己對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人老了,我對這句話體會更深。不過我這裏說的故鄉不是生我的上海。而是遠在千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蘇。我在新疆阿克蘇兵團農場生活工作了三十年,佔了我將近半輩子的人生,而且是人生最美好的青壯年時代。如今老了,每當和當年的老戰友聚會的時候,一起談論的最多的就是當年農場的生活。可以說新疆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常常想起農場的那些一草一木,想起農場的土坯壘起的房屋,想起農場邊上那廣袤的大漠,想起……

記得05年暑假(那時我已回上海十多年了),我和妻子去太原看望我的二哥,順便去了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遊玩。那也是比較偏僻和荒蕪的一片地方,在這裏我又見到了十多年不見的沙棗樹,我高興的對妻子說:你看,沙棗樹!那時我的神情是那麼興奮,激動,彷彿見到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

記得在新疆最早知道的樹就是沙棗樹:那還在我們從上海剛去去新疆的火車上,來接我們的兵團農場帶隊人員(有的是比我們早去一年的上海知青,也有一些是兵團農場的老幹部),就教了我們一首歌《送你一束沙棗花》,我現在還記得幾句:來來來來來,年輕的朋友們,送你一束沙棗花,送你一束沙棗花……那帶有新疆風格旋律優美的歌曲後來成了我們上海知青常唱的一首歌。

下到了農場的連隊,我們看到這裏最多的樹木就是沙棗樹。農田的防風林栽滿了沙棗樹,農田的每條渠道上長滿了沙棗樹(那是沙棗掉在土裏自己長出來的),大路的邊上也長滿了沙棗樹。後來我知道不僅是我們農場,其他農場和維吾爾老鄉的莊子裏也都有沙棗樹。可以說,天山南北都有沙棗樹的影子。

沙棗樹可以說是新疆最不起眼的樹了:它沒有漂亮的外表,那褐色的滿是裂紋的樹皮,不由讓人想起那幅被稱爲《父親》的油畫上的那飽經風霜,滿臉皺紋的陝北老農;它那樹幹歪歪斜斜的,彷彿像被沉重的生活擔子壓得直不起腰似的;它的樹枝長滿了的小刺,所以不討人喜歡;它不成材,最多隻是被人們當作柴火。它沒有白楊樹的挺拔漂亮,也比不上胡楊樹的高大雄偉(那也是新疆最常見的兩種樹)。但它卻有最頑強的生命力:它耐鹽鹼,耐旱,和胡楊相似,但比胡楊更容易種植成活;它雖然沒有白楊高大挺拔,卻比白楊有更頑強的生命力(白楊易患病死亡)。所以在新疆那荒蕪乾旱的土地上到處可以看到它那身影,也成了兵團農場防風林的主要樹種。

每年秋天,沙棗樹的樹枝上就掛滿了成熟的金黃的沙棗,比黃豆大點的果實有點酸甜,果肉鬆軟,缺少水分,吃上去沙沙的(沙棗名可能由此而來),還帶點澀味,比起大紅棗來,口味實在相差很遠(順便說一句:老鄉那裏有一種沙棗,有小點的紅棗那麼大,果肉也沒有那麼鬆,吃起來也有點沙沙的,比較甜,口感比較好,據說是經過嫁接的)。但在那糧食緊張的年代,有沙棗可以聊以充飢解饞,實在也是件幸事。秋冬季節我們下班了就順手在樹枝上揪上幾顆,放在嘴裏嚐嚐。有比較甜的,就招呼大家一起來採。衣服口袋裏裝滿了,就一起回家,路上邊吃邊聊,嘻嘻哈哈的笑聲一路盪漾。那年代糧食很緊張,農活又很累,年輕人都吃不飽,冬天那漫漫的長夜就更難熬了。大夥白天就打些沙棗回來,晚上在宿舍拿鍋煮了吃。湯裏放些糖精(沒有白糖,要票),味道還真不錯,那湯酸甜酸甜的,那沙棗吃上去也不澀了。現在回想起那馬燈下(那時農場還沒電),大夥圍着火爐,吃着鍋裏的沙棗湯,有人吸着莫合煙(一種用手隨抽隨卷的煙),屋裏煙霧繚繞的,大家說着笑着。那時生活雖然艱苦但那其樂融融的鏡頭至今令人難忘。當然後來大家成了家,糧食也不那麼緊張了,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沙棗自然不當充飢的食品了,但偶爾我們看見樹上的沙棗,也會採上一把,放在嘴裏品嚐品嚐。

