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實用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九篇

實用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九篇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1

作文是表情達意的工具,作文訓練的目的是爲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本學期爲了讓學生對作文產生愉快的情緒,寫出真實的、富有感情的文章,我特擬訂如下計劃:

一、訓練內容:

教材習作中安排的作文,大多隻提出範圍和要求,沒有直接命題,在選材上有一定的靈活性。本學期的作文範圍,題材大體擬定如下:

1、家鄉的景物。2、環境保護。3、介紹自己。4、學本領。5、父母對自己的愛。6、未來。7、自由作文。8、假如我會變。

訓練重點:

1、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會讀書,讀寫相結合。

2、在課堂上激起學生習作的“火花”,讓這一“火花”照亮他們的生活,使其各顯各的思想,各閃各的光彩,從而喚起學生不吐不快的表達慾望,以至文思泉涌,落筆成章。

訓練難點:

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其有內容可寫,構思新穎,別具一格。

二、訓練目標: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信心。習作時,要根據不同的文題、不同的題型、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要求考慮和選擇不同的習作目的和角度,進行創意性

表述。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

3、嘗試在習作中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性的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想象作文,要想象豐富合理;寫其他類作文,要會根據自己的需要,結合習作內容恰當地選擇。

6、學會準確地敘述,文章要生動有趣。7、養成獨立寫作和修改自己習作的習慣。

8、根據表達的需要,能正確無誤地使用標點符號,特別是使用冒號、引號,不寫錯別字。

9、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三、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從總體看寫作能力較差。大多數同學對作文不感興趣,老是覺得無材料可寫,無話可說,即使是自己親眼看到的景色,親身經歷的事情,也很難將其經歷的、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雖有部分同學能按要求選出新穎的材料,但不善於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

具體地說,在全班48名學生中,有六、七名同學寫作基本功紮實,內容充實,有可讀性,文章看起來廢話少,語言流暢,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如:汪靜怡、崔靜茹、丁雪、薛書琴等。有少一半同學的寫作功底太差,一般不能按時完成作文。作文不僅篇幅不夠長,而且錯字頻繁,語句不通順,更談不上表現中心了。如:高浩楠、馬中原、丁丙丙等。其餘的同學特別不愛寫作文,聽說寫作文就皺眉頭。一佈置下作文就開始找資料,照抄作文,而且抄寫過程中,還有許多錯別字。如李高添、常佳樂、崔恆等。還有個別同學,寫作極不穩定,有時寫得比較好,有時卻一敗塗地。究其原因,是教師的指導方法欠缺,引導不夠,學生的學法不得當,寫作態度不端正。所以,這學期,師生要在作文方面多下功夫,爭取使全體同學的作文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教學進度

五、教學內容檢測與評價:

1、檢測:

(1)課堂上要讓學生多動口去說,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多練,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2)要每週組織學生參加作文競賽,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激發寫作興趣。

2、評價:

(1)要鼓勵學生多說,即使能說一兩句話也要加以肯定。在課堂上要多提問,多鼓勵。

(2)對學生的習作要多用鼓勵的語氣,多安慰他們,要讓學生對習作充滿興趣,這樣才能提高寫作水平。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積累素材。

(一)、校內活動:

比如各種語文實踐活動、讀書活動、編輯作文集也可以是班級和學校開展的各種文體活動,只要是學生樂於參加的活動,我們都應該經常開展,積極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積累寫作材料。

(二)、校外活動:

廣闊的天地是農村孩子們的樂園,也是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寫作素材,教師應該結合農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就我校來說:

1、農村孩子常年與山水、田園爲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貼近自然的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豐厚回報。只要留心觀察,那美麗的自然風光爲我們農村小學作文素材注入了鮮活的源頭活水。

2、感受淳樸的民風民俗,我們的傳統節日和地方風俗習慣都比較豐富,教學時有意地因地制宜,結合特殊日子,進行以傳統風俗爲題材的作文教學,將其作爲作文的一類素材,也不失爲習作教學的一大亮點。

3、注目農村特有的勞動場景,如收割稻穀、種玉米等勞動對孩子們來說如數家珍,而每一種場面都會讓他們歷歷在目,印象深刻。

七、具體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強調作文是以“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文字,表達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感受。

在農村,寫作、教寫作存在着“難寫、怕寫、難教、怕教”,“五步一回頭、十里一徘徊”的不良現象。農村學生視野狹窄,材料貧乏,寫出來的文章難免內容空洞,千篇一律,面對此問題,我打算採取六步寫作教學法:

