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實用】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十篇

【實用】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十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風俗,但也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清明祭祖,基本大同小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晚唐詩人杜牧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着思念,傳達出哀傷。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每到清明節,我們一家總要早早起來,拎上裝滿了紙幣、金銀元寶和香的袋子,準備去掃墓。我們從城裏驅車來到鄉下的老家,又走了很長一段路才祖先的墓地。這時,太陽已經升出地平線很高了。在我們老家,必須等到太陽把露水曬乾了纔可以祭祖,我們到達墳地時,時間把握得正好。

這時,爸爸拿出鐵鏟,從附近的田地裏挖了一塊方方正正的土塊,我忙問:“這是幹什麼呀?”爸爸答到:“這是土帽子,用來壓錢紙的。”然後爸爸把錢紙放在墳頭,再用剛纔挖的這塊土穩穩地壓上。爸爸還跟我說,這錢紙,使人一看就知道這墳墓裏的人後繼有人。就這樣,掃墓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爸爸又拿出一些火紙把他們放在水泥上,再用打火機點燃,跪下來,然後,再拿出一些紙錢。燒了起來。邊燒邊說:“保佑全家平平安安,保佑我們小川學習成績好……”。我看了看,感覺很簡單,便說:“我能試試嗎?”爸爸點了點頭。我也像爸爸一樣,跪了下來,拿着紙錢開始燒了。先拿了一些把他們分開,然後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到火裏,我又放了一些紙錢,每次我都十分小心,生怕火突然一起燒到我,我越來越熱,便讓爸爸來燒了……

直到所有的紙錢和用紙折成的金銀元寶全部化爲灰燼我們才能離開,這樣,祖先們都收到後輩進貢的錢物了,他們在那邊就可以衣食無憂過得幸福了。

清明時節,用這樣的方式祭奠祖先,雖然有些迷信,但能表達出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難怪這樣的風俗代代相傳了。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雖普天同慶,可各地的風俗不同。我是泰州人,咱們的春節可有趣了!

春節前最重要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家裏的三大姑、八大姨,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聚在一起。除非有重要的事,即使身在異鄉,也會趕回來,好聚一場。酒桌上大家互相祝福,人人臉上綻開了打心眼裏的笑容。

泰州人的新年離不開鞭炮,在天剛朦朦朧朧透出一點光亮時,鞭炮聲就已經響徹天空。它成了人們大年初一起牀的鬧鐘。看向窗外,家家戶戶的燈都陸陸續續亮起來,穿新衣,戴新帽,雙手拱起敬菩薩。之後便是全家總動員,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白花花的糯米粉,綠油油的餡料,包在一起,下鍋。當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時,早晨的第一道美味—湯圓就出鍋了。願新的一年裏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太陽升起,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大地時,人們更加忙碌起來。人們在家裏紛紛熱情迎接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小孩子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排成一個小隊,挨個兒去拜年,回來時總是收穫滿滿,衣兜裏被揣滿了各種各樣的甜美的糖果。有些好友相隔雖遠,可情誼深如桃花潭水一般,縱使開幾十分鐘的車,也要去會友拜年。到了下午,電影院便成了人流衆多之處,春節檔的電影,往往會給人帶來歡樂。夜幕降臨之時,更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個個拿出最大最好的煙花,一時間,煙花勝過了月光,在那一刻爲漆黑的天空布上一朵又一朵絢麗的繁花。

春節就這樣短暫而快樂地度過,成爲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的地方的春節都會有不同的風俗和特色。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也有很多:購年貨、包餃子、貼春聯、拜年等。想知道嗎?那就往下看吧!

春節前的幾天需購買年貨,最少不了的就是衣服、食品、煙花爆竹等。

我的家鄉最少不了的一項習俗是包餃子了。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

過年時的早上,我和媽媽就要開始包餃子啦!聽說,過年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包餃子還要講究技巧。第一步先將小麪條充分揉好,搓成長條;第二步,再用刀切成大小相對均勻的小塊兒,然後再在上面撒麪粉,之後再用手掌心垂直摁下。最後用小擀麪杖擀成圓圓的麪皮;第三步放適量的肉餡,將餃子皮對摺,縫隙要掐好。餃子就包好啦!