沙棗也是一些鳥兒的食品,那裏有一種我們叫作“沙棗鳥”的小鳥,比麻雀要大些,模樣和羽毛的顏色與麻雀相差不大,秋冬春季節就以沙棗爲食,於是它的糞便裏就帶有沙棗核,沙棗種子就依靠它飛向了四面八方。只要條件合適,沙棗樹的種子就會發芽生長,那些小鳥就成了沙棗樹的播種者,沙棗樹就這樣長遍了天山南北的大地(當然主要還是人工的種植栽培)。

沙棗樹有芬芳的沙棗花。每年的五月,是沙棗花盛開的季節。農田四周的那些沙棗樹都開出了金黃色的花,小小的花朵,有點像桂花,每條樹枝上都開滿了那金色的小花,就像一顆顆小星星掛在綠色的樹葉中,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引人注目。這時彷彿整個世界裏裏都充滿了那沙棗花濃郁的馨香,即便在家裏關上門窗也可以聞到那芬芳的香味,讓人留戀讓人陶醉,似乎整個世界都被沙棗花染香了。姑娘們下班回家,都喜歡隨手採上一束沙棗花,回宿舍找個瓶子插上,把那簡陋的宿舍點綴的美一些。這種情景也許只有在新疆的農場裏才能體會到。

07年我剛退休,就和妻子迫不及待的踏上了返回新疆農場的道路。一踏上農場的土地,就發現農場大變樣了,早期我們居住的那些土坯房幾乎都找不見了,換成了紅色的磚房,團部也蓋起了樓房,街道鋪上了瀝青路面(包括連隊的主要道路),我原來工作過的學校也蓋上了大樓……,一切都變了,農場變得更美麗了。

但我發現原來到處都是的沙棗樹卻大大的減少了,原來連隊的防風林裏的沙棗樹幾乎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胡楊樹。我好像有點失望,但又說不出什麼。我沒問農場的朋友原因,我似乎明白:沙棗樹的醜陋,它的無用,決定了它被淘汰的命運。

我不爲沙棗樹的命運感到惋惜,但我依然懷念它,感謝它曾經帶給我們的芬芳和快樂。

寫於二零一三年五一前夕

夏天的聲音

我聞過百種芳香來自四季,我有過千次幻想交付現實,夏天的門正敞開着,你騎着紅馬馳來,蟬聲就在夏的殿堂驟然響起。我心中這架天高雲淡的鋼琴在蟬聲裏流動,所有的激情被你牽引,生命的辭令滔滔不絕。

是蟬將心靈的淚水一忍再忍,將執着如初的歌謠吟唱至今。酣暢淋漓地渲染夏之華章。撫首傾聽,眼前深綠的風中蘆葦和隱在蒲草中的野鴨,都在版畫一樣的黃昏向我呈現北方的美;夕陽下村樹是幅鄉土畫魅惑我們回家,牛羊同路車馬同行,鋤頭可荷可提。田野上毎一壟麥穗旁都有彎腰的農夫,農夫和麥子親切無比。我幽蘭的心窗被徹底洞開,與蟬們遊弋於夏的原野上,寵辱雜念全無。所有的語言緊跟在蟬聲的後面,感悟這平平仄仄的的夏之韻。在蟬們翕動的翅膀上,我的睡姿優美編織千年不醒的夢,感動千物百籟,感動地老天荒。

夏季的微風掠過肩頭,我與古老樸實的村莊,並首比肩的承受陽光,陽光之下是吉祥的花朵,形象而真實,花海之中玫瑰像燃燒的嘴脣鮮豔奪人,她們一萬次的凋零又一萬零一次的盛開,多少愛情的故事在玫瑰面前撣盡風塵。

夏之精靈的蟬努力在枝頭歌唱,像襲人的浪花落在我的心湖,我把散落的句子撿回來,感動在一種氛圍裏,一如既往的傾聽,直到心中緘默成你的吶喊,沉澱成你的喧囂。之後就開始構成一首詩歌,把語言撕開甩碎,讓躍撞而至的浪涌入魂魄,祈願夏天永遠被我熱戀。

傾聽夏天的聲音,感覺夏天真好。

許你一眼,情深緣淺

謝謝你,於那段歲月中存在過。

Z先生,如此之久遠的歲月未曾聯絡,如今可以安好?

