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熱門】初三滿分作文六篇

【熱門】初三滿分作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三滿分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初三滿分作文六篇

初三滿分作文 篇1

中國有句老話:“患難見真情。”不錯的,真正的友誼往往在一個人困難的時候才體現出來的,這回我可嚐到了這分真情,嚐到了人間的溫暖。

一大早起來,我就覺得頭昏沉沉的,眼前一片朦朧。“媽媽,媽媽。”我使勁喊了兩聲。可是遲遲沒有回答。我使盡渾身力氣挪動到放在牀頭櫃上的電話機旁,撥通了爸爸的手機。我告訴他,我很不舒服,可能有一點發燒,我爸爸聽了以後,說:“你要不自己先去看一下,我和媽在嘉興,恐怕一時半會兒回不來!”唉,我只得一個人去看病了不過這事也挺新鮮的。

我來到了一家門診部,正巧給我看病的那位醫生是我爸爸認識的,他用體溫計給我檢查了一下,發現我有一點發燒,掛一瓶鹽水,我答應了。當要去配藥時,我才發現出門太急,忘記拿錢了,我頓時變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那位醫生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說:“是不是沒帶錢?我借你,以後讓你爸爸還我好了。”我頃刻間變得“破涕爲笑”,拿着那張一百元人民幣,覺得它沉甸甸的,因爲它不僅是一百元,更是一份真情。您說呢朋友?

配好藥,我緩步走到了注射室,因爲我已經實在沒有力氣了。在注射室那位阿姨東搖搖,西弄弄之後,兩瓶鹽水誕生了。我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時間的流逝。我看到那麼大瓶鹽水一滴一滴的滴下來,心中不免有些不耐煩,可是我也沒辦法啊,良藥苦口利於病嘛,忍忍吧,我想這段時間肯定會過去的,我希望它快點過,好讓我從“火坑”裏早點出來,畢竟這很難受。現在能做的只有“等”!!

一半的惡夢終於結束了——一瓶掛完了。但隨之而來的不是快樂,而是麻煩。我外表上看上去好像很膽大,其實有時候也挺膽小的。我不敢與旁邊的人搭話,叫他們幫我叫一下醫生,又不敢自己叫醫生,我不知道爲什麼。這可怎麼辦呀?我左右爲難。我真希望父母在身邊,省得我兩難。可我又不希望父母在,因爲我想鍛鍊我的獨立能力。正當我不知如何是好時,一爲三十出頭的男人對我說:“小朋友,你的一瓶快要掛完了,我去叫醫生來幫你換一下啊。”我發自內心地說了一句“謝謝”!換好後,那人又說:“你冷不冷,那裏有牀被子,我去幫你拿來蓋上吧。”有一句“謝謝”從我口中不由自主地說了出來。冰冷的身體彷彿已經不存在,留下的只有溫暖!

“情”,字典中的一個字,但它並非那麼簡單,它需要每一個人用真心去書寫它,用熱情去灌溉它,用付出去爭取它。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的美好!朋友行動吧!

初三滿分作文 篇2

爲什麼學生見了老師要繞道而行,讓高尚的師生情變質?爲什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深,使和睦溫馨的家庭僵化?爲什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氛圍會“降溫”,讓人感到世態炎涼,人心冷漠?……

由心釀成的苦酒也當由心來品嚐。正因爲人與人之間缺少真心的溝通,人們在各自心裏築起一道“圍牆”,把心牢牢地裹住,死守着“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的教條將心與心隔絕,才使缺乏溝通的世界變得暗淡無光。

當第一聲清脆的哭啼聲喚醒一個新的生命的時候,心靈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聖地。正是在與外界相互溝通的過程中,心靈得到外界的響應,流入了充實的內容,並開始不斷地豐富自己的人生。在真心的溝通中,人們體會到真愛的神聖偉大,友誼的真誠可貴。溝通給心靈增添了一筆筆亮色,給世界帶來了一片片溫馨。

心靈的溝通本是一杯酣暢的美酒,爲什麼人們會逐漸關閉心靈的大門呢?人心是異常敏感的。當人們被迫需要面對競爭的時候,他們感到客觀的無形的壓力籠罩了世界。競爭像一個漩渦,圈住了一個又一個人,罩住了一顆又一顆心。當人們學會了分析利弊的時候就學會了選擇利弊。“個人主義”在這個時代得到廣泛的默認。它像一個個圈子,讓人心在圈禁中變得冷漠了。爲什麼世界上少有商場敢把商品的成本價和出售價同時標出來呢?可能他們不是怕因此而少賺錢,而更多的是怕人們不相信其成本價。

