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彙編6篇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彙編6篇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1

人生必讀書目中有三本大書:“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而我卻言人生只需“有字之書”。

歌德曾有言:“有讀書經驗的人用兩隻眼睛看書,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東西,一隻眼睛看到紙背後的東西。”對待讀書問題,先賢早有預見。“無字之書”“心靈之書”早已刻在“有字之書”的背後,只待有經驗有智慧之人前去尋覓。

在我的理解之中,讀三本大書的觀點似乎顯得刻意與褊狹。其餘兩本書早已融入“有字之書”的骨血,又爲何要生生將其剝離以顯示專業與高深。“因爲我讀過書,油墨早已融入我的風骨。”一身才氣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飾。這些雋永之句早已闡釋了“有字之書”對人的風骨的涵養和薰陶,又何須那看似高深實則無用的“無字之書”“心靈之書”。

究其原因,作家似乎過分強調了“無字之書”與“心靈之書”,而忽略了“有字之書”背後的深刻意蘊。進一步討論,則更是民族性格與社會環境“作祟”。中國人骨子裏的精明讓我們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強迫症”般地一定要將概念完全釐清。掩藏在各種“定義”“概念”之下的其實是一種謬誤,其以支理性、支邏輯、支秩序爲特點,在美學中被稱爲“達達主義”,在哲學中被稱爲“虛無主義”。而社會環境更是其有力幫兇。各類“心靈雞湯”“成功的十大祕訣”“一百個生活智慧”等層出不窮。盲目地屈從人們的喜愛而不加以辨證的社會環境會將我們的國家帶領到何處?

韓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寫道:我們的觀光旅遊不過是將電視媒體和他人口中的場景來一次現場的印證與殘渣式的咀嚼。書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有鐫刻於“有字”的經典之中,何以要捨棄有價值的“有字之書”而去追求無形的荒謬的“無字之書”“心靈之書”?

當然我並非否認“無字之書”“心靈之書”的重要性,只是他們早已融入在“有字之書”中。那麼何以要捨棄我們易於親近的文化母體,反而盲目追求他人的咀嚼殘渣。

範雨素的命運的確將她裝訂得其爲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時的讀“有字之書”的經歷,她也許早已淪爲平庸中的一員,一生平庸。反觀周有光先生,他對學問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生有光。

《烏合之衆》中有言“羣衆的意識只是愚蠢的疊加,而真正的智慧卻被愚蠢的洪流淹沒了”。當衆人一味沉浸“三本大書論”,我們更應該擦亮雙眼,借有字之書品味人生百態。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它就是爲你而鳴。”“有字之書”絕非放在玻璃櫥窗裏供人觀賞的文物,而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文化命脈。

且慢虛無之術成生活,藉以有字之書品人生。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2

魯迅說: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同理,只要根不枯死,樹就可以翠色長青。 大約二三百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人類,從此一部人類的文明史便如樹萌芽,伸枝,長葉,壯杆,日高日上,迄於今,已長成擎天巨木。

人類文明之樹的成長史,是一支高歌猛進的雄歌勁曲,也是一曲雷擊雨打的血淚哀歌。人文的滋養與科技的正向扶持,讓人類文明之樹根深葉茂;邪惡、戰爭、瘟疫的侵襲,讓人類文明之樹的枝杆時時出現枯萎、斷折。 科技是把雙刃劍,當它呈現俠之大者的正義情懷時,它是護衛人類文明之樹的鐵甲鎧士;當它被邪魔外道操縱之際,它是破壞人類文明之樹的最兇險的利器。

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把我們帶進了一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世界。目眩神迷,輕鬆快捷,心曠神怡,大飽感官之福的日子招搖在你我的四周。現在,鏡中花,水中月,我們都可以憑藉科技的神器一一摘取或攫取。路多歧而樹多枝,科技卻不能先驗地給我們帶來選擇辨別的理性。如果我們初心不失,慧眼獨具,人類完全可以一路風景一路跋涉,向着美好和光明前行;如果全然跟着感覺走,更多的概率是陷入黑風嶺、盤絲洞之類的兇險。 “VR”技術,把虛擬世界裏嫁接進現實,夢已經可以掙脫黑夜,鮮明活跳在你我的身旁。享受是爲了怡情,快捷是爲了效益,追夢,是爲了迎接新一輪輝煌的日出。如果虛擬“VR”技術,讓“宅男”更“宅”,讓“慵女”更“慵”;如果“VR”技術,讓同學少年在人機對話時運鍵成風,而在人人對話時說不上幾句囫圇話;如果“VR”技術,將人異化爲四肢細弱腦袋碩大的豆芽型怪物,那麼,我將毫不客氣地對“VR”技術說“不”!