(一)激活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麼事,一旦有興趣,就樂於去做。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我首先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興趣。其方法是:1、我提倡“敢寫纔會成,愛寫方能勝”,我讓學生充滿自信,堅信自己筆下是最好的、最美的。2、開展多種與寫作有關的活動,如辯論賽、口頭表達賽、故事會等。3、宣讀特別好的例文給學生聽,讓其盡情享受。4、捕捉每個學生每篇習作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詞、一句話,我都會給予肯定。5、拓寬作文渠道,寫形式、體裁多樣的作文。儘量少寫命題作文,我以“觀則同於外,感則同於內”爲指標,以人的情感世界異彩紛呈,迥然不同爲準則,允許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寫。

(二)注重知識積累。

學生之所以不想寫作文,其中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覺得無話可說,的確,“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讓學生寫須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於是改變“無米之炊”爲“有米之炊”顯得更重要,爲此,要讓學生汲取寫作素材,生活是寫作的唯一源泉。文學原本就是起源於生活,反映生活的,這就是要求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可是學生又會說農村的生活是極其普通平常的,寫這些大沒必要。針對此種情況,我告訴學生“世事洞明皆學問”,“以小見大”。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我首先要求學生採擷生活浪花,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敘真事抒真情寫實感。其次,要求學生多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相信“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句被後人一直愛說的話。最後,讓學生注重平時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

(三)上好單元課文、習作和口語交際。

單元課文是最好的寫作範文,所以在教學時,力求將這些滲透在學生的寫作中。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2

本單元的作文教學是寫寫自己最拿手的本領。

因爲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跟作文內容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我最先的教學設計思路是把單元的口語交際和作文教學內容相整合,形成一條連貫的作文教學指導思路,同時可以節省一個教學課時。

本單元的作文教學設計得到了專家王校長的親切指導,也得到了同級組老師的無私幫助,幾經修改,受益匪淺,在此特別感謝。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遵循一個原則:以生爲本。充分信任學生,高度依靠學生,大膽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和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展示各行各業各種各樣有本領的人士,讓孩子們對本領有一個相對直觀的感性認識,從而激發了孩子們從身邊熟悉的人物身上尋找特殊本領的寫作慾望,孩子們發言大膽積極,暢所欲言,自由奔放,言語間流露出對本領的欽佩和嚮往。

其次,我做了大量的準備。事先讓孩子們回去學做家務,學炒菜做飯學騎車等,孩子們已經有了一些學本領的直觀經驗,寫起來相對會比較順手。同時我也上網瀏覽了一些同齡孩子的優秀習作片段,給孩子們一些寫作方法的橫向指導。

本課的教學不足是留給孩子們寫作的時間不夠,所以沒來得及讓學生互評和個別點評。以後改進。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3

老師佈置了一個任務,讓我們煎雞蛋。我以前都是吃煎雞蛋,卻從來沒親自煎過雞蛋,今天可真是第一次。

怎麼煎呢?我忽然想到爸爸煎雞蛋的樣子,按爸爸煎雞蛋的樣子開始擺弄起來,並叫來姥姥站在旁邊指導。

首先,我拿來一個橢圓形的雞蛋,再把鍋放在火爐上,擰開煤氣“撲”的一聲,火爐着了。姥姥叫我開到藍色的小火,然後輕輕的舀了一勺油均勻的撒在鍋底,順手把雞蛋從鍋邊輕輕一磕,雞蛋就出現了一條纖細的裂紋,我雙手拿住雞蛋,用大拇指按在裂開的地方掰開,蛋黃和蛋清流入鍋中,蛋清一見

油就“嚓嚓”地響起來,油也濺起來了。我心裏一緊張,手似乎不聽使喚了。哎呀——不好,蛋殼也一塊兒掉進去了。我急得不知道怎麼辦纔好,趕緊叫姥姥,只見姥姥眼疾手快,立刻從鍋裏撈出蛋殼扔進垃圾桶。看着姥姥麻利的動作,我不由得感慨萬分看看鍋裏的雞蛋,邊緣的地方蛋白還在冒泡,油花仍然四濺,過了一會兒,,泡泡不太起了,中間的蛋黃也差不多罄住了,我就用鏟子在雞蛋的四周輕輕鏟一鏟,再把雞蛋翻過來我耐心地等到雞蛋的邊緣變成了金黃色,就把雞蛋剷出來,放到大碗裏,倒一點點海鮮醬油就好了。

吃着自己第一次煎的雞蛋,心中還真是美滋滋的。通過這第一次煎雞蛋,我真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別看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其實都要有一定的技術哩!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4

三月裏,我最愛的是挑花,因爲桃花不像牽牛花、美人蕉那樣爭奇鬥豔,而是在那安靜的地方,默默的綻放着桃花獨一無二的美。也因此我酷愛條花園,桃花源是美麗的,而我更喜歡夏天的桃花源。

剛進入桃花源,引入眼簾的就是一片桃花林。桃花們好像一個個小導遊一樣指引着我們該往哪裏走,桃花林的中間有一條石板路,直通一個山洞,山洞裏有許多個小池,還有一條河,河中魚蝦三兩成羣。即使是炎熱的夏日,小池裏的水也十分清新、涼爽。

