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書》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九 經籍三子《晏子春秋》七卷齊大夫晏嬰撰。《曾子》二卷目一卷。魯國曾參撰。《子思子》七卷魯穆公師孔亻及撰。《公孫尼子》一卷尼,似孔子弟子。《孟子》十四卷齊卿孟軻撰,趙岐注。《孟子》七卷鄭玄注。《孟子》七卷劉熙......

  • 《隋書》卷三十 志第二十六 地理中河南郡舊置洛州。大業元年移都,改曰豫州。東面三門,北曰上春,中曰建陽,南曰永通。南面二門,東曰長夏,正南曰建國。裏一百三,市三。三年改為郡,置尹。統縣十八,户二十萬二千二百三十。河南帶郡。有關官。有郟山。有瀍水。......

  • 《隋書》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九大綱 王長述王長述,京兆霸城人也。祖羆,魏太尉。父慶遠,周淮州刺史。長述幼有儀範,年八歲,周太祖見而異之,曰:「王公有此孫,足為不朽。」解褐員外散騎侍郎,封長安縣伯。累遷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太子舍人。長述早孤,少為祖羆所養......

  • 《隋書》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一 趙煚趙煚,字賢通,天水西人也。祖超宗,魏河東太守。父仲懿,尚書左丞。煚少孤,養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盜伐其父墓中樹者,煚對之號慟,因執送官。見魏右僕射周惠達,長揖不拜,自述孤苦,涕泗交集,惠達為之隕涕,歎息者久之。及長,深沉有器局......

  • 《隋書》卷七 志第二 ◎禮儀二《春秋》"龍見而雩",樑制不為恆祀。四月後旱,則祈雨,行七事:一,理冤獄及失職者;二,振鰥寡孤獨者;三,省繇輕賦;四,舉進賢良;五,黜退貪邪;六,命會男女,恤怨曠;七,撤膳羞,弛樂懸而不作。天子又降法服。七日,乃祈社稷;七日,乃祈......

  • 《隋書》卷二十三 志第十八 五行下《洪範五行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知。厥咎舒,厥罰常燠,厥極疾。時則有草妖,時則有羽蟲之孽。故有羊禍,故有目疾,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常燠後齊天保八年三月,大熱,人或曷死。劉向《五行傳》曰:「視不明,用近習,賢......

  • 《隋書》卷十一 志第六大綱 禮儀六樑制,乘輿郊天、祀地、禮明堂、祠宗廟、元會臨軒,則黑介幘,通天冠平冕,俗所謂平天冠者也。其制,玄表,硃綠裏,廣七寸,長尺二寸,加於通天冠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前圓而後方。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長齊肩。以組為纓,各如其綬色......

  • 《隋書》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八 ○循吏古之善牧人者,養之以仁,使之以義,教之以禮,隨其所便而處之,因其所欲而與之,從其所好而勸之。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故人敬而悦之,愛而親之。若子產之理鄭國,子賤之居單父,賈琮之牧冀州,文翁......

  • 《隋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大綱 於義子宣道宣敏於義,字慈恭,河南洛陽人也。父謹,從魏武帝入關,仕周,官至太師,因家京兆。義少矜嚴,有操尚,篤志好學。大統末,以父功,賜爵平昌縣伯,邑五百户。起家直閤將軍。其後改封廣都縣公。周閔帝受禪,增邑六百户。累遷安武太守......

  • 《隋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八大綱 ○西域漢氏初開西域,有三十六國,其後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護以撫納之。王莽篡位,西域遂絕。至於後漢,班超所通者五十餘國,西至西海,東西四萬裏,皆來朝貢,復置都護、校尉以相統攝。其後或絕或通,漢朝以為勞弊中國,其官時廢時置......

  • 《隋書盧賁傳》的原文翻譯 隨書原文:盧賁,字子徵,涿郡范陽人也。賁略涉書記,頗解鐘律。時高祖為大司武,賁知高祖為非常人,深自推結。及高祖初被顧託,羣情未一,乃引賁置於左右。高祖將之東第,百官皆不知所去。高祖潛令賁部伍仗衞,因召公卿而謂曰:“欲求富貴......

  • 《隋書》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 ○杜彥杜彥,雲中人也。父遷,屬葛榮之亂,徙家於幽。彥性勇果,善騎射。仕周,釋褐左侍上士,後從柱國陸通擊陳將吳明徹於土州,破之。又擊叛蠻,克倉塠、白楊二柵,並斬其渠帥。進平郢州賊帥樊志,以戰功拜大都督。尋遷儀同,治隆山郡事。......