算起離別的時間,半載之久遠,算起相識的今天,已然三年。三年的我,三年的時光。好的、壞的、愛的、恨的,真真假假,人走茶涼。再次提筆,竟無當時之疼痛。

昨日,晚,涼的,雨。

一個月裏,抵禦寒冷的能力,差的總有那麼幾天。那種冷,直逼心口,吸一口氣,專心的疼。

一場暴雨,澆落了幾朵開的正豔的花,滿地零落憔悴,如同你當年提起行李遠走他鄉時的情形。你那裏暴雨過後是否塵埃盡過,我這裏卻激起千萬情懷,無處思索。

真正的愛情併爲經歷幾次,卻唯獨與你最爲長久。當初,是愛的戀,如今,是不會心痛的念,是黑暗中的光,淺淺。

如今,我在光下,時事變遷,你在哪?如今的安好,曾經誰給予的晴天?

那日,我看見了一位與你及其相似的男子,淡漠、安靜,就如同我曾深愛的你。

一走一過,半面零落。一回一眸,半點閒愁。

吾雖蘇州城的小家碧玉,非杭州市的大家閨秀,亦非左立歌中的董小姐。但、那些故事依舊如她們一樣鮮明,那些歲月依舊如她們一般靜好純真。

在這樣的深夏裏,我怕是想你了。

Z先生,要怪就怪,許你一眼,情深緣淺。

作者簡七索i的文集

禪,是一枝清幽的蓮花

在看雪小禪的文字之前,友人正在看有關講解禪的書,素來好奇的我信手翻了幾頁,裏面講的大多關於佛經,我覺得此書無趣。大概是因爲我對於佛經接觸不多,所以看不太明白,可友人告訴我,這本講解禪的書,可以算是最簡單通俗的一本,大部分內容勉強看得懂,有許多講解禪的根本就看不懂幾句。

當時就覺得禪是高深的,它在彼岸,在雲端,我不瞭解,更難接觸。

可看了雪小禪的文字後,才知道,能將禪講解得通俗易懂讓世人明白,大概只有她的文字。

記得最開始看她的文章是在語文報上,一篇名爲《禪是一枝花》的散文,當時一看到那個題目,整個人的心神都撲到那篇散文裏了。

清楚記得這樣一段話“胡蘭成有本書名叫《禪是一枝花》。聽了,驚住,這樣的名字,是任性的,不說理的骨子裏和一切較勁的。有一種一意孤行的決然,分外的豔,卻又豔得得這樣荒涼。”

看了,覺得新奇,一個單單名字的味道被她講解得淋漓盡致。

“其實生活是禪。”

又說:“愛情也是禪。”

驀地,便讓我覺得禪意是那樣的簡單,溫暖,它就是一枝花,開在心頭。

後來在小書店找到了她的一本散文集《歡未央》,歡天喜地捧回了家,在燈下,細細品賞。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把那本書看完,心底裏有說不出的好。覺得她的文字自然雋逸。以前看楚惜刀的文字,覺得她的文字是十萬芬芳撲面而來,如畫似幻;而雪小禪的文字卻是陌上水間一朵蓮花,獨枝傲然,真實可觀,見一眼便被攝取了三分魂魄,可看完後,又取回三分菁華,把剛剛蓮花的清幽落在心上。

可文字有的不但是外表的動人,更多的是內斂的精魂。

雪小禪與衆多作家不同的,便是能用理智來詮釋情感,將生活中的煙火幻化爲悠揚的情調。

有些事情自己看見過,經歷過,合着她的散文一看,當日種種所思所感便如大雁春回重新涌上心頭,愈加共鳴。有些事情雖然自己沒有接觸過,可從她那細膩的文字中,感覺自己也參與了她的風景。

“愛情的禪意,其實,就在生活裏。就在那一粥一飯裏,就在那瑣碎的日子裏和相濡以沫的深情裏。”

看來這些,便覺得禪似乎是平凡之物,就在你我之間。

而事實,就是如此。

在看她的小說之前,記得她說過這樣一句話:“文字是我的針,我不斷地繡着自己想象中的愛情。”

看了她的小說之後,笑了笑。其實她的小說很現實,這些故事中的某一段一定就似曾相識般在某個人身上發生過,不然,我們怎麼會覺得這些故事如此真實呢?