記得《紅樓夢》 中的“風月寶鑑”嗎?此鏡要反照才能生命如常,可那賈瑞偏不聽,就喜歡正照風月寶鑑。此鏡正照,就是王熙鳳招他進鏡共赴雲雨。賈瑞是精竭而亡的。寶鑑暗寓愛情的兩面性:一面是愛,一面是欲。不能認清愛情真正的面目,不能把握愛情的尺度,沉淪於情慾當中,死或許就是最好的了結方式。在“VR”技術面前,我不願意看到,又有賈瑞倒下。 “VR”技術,應該是理性與感性糅合的陰陽魚太極圖啊。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VR”技術面前,既享受霓虹般綺麗的繽紛世界,又保持繁花落盡抱璞守真的寧靜清明;在“VR”技術面前,既擁有快刀斬亂麻的明快爽朗,又不失切磋琢磨的從容嫺雅。唯其如此,人生的旋轉門,才能夠自由輪轉於虛與實之間;社會發展的太極圖,方得以健康運轉,人類因此生生不息。

人,最可怕的是患上“失心瘋”;人類,最可怕的是面對新異和誘惑,心性大亂。只有心性不亂,慧眼常開,科學選擇,理性踐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之根纔不會枯死。把心性之根留住,人類文明之樹必將與天不老,共地久遠。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3

得失是一個寬泛的命題。它紮根於我們的評價體系之中:每結束一個過程,我們會習慣性地自問:“哪些是得?哪些是失?”每開啓一個過程,我們的目標也通常以得失分類:“想得到什麼?會失去什麼?”由此可見,得與失既可以是終點,也可以是起點,而一個過程又總是由大大小小的得與失組成。

因而,我說,得與失真正扮演的角色,便是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了。抑或是說,我們認爲它是什麼,遠比它自己是什麼重要得多。

以得失爲起點的人,和以得失爲終點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屬於同一類。因爲以得到某個事物或是做成某件事爲起點,在結束時也總會用相同的標準來評判自己。諸葛孔明以輔佐劉備重振漢室爲起點,儘管擁有設計木牛流馬的巧思,留下“舌戰羣儒”的佳話,也爲自己沒有打敗曹魏而深感遺憾,在五丈原鬱鬱而終;“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過程中失去的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伊”;即便如秦檜等奸詐小人,以謀取權勢爲起點,在被剝奪官位時,心裏悲涼的也不過是權力的得而復失,而非道德意識的覺醒。就像“目的”這個詞本身,它產生於起點,描繪的卻是終點的'圖景,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貫穿始終,如一個“幕後推手”。

可是人的一生中本就不只有一個起點,也不只有一個終點。人需要反饋。如果我們要在下個階段尋求突破,就不可避免地要對剛剛結束的這一部分做個總結——依然以得失的形式,並以此爲基準進行調整。得失的角色像“法官”,在判定“對錯”。

但問題在於:究竟什麼是得?什麼是失?

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弗羅斯特也說,樹林裏分出兩條路,選擇一條就意味着失去另一條。得失本就是對立統一的概念,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我們分辨“得失”的依據其實是心中的價值排序,譬如“忠孝不能兩全”,選擇“忠”的人通常更看重個人之於國家的貢獻,才甘願犧牲小家親情的溫存。然而,一個人的價值排序並非一成不變,今日之得或爲明日之失。在得失之間來回跳動,反而模糊了方向,使自己陷入迷茫。

