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素材(集合15篇)

高考作文素材(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考作文素材(集合15篇)

高考作文素材1

1、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重點的字是“過”和“教”。“過”的意思不僅僅是過錯,更多的情況是違反,改動的意思,違反改動的是什麼呢,叫做"正常的規律"。“教”指的是一個過程,意思包含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到現在“教”的含義要加上文化教育的成分,但是主要還是指父親對孩子的示範作用,示範的內容包含道德,禮儀,技能,勵志等;所以“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爲父親應該以身作則的教孩子,如果作爲孩子的父親沒有這樣做的話,就違反了正常的規律。

2、新時代背景下,應該賦予“養不教,父之過”新的含義:“生養了孩子,如果只是給孩子提供吃穿等物質生活,卻不好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沒有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就是父母的責任。”孩子如果出現的問題,那麼父母都要承擔責任,只要父母教育理念一致,齊心協力,共同給孩子指引人生的道路,才能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未來發展的更好。

3、教不嚴,師之惰。懲戒歸根結底對學生起到的只是一個震懾,警戒的作用,當教師連懲戒的權利都失去之後,剩下的只能是對學生一昧的遷就跟隱忍。在學生最應該明白規矩重要性的成長期,給他一個沒有規矩的環境,是很難保證該學生以後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孝敬父母,誠實處理,守規矩的人的。一位面對熊孩子唯唯諾諾的老師,絕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

4、教育是個嚴肅的事業。孩子不聽話,不完成作業,老師當然要教要管。屢教不改只能是進行懲誡……這種嚴肅背後是一種擔當,是一種責任,我們應該支持。因爲這種擔當這種責任是塑造靈魂,傳承文化……老師不管,孩子就學不好;老師太溫柔,孩子就不學好。老師、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家長是養分,培育根系的成長,根枝強壯,樹葉繁茂。老師是園丁,不斷地修理枝葉,成形成材……老師,家長和學生是一種塑選生命和靈魂的和諧的社會關係。

5、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爲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6、如果不對違反紀律、不愛學習的孩子進行懲戒,只是單純地與孩子口頭講道理,久而久之,孩子或許會把教師、家長的話當作耳邊風。讓孩子遇到一個心中有愛、手中有尺、眼中有光、胸中有度的好老師,這是所有家長的期盼。作爲家長,我們也必須要支持老師的工作,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教育懲戒是以教育學生爲根本目的,懷着關愛學生的態度對犯錯或違反規定和規則的學生實施否定性的批評、處罰等,以警示學生。

7、教育懲戒作爲一種教育和管理學生的方式,在中國教育史上由來已久,諸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目前,一方面,賞識教育和關愛教育在教育界頗爲盛行,遏制體罰、禁止變相體罰學生在社會上的呼聲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師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益成爲困擾一線教師的難題。

高考作文素材2

1.諒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風,能消融凝結在人們心中的堅冰;諒解是一束溫暖的陽光,能驅散積聚在人們心頭的陰雲;諒解是一場綿綿的春雨,能洗滌飄落在人們心頭的塵埃;諒解是一陣柔和的清風,能熄滅堆積在人們心中的怒火;諒解是一滴晶瑩的甘露,能滋潤人們心中乾涸的土地。

2.每一汪水塘裏,都有海洋的氣息;每一棵嫩葉上,都有春天的芬芳;每一棵綠樹上,都有森林的蒼翠;每一滴露珠上,都有太陽的光輝。所以詩人才說:“一株三葉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廣闊的草原。”

3.我向往一種生活狀態,叫做——安詳,安詳就像夕陽下散步的老人,任雲捲雲舒。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叫做——拼搏,拼搏就像暴風雨中的海燕,任雷鳴電閃。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叫做——緊張,緊張就像夜色裏趕路的人,任月出月落。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叫做——奮進,奮進就像海上行駛的帆船,任浪打風吹。

4.如果你是大海,何必在乎別人把你說成小溪。如果你是峯巒,何必在乎別人把你當作平地。如果你是春色,何必爲一朵花的凋零嘆息。如果你是種子,何必爲還沒有結出果實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靜靜微笑,沉默不語。

5.迎接它(梅花)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北風;伴隨它成長的不是溫暖的春天,而是寒冷的冬天。滋潤它成長的不是晶瑩的甘露,而是肅殺的嚴霜。襯托它美姿的不是濃濃的綠意,而是寒徹的白雪。花壇暖房裏,它不開;冰天雪地裏,它怒放;寒風霜氣中,它綻開。陽春三月,不見它的蹤影;寒冬臘月,它迸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6.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沒有生氣;沒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沒有光明;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宮,沒有方向。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喚。你慵懶時,它呼喚你勤奮;你昏睡時,它呼喚你清醒;你高傲時,它呼喚你謙恭;你莽撞時,它呼喚你謹慎;你跌倒時,它呼喚你站起。