以往的我,總是歡喜着充滿情調的文字,殊不知,生活中更多的是煙火,是真實,而不是情調。這一點,是雪小禪教給我的。

林夕說:“雪小禪立文字,教外傳,是塵世中開出的一枝花吧。”

“這枝花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了,只爲讓更多的讀者心領神會。”

想了想,這個比喻很貼切。

雪小禪的文字,帶着蓮花的禪意,好似煙火,在夜空裏畢畢剝剝。

在我迷茫時,安靜沉思,便可以回想起一些雪小禪的句子。它們在我需要時,便能燃燒,能提醒我,指點我,明朗我,

現在覺得,禪,真的很簡單平凡,就在身邊。

禪,是一枝清幽的蓮花。

秋的散文隨筆4

夏秋之更替,沒有盛大的儀式,沒有冗長的鋪墊,一場微涼夜雨零落之後,轉身,已處處秋聲。長空下,殘霞落日,離雁南飛,木葉翻飛,楓紅蘆白,不經意間,心底那些沉寂了久日的的情思,被撩撥起,絲絲縷縷地牽扯出來。

“縱芭蕉不語風也嗖嗖”。秋就是這樣一個傷離別,嘆往昔,讓人心生慨嘆的季節。循歷史長河,逆流而上,那些和秋有關的長短句,在泛黃的扉頁間,洇着淡淡墨香,一行一行變得清晰,緩緩縈在耳畔、心間。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秋,因大自然的特殊青睞,因墨客的善感和多情,承載着太多的情愫和記憶。“人人皆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詩人對四季的觸覺是極靈敏的,卻又是極脆弱的。詩人筆墨下,秋是一位清麗女子,蒙着一層似有還無的輕紗,或站於空曠原野上,或站於朦朧月色中,輕紗下,盈盈秋水,含情脈脈,淡淡苦中泛着微甜和輕暖,極具魅惑之韻。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這是秋日裏苦憶離人,急盼離人歸來的秋怨。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縱是滿腹相思之語,也是無法傳遞,唯有寄情於那一戔戔相思楓葉,寄望於那一行行遠飛的鴻雁,哪怕能捎去隻言片語,也是心滿意足的。然而,遠去的依舊未歸,但等待的,卻依舊苦守,這就是離人之秋。黃昏院落,一番風雨一番涼,秋日的幽怨,如梧桐細雨般,點點滴滴在心中滋長,直惹得衣帶漸寬,人比黃花瘦。那位苦守的佳人,翠眉輕蹙,鬢雲微亂,獨倚着窗兒,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在又一次雁遠音絕之後,直嘆着“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無奈之下,只得將這一懷無處可寄的離情別愁,幻化成幾行蠅頭小字,反覆吟誦,聊慰相思之苦。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秋愁是一汪秋眸,一個倦容,一番心情,是一箋素字,一絲希望和一種力量。這種愁,悄然無語,卻刻骨銘心,看似尋常,卻各有千秋;這種愁,因爲有情相伴,有愛相依,總能撩撥起心底最柔的那根弦,讓人心生憐惜;這種愁,如秋色般淺淡清澈,帶着幾分悽美和婉約,一遍又一遍吟唱。

秋光漸老時節,遠處寒煙升嫋,橘柚深綠,梧桐微黃,面對如此蒼寒之景,原本善於寄情山水的李白在登臨北樓之際,由衷發出“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的懷古之嘆。秋風搖落之際,客中的感傷悲寂,政治上的彷徨和渺茫,在秋的浸漬下更加濃郁,在秋的渲染中表達得淋漓盡致。而杜甫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之嘆,更多了幾分憂國憂民的悲愴。秋愁,在男兒心中,已成爲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寬廣情懷,一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信念和理想,一種醉臥沙場秋點兵的氣勢和風度。他們的秋愁,隱在刀光劍影中,藏在山河大川之間,既有與秋日晴空試比高的雄壯,也有秋風起兮白雲飛的壯闊。這種秋愁,因爲懷古傷今、憂國憂民,而成爲一種最豪邁最悲愴的情思。