爲什麼有“溫室效應”的今天,卻讓人感覺很冷?因爲人心冷了。

回首“九八“洪水,你的心跳沒有加速?個人利益,眼前利益毀滅了多少?多少……呻吟着的地球在呼喚着綠化世界。而綠化世界,必先綠化人的心靈。

有慘痛的教訓,爲什麼還要重蹈覆轍去一步步地啃噬心靈?爲什麼不可以敞開心房,讓真心去溝通,去呼喚?爲什麼不可以拋開一已私利,用一份責任感去溝通起一片心。只要在溝通中人們奉獻一點愛心,整個世界就要變成愛的汪洋。

這個世界並不缺少愛,只是缺少發掘。新世紀呼喚人心常綠。用真心去溝通,在心靈深處開闢一片綠洲,讓自己永遠擁有一片湛藍如洗、一塵不染的“心空”,也讓世界多一點愛心,多一份溫馨。

初三滿分作文 篇3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

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曆史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 祭奠 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爲,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 ,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爲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爲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爲盛行。新中國 成立後,人們也選擇 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 革命 先輩。“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爲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纔回家。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

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 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 ,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 的眼睛 。

人生 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 善待自己 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纔不至於面對 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 因爲思念 家鄉 ,便一起到美麗 的鄉村 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欣賞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 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 是那麼和諧 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 ,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 ,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着別樣的風景 。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溼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說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們傳遞着一種清冷的氣息。

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第五個節氣。清明節在每年春天的四月四號到六號之間。這一天也是我們祭奠和緬懷逝去的親人 的日子。

這時正是漫長的寒冬過去了,絢麗多彩、生機盎然的春天蹦蹦跳跳地來到我們身邊。一會兒春風和煦地吹拂着我們的臉;一會兒春雨 淅淅瀝瀝地飄灑下來,使大自然格外的清明。

奶奶 說:“清明節是最富有詩意的節日。”我們翻閱了《少兒讀古詩》這本書,找到了唐代詩人韋莊的“滿街楊柳綠似煙,化做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裏,女郎繚亂送鞦韆。”的詩還有宋代詩人吳惟信的“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的詩,還有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些詩都描繪了清明這個節日帶給人們是一般的精神享受,特別是杜牧把清明與“雨”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是這種詩意達到了極致。

我喜歡過清明節是另有原因的:我終於有機會 到郊外擁抱春天。第一個機會是學校組織我們去春遊 ,那時,師生將乘坐大巴車一路上欣賞這春天的美景來到風景如花的山上、草地上或湖邊柳樹下,盡情享受着春天的快樂 。第二個機會是和我們吳家的所有成員結伴掃墓,那時,我們會帶着鮮花、水果和糕點,祭奠吳家的祖先,我們排着隊在墓碑前鞠躬行禮,奶奶鞠躬的時候,喃喃地說:“爸爸媽媽,我們來看望你了”然後,我和表哥表妹們在山上追趕瘋跑,釋放我們的青春 活力,我們各自帶着自己喜愛的玩具,如跳繩、空竹、風箏等在山下的空地上各展現自己的“絕活”。直到聽見“我們走了!”一聲喊,我們就依依不捨的走向各自的車子,互相揮揮手,奔向同一個目的地——安樂園 餐廳。

在回程的車上我沉浸在不捨離去的心情中,奶奶卻和我耳語:“次活動可以叫掃墓,也可以叫踏青。我們把掃墓和踏青結合在一起了。

歸途中,我在想着明年的掃墓和踏青。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是我小學 生活中不可忘懷的節日。

初三滿分作文 篇4

穹下,雄鷹展翅翱翔。愛與會愛,編織了雄鷹燦爛的一生!

——題記

曾經看到過燕子的巢,光滑平整,在人家屋檐之下,沒有雨淋,沒有風颳,甚至陽光也恰到好處,不在陽光曝曬處,卻依舊能感受到那一陣陣沁人的暖意。燕媽媽飛來飛去捉蟲子,親口送到燕寶寶的嘴裏,看着母子那份滿足的樣子,就覺得好溫馨。不知不覺在屋檐下面就站了很長時間,真想讓這畫面永遠停留在眼前,永不消逝。

