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穆崇大綱 穆崇,代人也。其先世效節於神元、桓、穆之時。崇機捷便辟,少以盜竊為事。太祖之居獨孤部,崇常往來奉給,時人無及者。後劉顯之謀逆也,平文皇帝外孫樑眷知之,密遣崇告太祖。眷謂崇曰:"顯若知之問汝者,丈夫當死節,雖刀劍別割,勿洩......

  • 《魏書 胡叟傳》習題及答案 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世有冠冕,為西夏著姓。叟少聰敏,年十三,辨疑釋理,知名鄉國。其意之所悟,與成人交論,鮮有屈焉。學不師受,友人勸之,叟曰:“先聖之言,精義入神者,其唯《易》乎?猶謂可思而過半。末世腐儒,粗別剛柔之位,寧有探......

  • 《魏書》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賀訥大綱 夫右賢左戚,尚德尊功,有國者所以治天下也。殷肇王基,不藉莘氏為佐;周成大業,未聞姒姓為輔。及於漢世,外戚尤重,殺身傾族,相繼於兩京,乃至移其鼎璽,亂其邦國。魏文深以為誡,明帝尚封頑騃。晉之楊駿,尋至夷宗。居上不以至公任物,在......

  • 《魏書》卷十一 帝紀第十一◎前廢帝廣陵王 後廢 前廢帝,諱恭,字修業,廣陵惠王羽之子也。母曰王氏。少端謹,有志度。長而好學,事祖母、嫡母以孝聞。正始中,襲爵。延昌中,拜通直散騎常侍。神龜中,進兼散騎常侍。正光二年,正常侍,領給事黃門侍郎。帝以元叉擅權,遂稱疾不起。久之,因......

  • 《魏書》卷一 帝紀第一◎序紀大綱 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紀契而已。世事遠近,人相傳授,如史官之紀錄焉。黃帝......

  • 《魏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僣晉司馬叡大綱 僣晉司馬叡,字景文,晉將牛金子也。初晉宣帝生大將軍、琅邪武王伷,伷生冗從僕射、琅邪恭王覲。覲妃譙國夏侯氏,字銅環,與金姦通,遂生叡,因冒姓司馬,仍為覲子。由是自言河內溫人。初為王世子,又襲爵,拜散騎常侍,頻遷射聲、越騎校尉......

  • 《魏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二十七◎李寶大綱 李寶,字懷素,小字衍孫,隴西狄道人,私署涼王皓之孫也。父翻,字士舉,小字武強,私署驍騎將軍,祁連、酒泉、晉昌三郡太守。寶沉雅有度量,驍勇善撫接。伯父歆為沮渠蒙遜所滅,寶徙於姑臧。歲餘,隨舅唐契北奔伊吾,臣於蠕蠕。其遺民歸附者......

  • 《魏書》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司馬休之 司馬 司馬休之,字季豫,本河內溫人,晉宣帝季弟譙王遜之後也。司馬叡僣立江南,又以遜子孫襲封。至休之父恬,為司馬昌明鎮北將軍、青兗二州刺史。天興五年,休之為司馬德宗平西將軍、荊州刺史。為桓玄逼逐,遂奔慕容德。劉裕誅玄後,還建......

  • 《魏書》卷一百八之三 志第十二◎禮四之三 魏自太祖至於武泰帝,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崩,悉依漢魏既葬公除。唯高祖太和十四年文明太后崩,將營山陵。九月,安定王休,齊郡王簡,咸陽王禧,河南王幹,廣陵王羽,潁川王雍,始平王勰,北海王詳,侍中、太尉、錄尚書事、東陽王丕,侍中......

  • 《魏書》卷四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源賀 源賀,自署河西王禿髮傉檀之子也。傉檀為乞伏熾磐所滅,賀自樂都來奔。賀偉容貌,善風儀。世祖素聞其名,及見,器其機辯,賜爵西平侯,加龍驤將軍。謂賀曰:"卿與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為源氏。"從擊叛胡白龍,又討吐京胡,皆先登陷陳。進號......

  • 《魏書》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高祐 崔挺大綱 高祐,字子集,小名次奴,勃海人也。本名禧,以與咸陽王同名,高祖賜名祐。司空允從祖弟也。祖展,慕容寶黃門郎,太祖平中山,內徙京師,卒於三都大官。父讜,從世祖滅赫連昌,以功拜遊擊將軍,賜爵南皮子。與崔浩共參著作,遷中書侍郎。轉給事......

  • 三國志魏書筆記 xx年秋天九月,曹操回到了鄄城,呂布回到了乘氏縣,被乘氏縣李進打敗了,便駐紮在東邊的山陽。這是袁紹派人來勸說曹操,想與之聯合。當時曹操剛剛丟了兗洲,軍隊的糧食也吃完了,就想答應袁紹。程昱勸阻曹操,曹操接受了程昱的意見。......