比起憂國憂民之秋愁,遊子羈旅之鄉愁或許少了幾分豪邁和剛性,卻是最貼近體溫的。秋日中兩個團圓節日,一則中秋月圓,一則重陽登高,總讓人魂牽夢繞,難以割捨。那些異鄉羈旅之人,浪跡天涯,縱是身處“碧雲天黃葉地”的美好秋色中,仍難抑心中愁思,或舉樽獨對異鄉明月,向着家山方向,發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感慨,或“有明月怕登樓”,只得酒入愁腸,黯然追思鄉魂,唯靠好夢留人睡。秋日的鄉愁是一根線,跨越萬水千山和崇山峻嶺,在煙柳斷腸處,在斜陽黃昏中,將遊子的心和家鄉的一草一木,一樓一閣,甚至是一聲呼喚,一句叮嚀緊緊連在一起,成爲心中最悠遠最溫暖的情思。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微涼季節,站於歷史之堤,捧一卷詩書,指尖留香,讀秋;書幾箋秋字,淺吟低唱,品秋。那一懷離人清愁,那幾許離情淺語,如一朵秋花,寂寥而不寂寞,孤單卻不孤獨,在心底靜靜開放。

秋的散文隨筆5

連續數月的夏日炎炎,早已使人們有了些厭倦。秋天,使疲憊的人們似乎也顯得精神了許多。

秋天是涼爽的,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我查了一些資料,描寫秋的古體詩就有很多,比如: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樹樹秋聲,山山寒色;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等等。

有許多知名人士寫的,極好聽的`詩句,像: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瀟瀟雨;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迴盪;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還有好多的成語也是寫秋的,比如,金風颯颯、金風送爽;金風玉露 、秋月春風;春花秋月、秋高氣爽;秋高馬肥、丹楓迎秋;春華秋實、一葉知秋……

在這裏,我就不必再拙筆去讚美秋了。

28年前的金秋十月,我收穫了一份上天的恩賜——愛情。

我倆是通過別人介紹的。我們相知到相識,相親到相愛,再到組建家庭,共育一女,生活美滿,其樂融融。

至今我還記得,我倆初次相識時的情景。

那天傍晚,按照約定的時間,我提前來到了工人文化宮廣場。我來了,她也來了。我上身穿的白襯衣,下身穿的是綠軍褲,腳上的黑皮鞋擦的鋥亮。綠色的軍褲,還是我從部隊退役時帶回來的,重又派上了用場。

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瓜子臉盤,皮膚白皙,眉清目秀的。眼睛不算大,可一閃一閃的,像是會說話似的,身後梳着兩條長長的辮子。

剛一見面,彼此間頗有幾分好感,談論的話題也漸漸多了起來,總感有說不完的話題。談理想,談文學,談心目中崇拜的偶像、英雄……

一來二去,彼此熟知了許多。“愛情不是遊戲,更不能相互猜疑。”這麼多年來,我們心心相印,情同手足;忠貞不渝,相濡以沫,愛的執着,愛的持久。我們懂得愛的珍貴,將愛持續至今,直到永遠,今生今世永不分離。愛,或像成熟的蜜汁甘甜;又像酒,存放的久遠,會越香,越醇。

“歲月催人老”啊!幾多風雨,幾多春秋。我們攜手不知不覺竟度過了“知天命”的年齡,真如人生“一年四季”中的秋。

經過歲月的洗禮,各自頭上都平添了幾多白髮,眼角的魚尾紋開始顯現出來,臉上的皺紋也變得越來越深了。但心理上仍感覺自己還年輕着哩!還不能算老,好日子還長着吶!

春華秋實。在對待人生的態度上,我們有了趨於成熟的理解;在對待困難、挫折方面,我們有了更堅定的信心;在對待親情、生命方面,我們會感到無比的敬重、珍惜……

現在正值秋高氣爽的季節。於是我感到,進入秋天多好。

秋的散文隨筆6

又很長時間沒寫文字了,好像忘記了,像忘記了一種習慣的思念,忘記了一種心情,清透如水的眸子,迷離了,迷亂了藍色的惆悵。秋日深了,天藍了,雲朵白了,誰經得起秋風橫掃,一陣秋雨,卻又涼了,落葉飛的完美,飛的只留着藍色的憂傷。它是不忍離去還是樹不挽留,也許兩者都有,一種感情,兩種猜忌,不散又爲何?只有散場了,才懂得曾經的相依相偎。霎間,想起了藍色的屏障,藍色的光芒,藍色的愛,藍的不能再藍,又幽幽暗暗,變遷着藍色的秋,藍色的影子。