7.在人生短暫而漫長的路途中,給你快樂的也許是你的朋友,讓你美麗的也許是你的追求,令你充實的也許是你的事業,但是,使你溫暖的必定是你的母親。她用她的身體爲你阻擋着寒氣襲人的風霜,更用她的愛心爲你消除了成長中的煩惱,用她的智慧爲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母親永遠是你的燦爛陽光。

8.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對人類有特殊貢獻的人,幾乎都是愛讀書的人。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9.我們讚美大海的浩瀚,是否會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與執着?我們讚美高山的雄偉,是否會想到土石積澱中的漫長與沉默?我們讚美景色的秀美,是否會想到萬物生長中的艱辛與蓬勃。

10.也許你無法擁有深邃的藍天,但是你可以做飄逸的白雲;也許你無法擁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許你無法擁有遼闊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執着的綠洲。只要你滿懷信心,你就會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高考作文素材3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當我們度過金色童年,邁進了青春的門檻,世界在眼前陡然開闊起來,人生的風光更加多姿多彩,可各種煩惱也不期而至,在年輕的心間留下困惑和迷茫。

不同時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今天的中國正值社會轉型關鍵時期,各個領域都發生着深刻而複雜的變化。面對生活方式的巨大調整、社會思潮的對衝激盪,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學業、情感、職業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年輕人往往一時疑惑、彷徨、失落,然而,這一切也都是正常的人生歷練。

不少人說,如今的社會壓力讓年輕人無所適從。毋庸諱言,無論是實現社會流動還是獲取人生“第一桶金”,不同境遇中的青年往往存在差異。而這些,又成爲青年人觀察社會的“取景框”。同一個社會,同一個事件,在不同的青年眼中,往往會有不同的模樣。正確認識中國社會的複雜性以及自身在這個複雜社會中的命運,既是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又是青年自我成長的要求。年輕人只有在迷惘中一次次思考“活着爲了什麼”、“什麼樣的青春纔有意義”,才能樹立和堅定人生的理想;只有在岔路口一次次探尋“社會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我的路在何方”,才能找準正道直行的方向。應該說,這是一堂青春必修課。

面對生活,年輕人缺乏的往往不是向光明、向上奔的滿腔熱情,而是用理性的“牙齒”咀嚼人生滋味的堅韌。只有藉助理性的力量,才能在奔騰的歷史之河中把準航向,對複雜的社會現象作出科學的觀察。

正確觀察社會,首先要有一個科學的“參照系”。這就是夢想。確立夢想的過程,也是在頭腦中爲現實世界“立法”的過程。青年有了夢想,就擁有了一套價值座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醜,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瞭”,也就能作出正確判斷和選擇。

或許有人會說,夢想是火熱的,與冷冰冰的“理性”無關。其實,讓夢想照進現實的,正是理性的光芒。真正的夢想必然是“合邏輯性”與“合曆史性”的高度統一,否則就會淪爲空想、幻想。她必然是飽含道德激情的,牢牢佔據着人類道義的制高點,向人們展示出終極關懷的光輝,讓人願意爲了她而不懈奮鬥,奉獻全部智慧和力量。她又必然是充滿理性的,經得起嚴密的思考與推敲,以雄辨的邏輯告訴人們,世界潮流浩浩湯湯,社會規律在己一方,從而向青年昭示實現理想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讓青年面對成長道路上的艱辛、挫折和誘惑,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一位文化學者曾說過,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就讓理性的光芒在青年前行的旅途上倍加明亮吧,讓一切年輕的心靈不斷汲取理性的滋養,學會思考、善於分析、正確抉擇,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

高考作文素材4

一部新電影上映了,你去不去看?

先別去,拖着。通常,拖幾天,就會有無數人告訴你:千萬別去,不值得浪費那兩個小時和幾十塊錢。當然,也有的時候,拖了幾天,有無數人告訴你:這電影你得去看看,還是不錯的。這時候應該怎麼辦?應該繼續拖。拖幾個月,再問他們,還覺得值得看嗎?或者乾脆拖幾年,再回頭看,還覺得那電影不看不行嗎?

