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典 卷一百 禮六十 沿革六十 凶禮二十二 喪遇閏月議(東晉宋齊樑後魏)東晉孝武帝寧康二年七月,簡文帝崩,再周而遇閏。博士謝攸、孔粲議:"按左氏春秋經,魯襄公二十八年十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卒。其閒相去四十二日,是則乙未閏月之日也。經不書閏月而書十二月,明閏......

  • 通典 卷六十一 禮二十一 沿革二十一 嘉禮六 君臣服章制度(袍附○黃帝唐虞夏殷周秦後漢魏晉宋齊樑陳後周隋大唐)上古穴處衣毛,未有制度,後代以麻易之。先知為上以制其衣,後知為下複製其裳,衣裳始備。黃帝、堯、舜垂衣裳,蓋取諸乾坤,故衣玄而裳黃。旁觀翬翟草木之華,乃染......

  • 通典 卷二十九 職官十一 武官下○大將軍(並官屬)大將軍,戰國時官也。楚懷王與秦戰,秦敗楚,虜其大將軍,屈匄是矣。漢高帝以韓信為大將軍。(初拜信,蕭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兒戲耳。"乃擇良日,齋戒設壇,以禮拜之。又竇嬰為大將軍,每朝大議,列侯莫敢......

  • 通典,卷三十三 職官十五 《通典》是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典志體史書,本套書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通典,卷三十三職官十五,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州郡下京尹(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南尹留......

  • 通典 卷五十四 禮十四 沿革十四 吉禮十三 巡狩(唐虞夏周秦漢後漢魏晉宋後魏隋大唐)唐虞天子五載一巡狩。(晏子對齊景公曰:"天子適諸侯曰巡狩。"白虎通曰:"巡者,循也。狩者,牧也。為天下循行守牧民也。道德太平,恐遠近不同化,幽隱有不得所者,故親行之。行禮謹敬,重人之......

  • 通典 卷五十 禮十 沿革十 吉禮九 祫禘下(宋樑後魏大唐)宋制,殷祭皆即吉乃行。武帝永初三年九月十日,奏傅亮議,權制即吉,聖代宜耳。文帝元嘉六年,祠部定十月三日殷祀,十三烝禮。(太學博士徐道娛議曰:"按祫禘之禮,三年一,五年再。在四時,禮也。周禮仲冬享烝,月令季......

  • 通典 卷一百三 禮六十三 沿革六十三 凶禮二十五大綱 漢石渠禮議:"蕭太傅雲:"以麻終月數者,以其未葬,除無文節,故不變其服為稍輕也。已除喪服未葬者,皆至葬反服。庶人為國君亦如之。"宣帝制曰:"會葬服喪衣是也。"或問蕭太傅:"久而不葬,唯主喪者不除。今則或十年不葬,主喪者除否?"答......

  • 通典 卷六十 禮二十 沿革二十 嘉禮五 周喪不可嫁女娶婦議(斬縗公除附○晉大唐)晉惠帝元康二年,司徒王渾奏雲:"前以冒喪婚娶,傷化悖禮,下十六州推舉,今本州中正各有言上。太子家令虞濬有弟喪,嫁女拜時;鎮東司馬陳湛有弟喪,嫁女拜時;上庸太守王崇有兄喪,嫁女拜時;夏......

  • 《通典》卷一百八 禮六十八 君臣冕服冠衣制度大裘冕,無旒,金飾,玉簪導,以組為纓,色如其綬。(令雲"冕長尺六寸,廣八寸,玄表纁裏。"以下廣狹皆準此。)裘以黑羔皮為之。(令雲:"玄領、褾、襟緣,朱裳。"後有詔夏月以葛代裘。)白紗中單。(令雲:"皂領,青褾、撚、裾......

  • 通典 卷二十八 職官十 武官上○將軍總敍三代之制,天子六軍,其將皆命卿,(一萬二千五百人為軍。)故夏書曰"大戰於甘,乃召六卿"。蓋古之天子寄軍政於六卿,居則以田,警則以戰,所謂入使理之、出使長之之義。其職在國,則以比長、閭胥、族師、黨正、州長、......

  • 通典 卷九十五 禮五十五 沿革五十五 凶禮十七 前母黨為親及服議(晉)晉蔡謨答王濛問曰:"前母之黨應為親,不疑喪服,但問尊卑長幼拜敬之禮也。代多此事,而所不同。惠帝時,尚書令滿武秋是曹彥真前母之兄,而不為內外之親,相見如他人。吾昔以問江思悛,悛以為:"人不疑繼母之黨而疑......

  • 通典 卷八十六 禮四十六 沿革四十六 凶禮八 喪制之四○薦車馬明器及飾棺(周後漢晉北齊隋大唐)周制,大喪,及祖,喪祝飾棺,乃載,遂御之。(祖,為行始也,亦奠也。飾棺,設柳池紐之屬。其次序,載而後飾,既飾,當旋車向外,喪祝御之。御之者,執翿居前,卻行為節度也。)諸侯、大夫、士喪,柩......