  • 《隋書》節選習題大綱 李景字道興,天水休官人也。景容貌奇偉,膂力過人,美鬚髯,驍勇善射。平齊之役,頗有力焉,授儀同三司。以平尉遲迥,賜爵平寇縣公。及高智慧等作亂江南,復以行軍總管從楊素擊之,還授鄜州刺史。十七年,遼東之役,為馬軍總管。及還,配事漢......

  • 《隋書》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一大綱 ○文學《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傳》曰:「言,身之文也,言而不文,行之不遠。」故堯曰則天,表文明之稱,周雲盛德,著煥乎之美。然則文之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於下,下所以達情志於上,大則經緯天地,......

  • 《隋書》卷二十三 志第十八大綱 五行下《洪範五行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知。厥咎舒,厥罰常燠,厥極疾。時則有草妖,時則有羽蟲之孽。故有羊禍,故有目疾,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常燠後齊天保八年三月,大熱,人或?曷死。劉向《五行傳》曰:「視不明,用近習,賢......

  • 《隋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九 滕穆王瓚嗣王綸膝穆王瓚,字恆生,一名慧,高祖母弟也。周世以太祖軍功封竟陵郡公,尚武帝妹順陽公主,自右中侍上士遷御伯中大夫。保定四年,改為納言,授儀同。瓚貴公子,又尚公主,美姿儀,好書愛士,甚有令名於當世,時人號曰楊三郎。武帝......

  • 《隋書》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 ○周羅周羅,字公佈,九江尋陽人也。父法暠,仕樑冠軍將軍、始興太守、通直散騎常侍、南康內史,臨蒸縣侯。羅年十五,善騎射,好鷹狗,任俠放蕩,收聚亡命,陰習兵書。從祖景彥誡之曰:「吾世恭謹,汝獨放縱,難以保家。若不喪身,必將滅......

  • 《隋書》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大綱 經籍四集道經佛經《楚辭》十二卷並目錄。後漢校書郎王逸注。《楚辭》三卷郭璞注。樑有《楚辭》十一卷,宋何偃刪王逸注,亡。《楚辭九悼》一卷楊穆撰。《參解楚辭》七卷皇甫遵訓撰。《楚辭音》一卷徐邈撰。《楚辭音》一卷......

  • 《隋書》卷十六志第十一 《隋書》,“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徵主編的紀傳體史書。全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隋書》卷十六志第十一,歡迎大家閲讀學習。律歷上自夫有天地焉,有人物焉,樹司牧以君臨,懸政教......

  • 《隋書》卷十六 志第十一大綱 律歷上自夫有天地焉,有人物焉,樹司牧以君臨,懸政教而成務,莫不擬乾坤之大象,稟中和以建極,揆影響之幽賾,成律呂之精微。是用範圍百度,財成萬品。昔者淳古葦籥,創睹人籟之源,女媧笙簧,仍昭鳳律之首。後聖廣業,稽古彌崇,伶倫含少,乃擅......

  • 《隋書》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三大綱 ○宇文愷宇文愷,字安樂,杞國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歲,賜爵雙泉伯,七歲,進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愷少有器局。家世武將,諸兄並以弓馬自達,愷獨好學,博覽書記,解屬文,多伎藝,號為名父公子。初為千牛,累遷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

  • 《隋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隱逸自肇有書契,綿歷百王,雖時有盛衰,未嘗無隱逸之士。故《易》稱「遁世無悶」,又曰「不事王侯」;《詩》雲「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禮》雲「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語曰「舉逸民,天下之人歸心焉」。雖出處殊途,語默......

  • 《隋書裴政傳》原文 原文: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人也。政博聞強記,達於時政,為當時所稱。政明習故事,簿案盈幾,剖決如流,用法寬平,無有冤濫。囚徒犯極刑者,乃許其妻子入獄就之,至冬,將行決,皆曰:“裴大夫致我於死,死無所恨。”其處法詳平如此。轉左庶子,多......

  • 《隋書》卷十四 志第九大綱 ◎音樂中齊神武霸跡肇創,遷都於鄴,猶曰人臣,故鹹遵魏典。及文宣初禪,尚未改舊章。宮懸各設十二鎛鍾於其辰位,四面並設編鐘磐各一簨虡,合二十架。設建鼓於四隅。郊廟朝會同用之。其後將有創革,尚藥典御祖珽自言,舊在落下,曉知舊......

  • 《隋書》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歷中夫歷者,紀陰陽之通變,極往數以知來,可以迎日授時,先天成務者也。然則懸象著明,莫大於二曜,氣序環復,無信於四時。日月相推而明生矣,寒暑迭進而歲成焉,遂能成天地之文,極乾坤之變。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乘而各有合。天數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