到那時候就根本不用問他們了。問問自己就夠了:幾年都過去了,我沒看那電影,覺得有什麼損失嗎?有什麼遺憾嗎?真遺憾也沒事兒,再找來看也沒那麼難。但基本上,沒幾部電影配得上這樣的待遇。

拖延症不是一種病態,而是一種非常智慧的生存策略。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問題,只要拖一拖,都會自行化解。如果沒有,那是你拖得還不夠久。

很多人認爲拖延症耽誤事,其實真的不是那樣。

一般只有兩種事兒你會拖着:你不喜歡做的和你覺得拖拖也沒問題的。喜歡的事兒你不會拖着,不能拖的事兒你也不會拖着。所以說,拖延症其實是一種辨別、篩選機制,這是一種本能。因爲你本能地覺得人生應該用在自己喜歡的事兒上,應該用在更緊急更重要的事兒上。生命只有一次,那些無關緊要的、使人不愉快的爛事,讓我們拖着,拖沒了就好。拖不沒,也至少把我們跟它們相處的時間壓縮到最少。

拖延是拖延者的通行證,着急是着急者的墓誌銘。會拖延走遍天下,愛着急寸步難行。爲什麼?因爲越愛着急,越一步一個坎兒。很多坎兒是急出來的。“自擾”是庸人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不拖延是把問題留給自己,拖延是把問題留給時間。時間很厲害,至少比你英明、強大多了。都說“時間能治癒一切傷痛”“時間能解決一切問題”。那怎麼讓時間解決?還不就是拖着嗎?

怎樣獲得成功的人生?從拖延症開始。拖延症是成功人生的必需品。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美。怎麼才能笑到最後呢?答案就是最後再開始笑。真的,根據我的經驗,最後再開始笑,笑到最後的概率會大很多。

我覺得拖延症應該有一個“症歌”,可以照着《夕陽紅》的旋律唱:“最美不過拖延症,溫馨,又從容。拖延出晚開的花啊,拖延出陳年的酒。”

你想啊,晚開的花、陳年的酒,不拖延,怎麼“晚開”?怎麼“陳年”?

【素材運用】

拖延,未必就是“消極”的同義詞,因爲拖延需要時間。而在拖延的這段時間裏,人們可以盡情思考事情的價值,回望做事的初衷,爲自己的行動釐定方向。紀伯倫說:“我們已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爲什麼而出發。”行程過快時,請拖延一下自己,等等我們的靈魂。

【速用名言】

1.善於等待的人,一切都會及時來到。——法國作家巴爾扎克

2.人類的歷史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勝利。——印度詩人泰戈爾

【適用話題】等待的價值;思考需要時間;沉澱人生

高考作文素材5

蕭紅:跌宕起伏的人生

蕭紅從小就是一個反抗者,她從專制的封建家庭裏逃出,受盡苦難。後因生活所迫與王恩甲同居,在懷孕時被拋棄在哈爾濱的小旅館。走投無路之際求助報館,從而與蕭軍結識,而瘋狂地相愛了。時局動盪,他們顛沛流離,多次身陷絕境,互相支撐着堅持下來。與魯迅的結識成爲兩人命運的轉機。魯迅的關愛和推介,使他們的作品得以出版。蕭紅因《生死場》揚名文壇。然而身體的病痛與愛情的創傷仍讓蕭紅無法解脫。她獨自旅居日本期間又遭逢魯迅逝世,再次受到巨大的打擊。回國後她與蕭軍仍是愛恨交加,分分合合,終於痛苦地分手,與端木蕻良結合。不久後蕭紅再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身心都受到了無法彌補的摧殘。與端木移居香港後,身體每況愈下,仍堅持創作。她心裏仍舊愛着蕭軍,卻又無法再見。最終被病痛折磨殆盡,在戰火中淒涼地死去。

史鐵生:獨處中參透生命真相

雙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史鐵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他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地壇去,僅爲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他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裏。跟上班下班一樣,別人去上班他就搖了輪椅到這兒來。他坐着或是躺着,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爲什麼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無論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什麼時間,他都在這園子裏呆過。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自己爲什麼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莫言:遠離喧囂的大師

作爲名人,莫言算得上是一個另類,當20xx年茅盾文學獎的其他獲獎者接受鮮花、採訪的時候,他避開媒體,悄悄地回到鄉下老家。當他成爲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時,他一直沉默。獲獎前幾日,還和家人在鄉下趕集。諾獎公佈前日,他在認真審讀、校對書稿。

成爲諾獎獲得者接受記者採訪,被問到獲獎之後對文學創作的影響時,答曰,只希望快點從熱鬧喧囂中解脫出來,並說“大家明天開始都該幹嗎就幹嗎去,你們都回家,我也好繼續創作”。有富商主動提出要送其高檔別墅,他卻置若罔聞。在北京街頭騎自行車習慣沒人理睬,還不能適應有人追着照相簽名。

李漁:歸隱中安享生活

李漁是“閒文化”的倡導者,自譽爲“識字農”,在伊山頭的“先人墟墓邊”,“新開一草堂”,構築了自己的樂園——伊山別業(即伊園)。他獨具匠心地設計和安排,構築有廊、軒、橋、亭等諸景,自譽可與杭州西湖相比,“只少樓臺載歌舞,風光原不甚相殊。”並寫下《伊園十便》、《伊園十二宜》等詩篇詠之。“此身不作王摩詰,身後還須葬輞川”,他決定學唐代詩人王維,在伊山別業隱居終生,老死於此。著作《閒情偶寄》專門研究生活樂趣,是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從住室與庭院、室內裝飾、界壁分隔到婦女梳妝、美容、烹調的藝術和美食的系列。

