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推薦】發現六年級作文彙編9篇

【推薦】發現六年級作文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發現六年級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發現六年級作文彙編9篇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1

八月三十一日下午,我輔導兒子做四年級語文第一課《綠葉的夢》的預習作業。孩子預習作業做完後,我讓他提前把第五自然段背會。兒子很聽話,坐在凳子上背起書來。

《綠葉的夢》文筆優美,第五段寫得最好,運用了很多動詞與表示形狀的詞。兒子把第五自然段分爲四部分背誦。前三部分很快背會了。第四部分貌似很難背誦,一下子羅列了七個表示葉子形狀的詞語你們看:“那許許多多留做標本的葉子,成了我們的珍寶:圓形的、條狀的、桃形的、針狀的、蛋形的、元寶狀的、葉面帶茸毛的。一一陳列開來。”兒子一看便說:“這一部分不好背呀!”我隨口接道:“有方法的,可以做動作,你看,這樣做動作,我說着照書比劃着圓、條等,正待我要比劃桃形。”兒子突然高興地對着我嚷:“媽媽,真的有規律,你看‘一個形一個狀,一個形一個狀。真有意思’”我一看,可不是,這個規律的發現絕對有助於快速背會本部分。大家看:“圓形的、條狀的、桃形的、針狀的、蛋形的、元寶狀的、葉面帶茸毛的。”兒子發現規律以後,讀了兩遍,便一字不差的把這一個長句子背會了。我不由得驚歎規律的神奇。

後來,兒子獨自乘車上英語課去了。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已經教過四年級兩次了,卻從沒有發現這個規律,一直處於迷惑之中。每逢學生背誦第五自然段,背到這一部分就參差不齊。當然,聰明的孩子會背,但大多數同學被一連串的形狀所迷惑了。我看到七個表示形狀的也頭疼。想不到今天,這個問題在兒子這裏迎刃而解。兒子的發現比我的什麼做動作背誦法好多了。兒子真不簡單!我再細細琢磨,發現被葛翠琳作者說成“形”的三種葉子都接近圓形,說成“狀”的三種葉子都接近長形。看來作者在寫這一部分時是動了一番腦子的,一是避免重複,二是有所區別。雖然我現在教的是六年級。但兒子的發現給予我啓發。凡是要求背誦的段落,先分部分背,然後合併背是一種方法。發現長句的規律或所背段落的規律,更是一種高超的背誦祕籍!感謝兒子的發現,感謝神奇的規律!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2

一天,天氣炎熱,我一個人閒在家裏很無聊。突然,一首《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聲傳入我的耳朵裏,歌曲中黃鸝鳥與蝸牛有趣的對話,引得我一時心血來潮,我便急忙跑到院子裏去找蝸牛。開始,我搜尋了幾個地方,都沒有發現蝸牛的影子。後來,我來到牆角邊,慢慢地尋找,果然不出我所料,一隻只大大小小的蝸牛全都潛伏在那裏,有的在休息,有的在爬行。我鼓起勇氣捉了其中一隻蝸牛。

回到屋裏,我開始對蝸牛的外貌特徵仔細地觀察起來。蝸牛身上的貝殼,呈陀螺形。一雙小咪咪的眼睛高高地懸掛在觸角上。爲了更好地觀察蝸牛,我又把它放在玻璃櫃上。通過觀察我發現蝸牛的觸角中間偏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相當小,大概與針尖差不多。嘴巴里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把它稱之爲“齒舌”。

蝸牛行走的方式與鼻涕蟲一樣,腹面有長而扁平的足,借肌肉收縮而前進。它每前進一點,就會在玻璃上留下分泌粘液,幹後閃閃發亮,宛如一條“絲綢之路”。我想:這可能是蝸牛排泄的一種有助於爬行的物質吧!這條白色的線條就是這些液體幹後留下的印跡。我做一個有趣的觀察實驗,測定蝸牛爬行速度:把一隻蝸牛放在乾燥地面,它每分鐘移動9—13釐米;放在遮陰地面時速度減慢,每分鐘移動6—8釐米;放在潮溼地面時速度加快,每分鐘滑行25—30釐米。

此時,蝸牛已經爲我“服務”了一下午,我該犒勞它了。我找來一些白菜、樹葉、饅頭扔在它的旁邊,接着又捉來了幾隻小蝸牛,讓它們挑選着吃。結果,發現它們都爬向白菜,我這時才知道蝸牛是害蟲。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3

