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選】高考語文作文集錦三篇

【精選】高考語文作文集錦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考語文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高考語文作文集錦三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我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笑話:某班50個同學做了一次作文,題目叫《放學路上》,結果第二天交來的50篇作文裏竟有30多人寫的是撿錢包的事情,老師哭笑不得,說:“路上真有那麼多錢包供你們撿嗎?”這雖然是一則笑話,但也說明了目前中學生作文的一個普遍現象:沒有細心觀察周圍的一切,瞎編一些材料,說空話、套話,結果適得其反,作文無長進。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美是生活。”這就是說,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處處有美的閃光點。要善於發現、捕捉,才能充實你的頭腦,美化你的心靈,隨時寫出一些膾灸人口的文章來。南京師範大學附中的陳粵秀同學,她能細心觀察週轉的一切,並時時記在心中,寫作文的時候信手拈來,筆下生花,寫出了衆口交讚的文章。曾榮獲“國際少年書信比賽”金質獎章的趙爽同學,善於觀察她所處的環境,在她的《一個郵政職工的一天》的作文裏,不僅描寫了山川草木,還刻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那旖旎的草原風光、風土人情表現的活靈活現,使人感到象真的進了那暖烘烘的蒙古包、吃着香甜的手扒飯一樣。這都是由於她們善於觀察生活的緣故。

誠然,中學生得視野不太廣,他們所能涉獵的活動範圍有限,特別是現在抓教育質量的時候,多數的中學生都是兩點連一線,從學校到家裏,從家裏到學校,很少接觸社會。但就是這樣,也是很好的生活素材,家裏、學校裏也有很多的閃光點,這就要看你怎樣去發現、去捕捉。有的同學說:我每天都在觀察,但總覺得沒有值得寫的。可我說,那是由於他不會觀察。善於觀察的.人,每一件小事情都是他的寫作對象、讚賞對象。我曾經看到的作文裏有寫小路、小草、溪流、野花,甚至寫路上的小石子和鞋底的……難道這些寫作的素材不可以成爲讚美的對象嗎?

我的爸爸媽媽也是中學語文老師,他們經常在飯桌上或休息的時候談論到學生的作文,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學生寫作的範圍太窄,聯想不開,甚至編造材料,不真實。他們也爲這些苦惱過,也探尋過一些教育方法,但是學生的作文水平卻提高不快。

由此我想吶喊,中學生們,用你們的眼睛去捕捉生活吧!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值得你謳歌。捉住了生活中的閃光點,你們就再也不會爲作文而苦惱。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週年。40年來,高考爲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着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着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誌着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xx的高考考場上……

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爲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專家解析]

今年是恢復高考40週年,以此命題顯然着意於引導考生在社會歷史的大背景下審視個人發展,激勵一代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40年前高考的恢復,是極富象徵意義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對於大到國家社會、小到每位親歷其中的個體來說,其重要性與影響力仍然不言而喻。20xx高考作文直接寫“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無疑是要啓發考生在宏觀語境中聚焦個人經驗,表達對“高考”的獨特體會和理解,呈現他們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學奮進中的豪邁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帶動全社會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理性探索高考的改革之路,也由此感悟古今融通和傳統的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等重大問題。

“高考”,人人蔘與其中,但絕大多數考生又未系統地思考與梳理過,所以細想又有些陌生,這在經驗儲備相對公平的基礎上保證了考試的公正,維護了所有考生的話語權,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說不盡,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見仁見智,在較爲寬鬆的空間裏寫作。

試題材料中的內容,意在引導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內在關聯與生長性,如爲國選材與社會進步,時代拐點與國家走勢,個人奮鬥與家庭期許,歷史沉思與當下使命,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今昔對比與感慨生髮……考生更要關注題目的具體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爲副標題,寫一篇文章”。不同於一般的話題作文,聚焦審視與表達的主體——“我”,喚醒考生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爲考生“鎖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考生對於“我”的構思定位,既可寫實,亦可虛構。可供選擇的兩個副標題,爲考生在不同文體上的選擇預留了寫作空間,這樣的架構利於考生思想的表達、經歷的敘述與情感的抒發,利於考生完成邊界清晰且能自由發揮的理想寫作。