往裏走,彷彿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眼前的山不再是一般的山,眼前的水不再是一般的水,眼前的樹也不再是一般的樹。這簡直是一個世外挑源啊!看,這裏的水是多麼純淨,瞧,這裏的書是多麼茂盛。

再往裏走,就看見桃花林了,這裏的桃花開得格外鮮豔,恰似一個個美麗的小天使。這裏的桃花開的數不盛數。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

我愛桃花源,桃花源雖然比不上西湖可以讓詩人揮筆作詩的美,雖然比不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稱號。但他以一種獨特、讓人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美征服了我,我沉浸在這深深地花香裏了,我願這人間的世外桃源---桃花源永存下去。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5

生活中,我們見過的動物數不勝數。有人喜歡機靈的小猴,有人喜歡可愛的小貓而我最喜歡的就是我家養的那隻小狗。

我家的小狗渾身像雪一樣白,所以我給它取名爲小白。小白的臉有點像瓜子臉在這瓜子臉上嵌着一雙小汪汪的大眼睛。它的耳朵像一個去了頂點的等腰三角形長長地披在臉的兩邊。它的尾巴十分奇特別家的小狗尾巴都大約有十釐米而它的尾巴卻短得可憐只有五釐米。

小白最大的特點就是貪吃了。記得有一次我從超市買了一根火腿腸。一回家我就顧不上別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將火腿腸切成了四份準備分給小白一份小白一看到我要給它送"人間美味"便圍着我轉了一圈。嘴裏還不時地發出"汪汪"的聲音好像在說"小主人謝謝你"我剛把火腿腸放在地上它便叼着火腿腸飛快地跑開了好像生怕我和它搶似的我拿着剩下的火腿腸一蹦一跳地準備回房間裏看會兒電視沒想到剛打開電視機小白又走到我身邊"汪汪"直叫好像在說"主人再給我一根吧"再看看地上火腿腸早已不見蹤影。我對它說"你真貪吃呀今天我就不給你看你怎麼辦"剛說完小白仍然在我身邊不停地轉悠着不停地"汪汪"直叫我有些無可奈何了只得又拿了一根火腿給它它叼着火腿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溜煙地跑開了。

這就是我家的貪吃小狗它的貪吃已經在我家旁傳開了。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6

我們校園的草坪一年四季變換着美麗的色彩,我愛我們校園的草坪!

春天,草坪變得充滿了生機,小草探出了小腦袋,小樹苗茁壯地成長,花兒在泥土裏快速地穿梭……這一切都是煥然一新的。大地上充滿了生機,到處都是快樂的歡笑聲。

夏天,小草長得茂盛了,覆蓋了整個草坪,花兒挺直了腰桿,在微風中盡情舞蹈。小動物們到這兒來遊玩了,瞧!螞蚱、螞蟻正歡樂地玩這呢,他們的叫聲在校園裏迴盪,大樹撐起了一頂大傘,給鳥兒乘涼,知了在樹上唱着“知了,知了”,彷彿在唱夏天的讚歌。

秋天,一片片黃葉從樹下落下來,像一隻只黃蝴蝶,在天地間飛舞。小螞蟻正準備着糧食呢,不然冬天就要餓肚子了,小草的頭髮漸漸變成了黃色,然後又慢慢變成了深黃色。

不久,北風呼嘯,寒冷的冬天來了,天地間變成了一個冰冷的世界,小草變成灰色了。冬婆婆爲大樹換上了冬裝,爲小草蓋上了雪白的棉被,像一個雪白的世界。

我愛我們校園四季的草坪美景!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7

怎樣修改作文?修改作文從哪裏入手?這是學生最爲困惑的問題,小學作文課堂。每次學生作文打完草稿後,我都要求他們先自己修改,然後同桌修改,最後抄寫交上來。可到我批改時,仍然有許多錯別字、病句,最爲明顯的是篇幅短,內容不具體,而且語句羅嗦,前後重複,幾句話來回轉着說。每次判作文,都是我最頭疼的事。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覺得除了必要的指導之外,還應重視作文的評改,使學生在互評互改的過程中,掌握寫作方法,提高習作水平。

學習目標:

1.通過評改,教給學生修改字、詞、句及標點的方法,培養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

2.指導學生修改一段話,把內容寫具體。

3.引導學生修改結尾,懂得作文首尾要呼應。

學習重難點:把一段話修改具體。

指導思路:

作文評改課比較枯燥,學生不感興趣,所以我爲學生創設了作文樹生病,同學爲其治病這樣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

第一步,童話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並相應貼出保健醫生啄木鳥和生了病的作文樹,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任務就是修改作文。