一個風雪交加的下午,外面下着鵝毛般的大雪。家裏沒有菜了,我和媽媽到街上去買菜。在路上,一個比我還小的小女孩攔住了媽媽說:“阿姨,擦鞋嗎?”我打量着她:她骨瘦如柴,一雙布鞋上已經有五六個小洞,衣服破破爛爛的。我和媽媽本來要去買菜。可是,媽媽看她的可憐樣,便坐下來,讓她擦鞋。

她擦鞋還挺熟練。只見她飛快地從鞋箱裏拿出鞋油,麻利地擠出一些,塗在媽媽的鞋上,然後用鞋刷輕輕地來回刷。每個動作都那麼的迅速、仔細、認真。看來,她幹這一行很長時間了。我問她:“你不上學嗎?”頓時,她低下了頭,流下了眼淚,用一塊乾布,使勁地擦着媽媽的皮鞋,發出刺耳的聲音。過了一會兒,她才告訴我:“我的爸爸媽媽都去世了,奶奶又病倒了,我只好退學,靠擦鞋掙點錢,等奶奶病好了,我還想上學!”我轉過身來,不忍心看她枯枝般的小手

她擦完了鞋,我同情她,悄悄地對媽媽說多給她一些錢。於是,媽媽就拿出10元錢給她,可他只要了3元錢,並說:“我奶奶說過,不能向別人多要錢,別人掙錢也不容易,要想要錢就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掙,不然這雙手就白長了。”聽了她的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想到自己平時買東西時向媽媽多要錢自己花,和小姑娘相比,她很懂事。這個年齡應該上學,而她卻用自己的雙手冒着風雪給人擦鞋掙點錢,給奶奶治病,還一心想上學,真是一個有志氣的女孩。

啊,小女孩,你這麼小的年紀,就有這麼美的心靈,我應該向你學習。祝你的奶奶早日康復,祝你早日回到學校。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4

小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小玩具—小烏龜,起初,我還不知道怎麼玩,只是不停的摔打他,後來,我才明白,是要這樣:將小烏龜身後的發條轉動,然後輕輕放入水中,小烏龜就會“自由”地游泳了!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爸爸媽媽都出去了,我便端來一盆水,那水很澄澈,可以照見我的影子,名如一面鏡子。我找來小烏龜,擰好發條,就讓小烏龜在水裏遊,看着看着,我突發奇想:總是在想,小烏龜爲什麼游完了就在水面上呢?想啊想,我抓頭皮了,好奇心迫使我有了“歹毒”的想法:拆!

我用小手使勁地扒開了“龜殼”,驚訝的發現,呀!裏面除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齒輪以外,還有一個瓶蓋大小的一個小球,好像是叫氣囊,我把它拿出來,沒拿穩,就掉入水中了,他飄在了水面上,我並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我很好奇,爲什麼會這樣呢?我拿起來捏了一捏,忽然,聽到“嗞”的一聲,小球就開始漏氣了,嚇得我一個哆嗦扔掉了小球,他掉落在了水裏便有氣泡在緩緩上浮,從上浮到爆炸,連一秒都不到。

忽然,一個念頭從我腦海中閃過:空氣沒有水重,所以致使氣囊漂浮在水面上,因爲氣囊將不少空氣“鎖”在了氣囊裏,當氣囊破裂,空氣就上浮,形成了水泡,上升到水面上,便產生了爆炸。氣囊在龜殼裏,所以就把整個玩具都帶了起來······

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瞭,我爲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喀拉”媽媽回來了,看到我把烏龜“大卸八塊”了,好不生氣!氣急敗壞的訓了我一頓,從此,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5

世界上有六十多億的人,我從來都不知道有人還跟我同名,可那天的經歷着實讓我吃了一驚。

那是國慶假期裏的一天早上,天空被天藍色的水粉染得無比湛藍,這使我的心情也很舒暢,路兩邊的風景,從汽車兩旁呼嘯而過,沒過多大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目的地:鄭州市野生動物園。

動物園裏的人很多,媽媽再三叮囑我一刻也不能離開她,我只得遵守女王大人的話,緊緊拉着她的手,寸步不離。走着走着,我們看到了一羣小猴子圍在一起,中間還站着一個穿着工作服的女子,不用想,那肯定是在餵它們吃東西了。小猴子們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去搶吃的,都快要打起羣架了,女飼養員還專門把頭髮盤起來,戴了個帽子,肯定是怕小猴們把她的頭髮揪光了吧!

我們邊玩兒邊逛,覺得有些累了,就走到一棵大樹旁坐了下來,開始了再無聊不過的家庭日常:嘮嗑、吃東西。

我們的話題從天南海北聊到了明星八卦,正聊得激情滿懷時,媽媽叫住了我:“先別聊了,你先去給把垃圾扔垃圾桶!”我正準備對老媽怒目而對,老媽又補充了一句:“別走太遠,一分鐘內必須回來!”