昨晚睡時,關上了燈,窗口一片光芒,淡淡的黃,幽幽的白,我在想怎麼樣的燈光?忽然想起是月光,看我,月光都忘記了,還能不忘記什麼呢?今晚,我就等着月光,等着月光似水的思念。天空太深了,藍的太深了,深不見底,也只有半個月亮,那麼亮,黃黃的,孤單的,散發着淡黃色的光。等着你,等着忘記的心,等着深不可測寂寞。我記得藍色光芒,透着遙遠的冷,疏疏懶懶,斑斑駁駁,又一次搖碎了唯一掛在心裏的惦念。

風吹過,聲音沙沙,樹影擾亂了月光,彈起了歲月那段擱淺的夢。以爲只要把自己忘了,就可以忘記時光另一岸的故事。可風起時,雲淡時,雨飄時,卻想起不可忘記的愛恨。月光清清淡淡,悠悠緩緩,在那停泊,泊着一月又一月圓和缺。過了白露寒露,就又霜降了,秋就又走了。等着小雪和大雪,來年雨水和清明,說着說着就來了,是時光飛逝還是光陰太短?關上窗,透着薄紗簾,月光還是被我等來了,它爬上了窗簾,落下了眸子裏的光,深深一撇,如黛的影子,又睜開,就是一片藍色的光。

斜躺着,它就在天上,藍色的紗簾裏,它如幻的光芒,一切的顏色都變作了夢,藍色的秋天,都在夢裏來吧。

秋的散文隨筆7

秋這個季節,個性不那麼鮮明,不若春季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夏季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冬季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但正是這樣,才造就了它的獨特之處。

天氣轉涼,白晝的時間慢慢縮短,江南又一度步入了九月的初秋。秋是清澈的,因此,我透過九月的秋看到了最真實的江南之容。城市的天空了無雜塵,清涼的風退去了蒙在天空上的那層“灰紗”,像是將所有的建築都擦得明亮如洗,看到的人心情自然會好了許多。樓下的樟樹林已經鋪上了一層薄薄的黃葉,枝頭也還掛着許多依然堅持着的樹葉,讓我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均稱平衡之感,這就是自然界的黃金比例吧!和諧之美油然而生。幾棵楓樹被這秋日染成了半紅半綠的奇觀,我看到了時間從那綠葉流向紅葉,新陳代謝,生命輪迴都在此展現得毫無疏漏。

先暫且不去看城市的秋了,去農村吧,農村的秋更真切。老家門口有一金一銀兩棵桂樹,已經伴我走過十幾個金秋,現在有一次開放了。那星星點點的花似金銀灑下一般掛在枝頭,一濃一淡的香氣交織在一起,這就是鄉村九月秋的味道,更是我十幾年來記憶的味道。再向前有一大片稻田,還未成熟的青澀稻粒高傲地擡着頭,風吹麥浪,讓我眼花繚亂。秋天的顏色還在這片田中醞釀着,不過我相信,很快這些稻子就會變爲金黃,並且垂下腦袋,懂得什麼叫做奉獻……

九月初秋,像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一切都在變幻中成長,雖然平淡無奇,但這纔是真正的自己。一片黃葉飄落,喚醒了整個九月。

秋的散文隨筆8

“十一”和中秋連在一起,又是一個長假——八天,足可以出去遊玩。大家都是這樣計劃的,如果不出意料應該到處都是人,又將經歷“大人看腦袋,小孩兒看屁股”的場景了。

其實長假真的要出去遊玩兒嗎?我覺得未必,尤其是我們這些根在農村的人。不遠的農村裏還有我們的爹孃,地裏還有他們侍弄的莊稼。他們不願意來城裏——不習慣城裏的生活,離不開睡了幾十年的土炕,放不下地裏的農活兒。“十一”和中秋節的當兒正好是家裏秋忙,各種莊稼需要收回。我們與其去遊玩和別人湊熱鬧,還不如回老家和爹媽一起收穫莊稼。

帶上愛人,帶上孩子,一起回家。讓城裏的愛人感受一下農村人的辛苦和不容易;讓孩子感受一下爸爸成長的環境;讓孩子在農村寬廣的土地上撒撒野;讓老人享受一下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的天倫之樂。

現在農村的收割也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說是回鄉幫秋其實也幹不了什麼活兒,另外好長時間不幹了自己也幹不動了。回鄉幫秋更多的是一種儀式,一種情懷。

