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齊書》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大綱 蕭明蕭祗蕭退蕭放徐之才蕭明,蘭陵人,梁武帝長兄長沙王懿之子。在其本朝,甚為樑武所親愛。少歷顯職,封湞陽侯。太清中,以為豫州刺史。樑主既納侯景,詔明率水陸諸軍趨彭城,大圖進取。又命兗州刺史南康嗣王會理總馭羣帥,指授方略......

  • 《北齊書》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裴讓之(弟諏之讞之)皇甫和李構張宴之陸卬王鬆年劉禕裴讓之,字士禮。年十六喪父,殆不勝哀,其母辛氏泣撫之曰:"棄我滅性,得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婦則,又閒禮度。夫喪,諸子多幼弱,廣延師友,或親自教授。內外親屬有吉凶禮......

  • 《北齊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大綱 邢邵邢邵,字子才,河間鄚人,魏太常貞之後。父虯,魏光祿卿。邵小字吉,少時有避,遂不行名。年五歲,魏吏部郎清河崔亮見而奇之,曰:"此子後當大成,位望通顯。"十歲便能屬文,雅有才思,聰明強記,日誦萬餘言。族兄巒,有人倫鑑,謂子弟曰:"宗室......

  • 《北齊書》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乾(弟慎弟昂弟季式)封隆之(子子繪從子孝琬孝琰)高乾,字乾邕,渤海蓚人也。父翼,字次同,豪俠有風神,為州里所宗敬。孝昌末,葛榮作亂於燕、趙,朝廷以翼山東豪右,即家拜渤海太守。至郡未幾,賊徒愈盛,翼部率合境,徙居河、濟之間。魏......

  • 《北齊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大綱 万俟普(子洛)可朱渾元劉豐破六韓常金祚韋子粲万俟普,字普撥,太平人,其先匈奴之別種也。雄果有武力。正光中,破六韓拔陵構逆,授普太尉。率部下降魏,授後將軍,第二領民酋長。高祖起義,普遠通誠款,高祖甚嘉之。斛斯椿逼帝西出,授司......

  • 《北齊書》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大綱 陸法和王琳陸法和,不知何許人也。隱於江陵百里洲,衣食居處,一與苦行沙門同。耆老自幼見之,容色常不定,人莫能測也。或謂自出嵩高,遍遊遐邇。既入荊州汶陽郡高安縣之紫石山,無故舍所居山。俄有蠻賊文道期之亂,時人以為預見萌兆......

  • 《北齊書》卷十四 列傳第六大綱 廣平公盛陽州公永樂(弟長弼)襄樂王顯國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平秦王歸彥武興王普長樂太守靈山(嗣子伏護)廣平公盛,神武從叔祖也。寬厚有長者風。神武起兵於信都,以盛為中軍大都督,封廣平郡公。歷位司徒、太尉。天平三年,薨於......

  • 《北齊書》卷十五 列傳第七大綱 ◎竇泰尉景婁昭(兄子睿)厙狄幹(子士文)韓軌潘樂竇泰,字世寧,大安捍殊人也。本出清河觀津,曾祖羅,魏統萬鎮將,因居北邊。父樂,魏末破六韓拔陵為亂,與鎮將楊鈞固守,遇害。泰貴,追贈司徒。初,泰母夢風雷暴起,若有雨狀,出庭觀之,見電光......

  • 《北齊書》卷十 列傳第二 ◎高祖十一王○永安簡平王浚平陽靖翼王淹彭城景思王浟上黨剛肅王渙襄城景王氵肓任城王湝高陽康穆王湜博陵文簡王濟華山王凝馮翊王潤漢陽敬懷王洽神武皇帝十五男:武明婁皇后生文襄皇帝、文宣皇帝、孝昭皇帝、襄城景王淯......

  • 《北齊書》卷十七 列傳第九 ◎斛律金(子光羨)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也。高祖倍侯利,以壯勇有名塞表,道武時率户內附,賜爵孟都公。祖幡地斤,殿中尚書。父大那瑰,光祿大夫、第一領民酋長。天平中,金貴,贈司空公。金性敦直,善騎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塵識馬......

  • 《北齊書》卷十四 列傳第六 廣平公盛陽州公永樂(弟長弼)襄樂王顯國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平秦王歸彥武興王普長樂太守靈山(嗣子伏護)廣平公盛,神武從叔祖也。寬厚有長者風。神武起兵於信都,以盛為中軍大都督,封廣平郡公。歷位司徒、太尉。天平三年,薨於......

  • 《北齊書》卷八 帝紀第八 ◎後主幼主後主諱緯,字仁綱,武成皇帝之長子也。母曰胡皇后,夢於海上坐玉盆,日入裙下,遂有娠。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於幷州邸。帝少美容儀,武成特所愛寵,拜王世子。及武成入纂大業,大寧二年正月丙戌,立為皇太子。河清四年,武成禪......

  • 《北齊書》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三大綱 暴顯皮景和鮮于世榮綦連猛元景安獨孤永業傅伏高保寧暴顯,字思祖,魏郡斥邱人也。祖喟,魏琅邪太守、朔州刺史,因家邊朔。父誕,魏恆州刺史、左衞將軍,樂安公。顯幼時,見一沙門指之曰:"此郎子有好相表,大必為良將,貴極人臣。"語終失......