  • 通典卷三十六職官十八 秩品一(唐虞夏商周秦漢後漢魏)唐官數闕。(尚書曰:"唐虞建官惟百。"而鄭玄雲:"虞官六十,唐官未聞。堯舜同道,或皆六十,並屬官而言,則皆有百。")虞官六十。(明堂位曰"有虞氏官五十",而鄭注云六十。)夏官一百二十。(明堂位曰:"夏......

  • 《通典》卷六 食貨六 賦税下(大唐)大唐武德元年,詔曰:"宗緒之情,義越常品,宜加惠澤,以明等級。諸宗姓有官者,宜在同列之上;未有職任者,不在徭役之限。"二年制:每一丁租二石。若嶺南諸州則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鬥;若夷獠之户,皆從半輸。蕃......

  • 《通典》卷二十職官二 《通典》,“十通”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專敍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變遷,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所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通典》卷二十職官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三老五更三老五更,昔三代所尊也。天子父......

  • 《通典》卷一百二十一 諸州祭社稷(諸縣祭社稷附)前三日,刺史(縣則縣令,下仿此。)散齋於別寢二日,致齋於廳事一日。亞獻以下應祭之官,散齋二日各於正寢,致齋一日皆於壇所。(上佐為亞獻,錄事參軍及判司為終獻。若刺史及上佐有故,並次差攝之。縣則丞......

  • 通典 卷六十五 禮二十五 沿革二十五 嘉禮十 皇太后皇后車輅(周漢後漢晉宋齊後魏北齊後周隋大唐)周禮,王后之五輅:重翟,鍚面朱總;(重翟,翟,雉羽,兩重為蔽,從王祭祀所乘也。)厭翟,勒面繢總;(厭翟,次其羽,使相迫近,厭其本也。勒面謂以如玉龍勒之韋為當面飾。繢總,以畫繒為之,從......

  • 通典 卷五十一 禮十一 沿革十一 吉禮十 天子七祀(諸侯附○殷周漢後漢魏晉隋大唐)殷制,天子祭五祀:户一,灶二,中霤三,門四,行五也。歲遍。(凡祭五祀於廟門。户主出入,灶主飲食,中霤主堂室居處。韋昭雲:"古者穴居,故名室曰中霤。"行主道路行作者。)諸侯大夫與天子同。周......

  • 《通典》卷一百六 禮六十六 五禮篇目(謹按斯禮,開元二十年撰畢。自後儀法,續有變改,並具沿革篇。為是國家修纂,今則悉依舊文,敢輒有刪改。本百五十卷,類例成三十五卷,冀尋閲易周,覽之者幸察焉。)大唐開元年之制五禮,其儀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禮,其儀五十有五......

  • 《通典》卷七 食貨七 歷代盛衰户口(周秦漢後漢魏晉宋齊樑陳後魏北齊後周隋大唐)三皇以前尚矣,靡可得而詳也。孔子稱堯曰大哉,舜曰盡善,禹曰無閒。以三聖之德,地方不過數千裏,故君臣歌德,含氣之類,各得其宜。禹平水土,為九州,人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

  • 《通典》卷一百九 禮六十九 皇帝冬至祀圓丘(正月上辛祈穀孟夏雩祀及攝事並附)○齋戒(祀官齋戒如別儀)前祀七日,皇帝散齋四日於別殿;致齋三日,其二日於太極殿,一日於行宮。前致齋一日,尚舍奉御設御幄於太極殿西序及室內,俱東向;尚舍直長張帷於前楹下。......

  • 《通典》卷十二 食貨十二 輕重(平糴常平義倉○周戰國漢後漢晉宋齊後魏北齊後周隋大唐)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解在錢幣篇。)太公退又行之於齊。至管仲相桓公,通輕重之權曰:"歲有兇穰,故穀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上令急於求米,則民重米;緩於求米,則......

  • 《通典》卷三 食貨三 鄉黨(土斷版籍並附○上古周東晉宋齊樑陳後魏北齊隋大唐)昔黃帝始經土設井以塞諍端,立步制畝以防不足,使八家為井,井開四道而分八宅,鑿井於中。一則不洩地氣,二則無費一家,三則同風俗,四則齊巧拙,五則通財貨,六則存亡更守,七則出......

  • 《通典》卷一食貨一 《通典》,唐杜佑撰,二百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十通」之一。記述唐天寶以前歷代經濟﹑政治﹑禮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誌﹑民族的專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通典》卷一食貨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田......

  • 通典 卷九十一 禮五十一 沿革五十一 凶禮十三 五服年月降殺之四○大功殤服九月七月(不為殤議附)周制,喪服:"大功之殤中從上,小功之殤中從下。"(大功小功皆謂其成人也。大功之殤中從上,則齊縗之殤中亦從上,此主謂大夫之為殤者服也。凡不見者,以此求之。)又曰:"齊縗之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