高考作文素材6

時事篇

第一期作文素材

所謂時事,乃是當前最新發生的各類新聞事件,所以本期整理的基本是2017年1-2月份的各類時事熱點。

一、讓“春節時間”刻入世界錶盤

時事評論背景:

中國年意味着一種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吸引不同國家的不同羣體,就在於這套價值引起的廣泛共鳴。

剛剛過去的春節,不僅攪動着中國人心中濃濃的鄉愁,也帶動全世界進入中國的“春節時間”。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歡樂春節”盛裝巡遊把秧歌、武術等中國節目搬上街頭;在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雞年主題展覽爲參觀者奉上精美藏品和京劇表演;在泰國曼谷,詩琳通公主發佈自己手繪的紅色吉祥雞和富貴牡丹圖,並用泰語寫上“中國新年快樂”……如今,農曆新年不再只是中國的節日,更成爲世界範圍的文化現象,“中國福”貼遍世界,“中國紅”映照全球。

時事評論觀點:

醇醇年味,四海濃郁,這與中國人走遍世界的腳步不無關係。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我國公民出境遊總量約615萬人次,同比增幅近7%。爲吸引如此龐大的消費羣體,各國景點和度假勝地往往把農曆新年作爲賣點,與當地文化深度融合,營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遊覽體驗。同時,遍及世界各地的約5000萬華僑華人,更是把春節視爲尋根溯源的儀式,一些地方甚至延續着或者發展出國內都少見的習俗和傳統,在當地形成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作爲一種文化現象,中國年意味着一種生活方式,背後蘊藏着獨特的價值訴求。春節之所以能吸引不同國家的不同羣體,就在於這一價值引起的廣泛共鳴。在國外,許多人對春聯感興趣,但更中意“總把新桃換舊符”的美好願景;許多人愛吃餃子,但更青睞薄皮大餡所寓意的濃濃親情。和諧、團圓、重視家庭,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國文化對幸福美滿的想象,正成爲許多外國人新的精神追求。

可以說,中國年的全球熱,正是中國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的一個縮影和表現。從遍及一百多個國家、獨具中國特色的孔子學院,到“一帶一路”上開啓的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從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和紀錄片《中國面臨的挑戰》收穫海外如潮好評,到莫言、曹文軒、劉慈欣等中國作家獲得國際榮譽,這些年在全球文化領域颳起的陣陣“中國風”,與農曆新年一樣,背後不僅有綜合國力作爲支撐,更是中國文化所沉澱的歷史傳統、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世界人民心中激起漣漪、形成共鳴。

中國的崛起不僅是經濟、科技等硬實力的'崛起,更是文化軟實力的崛起。一個全球性大國,不僅要在具體的國際事務中承擔更多責任,更要從文化和思想的高度,回答人類發展中的一般性問題,爲人類的社會進步提供有益方案。從古代崇尚“和爲貴”、構築“禮儀之邦”,到今天習近平主席一再闡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着眼全球的“中國方案”,都有着中國文化的滋養與建構,並從中國智慧中尋找解決當今問題的啓示。在這個意義上,樹立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正是時代呼喚的命題、歷史賦予的任務。而當世界進入中國的“春節時間”,人們更有理由相信:以優質文化爲載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中國文化就能夠贏得世界認同、取得世界影響、獲得世界價值。

高考作文素材7

1、弗蘭克還債

20 世紀初的一位美國意大利移民曾爲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支了存款。當他拖着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爲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但在道義,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2、漢克的責任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幹活,突然間下起雨來,可是他們只帶了一件雨披。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漢克問道:“爲什麼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爲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的小花上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的人,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3、里根打工賠錢

1920年,有個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13美元。在當時,13美元是筆不小的數目,足可以買125只生蛋的母雞!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男孩爲難地說:“我哪有那麼多錢賠人家?”父親拿出13美元說:“這錢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後你要還我。”從此,男孩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掙夠了13美元這一“天文數字”,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日後的美國總統里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是責任。

4、盡責的公交車司機

一名公交車司機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裏,做了三件事:

——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並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名司機叫黃志全,所有的大連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5、80年後的一封信

20世紀末,武漢市中心6層的景明大樓收到一封來自英國的信函,信函提示這幢大樓的設計使用年限爲80年,現已到期,提請注意。落款爲這幢大樓當年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這封來函讓我們讀懂了什麼叫責任。責任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不因距離的遙遠而消蝕,不因生物體的代謝而作廢。對這家設計事務所來說,責任就是生命,責任就是品牌,責任就是信念,責任就是一座山,沉重而又崇高。

