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齊書》卷二 帝紀第二 ◎神武下天平元年正月壬辰,神武西伐費也頭虜紇豆陵伊利於河西,滅之,遷其部於河東。二月,永寧寺九層浮圖災。既而人有從東萊至,雲及海上人鹹見之於海中,俄而霧起乃滅。説者以為天意若曰:永寧見災,魏不寧矣;飛入東海,渤海應矣。......

  • 《北齊書》卷十四 列傳第六大綱 廣平公盛陽州公永樂(弟長弼)襄樂王顯國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平秦王歸彥武興王普長樂太守靈山(嗣子伏護)廣平公盛,神武從叔祖也。寬厚有長者風。神武起兵於信都,以盛為中軍大都督,封廣平郡公。歷位司徒、太尉。天平三年,薨於......

  • 《北齊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崔季舒祖珽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父瑜之,魏鴻臚卿。季舒少孤,性明敏,涉獵經史,長於尺牘,有當世才具。年十七,為州主簿,為大將軍趙郡公琛所器重,言之於神武。神武親簡丞郎,補季舒大行台都官郎中。文襄輔政,轉大將軍中兵參軍,甚......

  • 《北齊書》卷十三 列傳第五 ◎趙郡王琛(子睿)清河王嶽(子勱)趙郡王琛,字永寶,高祖之弟也。少時便弓馬,有志氣。高祖既匡天下,中興初,授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既居禁衞,恭勤慎密,率先左右。太昌初,除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封南趙郡公,食邑五......

  • 《北齊書》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二大綱 ◎恩幸○郭秀和士開穆提婆高阿那肱韓鳳韓寶業甚哉,齊末之嬖倖也,蓋書契以降,未之有焉。心利錐刀,居台鼎之任;智昏菽麥,當機衡之重。刑殘閹宦、蒼頭盧兒,西域醜胡、龜茲雜伎,封王者接武,開府者比肩。非直獨守弄臣,且復多幹朝政......

  • 《北齊書》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五大綱 ◎魏蘭根崔忄夌(子瞻)魏蘭根,鉅鹿下曲陽人也。父伯成,魏中山太守。蘭根身長八尺,儀貌奇偉,泛覽羣書,誦《左氏傳》、《周易》,機警有識悟。起家北海王國侍郎,歷定州長流參軍。丁母憂,居喪有孝稱。將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

  • 《北齊書》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大綱 崔暹(子達挐)高德政崔昂崔暹,字季倫,博陵安平人,漢尚書寔之後也,世為北州著姓。父穆,州主簿。暹少為書生,避地渤海,依高乾,以妹妻乾弟慎。慎後臨光州,啟暹為長史。趙郡公琛鎮定州,闢為開府諮議。隨琛往晉陽,高祖與語説之,以兼丞相......

  • 《北齊書》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循吏○張華原宋世良弟世軌郎基孟業崔伯謙蘇瓊房豹路去病先王疆理天下,司牧黎元,刑法以禁其奸,禮教以防其欲。故分職命官,共理天下。《書》雲:"知人則哲,能官人安人則惠。"睿哲之君,必致清明之臣,昏亂之朝,多有貪殘之吏。高祖......

  • 《北齊書》卷一 帝紀第一大綱 ◎神武上齊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歡,字賀六渾,渤海蓚人也。六世祖隱,晉玄菟太守。隱生慶,慶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及慕容寶敗,國亂,湖率眾歸魏,為右將軍。湖生四子,第三子謐,仕魏,位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懷朔鎮。謐生皇考樹,性通率,不......

  • 北齊書高長恭傳閲讀理解及翻譯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蘭陵武王長恭,文襄第四子也,累遷幷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邙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

  • 《北齊書》卷一 帝紀第一 ◎神武上齊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歡,字賀六渾,渤海蓚人也。六世祖隱,晉玄菟太守。隱生慶,慶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及慕容寶敗,國亂,湖率眾歸魏,為右將軍。湖生四子,第三子謐,仕魏,位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懷朔鎮。謐生皇考樹,性通率,不......

  • 《北齊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大綱 李稚廉封述許惇羊烈源彪李稚廉,趙郡高邑人也。齊州刺史義深之弟。稚廉少而寡慾,為兒童時,初不從家人有所求請。家人嘗故以金寶授之,終不取,強付,輒擲之於地。州牧以其蒙稚而廉,故名曰稚廉。聰敏好學,年十五,頗尋覽五經章句。屬......