  • 《魏書》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燕鳳 許謙 張袞大綱 燕鳳,字子章,代人也。好學,博綜經史,明習陰陽讖緯。昭成素聞其名,使人以禮迎致之。鳳不應聘。乃命諸軍圍代城,謂城人曰:"燕鳳不來,吾將屠汝。"代人懼,送鳳。昭成與語,大悅,待以賓禮,後拜代王左長史,參決國事。又以經授獻明帝。苻堅......

  • 《魏書》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刁雍 王慧龍大綱 刁雍,字淑和,勃海饒安人也。高祖攸,晉御史中丞。曾祖協,從司馬叡渡江,居於京口,位至尚書令。父暢,司馬德宗右衛將軍。初,暢兄逵以劉裕輕狡薄行,負社錢三萬,違時不還,執而徵焉。及裕誅桓玄,以嫌故先誅刁氏。雍為暢故吏所匿,奔姚興豫......

  • 《魏書》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高湖 崔逞 封懿 高湖,字大淵,勃海蓚人也。漢太傅裒之後。祖慶,慕容垂司空。父泰,吏部尚書。湖少機敏,有器度,與兄韜俱知名於時,雅為鄉人崔逞所敬異。少歷顯職,為散騎常侍。登國十年,垂遣其太子寶來伐也,湖言於垂曰:"魏,燕之與國。彼有內難,此遣赴......

  • 《魏書》卷九十一列傳術藝第七十九晁崇張淵 《魏書》是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題材,是北朝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魏書》中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魏書》卷九十一列傳術藝第七十九晁崇張淵,歡迎大家閱讀。蓋小......

  • 《魏書》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陽尼 賈思伯 李大綱 陽尼,字景文,北平無終人。少好學,博通群籍,與上谷侯天護、頓丘李彪同志齊名。幽州刺史胡泥以尼學藝文雅,乃表薦之。徵拜祕書著作郎,奏佛道宜在史錄。後改中書學為國子學。時中書監高閭、侍中李衝等以尼碩學博識,舉為國子祭酒......

  • 《魏書》卷十九上 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大綱 陽平王京兆王濟陰王汝陰王樂浪王廣平王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陽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濟陰王小新成。陽椒房生汝陰靈王天賜。樂浪厲王萬壽、廣平殤王洛侯,母並闕。孟椒房生任城康王......

  • 《魏書》卷四下 帝紀第四◎世祖紀下 宗紀大綱 太平真君元年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圍酒泉。辛亥,分遣侍臣巡行州郡,觀察風俗,問民疾苦。壬子,無諱誘執弋陽公元潔。二月己巳,詔假通直常侍邢穎使於劉義隆。髮長安五千人浚昆明池。三月,酒泉陷。夏四月庚辰,無諱寇張掖,禿髮保周屯......

  • 《魏書》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衛操 莫含 劉庫 衛操,字德元,代人也。少通俠,有才略。晉徵北將軍衛瓘以操為牙門將,數使於國,頗自結附。始祖崩後,與從子雄及其宗室鄉親姬澹等十數人,同來歸國,說桓穆二帝招納晉人,於是晉人附者稍眾。桓帝嘉之,以為輔相,任以國事。及劉淵、石勒之......

  • 《魏書》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崔光 崔光,本名孝伯,字長仁,高祖賜名焉。東清河鄃人也。祖曠,從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之時水。慕容氏滅,仕劉義隆為樂陵太守。父靈延,劉駿龍驤將軍、長廣太守,與劉彧冀州刺史崔道固共拒國軍。慕容白曜之平三齊,光年十七,隨父徙代。家貧......

  • 三國志魏書筆記大綱 xx年秋天九月,曹操回到了鄄城,呂布回到了乘氏縣,被乘氏縣李進打敗了,便駐紮在東邊的山陽。這是袁紹派人來勸說曹操,想與之聯合。當時曹操剛剛丟了兗洲,軍隊的糧食也吃完了,就想答應袁紹。程昱勸阻曹操,曹操接受了程昱的意見。......

  • 《魏書》卷三 帝紀第三◎太宗紀大綱 太宗明元皇帝,諱嗣,太祖長子也,母曰劉貴人,登國七年生於雲中宮。太祖晚有子,聞而大悅,乃大赦天下。帝明睿寬毅,非禮不動,太祖甚奇之。天興六年,封齊王,拜相國,加車騎大將軍。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

  • 《魏書》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三◎長孫嵩 長孫道生大綱 長孫嵩,代人也,太祖賜名焉。父仁,昭成時為南部大人。嵩寬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統軍。昭成末年,諸部乖亂,苻堅使劉庫仁攝國事,嵩與元他等率部眾歸之。劉顯之謀難也,嵩率舊人及鄉邑七百餘家叛顯走,將至五原。時寔君之子,亦聚眾自立......

  • 《魏書》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裴叔業 夏侯道 裴叔業,河東聞喜人也。魏冀州刺史徽之後也。五代祖苞,晉秦州刺史。祖邕,自河東居於襄陽。父順宗、兄叔寶仕蕭道成,並有名位。叔業少有氣幹,頗以將略自許。仕蕭賾,歷右軍將軍、東中郎將、諮議參軍。蕭鸞見叔業而奇之,謂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