秋的散文隨筆9

秋意甚濃的貴陽,使得偏居貴陽的大學城倍加冷清,泛黃的夕陽映在一片藍藍的天空下,給幾日陰霾的天氣打開一扇天窗,也讓我幾日煩悶的思緒得以釋放,沉浸在淡藍色筆跡下的文字裏。餘暉下的午後,挎着單肩包來到週五的圖書館,許久,才找回曾經那個熟悉的味道。

從未否認,我喜歡秋天。喜歡秋天的天,純淨的藍色不乏淡淡的雲朵;喜歡秋天的風,冰冷中帶着暖意的柔和;喜歡秋天的葉,金燦燦的一葉又一葉隨風輕輕飄落,彷彿我能聽到葉子劃過空氣時的竊竊私語。每當路過校園的那一片銀杏林,總會不自覺地看向她們,走近她們,然後擁抱她們。閉上眼‘’我們一起歡歌,一起舞蹈,你們爲我造一個繽紛的金色海洋,我爲你們獻上一片歡聲和笑語。”這裏沒有陰雨,沒有豔陽,沒有狂風,沒有驚雷,唯有金黃的銀杏葉,繽紛地舞蹈着。地上也是疏鬆地鋪開着,躺在上面,柔軟而芳香。一瞬而眠,在安謐中遺忘疲憊;在夜露中醒來,對視夜空,繁星點點,“煙籠寒水月籠紗”之境甚是強烈。野德深邃,讓我畏懼到不得不放下骨子裏的傲慢,在星點的夜幕中看見了另一個驕傲浮華的自己,但是,無論他如何的不可一世,卻是始終淹沒在夜的世界裏,遠遠不及那一顆顆閃爍的星光,最後發現,夜是多麼的可怕,他是多麼的無知。

我喜歡秋,這裏有她的顏色,她的性格,還有她的——淡定。

秋的散文隨筆10

立秋之後,農作物漸漸成熟,農人就開始摘秋。

朗朗的秋日,碧綠綠的南瓜葉,蓊蓊鬱鬱,如同一牀綠毯鋪蓋於地岸上。一個個南瓜成熟了,像一個個害羞的姑娘,躲在葉子下面。秋風拂拂,瓜葉沙沙。此時,偶爾能瞄到一兩個南瓜的半邊紅臉。

農人挑着籮筐,迎着秋陽,笑眯眯地來到地岸邊。擱下籮筐,雙手分開片片瓜葉,隨手摘起一個個南瓜,如同搬起一塊塊金磚,連同喜悅裝進籮筐,挑進屋裏。

之後,農家堂屋桌子上擺起一個個南瓜。圓的像紅月,彎的像彩虹,葫蘆型的像紅泥人。形態各異,搖紅閃金。同時,農家飯桌上,多了一道色紅如桔的南瓜菜,揚起了一家人品吃南瓜的片片笑語。

菜園裏,辣椒紅了,如同一束束跳動的火苗;搭在架上的紅豇豆,如同隨風拂動的紅繩;吊在樹上的一個個葫蘆,老了,如同閃閃發亮的燈。農人知道,紅辣椒、紅豇豆晾乾,一年四季可享用;老葫蘆晾乾,可鋸作瓢用。於是,農人挎起籃子,來到菜園裏,抓起一把把火苗,解下一根根紅繩,摘下一盞盞燈。

地裏,高梁笑紅了臉、彎了腰。農人來到高梁身旁,揮動鐮刀,收穫一張張笑臉。花生熟了,一顆顆飽鼓鼓的花生,像葡萄那樣密密地組成一串。農人摘下顆顆花生,“叭叭”地撒在籃裏、筐裏。早棉白了,躲在青枝綠葉叢中不肯露面,農婦腰繫棉袋,走進棉地,尋找採摘。

回到家,將紅辣椒、紅豇豆、葫蘆、高梁掛在屋檐下,將花生、棉花晾曬在門口。鞭炮般的一串串紅椒,山花般的一捆捆紅豆,皎月般的一個個葫蘆,紅馬尾般的一把把高梁,與門前晾曬的花生、棉花,組成一道絢麗多彩的風景,裝點着門戶。

屋內南瓜飄香,屋外風景如畫,證實着一個紅火豐實的秋,預示着一個五穀豐登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