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典》卷一百十六禮七十六 賞析通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通典》卷一百十六禮七十六,歡迎大家分享。皇帝......

  • 《通典》卷九 食貨九 錢幣下(宋齊樑陳後魏北齊後周隋大唐)宋文帝元嘉七年,立錢署,鑄四銖錢,文曰"四銖",重如其文。人閒頗盜鑄,多翦鑿古錢取銅,帝甚患之。錄尚書江夏王義恭建議,以一大錢當兩,以防翦鑿,議者多同之。何尚之議曰:"夫泉貝之興,以估貨為本,......

  • 通典 卷六十 禮二十 沿革二十 嘉禮五 周喪不可嫁女娶婦議(斬縗公除附○晉大唐)晉惠帝元康二年,司徒王渾奏雲:"前以冒喪婚娶,傷化悖禮,下十六州推舉,今本州中正各有言上。太子家令虞濬有弟喪,嫁女拜時;鎮東司馬陳湛有弟喪,嫁女拜時;上庸太守王崇有兄喪,嫁女拜時;夏......

  • 通典 卷四十五 禮五 沿革五 吉禮四 方丘(神州后土附○顓頊夏殷周漢後漢魏晉東晉宋齊樑陳後魏北齊後周隋大唐)王者父天母地,故庖羲氏俯而觀法焉。顓頊乃命火正黎司地以屬人。(火當為北。北,陰位也。正,長也。司,主也。屬,會也。所以會聚群神,使各有序。)夏以五......

  • 《通典》卷一百十一 禮七十一大綱 立夏後申日祀雨師有司行事,祝文曰:"百昌萬寶,式仰膏澤,率遵典故,用備常祀。"(其首尾與風師文同。)立秋後辰日祀靈星有司行事,祝文曰:"維九穀方成,三時不害,憑茲多祐,介其農穡。"立冬後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祿於國城西北有司行事......

  • 通典 卷三十三 職官十五 州郡下○京尹(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南尹留守附)周官有內史,秦因之,掌治京師。漢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內史為京兆尹,(絕高曰京,十億曰兆。大眾所聚,故曰京兆。)更名左內史為左馮翊。(馮,輔。翊,佐也。)初......

  • 《通典》卷一百二十一大綱 諸州祭社稷(諸縣祭社稷附)前三日,刺史(縣則縣令,下仿此。)散齋於別寢二日,致齋於廳事一日。亞獻以下應祭之官,散齋二日各於正寢,致齋一日皆於壇所。(上佐為亞獻,錄事參軍及判司為終獻。若刺史及上佐有故,並次差攝之。縣則丞......

  • 通典 卷六十九 禮二十九 沿革二十九 嘉禮十四 唐 · 杜佑 養兄弟子為後後自生子議(東晉)東晉成帝咸和五年,散騎侍郎賀喬妻於氏上表雲:妾昔初奉醮歸於賀氏,胤嗣不殖,母兄群從以妾犯七出,數告賀氏求妾還。妾姑薄氏過見矜愍,無子歸之天命,婚姻之好,義無絕離,故使夫喬,多立側媵。喬仲兄群哀......

  • 通典 卷七十二 禮三十二 沿革三十二 嘉禮十七 天子追尊祖考妣(上尊號同○周漢魏晉宋齊樑陳後魏北齊後周隋大唐)周武王追尊王太王亶父、王季歷、文王昌,(盧植曰:"太王,王季之父也。美大故稱之。王季,文王之父也。太王實始翦商,王季綏畏,文王懷保,王業所興,故追王也。三妣亦......

  • 通典 卷九十六 禮五十六 沿革五十六 凶禮十八 總論為人後議(周漢魏晉)周制,為人後者。子夏曰:"何如而可為之後?同宗則可為之後。何如而可以為人後?支子可也。"又曰:"為人後者孰後?後大宗也。曷為後大宗?大宗者,尊之統也。禽獸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筭焉",都邑之士......

  • 通典 卷六十六 禮二十六 沿革二十六 嘉禮十一 輦輿(夏殷周秦漢魏晉東晉宋齊樑後魏隋大唐)夏氏末代制輦。(按輦,人所輦也。傅玄子曰:"夏名輦曰余車。")殷曰胡奴車。周曰輜車,即輦也。(不知何代去其輪。司馬法曰:"夏后氏二十人而輦,殷十八人而輦,周十五人而輦。")王后輦車......

  • 《通典》卷一百十二 禮七十二 皇帝夏至祭方丘(后土同孟冬祭神州及攝事附)○齋戒前祭七日,戒誓,皇帝服袞冕。前祭二日,太尉告高祖神堯皇帝廟,如常告之儀。(告以配神作主。)孟冬祭神州,則告太宗文武聖皇帝廟。餘並如圓丘之儀。○陳設前祭三日,尚舍直長施大......