就本題寫作的預估和建議來說,若選擇以“我看高考”爲副標題寫作,寫作相對集中,考生須從標題的擬定開始,就聚焦對於“高考”的看法與評價:既可肯定高考對於國家、社會、個人的意義與價值,如對於社會進步的推動價值,對於公平社會的建設意義,對於個人提升的引領作用等;也可質疑討論高考考查的科學性、錄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亂象等。

若選擇以“我的高考”爲副標題寫作,可供考生寫作的空間比較大,選擇的文體較多,如記敘類文體,可以圍繞材料的觸發點對自己的高考經歷或憧憬進行篩選整合,傳達出“我”之於“高考”的生活過往與內心期許,甚至通過個人軌跡折射時代變遷。有能力的考生還可以將其虛構爲小說,間接傳達“我”之於“高考”的獨特體驗與個性理解。此題也有散文詩歌等文體的寫作空間。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讀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吃了。縈繞於心的倒不是玉盤珍饈,而是他親自下廚的家常菜“燒小蘿蔔”,這道菜讓他的作家朋友讚不絕口。汪老揭祕:因爲蘿蔔嫩,配湯好。“正是小蘿蔔最好的時候,而且我是用乾貝燒的。”

汪老可謂深諳中國廚藝之深味,東漢思想家王充早有言:“大羹必有淡味。”

此菜品裏,北京本地產的時令小蘿蔔爲君菜,取其清新嫩滑;來自遙遠海洋的乾貝爲臣菜,取其鮮美爽口;再佐之碧綠蔥蒜調色、去腥,幾味調和,君臣相佐,共融共生,才成就這至簡中存真味的“燒小蘿蔔”。

其實何止廚藝之道,汪曾祺身爲文學大師,想必也將他的寫作祕訣移用在燒菜中了。世人讀汪曾祺的作品,總有相似的感受:“於尋常中見奇崛。”

因爲汪老的作品,初看清淡如小蘿蔔,未見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之情節,也未見綺麗明豔、華美藻飾之語言,可細細琢磨,這清淡文字中蘊藏的豁達通透的人生哲理,且原是用“乾貝”般貴重的風俗人情佐料吊的湯,他以“化骨綿掌”之功將這些脾性不同的元素融爲一體,所以才耐讀耐品,經久不衰。

你看他寫《受戒》,以明海這小娃的視角敘事,描摹的也不過是泥土間的荸薺、繡嫁妝的懷春女子、閃着銀光的蘆葦,如此尋常淡泊的文字裏,容納的卻是士大夫般閒雅從容的人文理想;又如《鑑賞家》,開篇寫脆甜的青蘿蔔、雞蛋大的香白杏、珊瑚紅的櫻桃,主人公葉三就攜着季節鮮靈靈的水汽走進我們的視線了,看似隨意的描摹,卻蘊藏哲理:真正的鑑賞家並不是高坐於深不可測的理論故紙堆,而是懂得欣賞生活之美的。又如《熟藕》,那溫暖醇厚的風俗人情,包蘊於微火燉熬的甜香熟藕裏了。他將情與事慢燉爲一鍋文字,融爲一體,密不可分。

想來汪老真是文壇高手,他並不向人們單一說教豁達從容的氣度、溫暖真摯的人情,而是如畫師調配五色,廚師融和五味,將人情美、人性美的理想容納在蘇北鄉間那一個個尋常風物裏、瑣碎事件中了,共融共生、自然妥帖。

這恰似白先勇先生在談起《紅樓夢》的魅力時,評點的那一句:“雅俗共賞,它容納了至高至深的儒道釋的哲理情思,它也呈現劉姥姥進大觀園時諧謔有趣的市井俚俗。”我想,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巔峯之作,之所以備受國人推崇,就在於這其中蘊蓄的是中國人對文化兼收幷蓄、有容乃大的襟懷與氣度。

當然,五味調和,共存相生,並不意味着損害某一方的本色。汪曾祺的“燒小蘿蔔”的好處在於,他尊重“物各有性”,既保留了小蘿蔔的“清”,也以適當比例佐之乾貝的“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並不會如《紅樓夢》裏那讓劉姥姥咋舌的“茄鯗”,用十隻雞來配本自清鮮的茄子,佐料太過嘈雜,反蓋住了泥土植物的本味。

其實人生也如此,我們在讀《紅樓夢》、讀汪曾祺時,理應學習那種兼收幷蓄、有容乃大的襟懷與氣度。但仍須謹記,無論和外物怎樣融合,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我們與世界相融,是爲了不忘來路,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