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有關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合集5篇

有關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合集5篇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1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傳統習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傳統習俗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傳統習俗九: 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傳統習俗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由來和風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爲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 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爲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爲當時“五禮”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

”(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爲社會重要風俗。《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爲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2

親愛的美國朋友瑪麗:

你好!

瑪麗,你知道嗎,在我們中國,現在是最喜慶的節日——春節,它呀,可是與你們的聖誕節有異曲同工之妙呢!那你想知道我們的春節是怎麼過的嗎?哈哈,很好奇吧,是不是已經做好準備洗耳恭聽了呢!

我們中國過節可不像你們,拿着刀叉吃火雞,去教堂禱告。我們追求的可是紅火與古典!

在我們這,臘月二十三日是要祭祀竈王爺的,別小瞧了它,竈王爺在我們的傳說裏,可是神靈,每到這一天,他都要上天去稟告每一戶家庭的善惡。我們當然希望竈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了,就拿出貢品,他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嘻嘻,有意思吧,當然瑪麗,我們的活動還不止這一些呢!

在臘月二十七日,我們還要殺牲畜,趕大集!在過春節時,爲了喜慶,我們這的人都要殺點家禽,或趕集買點肉,燒好放在飯桌上,而且每天的菜都要把飯桌放滿,直到春節結束!

最隆重,最開心,最喜慶的,當然要數屬臘月三十,除夕小年夜了。你不知道吧,在那一晚啊,我們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飯。而且,在飯桌上,可不像你們,斯斯文文、安安靜靜的。我們可是要“喧鬧”,越吵越好——大家互相開開玩笑,說說今年的好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要互相敬酒,以示友好。在這一天,我們大家都不能睡覺呵!要守歲,它可是表達了一種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美好寓意呢!

當十二時的鐘聲敲響時,我們這,頓時成了聲音的海洋,墨黑的天空,頓時形如白晝,猜,是什麼在搞怪?嘿嘿,想不出來了吧,告訴你,這是我們全國,千千萬萬的煙花,一起燃放的結果,在十二時,仰望着天空,你會發現,無數的花兒在綻放,又悄然離開,正當你傷心時,旁邊又有許許多多的“花兒”綻放了。那感受,簡直就是無與倫比。

怎麼樣,瑪麗,我們的春節有趣吧?古色古香,趣味盎然,相信你聽了一定怦然心動,想來過一次春節吧!看我耐心給你介紹的,什麼時候你也把你們過聖誕節的過程也給我說說!

祝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中國朋友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3

在中國,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了,這也是最喜慶、最幸福的節日了。在這個節日裏,家人團聚,到處喜氣洋洋。

準備過年按照老家的規矩,春節基本從臘月便開始了。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放上大米、小米、紅棗、栗子、榛子等食材熬成一鍋粥,香甜可口。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剝好的蒜瓣放進裝滿醋和醬油的罈子裏封號,美味正在醞釀……

臘月二十四大掃除;臘月二十五送“竈王爺”上天,要燒香、上貢品;臘月二十六做豆腐;臘月二十七殺豬殺雞、買魚買肉;臘月二十八發麪;臘月二十九,上街打酒。

熱熱鬧鬧過大年

春節的重頭戲——除夕來了!這一天一大早就要起來,包包子、做餃子、蒸饅頭,家家準備年菜,街上滿是酒肉的香味。所有人都穿上喜慶的紅衣,門口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到了晚上,便是年夜飯了。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祝福聊天,飯菜更是豐富:雞鴨魚肉、餃子、菜。其中魚——表示年年有餘;生菜——諧音“生財”,表示來年發財。吃餃子時,把泡臘八蒜的罈子打開,一股酸辣的氣味撲鼻而來,蒜瓣變得碧綠,晶瑩剔透,如同翡翠一般。在罈子裏的醋也有了些辣味,用膠子沾它,總想多吃幾個餃子。晚上要放煙花,隨着一枚枚煙花衝上支霄,送走了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翻開了歷史新篇章。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4

朋友,您看過大秧歌嗎?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們家鄉做客,您一定會被那粗曠豪放的場面所吸引,在流連忘返中,說不定您也會情不自禁地加入這狂歡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來。

