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正月十五挑燈籠散文

正月十五挑燈籠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中國的南北習俗雖說千差萬別,元宵節南方人吃元宵,北方人吸碗麪,可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所有的小孩晚上挑燈籠到處遊玩,卻是一樣的。很懷念小時候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挑着燈籠滿村子逛門子的時光。

正月十五挑燈籠散文

家鄉的大年以正月初七爲界限分爲兩段,初二到初六,晚輩給長輩拜年;初七稱爲人七,一般在自家吃過拉魂面,不能到別人家去;初八到正月十四,是長輩給晚輩送花燈、追十五的時間;俗話說,“小初一,大十五”,這是家鄉人過年的最後一天,雖說肉吃完了,酒喝光了,但是熱鬧卻是少不了的。孩子們過年,前半段想着掙壓歲錢,後半段想着挑燈籠,所以,我們喜歡過年。

從初八晚上開始,就有金貴娃娃挑燈籠了。燈籠有紅火罐,玫紅的褶皺紙糊成,上下兩個圓口。削個蘿蔔坨,鐵絲從蘿蔔坨上穿過,呈倒立的U行,兩毛錢十根的小紅蠟燭點燃後栽在蘿蔔坨中間,然後小心翼翼地把燈籠從上往下套進去,找根竹棍,挑在鐵絲上,你就可以滿心歡喜的去逛了。初八的上弦月只是個彎彎的小鐮刀,鄉村的夜晚是漆黑的而安靜的,紅彤彤的燈籠猶如一個個紅色的'精靈,伴隨着一個個小小的身影,給素寒的鄉村平添了幾分嫵媚。

紅紅的火罐燈籠容易被風吹破,出門不好攜帶,於是就有另一個款式的燈籠——牛屎撲塌。您一聽這名字就笑了,摺疊好的形狀就如老牛的一泡屎。底部用硬紙板胡好了,花色的褶皺紙層層摺疊而成,上部留一個小口。挑燈籠時,只需要在把上部的小口上穿上繩子或者細細的鐵絲,然後綰在竹棍上,底部點根蠟燭,燈籠從底部一拉,就呈圓筒狀,也很漂亮的。燈籠的主體上印着人物、花鳥、蟲魚,在燭影幢幢中,孩子們互相比較着自己燈籠的別緻之處。還有圓形的燈籠,兩頭加上了雞頭雞尾,就是雄雞燈;加上魚頭魚尾,就是魚燈,很神氣的。可是蠟燭只能插在細細的鐵絲上,有時還沒出門蠟燭就倒了。

我們提着自己燈籠,三五成羣去串門子,吆喝自己的同伴。這時,沒燈籠可挑的孩子開始哭鬧,媽媽的笤帚疙瘩掄向哭鬧孩子的屁股,孃家人沒給自己長臉,我們這些愛顯擺的小孩又不知情,自家孩子又不懂事。這邊的哭聲未停,挑燈籠的三搖兩晃,蠟燭倒了,燈籠着火了,趕緊吹,還是着了個黑窟窿,甚至大半個都沒有了。沒燈籠挑的不哭了,燈籠着火的人卻咧着嘴回家了。

所有夥伴中,最好看的燈籠是芬芬的蓮花燈。蓮花燈有臉盆大,四周是粉紅色的層層花瓣,下面是長長的黃色的穗子,上部還有綠紙做成的荷葉,風一吹,花瓣和穗子微微顫動,如同漂在水上鮮活怒放的荷花。芬芬爺爺是縣長,小時候她是所有夥伴中最幸福的孩子,可惜後來他的爸爸媽媽離異了,從此快樂幸福的挑花燈與她絕緣了。

挑着挑着,年就要過完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我們要給窗臺、水甕、麪缸、糧囤、雞窩、牛欄、豬圈等等凡是黑着的地方都要點上小小的紅蠟燭,所以,院子四處都是溫柔的紅光。我最喜歡幹這件事了,母親平時儉省,十五的晚上卻很大方,到處都要點的亮亮的,她說十五晚上照亮了,一年到頭就不會鑽蟲蟲(蛇、老鼠、水蟲子)嚇到孩子了。

點完後,我們挑着各自的燈籠到大路上去,和小夥伴一起碰燈籠,齊唱着:“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打燈籠,找舅舅……”看誰的燈籠先被碰的着火了,我們就哈哈大笑。唱着,跳着,年真的過完了。這時,頭上那輪銀盤大的月亮,分外皎潔,我們走,它也走,我們停,它也停,不遠不近一直地陪伴着我們回家了。正月十六來了,明早上開學報到。

現在過年,節奏緊張的和打仗一樣,正月初二街上就賣燈籠,拜年和送十五的一塊了事,大人忙着去打工掙錢,初七都走光了。大紅門燈,綢緞糊就,喜氣逼人。家裏四處燈火通明,點蠟燭過十五的日子遠去了。各色的帶電燈籠,樣子好看,摔不破,還有音樂,可是街上挑燈籠的娃娃不見了。娃娃哪裏去了?不是玩電腦遊戲去了,就是上補習班去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快樂,可是找不到的年味,回不去的童年,讓人心生感慨。十五的夜晚,我站在華燈璀璨的街頭,看着給亡去的親人送燈籠歸來的人,想起在天國裏的父母,無限悵惘。天國的十五夜,哥哥弟弟送去的紅燈籠,可曾爲你們照亮回家的路?

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