既如此,不妨將得失視作過程。“過程”是一個微妙的中間量。它不是起點,不會讓人因曾經的“失”而迫切地想要“得”;也不是終點,不意味着“失”沒有補救的機會。因而這會是一個逐步釋然的過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豁達,誕生於“乾坤未定”的樂觀;這也會是一個探索內心的過程:每次得失帶來的情緒波動,都是用以錨定價值排序的刻度。隨着這把標尺日趨精確,行事便可少幾分躊躇,或許不能盡如人意,但可力求無愧於心——彼時,得與失只不過一介路人。當曾經的“判定”變成了“道聽途說”,得與失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4

“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這不無道理。在我看來,人生要重視得失、享受過程。

之所以說要重視得失、享受過程,是因爲對人而言,得失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對人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沒有誰能把它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抹去,因爲人的慾望和原始本能不可能對得失視而不見。人不得不經歷各種得失,在這些經歷中與其怨天尤人,不如享受它,那怕是帶着鐐銬跳舞,也未嘗不可。就像讀書,不一定能夠改變命,但是一定可以抓住運,何樂而不爲!

當然,我所說的“讀書”,是指把書讀好的情況,是指“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黑髮不知勤學早,三更燈火五更雞”的情況,而非泛泛而讀。

我國外交家楊潔篪,當年在電錶廠當工人,利用空餘時間啃英語,工友嘲笑他:“你一個小工,學英語有什麼用?學到什麼程度一輩子也就是個電工!”但對嘲笑,他無動於衷。他當時也許並沒有想到啃英語可以改變命,但他一定相信讀英語有用。後來廠裏接到一些英文材料,廠裏的人犯愁了:看不懂啊!這時楊潔篪出馬了,他將內容翻譯成中文,轟動全廠!

讀書不一定能夠改變命,是因爲命的改變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但在讀書過程中,我們可以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對話,可以吸收他們的智慧精華爲我所用,可以豐富自己的心靈和精神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讓乾癟的生活變得豐盈和飽滿。讀書所得,不一定帶來功名利祿,但可以避免紙醉金迷的生活,可以消解玩世不恭的態度,可以除去怨天尤人的愁苦。這些應該加以重視,因爲這些東西可能正是套在人生脖頸上的枷鎖,失去這些東西不可惜,反而會讓人變得清醒、明智。因此,我說讀書要重視得失,享受過程。

將書讀好,一定能夠抓住運。海倫.凱勒先天聾啞,但在莎莉文老師的培育下,她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奮力讀書,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失去了很多,比如玩樂、懈怠、自暴自棄等;但最終獲得了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海倫.凱勒通過讀書而抓住了運,扼住了運的咽喉。

之所說讀書能夠抓住運,是因爲通過讀書,我們可以由無知變得有知,由愚昧變得聰慧,由眼界狹窄變得視野開闊;對問題、對事物的分析由片面變得全面,由粗糙變得精準,等等。一旦機會來臨,我們就有能力抓住它、馴服它,從而改變它!就像雲南華坪女子高中的孩子們一樣,她們就是通過好好讀書抓住了運,從而改變了命!

總之,重視得失,是人基於原始慾望與本能的反應;享受過程,是經過歷練後的精神境界提升。讀書,要重視得失過程,尤其把書讀好,更需要重視得失,享受過程。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5

關於得失的討論可追溯到很久以前,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等。但是,大多數的討論都囿於得失之間的轉化上,而並非討論得與失本身。有人問,得失到底是終點、起點還是過程呢?我認爲,得與失只是一個結果,是一個具有一定借鑑意義的結果而已,並不值得大書特書。

首先,什麼是得失。得失是用來判斷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或者判定一個目標是否實現的結果。所以它只是一個結果。這個結果一般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意義在於它用來衡量目標有沒有被實現;第二個意義在於它背後所代表的價值,例如高考成績部分反應了一個人的努力和能力,因此他也獲得了一張通往相應大學的門票。

但很多人看重的其實並不是得失的第一個意義,而是第二個意義。這就導致了得失的作用被放大了,但得失本身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先討論得失的第一重意義。如果得失只是衡量目標實現程度的結果,那麼得失也僅僅就只是一個結果而已。因爲如果一個人有明確的目標,那麼客觀上應該會存在一個正確的得失評判。但是這個評判結果只有上帝知道。人類在很多時候沒有辦法選擇一個合理客觀的指標去衡量得失,就如高考也並不能完全客觀公正地反映一個人的能力。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的得失僅僅只是一個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的結果。更何況剛纔的假設是如果一個人有明確的目標,但是更多時候有些人可能連目標也沒有,那就更難談得失了。