  • 《北齊書》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 尉瑾馮子琮赫連子悦唐邕白建尉瑾,字安仁。父慶賓,為魏肆州刺史。瑾少而敏悟,好學慕善。稍遷直後。司馬子如執政,瑾取其外生皮氏女,由此擢拜中書舍人。既是子如姻戚,數往參詣,因與先達名輩微相款狎。世宗入朝,因命瑾在鄴北宮共......

  • 《北齊書》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大綱 辛術元文遙趙彥深辛術,字懷哲,少明敏,有識度。解褐司空胄曹參軍,與僕射高隆之共典營構鄴都宮室,術有思理,百工克濟。再遷尚書右丞。出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追授幷州長史,遭父憂去職。清河父老數百人詣闕請立碑頌德。文襄嗣事......

  • 《北齊書》卷十五 列傳第七 ◎竇泰尉景婁昭(兄子睿)厙狄幹(子士文)韓軌潘樂竇泰,字世寧,大安捍殊人也。本出清河觀津,曾祖羅,魏統萬鎮將,因居北邊。父樂,魏末破六韓拔陵為亂,與鎮將楊鈞固守,遇害。泰貴,追贈司徒。初,泰母夢風雷暴起,若有雨狀,出庭觀之,見電光......

  • 《北齊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大綱 李稚廉封述許惇羊烈源彪李稚廉,趙郡高邑人也。齊州刺史義深之弟。稚廉少而寡慾,為兒童時,初不從家人有所求請。家人嘗故以金寶授之,終不取,強付,輒擲之於地。州牧以其蒙稚而廉,故名曰稚廉。聰敏好學,年十五,頗尋覽五經章句。屬......

  • 《北齊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 ◎儒林○李鉉刁柔馮偉張買奴劉軌思鮑季詳邢峙劉晝馬敬德張景仁權會張思伯張雕孫靈暉石曜班固稱: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行教化者也。聖人所以明天道,正人倫,是以古先哲王率由斯道。高祖生於邊朔,長於戎馬之間......

  • 《北齊書》卷十六 列傳第八 ◎段榮(子韶)段榮,字子茂,姑臧武威人也。祖信,仕沮渠氏,後入魏,以豪族徙北邊,仍家於五原郡。父連,安北府司馬。榮少好歷術,專意星象。正光初,語人曰:"《易》雲'觀於天文以察時變',又曰'天垂象,見吉凶',今觀玄象,察......

  • 《北齊書》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大綱 高乾(弟慎弟昂弟季式)封隆之(子子繪從子孝琬孝琰)高乾,字乾邕,渤海蓚人也。父翼,字次同,豪俠有風神,為州里所宗敬。孝昌末,葛榮作亂於燕、趙,朝廷以翼山東豪右,即家拜渤海太守。至郡未幾,賊徒愈盛,翼部率合境,徙居河、濟之間。魏......

  • 《北齊書》卷三 帝紀第三 ◎文襄世宗文襄皇帝,諱澄,字子惠,神武長子也,母曰婁太后。生而岐嶷,神武異之。魏中興元年,立為渤海王世子。就杜詢講學,敏悟過人,詢甚歎服。二年,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尚孝靜帝妹馮翊長公主,時年十二,神情俊爽,便若成人。神武試問......

  • 《北齊書》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大綱 ◎外戚○趙猛婁睿爾朱文暢鄭仲禮李祖升元蠻胡長仁自兩漢以來,外戚之家罕有全者,其傾覆之跡,逆亂之機,皆詳諸前史。齊氏后妃之族,多自保全,唯胡長仁以譖訴貽禍,斛律光以地勢被戮,俱非女謁盛衰之所致也。今依前代史官,述《外戚》......

  • 《北齊書》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大綱 ◎文苑○祖鴻勛李廣樊遜劉逖荀士遜顏之推袁奭韋道遜江旰眭豫朱才荀仲舉蕭愨古道子夫玄象著明,以察時變,天文也;聖達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達幽顯之情,明天人之際,其在文乎。逖聽三古,彌綸百代,制禮作樂,騰實飛聲,若或言之不文,豈......

  • 《北齊書》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大綱 李元忠盧文偉李義深李元忠,趙郡柏人人也。曾祖靈,魏定州刺史、鉅鹿公。祖恢,鎮西將軍。父顯甫,安州刺史。元忠少厲志操,居喪以孝聞。襲爵平棘子。魏清河王懌為司空,闢為士曹參軍。遷太尉,復啟為長流參軍。懌後為太傅,尋被詔為......

  • 《北齊書》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三 王昕(弟晞)王昕,字元景,北海劇人。六世祖猛,秦苻堅丞相,家於華山之鄜城。父雲,仕魏朝有名望。昕少篤學讀書,太尉汝南王悦闢騎兵參軍。舊事,王出射,武服持刀陪從,昕未嘗依行列。悦好逸遊,或騁騎信宿,昕輒棄還。悦乃令騎馬在前,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