我應該是饒了遠路,走了老遠才找到垃圾桶,隨手一丟,百分百命中。扭頭就走,這時,聽見媽媽在叫我,糟了,時間超過一分鐘了。我“哎”了一聲,就準備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回到媽媽身邊。突然,看到了有兩個人扭頭看我,我一愣,有些害羞,便低頭趕緊跑了。

事有湊巧,在大象樂園,我們和那一家子又碰到了,微笑寒暄之後,我才明白,那家人的孩子也叫李希諾,跟我同名,只不過希是希望的希,所以那對夫妻聽到媽媽叫我時才蒙圈了。瞭解了事情的真相後,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世界那麼大,突然發現,有人跟我同名,好神奇呀!我們實在是太有緣分了!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6

“阿…啊嚏!”我揉了揉鼻子,打了個大大的噴嚏。“感冒了?來,吃顆“阿莫西林”膠囊消炎吧!”說着,壞奶奶在藥盒裏翻了又翻,拿出一板膠囊。

我看着眼前花花綠綠的膠囊,心裏冒出了許許多多的問號:藥爲什麼要用膠囊裝着?膠囊苦不苦?怎麼吃下去?我好奇地接過一板,把錫箔紙打開後,取出了一顆膠囊。

我把小小的膠囊的膠囊託在手心觀察起來,發現外面是黃紅相間的殼,裏面是白色的粉末。我還試着舔了一口,覺得沒什麼味道。“管它是什麼味兒呢,吃了再說。”我心想。

於是,我把膠囊放進嘴裏,端起一杯水喝了一口,然後把膠囊和水都吞了下去。

吃完後,我產生了更多的疑惑——一般的藥都是苦的,而我吞下去時,除了一種嚥下去時的感覺,根本就沒有味道。而且,一個更大的問題產生了:“膠囊殼能消化嗎?”

這些問題把我的頭都想大了,於是,我決定做一個小實驗來真證明:首先,我拿來了一個紙杯,在裏面裝上清水,然後把一個沒有藥粉的膠囊空殼放在杯子裏。十分鐘後,當我再次來看的時候,發現膠囊殼褪去了顏色,變成了乳白色,而清水也被染成了黃紅色。我把白膠囊殼捏在手裏,感覺像果凍,且很容易破。“膠囊到底是什麼做的啊?”我絞盡腦汁地想。

直到有一天,我在看《我們愛科學》這本書時,發現有一段話:“膠殼主要是明膠做的,另外加入一些增塑劑,如甘油等。膠囊殼爲了美觀和便於識別,加入食用色素,非常安全。顆粒粉末等本來就會對咽喉造成一定刺激,另外一些藥物會有特殊的苦味,有些藥物本來就有導致嘔吐的`副作用,膠殼就是能隔離這些藥物的刺激作用,方便吞服的。膠囊還可以幫助藥物通過身體的層層關卡,順利到達目的地,就好像飛機定點投放,可以更好的發揮藥效。”

原來平時我們吃的一顆顆小小的膠囊還有這麼多的奧祕!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只看你細不細心,能不能發現,是否發現它其中的祕密。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7

夜,一如既往的深沉,就好像一場無聲息的黑色葬禮般,那麼的隆重,又那麼的憂傷。佇立於這樣的月色下,我靜靜地傾聽着晚風拂過的呢喃,看着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看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身旁,恍惚間,似乎感覺到了月亮的清麗秀顏下埋藏着些許的憂傷。這一刻,我明白了它的煩惱。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就曾聽人說過,月亮的光並不是它自己發出來的,它反射着太陽的光,卻獨個兒享受人們的讚美。所以,它是個“賊”,它並不光彩,它是天空中的騙子。

或許,這就是月亮的煩惱吧!但是,我想爲月亮正名。不錯,月亮是不會發光。我且不說它的光是“借來的”、“拿來的”,就算它的光是“偷來的”,許多人也沒有嫌它、恨它,罵它“欺世盜名”,而是愛它、寵它,寫文章讚美它。李太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張九齡“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邊防戰士思鄉時總要唱一曲《十五的月亮》……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被月亮的光輝所折服,爲月亮的情意所感動。這是爲什麼?是人們顛倒黑白、不分是非嗎?NO!是月亮賦予了陽光全新的特點。陽光熱烈、奔放,充滿了陽剛之氣,像一位健壯的小夥子,讓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與激情,它令孩子嚮往、中年人留戀、老年人懷念;而月亮把陽光變得含蓄、皎潔,充滿了溫柔,宛如風姿綽約的少女,讓人牽腸掛肚。月亮創造了陽光不可替代的價值。

