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初一議論文

初一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初一議論文1

我是一個並不怎麼喜歡寫作文的人。從小學開始,我的作文大多都是“擠”出來的,鮮少部分是自己一鼓作氣寫出來的。如果說我真的擅長寫作文的話,那應該就是幻想之類的文章吧。

初一議論文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水平,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在所有的作文類型中,我最擅長寫的就是幻想與童話。因爲我想象力很好,所以幻想與童話神馬的都是小意思!一下子就寫完了!

其次便是寫物的了,特別是些動物。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們描寫雞,可我偏偏寫了狗,原以爲要重寫的,可沒想道還得到了“優"!每回想起那篇作文,心裏不由得哈哈大笑啊!真爲我的作品感到自豪啊!

我最討厭寫的還是那些虛僞的讀後感和觀後感了。爲什麼?因爲我覺得寫那些是一種浪費腦力的表現——費盡心思編出一大堆風花雪月,內容空泛的文章,而且還要讓文章裏至少有五句以上的感悟或優美句子!就是爲了評上一個“好”或“優”?!這樣做實在是太愚蠢了!寫出的作文又不是真的,那讀起來還有什麼意思呢?

我其實也編過這樣的文章,不過寫完後,我又馬上把它們撕掉了。因爲我實在不想自己編出來的瞎話還打着“優秀作文”的名義去招搖撞騙。

我其實還是一個對自己寫過的文章毫無記憶的人。假設我今天寫了《可愛的小狗》,不出一個小時,就會忘得一乾二淨。不過也挺符合我對寫作的理念:沒有的作文,只有更好的習作!在我眼中,手中的,還未完成的就是的作文!

因此,我最喜歡的就是生活日記。生活日記,內容平淡,適合記錄發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點點滴滴。其中不會有太多的辭藻,讀閱起來平淡溫馨,不會感到虛假與欺騙,我不知道別人的作文是不是這樣,但至少我是。

我很感謝上帝給我一個善解人“文”的老師,正如伯牙與鍾子期一樣,好的作文也需要一個真正懂它的人來欣賞,我的老師便是那樣的人。

我說完了,很高興能與你們一起探文意,論文深,懂文心。

初一議論文2

勇敢者說,挫折是成長道路上的一道荊棘,只要勇敢跨過,便能走向成功;成功者說,挫折是一個小曲折,只要有信心就能戰勝… …我說,挫折是風雨,幾經風雨纔會見到彩虹。

愛迪生,在成功發明電燈之前,曾經歷過一千多次的失敗,但他並沒有氣餒,仍努力研究,最終取得了勝利,換來了衆多人的讚歎,然而在這讚歎的背後,卻隱藏着多少份汗水、艱辛與努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挫折彷彿照明的燈,彷彿指路的路標,也彷彿一道豔麗的火光時刻裝點着你的人生,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妙,更加豐富多彩。

愛迪生,當他實驗第九百九十九次失敗後不再嘗試,那麼就不會有電燈問世了,當他第一千次實驗併成功時,前些次的失敗會令他銘記於心。愛迪生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怎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開闊?不經歷“會當凌絕頂”的艱辛,怎能有“一覽衆山小”的豪邁?我們的成長旅途中要經歷磨難,當經歷風雨的吹打後,便是那絢爛無比、耀眼的彩虹。挫折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它會讓你充滿希望。人們大多不願與它接觸,但它可以使你接受這次的教訓,下次做得更加完美。

挫折,它使我明白嘗試的重要性。

挫折,它使我明白人生的價值。

挫折,它使我在泥濘的路上義無反顧地走下去,永不退縮。

挫折是一種鍛鍊,是一種感悟,是一種激勵,是一種力量。

挫折與成功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朋友”,有成功的地方就會有挫折來磨練,任何事物成功的背後都少不了挫折的幫助。雖然人人都想在順境中成長,但同樣在逆境中也可以通往成功之路。