第二步,出示“病文”(文後附有“病文”),明確修改目標。首先讓學生回憶本次的習作要求(開學以來,哪件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把它寫下來。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首尾呼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讀文、討論、交流,歸納出這篇文章的三大病症:(1)字、詞、句、標點有錯誤;(2)內容不夠具體;(3)結尾不能與開頭呼應,小學生優秀作文《小學作文課堂》。老師相應把寫有三個“病症”的卡片,逐條貼在樹幹、樹根、樹梢上,確定爲本次的修改目標。

第三步,引導學生修改,激活學生思維。老師仍以故事過渡,激發學生修改的慾望,然後小組討論本組想要修改的方面,再推薦代表接受任務,最後集體進行修改。改完之後在全班交流評議,並引導學生說說爲什麼這樣改,同時滲透修改方法。教師根據評議結果,相應撕去貼在大樹上的三條病症。

第四步,彙報收穫,總結修改方法。這一步主要是彙報學習體會,交流修改方法,使學生在以後修改作文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修改能力。

第五步,感受成功的喜悅,佈置作業。通過學生朗讀修改後的作文,師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最後以童話故事的形式佈置作業,修改自己的作文,並提出修改要求:文章要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首尾呼應。

附“病文”

我該取下“帽子”了

開學以來,流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該給我取下帽子了。爲什麼這麼說呢?這還得從頭說起。

在家裏,爸爸覺對是個“全威”,因爲在文學知識方面,我從沒勝過爸爸。爸爸是一位優秀文科大學的畢業生。我呢,小學生,一個“錯別字大王”,因此,每次爸爸檢察我的作業,我只能洗耳恭聽,認真更正。我的錯別字可多了,什麼“已經”變成“以經”啦,“幻想”寫成“幼想”啦,所以全家給我取了一個外號“錯別字大王”。

一次,爸爸又要檢查我的作業了,翻着翻着,突然眉頭一皺。我一看爸爸的神色,就知道他準又找出錯別字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爸爸指着本子上的“亮”字,告訴我寫錯了。他說下面是個“兒”,不是“幾”。可我總覺得是“幾”,就查了字典,果然是。爸爸看了看字典,又看了看我,說:“這次你贏了我,下一次還要贏我,我給你取帽子。”“取帽子?什麼帽子?”“錯別字大王的帽子呀?”

我可高興了。從此以後,我在學習上更加細心了,錯別字也越來越少了。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8

我有一張舊照片,是和一隻小貓照的。

那天,張阿姨帶着一隻小貓來我家,我特別想跟那隻小貓照相。我問張阿姨“我能跟它照相嗎?”阿姨說:“好”!就把小貓給我。我抱着小貓,小貓在我的肚子上滾了又滾。它不小心把我的肚皮劃掉一塊皮,很疼我哭了。小貓從我身上跳了下去,就在它跳的同時我聽見“咔嚓”一聲,是爸爸給我拍了下來。過了很長時間爸爸都沒有提這件事。

在一次兒童節爸爸做了一張電子賀卡給我,裏面有一張照片和一段話,照片是那張舊照片下面寫着“男子漢!能不能不哭?”讀了這段話我看出爸爸沒有刪除這張照片是爲了鼓勵我。我對爸爸說:“謝謝你的這段話!我會盡力做到的!”

雖然我有很多開心快樂的照片但我還是喜歡這張舊照片。因爲沒有這張舊照片就沒有爸爸的那句鼓勵的話。真的所有的照片都比不了我這張舊照片。那張照片真使我念念不忘啊!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9

1.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爲特徵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2.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3.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4.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5.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6. 從多方面多角度選材,充分體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徵,人物形象豐滿。

7. 選材過於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題材老思想,平淡無奇。

8. 雖然選擇了生活中具有一定敘寫價值的事件,但由於分析不透徹,挖掘不深,事件潛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體現。

9. 以下是爲大家整理的關於中學生語文作文評語大全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初中作文資源請搜索初中作文頻道與你分享!

10. 文章雜而不亂,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11. 文章對……的氣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處,對文章重點…作了細膩而傳神的刻畫。

12. …切合實際,蘊含着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讀來令人精神振奮,情緒激昂。

13. 這篇文章充滿了激情,從字裏行間能體會到小作者對…的喜愛之情。全文層次清晰,語句流暢。

14. 事例敘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且與前面的比喻…一脈相承。最後,作者用寥寥數語,表現出了自已對…的情感,令人感動。

15. 文章前後連貫,形成完整的形象。

16. 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描寫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17. 本文內容生動豐富,語言新穎清爽,結構獨特合理。

18. 文章有詳有略,言之有序,內容生動具體,不失爲一篇佳作。

19. 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20. 文章能過清新有趣的語言,描寫了…的事。字裏行間,充滿童年真童趣,歡聲笑語不絕於耳,不失爲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