月亮不僅是一位美麗的女子,更是一位無私奉獻的“銀色天使”。它沒有貪慾,把“借來的”光全部無私地給予了渴望光明的夜行人,這對他們又何嘗不是一種幫助呢?月亮起到了太陽無法起到的作用。

看着月亮,我忽然想到茶道和圍棋原本使我們中國的古老傳承,後來不是被日本人給“偷去了”嗎?現在,我們或許該向月亮學習,學習它把別人的東西借鑑過來,賦予新的特點、新的作用,爲人類造福。

夜,一如既往的深沉,就好像一場無聲息的黑色葬禮般,那麼的隆重,又那麼的憂傷。佇立於這樣的月色下,我靜靜地傾聽着晚風拂過的呢喃,看着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看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身旁,恍惚間,似乎感覺到了月亮的清麗秀顏下埋藏着些許的憂傷。這一刻,我豁然開朗。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8

一天,我剛寫完作業,就發現我家的鴿子進屋了,我悄悄的探頭一看,哦,你這小賊,又想吃蔬菜了,我正想把它趕走時,我驚奇的發現,鴿子跟本不想吃蔬菜,它只是把捆蔬菜的草繩咬成一段一段的。可是,它要幹什麼呢?我好奇極了,我便悄悄地跟在後面,看它能玩出什麼花樣。它飛到窩裏,把軟軟的繩子放到裏面。我像個偵探似的,跑了幾個來回,也沒發現什麼,可正當我要走時,我卻發現,鴿子窩裏有一個用草編的小窩,好像一個小搖籃。原來,鴿子媽媽要下蛋了。鴿子爸爸要搭一個新窩,好讓快要出生的小鴿子,快快樂樂的成長。

我偏偏想讓鴿子爸爸再去做一個,看看它是否關愛自己的孩子,我隨便把窩拿了出來,這次,我可不要放過了,我把軟軟的草繩放了起來,又在廚房放好了一些樹枝,我便在旁邊看好戲,鴿子爸爸果真又來了,它正想咬那些樹枝帶走時,它便停住了,因爲它發現這不是草繩而是樹枝了。鴿子爸爸急壞了,這到底怎麼辦呢?鴿子爸爸飛走了,我心裏默默的想,樹枝它不要,草繩它卻要,啊,我知道了,樹枝太硬會把小鴿子壓痛的,而草繩是軟的,這樣,小鴿子才覺的舒服,原來,鴿子爸爸這麼心疼它的孩子啊。可這會鴿子爸爸在幹什麼呢?我東看看西望望,也沒看見鴿子爸爸回來,這可把我給急壞了,到了晚上,爸爸手裏捧着鴿子爸爸,原來,鴿子爸爸爲了小鴿子,跑到別人家,被別人抓走了。我大吃一驚,淚水在眼裏打轉。我悄悄地跑到鴿子窩前,看見鴿子睡覺的樣子,淚水悄悄的跑了出來,我又把窩放了回去。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了動物也懂得愛護自己的孩子。並且,我再也不做出這種事了,因爲,這種動物的永遠提醒着我。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9

時間流逝,人跟着長大。會改變,會發現。

露珠,往往被人想象得很美好:像鑽石,像水晶,像眼眸,像精靈……但你知道嗎,露珠中有灰塵——

雨停後,我用放大鏡觀察露珠,才發現它不是十全十美:如小蟲子一樣的灰塵佈滿露珠外部及體內。我驚訝,原本以爲露珠內質依舊讓人讚歎,這發現,就像第一次看到孔雀暴露在外的屁股——目瞪口呆。有些生命體的瑕疵可是“深藏不露”,需要你細緻觀察。

週末,我照例興致勃勃地收看娛樂節目“愛唱纔會贏”。奶奶在一旁打哈欠,我剛想讓奶奶去休息,突然看到節目預告——會上來一個小丑,奶奶的疲憊似乎消失了,整了整衣服,和我一樣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機。表演中途,奶奶竟然開口大笑,說“這東西真逗!”後來,當小丑展示了“殺手鐗”後,奶奶竟然學着小丑拿着遙控機裝了裝樣,喃喃自語:明兒個我也學學,你說呢,佳佳?回神時發現奶奶正看着我,我小雞啄米似的點了點頭。其實每個人的心都不老,只是你不易發現。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發現將是刻骨銘心的,你會永遠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