中午時就可以貼春聯了,貼春聯,不僅是爲了營造出新喜氣,祥和的氣氛,更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之情。晚上,媽媽會將早上包好的餃子一股腦兒的倒進剛燒好的開水裏,瞧這些可愛的小餃子在開水中沸騰,心中一股暖流由然而生。如果喜歡醋,可以跟醋沾着吃。最後,一鍋香氣四溢的餃子就出鍋了。等我盛出一碗,伴着香氣大口大口地吃。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傳說,怪獸“年”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上,"年”飽了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從此就有了拜年的習俗,年初一就開始大家就互相拜年問好祝福,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再與親戚們吃一頓飯,表達互相之間的情感。

生活中一點一滴,無不體現豐富地域文化。無不展示出民族特色。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我生在城裏,長在城裏,可是每年都要回幾趟南鄉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南鄉,有許多風俗習慣,比如疊羅漢,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趣味的是“祝壽”了。

今年,外公六十歲了。到了大壽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準備熱熱鬧鬧地爲外公祝壽。

祝壽選在大年三十的頭天,我們大家都來到外公家裏。這可是我們小孩最熱鬧的時候了,叫啊,跑啊鬧翻了天。大人們忙裏忙外,廚房裏飄來丁丁當當的案板聲和蔥花香味兒。

傍晚時分,我們開桌吃壽酒了。我看見外公這個“老壽星”沒有上酒席,就納悶地叫着“外公呢?外公到哪裏去了呀?”媽媽聽見我喊,就笑着說:“外公不在那裏!在另外一桌!”我更疑惑了:“今日是外公祝壽,他怎樣不到呢?”我的話剛說完,堂前裏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紅着臉,有些害羞了。舅舅說:“這是家鄉的習俗,老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如席的。而是請幾個和外公要好的長者作陪,他在另外一個地方喝酒呢?”

聽了舅舅的話,我們幾個小孩吵着說:“舅舅,你就給我們說說家鄉祝壽的習俗吧!”舅舅笑呵呵地說:“我明白多少說多少,也不是很清楚的!”“好呀!好呀!”我姐妹幾個異口同聲地叫着。舅舅一邊倒酒,一邊說:“祝壽是南鄉的一個風俗,一般以女婿女兒爲主,我們兒子就是作陪的。無論男女,到了三十就能夠做壽了,一般四十不做的,一百歲也不做的。意思就是‘四’即‘死’,不吉利的。一百歲呢,太滿了,‘滿招損’呀,也不做的。”舅舅倒好了酒,坐下之後說:“祝壽還要拜壽的。拜壽要先設好壽堂,掛燈結綵,正中掛‘壽’字,兩邊掛壽幛。早上吃茶葉蛋和長壽麪。午時拜壽,老壽星上座受拜。我們午時不是拜了嗎?”“拜了!拜了!”我們嘻嘻哈哈地說着……

這次給外公祝壽還真學到了不少知識。家鄉的習俗讓我難忘而充滿好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一簇紫、一朵雲、一碗香,就在不遠的地方。走過去,你一定不由地讚歎。

一簇紫——紫荊花

我是一個正宗的柳州人,想到柳州,你們會先想到什麼?對,沒錯,就是那無處不在的紫荊花。

整個柳州里,我可以和你打賭,即使是在最偏僻,最無人問津的地方,也至少會種上一棵紫荊樹。整個柳州里的紫荊樹加起來足足有26萬株呢。

你知道哪裏的紫荊花最美嗎?最美的紫荊花分佈在學院路、小桃源等地。學院路的紫荊花有紫有白、小桃源的紫荊花差不多都是白色的。因爲紫荊花顏色的美,使它上了新聞熱搜榜。

一朵雲——雲上之景

大家應該都知道地王大廈吧,它不論在哪兒,都是城市一顆耀眼的明珠。

是的,柳州就有這麼一座地王大廈。

但今天,我要介紹的並不是地王大廈,而是它開發的一個項目——雲頂觀光。

雲頂觀光,一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在很高的地方進行娛樂的一個項目。人們在上面可以看到整個柳州的樣子,可以在玻璃棧道上玩,可以在上面喝下午茶……只是一個雲頂觀光,就能幹這麼多的事情,也難怪“雲頂觀光”項目會那麼受人們的喜愛了。