  • 《北齊書》卷八 帝紀第八 ◎後主幼主後主諱緯,字仁綱,武成皇帝之長子也。母曰胡皇后,夢於海上坐玉盆,日入裙下,遂有娠。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於幷州邸。帝少美容儀,武成特所愛寵,拜王世子。及武成入纂大業,大寧二年正月丙戌,立為皇太子。河清四年,武成禪......

  • 北齊書高長恭傳閲讀理解及翻譯大綱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蘭陵武王長恭,文襄第四子也,累遷幷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邙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

  • 《北齊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大綱 崔季舒祖珽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父瑜之,魏鴻臚卿。季舒少孤,性明敏,涉獵經史,長於尺牘,有當世才具。年十七,為州主簿,為大將軍趙郡公琛所器重,言之於神武。神武親簡丞郎,補季舒大行台都官郎中。文襄輔政,轉大將軍中兵參軍,甚......

  • 《北齊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大綱 ◎儒林○李鉉刁柔馮偉張買奴劉軌思鮑季詳邢峙劉晝馬敬德張景仁權會張思伯張雕孫靈暉石曜班固稱: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行教化者也。聖人所以明天道,正人倫,是以古先哲王率由斯道。高祖生於邊朔,長於戎馬之間......

  • 《北齊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万俟普(子洛)可朱渾元劉豐破六韓常金祚韋子粲万俟普,字普撥,太平人,其先匈奴之別種也。雄果有武力。正光中,破六韓拔陵構逆,授普太尉。率部下降魏,授後將軍,第二領民酋長。高祖起義,普遠通誠款,高祖甚嘉之。斛斯椿逼帝西出,授司......

  • 《北齊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大綱 邢邵邢邵,字子才,河間鄚人,魏太常貞之後。父虯,魏光祿卿。邵小字吉,少時有避,遂不行名。年五歲,魏吏部郎清河崔亮見而奇之,曰:"此子後當大成,位望通顯。"十歲便能屬文,雅有才思,聰明強記,日誦萬餘言。族兄巒,有人倫鑑,謂子弟曰:"宗室......

  • 《北齊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大綱 ◎方伎○由吾道榮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馬嗣明《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善於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又神農、桐君論《本草》藥性,黃帝、岐伯説病候治方,皆聖......

  • 《北齊書》卷十八文言文理解及答案大綱 孫騰,字龍雀,咸陽石安人也。騰少而質直,明解吏事。魏正光中,北方擾亂,騰涉險間關,得達秀容。尋為高祖都督府長史,從高祖東征邢杲。師次齊城,有撫宜鎮軍人謀逆,將害督帥。騰知之,密啟高祖。俄頃事發,高祖以有備,擒破之。高祖自晉陽......

  • 《北齊書·元景安傳》賞析大綱 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賞析公元550年,東魏的孝靜帝被迫讓位給丞相高洋後被毒死。高洋同時還殺害他的兒子及所有親屬以斬草除根。後揚言殺他的遠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願被......

  • 《北齊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 ◎方伎○由吾道榮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馬嗣明《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善於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又神農、桐君論《本草》藥性,黃帝、岐伯説病候治方,皆聖......

  • 《北齊書》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大綱 陸法和王琳陸法和,不知何許人也。隱於江陵百里洲,衣食居處,一與苦行沙門同。耆老自幼見之,容色常不定,人莫能測也。或謂自出嵩高,遍遊遐邇。既入荊州汶陽郡高安縣之紫石山,無故舍所居山。俄有蠻賊文道期之亂,時人以為預見萌兆......

  • 《北齊書》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蕭明蕭祗蕭退蕭放徐之才蕭明,蘭陵人,梁武帝長兄長沙王懿之子。在其本朝,甚為樑武所親愛。少歷顯職,封湞陽侯。太清中,以為豫州刺史。樑主既納侯景,詔明率水陸諸軍趨彭城,大圖進取。又命兗州刺史南康嗣王會理總馭羣帥,指授方略......

  • 《北齊書》卷十六 列傳第八 ◎段榮(子韶)段榮,字子茂,姑臧武威人也。祖信,仕沮渠氏,後入魏,以豪族徙北邊,仍家於五原郡。父連,安北府司馬。榮少好歷術,專意星象。正光初,語人曰:"《易》雲'觀於天文以察時變',又曰'天垂象,見吉凶',今觀玄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