生活需要挫折。

初一議論文3

時間,就像一位步履蹣跚的長者,悄無聲息的行踵,劃過歷史的殘痕斷圮。輕輕然的足跡,啓示着探索中的人類。風叱電嚇的夜晚,他剽悍、強健,藐視邪惡迷霧漫天的清晨,他執着、堅定,勇往直前。一直在塵世穿梭的他沒有終點,卻有自己的方向,他馬不停蹄的朝着這方向,孜孜不倦。

時間啊!我一直想捕捉你,可你總來去匆匆。像行雲,漂浮不定,又像流水,一瀉千里。而作爲你的朝拜者,我只能感悟你的靈魂,而那淡如水的虛幻物又怎能使我嚼出你的深不可測?

於是,當黃昏的橙紅灑滿黃無人煙的沙磧時,我毫不猶豫的寫下了:敬畏時間。是的,我一直敬畏着兩樣東西,一是生命,然後就是時間。

生命鑄就了我,而時間鑄就了生命。生命終究會乾涸,而時間,則向它深鞠一躬,然後繼續上路。

時間的壯闊是我不能理解的。爲何他永不停息?有一股什麼力量支撐着他?難道他真是浩瀚宇宙創造的史無前例的“永動機”?

初一議論文4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路有很多,如瀝青路,水泥路,石子路等。而每一條路都四通八達,只有選擇了正確的路,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地。人生亦是如此。

老路。路是走的人多了,形成了路。老路固然安全可靠,不會迷失方向,循規蹈矩的踏着前人的腳步前進。而許許多多的人在想要到達目的地時,都會走老路,因爲他很可靠,既然自己前面如此多的人都因走這條路,而到達心中的目的地,他必定不會錯。走老路的人都是這樣的想法。雖然走老路也要奮鬥,但我認爲他們是懶人,只會貪圖享受。

新路。敢於走新路的人是勤勞的人。世上是沒有新路的,只有由自己來開設。而那些老路是一開始就有的嗎?不,不是!它也是由勤勞的人鋪設的。我們一定要踩着前人的腳印前進嗎?不!我們可以鋪設一條新的道路,走不尋常的路,就有不尋常的收穫!新路,老路都是路,都能通向目的地,但老路可靠,新路冒險。實際上,世上任何一條新路都比老路通向目的地的距離更近。因爲新路是一條並不尋常的路!

成功的路。鋪設路是爲了通向目的地,而人生中的路是爲了實現心中的夢想。在通向成功的路中,或許沒有離成功最近的一條,但是我們還有雙手,還有雙腳,用他們設立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人生有路無數,在於你如何去選擇,選對了,受益終生,選錯了,一生滿盤皆輸。

路,人生的命脈。

初一議論文5

狼性,狗性?不過是人類所虛構幻想的毫不存在的東西。

相信大家都接觸過很多關於讚揚狼性的文學作品吧,狼王夢、狼圖騰、牝狼等都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直白的道理:寧爲死狼,不爲活狗!

首先我們來解析一下狼,狼在各位狼性作家筆下是怎樣一個兇猛殘暴而又偉大的富有靈魂精神的存在:

一,狼有靈魂,狗沒有。在《狼圖騰》中,蒙古人認爲狼是最有靈性的動物,它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比人還要機智,能上天能下地神出鬼沒所向披靡。狼是不能夠被飼養的,他們說,這是狼的的精神品質。有些狗雖然能夠跟狼匹敵,但終歸還是人類的奴僕,並不爲自己而存,而是爲人類而活着。所以蒙古人瘋狂歌頌着狼那神一般的存在。

二,狼比狗強,比狗兇狠。在咱們動物小說大王沈老的小說裏,狼可謂是單槍匹馬對付兩隻牧羊犬都綽綽有餘啊,而且不僅身體上比狗佔優勢,也比狗兇狠許多。狼有着那種寧死不屈的品質。用沈老的一句話來說,狗是菩薩心,狗心已經被人類的甜蜜溫情融化掉了,耳朵是肥大的遮住耳孔的,任何辱罵都會過濾成甜言蜜語。