一碗香——螺螄粉

一提到柳州,除了提到紫荊花外,就是提到螺螄粉了。

螺螄粉,一碗螺螄湯、酸筍、螺螄,再加上一兩粉,就是一碗香氣撲鼻的螺螄粉了。在我家門口有一家螺螄粉店,生意非常興隆。

我的家鄉柳州很美,歡迎你來參觀!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新州,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那非春節不可啦!

春節是新年的開頭,寓意新的一年到了,要說春節的來歷啊!哪來頭可不小呢!春節是從歷年流傳下來的,直到現在大約有5000年的歷史呢!

我們這裏的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二十四過完小年就開始了,當然那都是節前的彩排。最熱鬧最隆重的是年三十那天,那天才是真正的過年,那天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己,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除夕晚上必定要吃我們新州的元寶餃子。餃子寓意着招財進寶。我家餃子餡是多種多樣的,有白菜餡、豬肉餡、韭菜雞蛋餡、香菇餡等等。餐桌上,弟妹嚷嚷着:“再給我一盤,再給我一盤,我還沒有吃飽!”

到了晚上外面噼裏啪啦的響,家家都在放鞭炮,我們家也不例外。爺爺和爸爸從屋裏拿出長長的紅紅的大鞭炮,邊拖邊擺放着。點火!爺爺和爸爸趕緊跑回屋裏來,火沿着火線慢慢的延伸到鞭炮。猛然間外面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響個不停。接下來就是放煙花了,一點火,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有的像無數顆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轟”的一聲,一束煙花飛上了天空,緊接着,更多的煙花飛了出來,隨着噼噼啪啪放鞭炮似的響聲,煙花綻開了,不一會兒,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各種顏色的煙花縱橫交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你瞧,圓形的、流星形的、瀑布型的、花型的……五花八門的煙花在天空爭先恐後地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它們有的像上翻,好像嬌媚的牽牛花;有的向下垂,好像絢麗的菊花……我還饒有興趣的爲每一組煙花取了名字,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滿天繁星、百花齊放,再加上黑天空的襯托,顯得煙花像是天上的仙女,好一幅壯麗的景象!

吃餃子、放鞭炮是我印象最深的節日風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7

過年包糉子,是我的老家紹興的一個風俗習慣。

年前的兩、三天,家中的老老少少要提前準備糉葉、糯米、去集市上買肉、蜜棗和纏糉子的'繩,等這些都備齊了,大家聚到一桌,開始包糉子。

臘月28晚上,吃過飯,奶奶轉身從廚房拿出糉葉、糯米……我躍躍欲試,心想:這一次我可要大顯身手了!看奶奶先將糉葉捲成漏斗狀,加一小把糯米,夾兩塊香噴噴的肉或蜜棗,再加上一小把糯米,壓實,然後用多出的糉葉封口,繞糉子一圈,最終用線纏住,打一個漂亮的結,一個糉子就如魔術般出此刻奶奶的手裏了。看奶奶的動作,流暢得似行雲流水,我的心開始癢癢了,在自我的許多次懇求下,奶奶最終同意讓我包一回糉子了。我開始卷糉葉了,這厭惡的葉子就是不聽我指揮,彈開了好幾次,氣得我把糉葉捲成一個圓筒,當望遠鏡玩兒。不知捲了多少次,糉葉才服服帖帖地在我的手上成了漏斗狀,接下來,放糯米、肉,我做得都很順心順手,可是一根繩子又難住了我,拿到一頭,另一頭又掉了、鬆了。奶奶笑咪咪的走到我跟前說“來,奶奶教你,繩子一頭用手拿住,另一頭用牙咬住,還有一隻手扶住糉子,繞兩圈,然後打個結,就大功告成了!慢慢來,心不要急……”我很快就學會了,照葫蘆畫瓢,做出了一個至少能站穩的糉子。