你聽,鑼鼓聲聲,鞭炮齊嗚,哨吶響起來,大街上一撥兒秧歌開始打圓場了。領頭的是“沙公子”,他頭戴小生帽,身穿鶴氅,手持大摺扇。後面緊跟的是喬裝打扮的大姑娘和小夥子。“七冬鏘,七冬鏘,七八弄冬鏘……”隨着這鏗鏘的鑼鼓,秧歌隊在“沙公子”的指揮下踏丁字,邁十字,綵綢飛舞,虎步生風,自然排成兩行,穿花打場。看秧歌的人們見到這雄渾的氣勢自然卻步。走場兩圈後,只見“沙公子”躍步跳入場心,雙手抱拳做個“羅圈揖”,唱個賀年的大喏,熱鬧的小戲便開始了。這時瑣吶換調,鑼鼓的韻律,也變得更加昂揚,一對對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槳”的老漢在前面像醉翁一樣扭來舞去,那水靈靈的“姑娘”(大多男扮的.)扭泥作態。正扭到高潮處,後面卻衝出幾個“刁老婆”。她們手拿棒椎,身穿青色布衫,耳朵上還掛着一紅一綠的大辣椒,頭上梳着“濃籬把”,臉上還有一個賞豆大的“黑痣”,黃臉朱脣,氣勢洶洶,大有“樟打鴛鴦”之勢,三躥兩跳來到了旱船眼前,與“老漢”開始周旋。“棒”“槳”相撞乒乒乓乓,醜臉相對互不相讓,他們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啼笑皆非。正在難解難分之時,高蹺隊衝了上來,這才衝散了這對醜冤家……

這一撥兒秧歌剛過,那一撥又接了上來。耍龍燈、舞獅子、天女散花;豐收鑼鼓……滿街的 人目不暇接價震耳欲聾。人們沸騰了,擁着秧歌隊說呀笑呀,指指點點地議論着。孩子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追看秧歌隊叫,兒女們攙着眼着秧歌隊跑。人們忘記了寒冷。被這催人奮進的鑼鼓帶進一潮涌動的世界。

朋友,百聞不如一見,還是請你親自來看看我們家鄉的大秧歌吧!親眼瞧一瞧那如醉如狂的場面,親耳聽一聽那昂揚的韻律。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5

爺爺是個老常州,對於家鄉的民風民俗應該瞭如指掌的,我決定向他請教一番。然而他神祕的告訴我:到除夕夜的時候,你都會知道的!

好不容易等到了除夕,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着擺菜,一大盆的豆芽,百葉絲,豆腐乾絲和筍尖拌的菜擺在桌上,這是什麼菜,亂七八糟的,爺爺說:“這是老常州的家祭菜,過年不能缺的一道重要菜。”一條大魚正等着下鍋呢,爺爺說:這條魚象徵“吉慶有餘”!“哇,這麼大,怎麼吃得完呢?”“可不能一次吃完,必須年年有餘!”奶奶和媽媽在包春捲,豆沙餡的,甜甜的餡象徵我們來年的生活甜甜蜜蜜。

來到了客廳,桌上吃的東西五花八門,真是過年好呀!爺爺指着各種東西告訴我,“這些都有說法的:蘋果,象徵平安大吉。橘子,象徵團圓。長生果象徵長身不老。”“呀,以前只顧吃了,沒想到這裏面有學問呀!”

時間一晃,下午兩點了,爺爺叫我:“毛智賢,快來幫爺爺貼春聯!”我趕緊跑過去,幫爺爺拿起了漿糊,只見爺爺手捧一卷紅紙,寶貝似的出來了。爸爸手裏拿着凳子,我們祖孫三人一起走向大門口,雙開大門一打開,我就問爺爺:“門上的對聯好好的,爲啥要換,多可惜呀?”“那是去年兔年的,今年是龍年,春聯每年都要換新的,寓意辭舊迎新!”原來還有此一說。爸爸把舊的對聯先撕除,爺爺把新的對聯抹上漿糊,先右後左,再橫批,一副應景的春聯貼好了:“雲起八方升祥瑞,龍騰四海報平安,財源廣進。”

“爺爺,爲什們家家過年要貼春聯,有說法嗎?”

“當然,傳說古時候有個怪獸叫夕,專門禍害百姓,但它懼怕紅的東西,所以古人就想出了對付它的辦法,後來演變成了一年最後一天叫除夕,每家門上都貼紅春聯。現在的春聯是包含着對來年的祝福和新的嚮往了。”

“噢,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