6、南京歷史名人

南京的明城牆,歷經600多年,風雨不動,巍然如山。只要你仔細去看,每一塊城磚上都刻着燒製者的姓名。在當時,這也許只是爲了保證工程質量所採取的一種措施手段;在如今看來,這是一種何等的責任意識。城磚上的那個人早已作古,但刻有他們姓名的磚與明城牆同在。站在這城牆底下,默誦着這些姓名,會讓人肅然起敬。有責任的人是崇高而偉大的。

高考作文素材8

李斯特義收學員

——寬容是藝術家的品格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着說,冒稱是出於生計,並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並加以指點,最後爽快地說:"大膽地上臺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佈,晚會最後一個節目,由老師替學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後一曲。

六尺巷傳奇

——寬容化解嫌隙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牆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覆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後退三尺築牆。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牆後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府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

——對反對者的寬容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你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簡單的寬容,這寬容如硎,磨礪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有義務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寬容的民主性內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寬容是冬天皚皚雪山上的暖陽;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寬容之心,炎炎酷暑裏就把它當作降溫的空調吧。

"朕也喝醉?搖不知錯對"

——對臣下要寬容

宋太宗在北陪園飲酒,大臣孔守正和王榮侍奉酒宴。二人喝得酩酊大醉,互相爭吵不休,失去了臣下的禮節,內侍奏請太宗將二人抓起來送吏部去治罪。但太宗說,不,派人送他們回家去。第二天,他倆酒醒了,想起昨晚酒後在皇上面前失禮,十分後怕,一齊跪在金鑾殿上向皇帝請罪,宋太宗微微一笑,說:"昨晚,朕也喝醉了。"宋太宗裝糊塗,既表現了大度,又收買了人心。

婁師德舉薦狄仁傑

——寬容對人,以德報怨

狄仁傑是唐代武則天時的宰相,他功勳卓著,知人善任,深得武則天的信任。平時狄仁傑瞧不起婁師德,但是舉薦他任宰相的卻是婁師德。當婁師德向武則天舉薦狄仁傑頂替自己的相位時,武則天就感到奇怪:"狄仁傑與你不是不和嗎?"婁回答:"聖上問的是誰有德有能擔任相位,並未問誰與臣不和?"在婁師德列舉了狄仁傑之能後,武則天同意了他的請求,讓狄仁傑接替了婁師德的相位。

有一天,武則天問狄仁傑:"婁師德這個人品德高尚嗎?"狄答:"不知道。"武則天說:"要知道,你今天擔任宰相的職位,就是婁師德舉薦的啊!"狄仁傑聽後,非常慚愧。

高考作文素材9

一、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二、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三、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爲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

四、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五、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六、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七、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八、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九、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十、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十一、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十二、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十三、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十四、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十五、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十六、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十七、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十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十九、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二十、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二十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二十二、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二十三、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二十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二十五、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二十六、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二十七、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二十八、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二十九、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三十、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爲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三十一、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爲快樂。”

三十二、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三十三、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三十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三十五、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三十六、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三十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三十八、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三十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四十、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

高考作文素材10

近日,張先生與弟弟妹妹相約去爺爺家吃晚飯,飯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說話,但孩子們卻個個抱着手機玩,老人受到冷落後,一怒之下摔了盤子離席。

通過這件事,我們看到了社交網絡時代的脆弱一面。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並不缺乏溝通工具,然而許多人卻患上了溝通匱乏症。

換在20年前,多數人恐怕難以想象互聯網會給社會帶來如此深刻的變化。特別是隨着智能手機的推出,互聯網與手機緊密結合,人類更是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社會化媒體時代。溝通手段如此多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應越發近了纔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社交網絡時代帶來的一個嚴重問題是,人們越來越孤立,越來越不願意和其他人面對面溝通交流。大量宅男、宅女的出現,真實反映了這一現象。

  素材提示1

從矛盾的角度切入。互聯網應該讓當代人的交流更便捷,但事實卻並非人們所希望的那樣。

這造成一個結果,那些沒有掌握新技術的人們被無形地排斥在社交網絡圈外,成爲一座座“孤島”。像報道中提到的這位老人,他既難以進入後輩們的新世界,也難以接受被冷落的現實,即便他沒有離席而去,實際上也已被排斥在外。他擡頭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熱鬧的人際荒漠。每個人都看似很忙,每個人又都很孤獨,這就是社交網絡時代產生的“孤島效應”。