那個晚上,我家包的糉子奇形怪狀,有歪了一個角的,也有連站都站不穩的。第二天,天還矇矇亮,一股糉香把我從睡夢中叫醒了,我立馬從牀上爬起來,衝進廚房,奶奶已經在煮糉子了,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心想快點吃到,奶奶說“快了,快了!再等5分鐘就熟了。”

等到一開鍋,我就是第一個品嚐者,嗯,還是原先的味道,只是,只是這次的糉子似乎比以往的更香了!因爲這是自我親手包的,所以是最香的糉子!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8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譽爲“道德之鄉”——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過年來說吧!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寓意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裏的人口數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餘”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並且一直點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小孩守歲,則是爲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們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我們便動身去上墳,拿着冥幣、黃紙,還有鞭炮。人們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後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人通常會帶着一羣小孩去挨家挨戶地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裏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不容易呢,因爲這是小孩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後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顯示出春節歡慶而熱鬧的氣氛。

一個普通平凡的習俗,更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些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這些結晶需要我們繼承與保護。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9

我的家鄉在陝西,那裏風景優美,有許多名聲古蹟,而且盛產酥梨。被稱爲“酥梨之鄉”。

走進鄉里,你彷彿來到了水果世界。一塊塊田裏種滿了果樹和小麥,有桃樹、梨樹、蘋果樹、杏樹、桑樹等等。在田埂上、道路邊、小院中,隨處即可見。

有些人家還在院子裏種一些蔬果,有青菜、辣椒、番茄、苦瓜、草莓、樹莓……。它們依着時令順序成熟,還有些人家在院後種三四分地的麥子。六月過後,後院簡直就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若是後院有一面老牆,常常會瞧見紅螞蟻和黑螞蟻打架,我們便拿起樹枝將他們分開,或是在夜晚發現在欣賞月光的蠍子。

夏日的傍晚若是你在外散步,準會瞧見老陝人家吃完飯的情景,他們座椅飯菜搬到院子裏,天高地闊地吃起來,油潑辣子香氣四溢,勁道酸爽的油潑面,還有肥瘦相間的肉夾饃……傍晚的微風輕輕拂過,飯香、菜香飄過了村村落落。香味勾出了我肚子裏的饞蟲。

晚飯過後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沏一壺茶,摘下幾個自家樹上的瓜果,品幾口茶,吃幾個水果,便開始娛樂活動,我們分成兩隊,分別去抓蠍子和金蜣。蠍子的兩個大鰲一張一張的,全身成攻擊形態,像時刻都要發起攻擊。金蜣像一隻迷你怪獸,十分可愛。

老陝人家,不論什麼季節,什麼時候都有一片獨特迷人的景色!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0

家鄉的風俗有很多,有中秋節、端午節、春節等,這些節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過外國也有節日喲!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要吃糉子,糉子裏的陷多種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有些人可能會把糉子放在水邊祭拜屈原。我的家鄉也有這樣的風俗,人們會把糉子放在水邊,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過端午節時,還要劃龍船,那場面可熱鬧了!劃龍船還沒有開始時,就已經人山人海了,有時擠都擠不進去,所以最好來早點來。劃龍船開始時,現場更熱鬧了,人們會拿着糉子在旁邊大喊:“加油!加油!…”隊員們拿着槳奮力划動着,哪一隊先到終點就會得到獎品,那獎品想都不用想當然是糉子了。

中秋節也是我過得傳統節日,中秋節必須吃美味的月餅,月餅的陷也有很多,人們都喜歡吃。關於中秋節的來源,也是有一個傳說的,就是嫦娥爲了不讓一個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後昇天了,人們爲了紀念嫦娥,就把這一天叫中秋節。中秋節的由來可真悲傷啊!

不過,有些人會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爲了讚美嫦娥的高尚品質。中秋節是我最愛的節日,因爲奶奶會給我講好聽的故事,吃晚飯時,難免會拿幾個月餅吃,奶奶有時要哄我,就會把月餅放在嘴邊,說幾個故事,再給我吃。

在我的家鄉,過中秋節,每人都要一口氣吃幾個月餅,月餅不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過中秋節總是開開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