而得失背後的第二重意義,它就更只是個結果了。它或許是一些世俗的追求,一些物質的誘惑,也可能是精神的滿足。但是,這些價值真的很重要嗎?例如運動員刻苦訓練是爲了更高更快更強還是爲了奪冠後帶來的商業價值呢。不可否認物質獎勵也很重要,但是如果只爲了追尋這些獎勵,以獲得獎勵爲目標的話,就會出現各種違規作弊和歪門邪道,用以欺騙別人眼中的得失,獲得一個虛假的結果從而獲得獎勵。這顯然不是我們的初衷。

古人很多時候討論的得失其實是在討論得失的第二重意義,如獲得錢財卻只會揮霍最後流浪街頭,貶官流放最後卻重獲新生等。但是討論這些方面能夠給予我們的其實只有一個樂觀的心態,卻不能教會我們到底什麼是得失,如何真正正確面對得失。

因此得失其實只是一個結果。我們要放下得失,尤其是放下對得失第二重意義的過分追求,轉而以得失爲鑑,督促自己前行。

浙江卷高考優秀作文6

得與失常以可能性的面貌出現於人的世界之中,起承轉合、浮沉取捨,得與失作爲過程、常伴生命左右。人們體驗過程之得失,以求活出昂揚的人生。

然而,死亡這一“失”的終點使萬物歸於寂滅,只因——死亡之爲可能性,是一種終結了所有可能性的可能性。在終極之“失”的面前,一切對於過程之得失的探討都顯得黯然失色、軟弱無力。

終極之“失”作爲難以逃脫的宿命,總是如烏雲一般籠罩在人類命運之上空。“少爲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勞碌半生,皆成夢幻”,這是個人的得失;“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這是時代的得失。如若我們在此界珍視的一切健康、財富、生命與地位在終極之“失”後便將化作一抔黃土,那麼人世勞碌數十載的意義又在何處?於是我們看到,弗洛姆警醒人類的生存之分歧便在此浮現了:人的長遠想象與短暫生命的分歧,以及——生與死的分歧。

行文至此,讀者一定探知到了一股深深的無力感。然而,一切摒棄終局性視角對於生命過程之中的得失的探討,都如同盲目扎進永恆流動的河水之中,此中的任何思考都是浮淺、單薄和乏弱的。唯有站在終極之“失”回望人生,纔是人生真正的起始,才賦予了過程之得失以真正意義。

對於人生重大而系統的反思,亦即哲學式思辨,肇始於死亡這一終極之“失”。正如美國哲學家威廉·巴雷特所言:如果人無需面對死亡,也就無需展開哲學思辨了。因爲我們都是永恆生活在伊甸園中的亞當,悠哉遊哉、想這想那,決不會去思考任何嚴肅的哲學問題。人作爲追索無限性的存在,其最深的悲劇便是內在於其本身之中的死亡,這種悲劇指示了人之生存的根本有限性,從而迫使着它爲尋找途徑解決或和解。

科學選擇瞭解決,以技術手段化解“失”之宿命;哲學與宗教選擇了和解,以深刻思考與“失”達成和解,不致使人墮入虛無與無意義的深淵。二者的不同在於,前者訴諸人最大化的清晰,肢解得失的意義、從而解決它;而後者則深深意識到人之理性的有限,從而生髮出對於人之存在的敬畏,以求徹悟人生過程之中的得失。海氏對此有着深刻洞見,他說:人的生存一定失以某種人所觸及不到的、右岸的、遮蔽的、不顯露的區域作爲前提,被它牽引。這種被牽引的謙卑姿態終而生髮出敬畏,敬畏由之產生智慧,至此,對於“得”與“失”在過程層面的意義探討才真正變得厚重起來。

審視“失”的終點,是一條走過去、再返回來的長途。對於終點的探討,最終指向的是過程之中的得失。唯有被喚起對於終點的驚覺,人才能真正踏上體驗得與失的過程之中,在有限的生命裏創造無限的意義。

這是生命的最高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