  素材提示2

多維思考。“孤島效應”不僅僅體現在沒有掌握新技術的人身上,也存在於掌握了新技術的人身上,雙方都是受害者。

如果我們樂於享受新技術的極大便利,就不得不接受因此帶來的一連串負面效應。但是,當看到人們沉溺於網絡互動而日漸喪失現實溝通的能力和樂趣,望着老人們因難以融入新時代而黯然離席,也許該對這一現象加以重視。尤其是,隨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使用人羣日益低齡化,面對孩子越來越沉迷於與機器對話(如何讓孩子安靜下來?只需給他一部iPad),現在該是正視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了。素材提示3上升到家庭教育的角度,使問題越發顯得嚴重。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減少對新技術的依賴和迷戀,不被新技術所奴役。處於這個時代,我們無法完全放棄新溝通工具,但並非隨時都需要使用。當親友團聚的時候,不妨把手機放到一邊,好好享受親情、友情。

素材提示3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呼籲正確而理性地對待新技術,極富時代意義。

友情難敵“機情”?

某報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市民,其中有7人表示,親朋聚會時會掏出手機,而且成爲一種習慣。這7名市民中年齡大多集中在20歲到30歲。“朋友坐在一起,我們也會聊天。但是不看看手機會覺得不舒服。”市民吳小姐告訴記者。她與朋友一起走路時,甚至都不忘掏出手機聊QQ、看微博。

點評其實,我們玩的不是手機,而是寂寞。該拿什麼來拯救我們已經空洞的靈魂呢?

高考作文素材11

請根據你讀詩的聯想和感受寫一篇文章。 注意:1、聯想和感受要與詩歌的寓意相關。2、立意自定,題目自擬。3、不少於800字。4、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詩歌分析】這是詩人張志民的一首小詩,詩的寓意並不難解讀:表面上寫的是書法,歷代有許多的權貴,喜歡舞文弄墨來裝點門面,他們把“功名利祿”幾個字練得很好,甚至不惜花上一生的時間,可偏偏是最簡單的“人”字,卻總也寫不好,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深層含義是:諷刺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外在的東西,比如名利、權勢、風光,或者所謂的“面子”,卻忽略了對人的內在的追求,包括靈魂、尊嚴、精神和人格。失去了內在的人,就不可能有更高的、向上的道德追求,不會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立意參考】詩歌的關鍵詞包括:“權貴”“門面”“一輩子功夫”“功名利祿”“最簡單”“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抓住這些關鍵詞,理解了詩歌的寓意,就不難產生一些立意的角度,如: ①人不能只注重門面和表面的風光,片面追求名利、權勢、地位等; ②人應該注重自己內在修爲的提高,如重視靈魂和尊嚴,塑造精神和人格。 這兩種立意都只關注到一方面的內容,比較一般,思維較有深度的考生應該要看到兩者之間存在的辯證統一的關係,將兩方面的內容相結合來立意,如: ①外在和本質(外在指門面、名利、風光等;內在指精神、人格),適當的外在追求無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人的道德層面和人格塑造。 ②從書法講到做人處事,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有含量,最難做好,沉迷於外在的風光就容易迷失掉最本質的內涵。 除了以上立意,學生如有其他看法,能根據詩歌自圓其說,評卷老師可酌情考慮。

【範文】站成一座山 我常常想,做人,應站成怎樣的姿態? 站成海洋,縱有海納百川的氣魄,卻容易沉浮宦海不可自拔;站成大樹,百丈高後也有雷劈電擊攔腰折斷的危險,終不能屹立不倒;站成繁花,燦爛喧鬧的奼紫嫣紅過後,依舊是一片落紅滿地,遍地狼藉;站成清風抑或明月,雖說超脫,卻失去了沉穩;站成高原抑或平地,雖說牢固,卻平淡而無奇。站成什麼樣,纔是最顯挺立,讓人終生無悔? 彷彿是跨越時空般從遠古的蒼穹裏飄來一聲低沉的迴音:“大寫的人生當如山!” 山,是大地的脊樑,是高空的根基。山從未言語也無須言語,山的姿態便昭示出它的魂靈。山始終以一種原始的形態啓迪並俯視着芸芸衆生。像山一樣活着的人,會是一個最無悔的人? 是的,站成一座山,就忘記了大起大落的慾海沉浮。站成一座山,會斷卻爾虞我詐、朋比爲奸的空虛,會拂去唯利是圖、攀附權貴的漂流。站成一座山,就銘記了“頭可斷,血可流,士節不可屈”的無畏無懼,就恪守了質樸無華的爲人準則,就在黃土和巖礫之間堅忍地支撐着讓人敬仰的爲人尊嚴。記得巴金老先生曾說:“做人要做一個戰士,做一個至死也不放下槍的戰士。”巴老的堅毅詮釋了山的風骨,一種風吹雨打依然前行的果敢,巴老確乎有着一顆“中國的良心”。還有陳省身教授,他留給後人的遺言只是“我要走了,天堂裏,也一定有數學之美”。就是這樣一位曾經慶幸數學領域沒有諾貝爾獎的數學大師,終其一生始終以樸實無華的原始風貌,站成一座淡泊於功名利祿的大山