三,狼靠自己孤傲自立,狗靠人類相依而活。不少關於狼性的文學著作都會提到這一點。狼,它不管活的多麼艱難,經歷多少坎坷,從來都不願向人類低頭,接受人類的施捨。而狗,只會依靠人類活命,少了人類生活中就沒有了依靠。所以,狼,是強者的存在。狗,是弱者的存在。

OK,我現在要說的是我們大家所崇拜所敬仰的狼性,根本就是一個人類自己腦中虛構的虛無縹緲的東西!

第一點,狼有靈魂,而狗沒有靈魂這一點科學上是不認同的。對於一種動物,一個人,一個種類,它們都有各自的內涵和靈魂,只是我們並不認同。“狗”?它有什麼靈魂,明明就是一個可憐兮兮的需要依靠人類才能生存的我們人類的寄生蟲罷了。如果你這麼認爲那就真的逗笑了,狗能夠通過一種輕鬆的方式在這殘酷的大自然中活下來,那麼它就不是失敗者。反之,如果強調追求狼性,追求孤傲和勇敢,強壓在一個動物的身上只是非常可笑,因爲對於動物來說,活下來的方式不重要,只要能活下來那就是勝利者。一種東西有沒有靈魂,完全是我們的想法罷了,和那種東西自身好壞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第二點,狼比狗強大,比狗兇狠。我真的不認同這一點,查閱過動物科普,以接觸過這方面較多的人都應該知道,一匹狼根本不可能同時對付得了兩隻狗吧?並且一隻狼對付一隻狗,並沒有許多文學作品中所寫的那麼輕鬆,毫不費力,甚至可以把單槍匹馬將一隻狗殺死。狗和狼在動物學中是近親,實際是血緣上差不了太多,就算狼比狗稍要強壯一些,也絕不可能在受輕微擦傷的範圍內將一隻狗打敗,甚至殺死。另外,牧羊犬實際並不比狼溫柔【對不起只能用這個詞語】,身經百戰的牧羊犬怎麼可能是浸泡在人類溫情的軟巴巴的傢伙呢?如果是牧羊犬的話,實力應該與狼是相均勻的,並不像狼性的文學著作中所說兩匹牧羊犬都打不過一匹野狼。

第三點,前面也說過了。既然是動物,爲什麼要追求人類的靈魂與精神呢?在大自然中只要能活下來的動物,只要是我們現在還能夠看到的動物,它們就是勝利者吧?如果按照這種利益觀來說的話,狗甚至比狼活的更加成功。狗可能是至今除人類外所有動物中最得益的動物了,甚至待到人類把所有的動物都殘害死掉的時候它們是最後一個死去的動物。當然我們肯定不能站在這種人類轟炸地球的那種價值觀來說啦,這種消極的看法我們必須排除掉【好吧】。我只能說它們所生存下來的方式不同,我們不能強求它們一定要按照我們所想的“人類的道德價值觀”來生存,這是一種精神束搏。動物的生存方式必有它們的理由,當我們用人類的理性思維加在動物的身上就會變得十分別扭十分噁心。

動物學方面我只想追求理性,不想用人類的理性思維加在動物的身上使其變味了,關於狼性狗性那些理論難道真的不是人類的自娛自樂嗎?