  • 《通典》卷一百十三 禮七十三 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大社(攝事附)○齋戒(如前祭方丘儀。)○陳設前祭三日,尚舍直長施大次於社宮西門之外道北,南向,尚舍奉御鋪御座。衛尉設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南向。設諸祭官次於齋坊之內。(攝事無設......

  • 通典 卷六十三 禮二十三 沿革二十三 嘉禮八 天子諸侯玉佩劍綬璽印(周秦漢後漢晉齊樑陳北齊後周隋大唐)周制,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緇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玫而縕組綬。(古者君子必佩玉。有山玄、水蒼者,視之文色所似也。......

  • 通典 卷八十一 禮四十一 沿革四十一 凶禮三 天子為庶祖母持重服議(漢東晉宋)漢文帝所生薄太后,以景帝前二年崩,天子朝臣並居重服。東晉安帝崇安四年,太皇太后李氏崩。祠部郎徐廣議:"左氏春秋母以子貴,成風稱夫人,文公服三年之喪。凡子於父之所生,體尊義重。且禮,祖不厭......

  • 通典 卷六十五 禮二十五 沿革二十五 嘉禮十 皇太后皇后車輅(周漢後漢晉宋齊後魏北齊後周隋大唐)周禮,王后之五輅:重翟,鍚面朱總;(重翟,翟,雉羽,兩重為蔽,從王祭祀所乘也。)厭翟,勒面繢總;(厭翟,次其羽,使相迫近,厭其本也。勒面謂以如玉龍勒之韋為當面飾。繢總,以畫繒為之,從......

  • 《通典》卷四 食貨四 賦稅上(唐殷周秦漢魏晉宋)古之有天下者,未嘗直取之於人。其所以制賦稅者,謂公田什之一及工商衡虞之入,稅以供郊廟社稷、天子奉養、百官祿食也,賦以給車馬甲兵士徒賜予也。言人君唯於田及山澤可以制財賄耳。其工商雖有技巧......

  • 通典 卷三十 職官十二 東宮官○東宮官敘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內,禮所以修外,禮樂交錯於中,發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中,心也。懌,悅也。)立太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言養者,積浸成長也。)太傅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

  • 《通典》卷一百十五 禮七十五 皇帝孟春吉亥享先農(攝事附)○齋戒前祀五日,皇帝散齋三日於別殿;致齋二日,一日於太極殿,一日於行宮。餘同上辛儀。○陳設前享三日,陳設如圓丘儀。前享二日,太樂令設宮懸樂如圓丘儀,唯樂懸樹路鼓、為瘞埳於壇壬地內壝之外為......

  • 《通典》卷二十 職官二 三老五更三老五更,昔三代所尊也。(三者,道成於三,謂天、地、人也。老者,舊也,壽也。詩云:"方叔元老。"書稱:"無遺我黃耇之言,則罔所愆。"五者,訓於五品。更者,更也,五世長久,更相代,言其能以善道改更己也。故三老五更,皆取有道、妻......

  • 通典 卷八十三 禮四十三 沿革四十三 凶禮五 喪制之一○初喪(終稱附○東周政衰,諸侯逾僣,或已削去周典。重遭秦皇焚書,舊制遂多蕩滅。漢魏以降,儒者乃推士禮,制當時之儀耳。他皆類此。○周漢魏)周制,(天子之制,具大喪初崩卷。)國君、大夫疾病,外內皆掃。(疾困曰病。外內......

  • 通典 卷四十三 禮三 沿革三 吉禮二 郊天下大雩郊天下(大唐)大唐武德初,定令:每歲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壇於京城明德門外,道東二里。四成,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廣十五丈,三成廣十丈,四成廣五丈。)以景帝配,五方上帝、天文皆從祀。(日月、內官、......

  • 通典 卷二十九 職官十一 武官下○大將軍(並官屬)大將軍,戰國時官也。楚懷王與秦戰,秦敗楚,虜其大將軍,屈匄是矣。漢高帝以韓信為大將軍。(初拜信,蕭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兒戲耳。"乃擇良日,齋戒設壇,以禮拜之。又竇嬰為大將軍,每朝大議,列侯莫敢......

  • 通典 卷三十五 職官十七 俸祿○祿秩(幹力白直仗身庶僕親事帳內執衣防閤邑士士力門夫等並附○周漢後漢宋齊樑北齊後周隋大唐)周班爵祿之制,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 通典 卷七十 禮三十 沿革三十 嘉禮十五 讀時令(後漢魏東晉宋北齊大唐)後漢制,太史每歲上其年曆。先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常讀五時令。皇帝所服,各隨五時之色。帝升御座,尚書令以下就席位。尚書三公郎中以令置案上,奉以先入,就席伏讀訖,賜酒一卮。魏明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