高考作文素材12

1。中華文化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公元后的頭13個世紀中國傳出許許多多的技術發明,整個化學中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就是地地道道從中國傳出的,中國的發明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在人類瞭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國人的貢獻是偉大的。(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序言)

2。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揚棄

衚衕文化的“處街坊”、“知足”、“忍”等,對於和諧社會建設是很有作用的,值得弘揚。但“易於滿足”、“不愛管閒事”,“安分守已,逆來順受”等,不利於改革進取,不是現代公民應有的素質,應當揚棄。(汪曾祺《衚衕文化》)

3。音樂美化人生

音樂是心靈之聲——喚醒記憶,匯聚憂傷,彙編快樂,化淚作笑;音樂是人生的力量——戰鬥的引領,孤獨的驅趕,旅者的馱轎;音樂是心靈的伴隨——生時爲你歡迎,婚時爲你見證,死時爲你送殯。所以歌德說:“不愛音樂的人,不配做人……只有對音樂傾倒的人,纔可完全稱作人。”(紀伯倫《音樂短章》)

4。文字傳承人文

文字是精神存在的家園,文字的離去實質上是人文精神的喪失,是人格的喪失。“中國人拋棄漢字之始,就是拋棄民族文化之時。”(瑞典漢學家高本漢所說)(鄧海南《如果優美的文字離我們而去》)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態,中國曆代書法各有魅力,是中華文化的一絕,弘揚書法藝術是我們的責任。(陳燮君《百代法書》)

5。審美彰顯民族

中國的語言文學講究的是意蘊審美,突出的是移情的效果。移情於景,無生命的物被賦之以人的情味,於是景物活了,有了動人的魅力。西方語言文學側重心裏解剖,突出的是意識的流動,凸顯人物思想心理的支配作用。(朱光潛《你爲什麼會感到美感》)中國畫重神韻,西洋畫重形似;中國畫着意寫虛,給人意趣與品味(重藝術),西洋域着力於寫實,給人實體感而少意趣(重科學)。東西文化各有千秋,互補更蔚爲大觀。(豐子愷《中國畫與西洋畫》)民族審美特點是,大中取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講究開放(連通、融合)務虛;西方審美注重局部(孤立、封閉),求實。(宗白華《空間的美感》)

6。民族團結的思辨

改革開放,取人之長,補已之短,這是富強的必由之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歷史的證明。和平是共同的願望,和好是解決民族爭端的最有效渠道,內蒙有那麼多的昭君墓便是力證。(《內蒙訪古》)

7。英雄與成敗

英雄不在成敗在浩氣,“身先死兮神以武,子魂魄兮爲鬼雄”(屈原《國殤》);荊軻視死如歸刺秦王,雖然未成,但“千載有餘情”,浩氣永存。(《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8。環境與心境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決定在心,心靜自然靜,浮躁的社會,喧鬧的氛圍,守住內心的清靜,纔能有所作爲。改變環境,不如改變心境。(陶淵明《飲酒》)

高考作文素材13

高考作文素材一: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元史》載,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棵梨樹,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許衡不爲所動。有人問:“你爲何不摘梨呢?”

許衡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紛亂,管他誰的

梨?它已沒有主人了。”許衡說:“梨雖無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心靈需要自我維護。純潔的心靈是智者所追求的,心靈有了污點,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話題:“心靈的維護”“追求完美人生”

高考作文素材二:這是我的權力

老革命家陳少敏一生正直。“文革”期間,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表決永遠開除劉少奇黨籍的決議草案時,陳少敏堅決不舉手。會後,康生惡狠狠地質問她爲什麼不舉手,她義正辭嚴地回答:“這是我的權利!”後來她被下放到河南羅山縣,受盡折磨。她堅定地說:“不要犯軟骨病,要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對羣衆、對國家、對黨負責到底。”

分析:堅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堅持了做人的尊嚴,堅持的真理,也就是維護了個人和民族的尊嚴。

話題:“信念與尊嚴”“永不屈服”“骨氣”

高考作文素材三:普羅米修斯

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是爲人類造福而獻身的神。他出於對人類的同情,爲使人類免遭毀滅,把天火偷來送給人類,並把科學、藝術和醫藥等知識傳授給人類,使人類從此能夠戰勝危難,並變得文明起來。他因此而惹怒了衆神之王宙斯。宙斯用鐵鐐把他銬鎖起來,釘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讓神鷹每天啄食他的肝臟。普羅米修斯堅強不屈,對奉命來逼降的神使赫耳墨斯說:“我決不會用自己的痛苦,去換取你奴隸般的命運;我寧肯被縛在崖石上,也不願作宙斯的忠順奴僕。”馬克思推崇普羅米修斯爲了人類而獻身的精神,稱他爲“