初一議論文6

家前面的菜地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出了一片蒲公英,以前也見過蒲公英,但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隱約還記得媽媽說:寶寶,“總有一天你也會像蒲公英那樣,飛得更高更遠。”

長大了,自然會有各種情緒,對以前那個百依百順的小孩也厭倦了。是啊,人長大了,愛好也會改變的,唯有蒲公英,我一直愛着。

愛着它向前的精神,愛着它高飛的勇氣,它用生命告訴我們:即使我們並不出衆,即使我們地位卑微,可我們也能前進,也能成功,也能勝利。

一陣風吹過,葉子落了,花瓣落了,但它們沒有努力讓自己飛得更高,只有蒲公英--在頑強的飛着,它天生不能像鳥類那樣用翅膀搏擊風浪,飛過海洋,卻任然努力努力在努力,即使它是在傳播種子,但這種精神難能可貴。是啊,蒲公英從來沒有驕傲過,自滿過,它使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我能行,我可以,我一定會成功。

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生物,都能有如此大的拼搏精神,作爲20世紀大的人類,我們爲什麼不可以打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呢?我們比蒲公英強大得多,卻因爲時代的快步發展被矇蔽了雙眼,那些所謂的“官二代”“富二代”是不是都很優秀呢?可能他們之中也有紈絝子弟吧,我說的只是可能。

所以,我們是不是該知道了什麼呢,蒲公英只是作爲借鑑的,真正還要靠我們自己。不可能每個人都會想牛頓那樣,被一個蘋果砸中,未來在我們手中,你做好成功的準備了嗎?加油吧,朋友。

江蘇鹽城阜寧縣明達中學初一:曾經二過

初一議論文7

回眸人生,曾幾何時,我們開始渴求那天邊會有不逝的彩虹,人間會有不散的筵席,追求着近乎完美的人生。然而現實中,心中的完美往往被太多太多的缺憾所代替。因此,我們正當年輕,生命中卻夾雜着幾聲唏噓的嘆息。其實,我們又何必嘆息——生活中,每一個缺憾都有意義,缺憾也是一種美,我們應該感謝缺憾。

缺憾原是完美的孿生姐妹。沒有缺憾,便無所謂相對的完美。缺憾,是完美的一種反面外觀,它對完美,有的不僅是襯托,更是其意義的詮釋與說明。缺憾,本身就是一種美,“白璧微瑕,瑕不掩瑜”即說明了二者的辯證統一。

人生的真諦,往往不是寄寓於“歌舞昇平”的繁華,也非“平步青雲”的愜意,更不在乎“功成名就,兒孫滿堂”的完美。因爲這些,給人太多的表象,太多的喧譁,從而使人們忍受寂寞和平靜,用一顆平常的心去品嚐人生。沒有缺憾,人生將會變成癡迷、狂歡的舞場;沒有缺憾,人生多麼可怕!餘秋雨曾說:“中國歷史充滿了悲劇,但中國人怕看真正的悲劇,最終都有一個大團圓,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滿足。”人生的真諦,隱於缺憾。

沒有失敗的人生是不精彩的,沒有坎坷的道路是不完美的。縱觀上下五千年,其間有幾人能無怨無悔。惟有屈原、杜甫、司馬遷、曹雪芹罷了。然而缺憾正是他們的無憾。正是缺憾,他們的精神纔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人生就像一份沒有答案的問卷,也許,留有幾絲缺憾,會讓這份答案更雋永,也更久遠……

初一議論文8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心中的夢想,而每個人的夢想都是不一樣的。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一名爲學生默默奉獻的老師。在我的眼中,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一定會讓他(她)們知道讀書的快樂,讓他(她)們汲取書中的“營養”,擴大他(她)們知識的海洋。假如我是一名老師,爲了加強他(她)們的體能,我會帶動他(她)們鍛鍊身體、強健體魄,來幫助他(她)們快樂的成長起來。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會讓他(她)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做一名最優秀的學生,爲他(她)們打開前面一盞一盞的“路燈”,來開導他(她)們如何知道學習、想主動學習、而且喜歡學習。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還會讓他(她)們學會尊老愛幼,讓他(她)們學會給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捏捏肩、讀讀報等等,在一些場合裏能做一名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在家中不調皮、不搗蛋的好學生。我的夢想需要經過我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成爲一名老師的,一定是一名合格的老師。這就是我的夢想、心中的夢想、爲之拼搏、奮進的夢想。