毋庸置疑,燕媽媽是愛小燕子的。這種愛,很溫馨,很甜蜜。

正巧,那天下午看到一個極其簡陋的鳥巢,搖搖欲墜地掛在懸崖邊的一棵枯樹上。我站在離它很遠的地方,依稀可見它的輪廓,似乎只是由幾根樹枝隨意搭建而成的,抽掉一根,也許就會散落。等了好久,看到一隻鷹衝來,歇了一會,振翅飛走了,順着這隻鷹飛去的路線望去,我大吃一驚——一隻瘦弱的小鷹站立在懸崖邊,似乎渾身都在戰慄着,剎那間,我真想飛到小鷹身旁,把它抱在自己的懷中安撫它那贏弱的心。終於,那隻鷹飛到了小鷹身旁,站在它身後,張開雙翅,似乎要把小鷹抱在懷裏。我的心,終於鬆了一口氣。

電光石火之間,忽然看到一道黑光,定睛望去,是鷹,是那隻在懸崖頂上的小鷹。只見它的身體急劇下墜,再過幾秒,就要跌落崖底!我的心,戰慄起來……忽然,奇蹟發生了!那隻小鷹,竟然飛起來了,衝向了高空!向着陽光,向着希望,劃出一道屬於自己的燦爛曲線!

站在懸崖旁的鷹媽媽,也飛了起來,飛向女兒的天空。

若說燕媽媽愛小燕,難道鷹就不愛孩子嗎?若說燕媽媽的溺愛是愛,難道鷹的厲愛就不是愛嗎?燕媽媽的愛,讓小燕子在低空盤旋;鷹的愛,讓小鷹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

初三滿分作文 篇5

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題記

即使信念長不成古樹,我不惋惜於千百次播種。

即使承諾再也不能回首,我不遺憾於千百次等待。

即使花朵結不成果實,我不悔恨於千百次凋謝。

因爲我相信,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無愧無悔纔是人生。

也許是少年壯志不言愁的年齡,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動,所以青春的道路繁花似錦、盈林鳥語。因爲年少,所以輕狂;因爲懵懂,所以無畏;因爲純真,所以無罪;因爲青春,所以珍貴,因爲只有努力,才能飛向自己的夢想。

初三的生活,有歡有悲,有喜有淚。有時凝望着飛翔的小鳥,總讓我羨慕不已,多麼希望自己也擁有一雙矯健的羽翼,展開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曾幾何時,面對着面前珠穆朗瑪峯似的書籍,無邊無際的卷帙題海,不禁潸然淚下,這種日子到底何時纔是盡頭?

曾幾何時,回首不堪的過去,面對殘酷的現在,幻想未知的將來,唉!究竟哪裏纔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座標?

九年寒窗苦讀,盡在中考一搏!只有奮鬥,纔有收穫,生命之花也會因此而芳香四溢。

窗外依舊星光點點,光陰依舊飛逝如箭。回想起來,初三的生活平淡而又充實。奮鬥吧,來年中考勝利的鐘聲一定會敲響!

初三滿分作文 篇6

初三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呢?甜的,酸的,辣的,亦或是苦的。但在我看來,都不是,初三的味道像醇厚的咖啡,前味苦澀,回味香醇。

一眨眼,兩年的時間已經從指縫中流過。我們已經成爲了初三的學生,面臨着人生中第一場考驗——中考。於是,課業也繁重起來。“寶貝,快起牀,不然就遲到了”媽媽總是在我睡意正濃的時候叫醒我;“跑快點,怎麼這麼慢,怎麼考試啊?”體育老師在我筋疲力竭的時候指責我;“你看看,這作業怎麼寫的,還想不想中考了!”我拿着作業本接受老師的批評;“明天做語文、化學、物理、數學和物理的練習題。”被貼在班級目標牆上的我的目標……還沒有適應初三的生活,像一隻被孤立的小螞蟻,感到無助、悲傷,甚至是絕望。我的初三是苦的:那時的我這麼認爲。

已經過了兩個月,離我們中考的日子也所剩無幾,但我終於品味到了初三真實的味道。“寶貝,累不累啊?餓不餓?媽去給你做飯。”回到家後就能聽到媽媽關切問候的聲音;“這次考試考得不錯,繼續加油!”老師的表揚毫不吝惜;“別傷心了,就是次小考試嘛,我們一起加油,中考考好就好啦。”朋友在我最失落的時候伸出手臂,鼓勵我;“今天上課表現很好,課間抓緊時間寫作業,還向老師請教了問題!”隨着我踮起的腳尖,今天的我反思被光榮地貼在了“反思牆”上……適應了初三的生活後,我享受其中,與同學們一起付出,一同收穫。初三的味道,是甜的。

前味苦澀,後味甘甜,這種咖啡也許以後我還會嚐到,可那種滋潤心田的特殊感受,何時還能刺激我的味蕾呢?好希望時間老人放慢他的腳步,因爲,我還不想和我的初三說再見。可他又怎會聽從我的意見呢?我所能做的,就是享受現在,留戀我初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