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聞香落淚散文

聞香落淚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那天,侄兒把我從醫院的病牀上扶到三輪車上,安頓我躺在車廂後,去辦理出院手續了。我靜靜地躺在三輪車廂裏,竟迷迷糊糊起來。一股涼涼的清風悄然地刮來,使我從似睡非睡中醒了過來,不由深深地吸了口這股帶着野草與泥土混合的氣息,呼出這月餘之久深陷白色氛圍裏的那種難聞的藥味之氣。突然,一縷悠悠的清香,迎面撲鼻而來;這是一種天然的葉香,夾帶着入心入肺的糯米和熟透了紅棗的醉香,纏纏綿綿的繞過來,讓我不由地迷上眼睛。在這徐徐而來的縷縷清香穿鼻而入,使我的味覺、嗅覺一起被調動起來,好一番輕盈的聞香享受啊!。

聞香落淚散文

青衣纏繞寄相思,凝香白玉醉鄉客。多少年來,無論我漂泊流落到哪裏,每一聞到這種香味,就不由地會想起在家鄉時候的事兒來,也就會想起媽媽在世時的情景,因而,致使我常會一個人躲在僻靜的牆角偷偷地抹淚。眼下,又一個端午節到來,這種葉綠的濃香讓人對夏日有諸多的`懷想。沉醉之中,使我在恍恍惚惚裏,彷彿走進兒時的家園,院內,心靈手巧的媽媽正擺弄着她的“活計”。一個小方凳,一隻裝着黃燦燦的軟糯米小水桶,是媽媽的輔助工具。我彷彿清晰地看到,媽媽開始包糉子了,那金黃圪燦燦的糯米、漲得通紅的棗兒、翠綠的大片糉葉,在媽媽嫺熟的手中,如同變魔術似的組合、疊加在一起後,變成了棱角分明的三角形狀的綠色小塔——糉子。眼看着媽媽包糉子的過程,彷彿媽媽不是在包糉子,那些金黃的糯米、鼓漲通紅的棗兒、綠色的葉片在媽媽的手上,就像繪畫大師手中的筆和顏料一般,起落有致,灑脫自如,只那麼一分鐘,如寫詩似寫意的一幅美麗圖畫便告完成。在我驚訝之中,只見綠色的糉葉在媽媽的手中旋轉180度,被折成一個小漏斗,一顆大紅棗兒,不情願的被裝入漏斗底角,再裝入一撮糯米,再加一片青葉……媽媽那專注的動作,是那麼的嫺熟、老道。碧綠青翠的葉片在媽媽手裏規律性的回折打彎,而後輕輕一提,用馬蓮草一纏一繞,再打一個活結,一個如同三角小塔的糉子便包成了。一分鐘媽媽幾乎包一個,一會兒,在媽媽面前,就有好多翠玉般的糉子,擺放在了一起。受媽媽的誘惑,我也加入了行列,心想:不就是用一片葉折一個小漏斗嘛,然而,折騰一陣,糉子沒包成,臉上的水珠到跑出不少。

“哎呀,媽不行”我叫了起來,眼巧、其實手拙,我的實踐宣告失敗。在那一刻,我對媽媽的敬佩一下子涌上心頭。媽媽告訴我“包糉子,葉片疊加要勻稱,糯米的鬆緊要適度。”從媽媽口中,我知道了,“糉葉疊加多了浪費葉,而且不美觀;糯米加入水頻率過多,米被壓實,煮熟的糉子硬而不軟”。糉子包好,入鍋、加熱、煮熟後,便是該分享美食、美味的時候。

月上樹梢,一家人圍坐在院內竈臺前細數家常。媽媽用上好的木柴添加火焰,伴着火焰在竈膛裏噼啪地燃燒,竈臺間的大鐵鍋,不負衆望,一時間,蒸汽爭相環繞開來。“媽,快點加火了。”這時的媽媽,反到不急,笑着說“饞嘴,糉子開鍋了,就要改慢火,這樣糉子不至於生熟不均”。星光之下,我坐在小凳上,竈臺間的大鐵鍋裏,不斷飄出濃濃的糉子香氣,讓我沉醉在從鍋裏飄溢出來的香味之中,不由地舔着嘴脣。

時間好長,帶着期盼的心,在漸漸睏乏之中失去了耐心,我沉入了夢鄉。第二天早晨,媽媽打斷我甜蜜的夢鄉,睜開眼,第一個念頭“吃糉子!”,耳邊,媽媽早早爲我編上的“艾葉草”,也被我丟在了一邊,儘管媽媽說“艾草”能闢蚊蟲,但比不上我心中那想吃糉子饞蟲厲害。我衝刺般的圍住鍋臺前,媽媽早已晾好了煮熟的糉子。拿起來還是燙手,手中的糉子改變了顏色,成了降綠色。輕輕的解開糉子“衣釦”,綻開的糯米,撲鼻的香啊,穿透心扉。咬一口,軟軟的、甜甜的,咬動起來,甜香從糯米縫隙中穿過,充滿彈性的糯米,讓我的齒牙,充分發揮着運動功能,讓我的嗅覺、味覺過了一把癮。

儘管媽媽在世的時候,家境比較貧困,生活也很苦,但每年端午節的糉子或多或少還是要吃的。然而,自從媽媽去了遙遠的世界後,我就離開家鄉飄落在異地打工,只顧忙於拼命般地找活幹活,從未過過端午節,也就再沒能夠吃到過糉子,只有在偶爾間從刮來的風裏聞到一絲兒棕香的味兒,使我不由地會朝着家鄉的方向望望,眼角里也自然地會溢出淚水來。

如今,又到端午節了,聞其糉香,使我不由地想起我心靈手巧的媽媽;想起再也吃不到媽媽包的糉子,我的淚水,就噴涌而出……“二爸,二爸,你做夢了?咋麼哭了。”

侄兒的叫問聲,把我從恍惚的夢裏驚醒,我“嗯”了聲,擦去臉頰上的淚水:“手續辦完了?”

“完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靜靜地躺在慢行於路上的三輪車廂裏,暗自在心裏說:媽媽,端午節到了,糉香會沿着長長的路,飄過山樑,飄過山溝河流,飄入遙遠的天堂裏去,帶去兒子對你深深的思念和問候,“媽媽,端午節到了,記得吃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