初一議論文9

父母的愛,情深似海,輕盈像煙,恩重如山……

——題記

候鳥感恩樹林,因爲樹林讓它棲息;蒼鷹感恩長空,因爲長空讓它翱翔;魚兒感恩河流,因爲河流讓它暢遊;我們感恩父母,因爲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

說到感恩父母,不得不提起古人感恩父母的故事。《圖說二十四孝》中有“子路養親遠負米”的故事,講訴了子路從小家境貧寒,經常吃野菜,而他卻沒有抱怨,反而擔心父母營養不夠,到百里之外買米回家奉養雙親,不論寒風烈日,從不間斷。“陸績念母懷丹橘”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故事:陸績隨父親做客他家,將主人的橘子往懷裏藏了兩個,爲家中的母親帶回嚐鮮……百善孝爲先,古人這一個個講訴孝道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慚愧。

搜尋記憶,竟發現自己十三載成長的光陰,父母的付出是那麼的多,而我對他們的回報卻寥寥無幾。他們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勞地工作,給我創造出最優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而我卻自認理所當然,肆無忌憚、大手大腳地花着他們的血汗錢,偶爾甚至因爲一點私慾未獲滿足而大發雷霆。

感恩父母,不應停留於口頭,更要付諸行動。最好的回報其實很簡單,不需要華麗的詞藻,也不需要虛無的承諾,只要聽父母的教誨,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用一張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靚麗成績單,再加上一個發自肺腑的感謝與問候,足矣。

生活中處處是感恩,人的一生最值得感恩的是父母。讓我們銘記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養育。風雨人生路,感謝有你,伴我同行!

初一議論文10

童年是一個人最美好的懷戀。可我的童年卻充滿了心酸的淚。

從我記事以來,腦海中出現最多的是母親和奶奶吵架的情景。因爲母親體弱多病,奶奶年老體衰,家裏的活又多,幹不過來,所以他們就互相埋怨,經常吵架。每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總是祈禱他們別吵架,希望自己能回到一個安寧的家。可當我走到門口,卻總能聽到他們的吵架聲,我不想聽他們吵架,我害怕聽他們吵架,可他們根本不顧及我的感受。

後來,隨着我漸漸長大,能幹家裏大部分的活兒了,母親的病情也有所減輕,她們之間的矛盾也慢慢減少了,我和弟弟終於有一個比較安寧的家了。可是沒過多久,母親的舊病又復發了,而且這次比以往都嚴重,母親終日與病牀爲伴,神情憔悴,父親每天照料母親,整個人瘦了好幾圈兒,頭髮亂蓬蓬的,白髮明顯增多。我和弟弟也十分難過,怕媽媽的病不會好,也擔心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會讓爸爸更操勞。爸爸常撫摸着我的頭說:“你比弟弟大啊!”“你比弟弟大啊!”我念叨着父親的話,看着年幼的弟弟,他稚嫩的臉上少有其他同齡人的快樂。我知道爸爸這話的用意,他希望我更懂事,更堅強,不要讓他操心。所以,我每天放學便早早回家,迅速做好飯送到醫院給爸爸媽媽,晚上用功讀書,照料弟弟。每到週末,我會和弟弟一起去醫院看望媽媽,給她講我們學校裏的事,幫她梳頭、洗腳,幫爸爸洗衣服。看到爸爸媽媽臉上掛滿笑容,我的心裏無比幸福。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從上三年級時就開始洗鍋、做飯,料理家務,稍大一點又幫爸爸在地裏照料莊稼,現在我負責替爸爸照顧媽媽。在這段時間裏,弟弟也懂事了許多,一直被父母視爲掌中寶的弟弟這段時間也吃了不少苦頭。所幸的事,在我們的悉心照料下,媽媽的病有所好轉。

人們說:“在狂風暴雨中長大的小白楊是最堅強的。”歷經生活的種種磨難,我正在茁壯的成長,我要成爲那株最堅強的小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