哲學的日曆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

分析:對一個信念堅定的人來說,任何加諸肉體的痛苦都無法戰勝靈魂對自由的追求。

話題:“對自由的追求”“對信念的堅持”“理想與犧牲”

高考作文素材四:左思立志堅韌不拔

西晉文學家左思少年時讀了張衡的《兩京賦》,受到了很大的啓發,決心將來撰寫《三都賦》。陸機聽了不禁撫掌而笑,說像左思這樣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賦》這樣的鴻篇鉅著,簡直是笑話;即使費力寫成,也必定毫無價值,只配用來蓋酒罈子而已。面對這樣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聽說著作郎張載曾遊歷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門求教,以便熟悉當地的山川、物產、風俗。他廣泛查訪瞭解,大量蒐集資料,然後專心致志,奮力寫作。在他的房間裏、籬笆旁、廁所裏到處放着紙、筆,只要想起好的詞句他就隨手記錄下

來,並反覆修改。左思整整花費了十年的心血,終於完成了《三都賦》。陸機在驚異之餘,佩服得五體投地,只得甘拜下風。

分析:認準行動目標,不爲外人所動,堅持就是勝利,挺住就是一切。

話題:“磨礪與成功”“如何對待別人的嘲笑”

高考作文素材14

  【相關論據】

1、齊景公治不敬之令:齊景公時,很注重孝治,有次出巡,來到一處治河工地,看見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也在工地上運土,便當即罷免了這個縣令,他認爲讓這麼大年齡的老者負載於途,是地方官的過失。

2、潁考叔食舍肉:潁考叔是鄭國潁谷地方官吏,聽說鄭莊公將其母姜氏置於城潁,併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不久便已後悔,就去見莊公。鄭莊公請他吃飯,潁考叔吃飯時把肉留在一邊。鄭莊公問他爲什麼?他說:“小人有母,凡我能吃的食品都讓母親先嚐嘗,她從未嘗過您賜給的美食,所以請允許我帶回去孝敬母親。”莊公深爲感動,以後設法將自己的母親迎回。此後,人們常將“潁考叔食舍肉”作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個典範。

3、劉恆親嘗湯藥:漢文帝,姓劉名恆。親生母親薄太后,文帝侍奉供養她一點也不懈怠。薄太后患病三年,文帝在親理朝政後,常在牀前陪伴她,沒有合上眼睫毛,沒有解下衣帶睡覺。薄太后所吃的藥,恐怕藥味不適合,文帝都要親自嘗過以後,再讓母親吃。他愛人和孝順的美德天下聞名。

4、陸績懷橘:三國時,吳國天文、歷史學家陸績,在6歲時去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來招待他。可陸績雖小卻不貪吃,而是懷揣了三個橘子。當他要辭謝回家時,橘子掉了出來,袁術有些奇怪地問他:“你來做客,怎麼還把橘子拿走呢?”陸績說:“我想把它帶回去給母親吃。”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卻如此孝敬父母,深爲讚歎。

5、毛澤東敬老:毛澤東同志非常敬愛他那樂於幫助別人的善良母親,至誠侍奉。1919年,他母親生病去世,他懷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寫了一篇《祭母文》,其中有這樣讚美稱頌母親的話:“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遐邇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到離別32年的故鄉韶山後,請韶山老人毛禹珠來吃飯,並特地向他敬酒。毛禹珠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接着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爲也;爲老人折枝,是不爲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祖孫兩人,更相爲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知識拓展】

認識名人——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隋唐時期的羣雄之一。西魏八柱國之一太保李弼曾孫,李密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爲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後殺瓦崗寨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後被隋軍屢敗,被越王楊侗招撫,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於熊耳山。

高考作文素材15

節日由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成爲世界讀書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大衆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着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爲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爲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爲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爲“世界讀書日”,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我們必須能夠讓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都獲得圖書。”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文化產業與版權部主任兼教科文組織出版社社長米拉格羅斯·德爾·科羅爾女士曾多次強調的一句話。自“世界讀書日”宣佈以來,得到了全球社會各界的熱切響應,並發展爲尤其重視針對青少年的活動,目的是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人文精神,引導他們尊重知識。因此,在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師、圖書管理員、私立或公立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學生、人道主義者、大衆媒體,以及全球各國愛書的人已經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演變成一個熱鬧的歡樂節日。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日還未被社會公衆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據搜狐讀書網站20xx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佔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閱讀對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爲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全面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

設立目的

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爲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

每年的這一天,世界100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但在我國這個日子還沒有廣爲人知,近兩年開始有出版社和書店搞一些公益活動。

主旨宣言

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爲:“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爲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