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以寬恕爲話題的作文議論文

以寬恕爲話題的作文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70分)

以寬恕爲話題的作文議論文

一對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關係變得緊張,男孩離家出走,父親心急如焚,遍尋不着後,在馬德里的報紙上刊登尋人啓事。兒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這是個常見的名字。尋人啓事上寫着:“親愛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馬德里日報社門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愛你。”

隔天中午,報社門前來了800多個“帕科”,等待寬恕。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或感悟?請就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3)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優秀範文】

  篇一:莫讓寬恕成爲常態

有幾百個“帕科”,就有幾百顆滿含忐忑等待被寬恕的心。“帕科”們心裏所思,便是大多數人心裏所想,然而,當人們被寬恕時,是對自己所作所爲的反思,還是逃過一劫的慶幸?

面對錯誤教訓的循環往復,我們不禁要問:寬恕是否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在光怪陸離的社會中,人們要在各種複雜的人際與利益鎖鏈中艱難攀爬,錯誤在所難免,令人懊悔之舉也難以迴避。誠然,犯錯誤時他人善意的寬恕是重振自我心態、調整人生軌跡的重要推力,但許多人就於這一次次的“被寬恕”中,失去了對自我心性的塑造,忽視了這無限寬容,竟是對個體發展空間的束囿。人們深陷於自我矇蔽的泥潭,在他人所構築的幻象下苦苦掙扎,卻埋怨社會的紛亂與不公,如此境況,究其根源,是對“寬恕”這一概念及其影響的誤解,是於錯誤這一警鐘下仍繼續裝睡的愚昧行徑。

因此,“被寬恕”不能是自我的要求,“寬恕”也不是化解人們心中茫然與失望最有效的方法。倉央嘉措問佛,佛所謂“婆娑世界”即是對當下最完美的解讀。“婆娑”即遺憾,即人爲之懊悔或人之失去之物,當人們請求寬恕時,或得到他人善意諒解,或得到冰冷的拒絕而埋怨、後悔,既然“寬恕”求而不得,或得之卻成桎梏,何不一步一留心,不讓錯誤成爲常態?

與其等待寬恕,不如主動探求自身的瑕疵與弱點。柴靜於穹頂之下,衆生之中孑然站起,向霧霾宣戰向不合理之體制發出抗議,不是等待不久的將來人類對自然請求無用的寬恕,而是追根溯源勇敢面對人類存在的形態與終極意義。就如法國作家杜·伽爾所說:“我們所存在的一切缺點中,最爲粗魯的是忽視自己的存在。”當被所謂“寬恕”所矇蔽時,汲取聞一多於象牙塔中努力看清時代文化倒退病症的精神之光,攫取柏楊在獄中揭露中國人劣根性的精神文化,攀上梭羅於湖畔思考自我存在之意義的精神高度,錯誤便不是人生虛僞的外化而是人生之路的精心點綴。

“涓流雖寡,浸成江河。”正確審視自我,逃離“寬恕”的巨大屏障,終將細節匯成滾滾大江,沖刷人生的污跡。

簡評:此文反向立意,從被寬恕者的角度提出寬恕有時成了僥倖逃過一劫的屏障,認爲應主動探求自身的瑕疵和弱點,正確審視自我,觀點有啓發性。

  篇二:及時寬恕,不讓愛等待

面對物質潮流的沖刷,我們應如何審視當下?

爲謀名利昔日好友針鋒相對,爲獲寧靜炮轟廣場舞大媽,爲爭遺產友愛兄弟倒戈相向……無數悲劇重複上演,令人唏噓不已。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他們築起圍牆對身邊的人拿起武器?是什麼讓他們放棄情誼反目成仇?是利益。因爲利益,可以捨棄情感;因爲利益,可以忘記寬容。

然而,數百個等待寬恕的帕科卻告訴我們,這個世界需要原諒,需要寬容,需要身邊的人既往不咎。

倘若人們因爲一己之私或是一時怨恨而置他人於不顧,甚至傷害周圍真誠之人,終將使自己在日後追悔莫及。生活中不乏有人因失手殺人而感慨生命不易,有人因親人逝去而後悔與他們不睦,有爲人子女者遺憾對父母的不孝,有爲人父母者悲痛與子女的不和……可見,及時寬恕,不讓內心的遺憾持續在生命中上演,纔是智者之擇。

我們需要及時原諒,及時與他人溝通,不讓愛在等待中透支,不讓情在等待中冷卻。這就要有敢於承擔的勇氣,更需要有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寬厚和善意。正如廉頗以荊負身,向相如請罪,留下將相和的千古美談;被撞倒大爺不向車主索取藥費反而關心他的處境,讓世人感到人間溫情;梅貽琦不顧流言蜚語,仍爲反對他的學生請命求恕……他們都在以自己的力量踐行着寬容,他們都在自己的付出中讓我們領略到愛的力量。可以沒有金錢,不能沒有情誼;可以遭人非議,不能沒有真誠;可以不被理解,不能沒有行動。

當然,寬恕須及時,卻不是毫無原則的妥協和讓步。不是在違法犯罪後能以眼淚換來的寬恕,不是貪官污吏在看似誠懇的道歉後擁有的釋放,更不是明星吸毒後的懺悔帶來粉絲們的讚美。不是誰的眼淚越多,誰獲得的寬容就該越多;不是誰的名氣越大,誰就能以關注度博取越多的同情。及時寬容,應該建立在不觸犯原則的情況下,倘若毫無原則地原諒,那豈不是對法理的褻瀆?濫用原諒,不加思考就跟風的同情,將會因此消耗大衆的愛心和精力,更將造成社會戾氣的加重而不是減輕。

正如歌德曾言:“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及時寬恕,不讓愛留有遺憾。

簡評:針對生活中的具體現象立論,不尚空談,現實感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