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五代史》 卷六(梁书)太祖纪六大纲 开平四年十月乙亥,东京博王友文入觐,召之也。己卯,以新修天骥院开宴落成,内外并献马,而魏博进绢四万匹为驵价。壬午,以冬设禁军,幸兴安鞠场,召文武百官宴。幸开化,大阅军实。十一月丁亥朔,幸广王第作乐。辛卯,宴文武四品已上于宣......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七(周书)世宗纪四大纲 显德四年春正月己丑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仪。诏天下见禁罪人,除大辟外,一切释放。壬寅,兵部尚书张昭上言:奉诏编修太祖实录及梁、唐二末主实录。伏以撰《汉书》者先为项籍,编《蜀记》首序刘璋,贵神器之传授有因,其历数之......

  • 《旧五代史》 卷五(梁书)太祖纪五范例 二月乙丑,幸甘水亭。出师子门,幸榆林东北坡,教诸军兵事。赐潞州投归军使张行恭锦服银带并食。戊辰,宴于金銮殿。甲戌,以春时无事,频命宰臣勋戚宴于河南府池亭。辛巳,杨师厚赴镇于陕。寒食假,诸道节度使、郡守、勋臣竞以春服贺......

  •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五 志七大纲 ◎乐志下周广顺元年,太祖初即大位,惟新庶政,时太常卿边蔚上疏请改舞名,其略云:前朝改祖孝孙所定十二和之名,文舞曰《治安之舞》,武舞曰《振德之舞》,今请改《治安》为《政和之舞》,《振德》为《善胜之舞》。前朝改贞观中二舞名......

  • 《旧五代史》 卷九十八(晋书) 列传十三 安重荣,朔州人。祖从义,利州刺史。父全,胜州刺史、振武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重荣有膂力,善骑射。唐长兴中,为振武道巡边指挥使,犯罪下狱。时高行周为帅,欲杀之,其母赴阙申告,枢密使安重诲阴护之,奏于明宗,有诏释焉。张敬达之围晋......

  • 《旧五代史》 卷八十七(晋书) 列传二 ◎宗室(案:《晋宗室列传》,《永乐大典》仅存四篇,余多残阙。)广王敬威,字奉信,高祖之从父弟也。父万诠,赠太尉,追封赵王。敬威少善骑射,事后唐庄宗,以从战有功,累历军职。明宗即位,擢为奉圣指挥使。天成、应顺中,凡十改军额,累官至......

  • 旧五代史和凝传的阅读及答案大纲 和凝,字成绩,汶阳须昌人也。九代祖逢尧,唐高宗时为监察御史,自逢尧之下,仕皆不显。凝幼而聪敏,姿状秀拔,神采射人。少好学,书一览者成达其大义。年十七举明经,十九登进士第。滑帅贺瑰知其名,辟置幕下。凝善射。时瑰与唐庄宗相拒......

  • 《旧五代史》 卷六十二(唐书) 列传十四大纲 孟方立,(《欧阳史》云邢州人,《通鉴》云汧州人。)中和二年,为泽州天井关戍将。时黄巢犯关辅,州郡易帅,有同博奕。先是,沈询、高湜相继为昭义节度,怠于军政。及有归秦、刘广之乱,方立见潞帅交代之际,乘其无备,率戍扶径入潞州,自称......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大纲 ◎天文志(案:《天文志序》原本阙佚,然其日食、星变诸门,事迹具存,较《欧阳史·司天考》为详备。今考《五代会要》所载星变、物异诸门,与《司天考》互有详略。盖五代典章散佚,各记所闻,未能画一也。参考诸书,当以是书为......

  • 《旧五代史》 卷六十六(唐书) 列传十八大纲 安重诲,其先本北部豪长。父福迁,为河东将,救兖、郓而没。重诲自明宗龙潜时得给事左右。及镇邢州,以重诲为中门使。随从征讨,凡十余年,委信无间,勤劳亦至。洎邺城之变,佐命之功,独居其右。明宗践祚,领枢密使,俄迁左领军卫大将军充......

  • 《旧五代史》 卷七十四(唐书) 列传二十六 康延孝,塞北部落人也。初隶太原,因得罪,亡命于汴梁。开平、乾化中,自队长积劳至部校。梁末帝时,频立军功。同光元年八月,段凝率众五万营于王村,时延孝为右先锋指挥使,率百骑来奔。庄宗得之,喜,解御衣金带以赐之。翌日,赐田宅于邺......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四 僣伪列传一大纲 杨行密,庐州人。少孤贫,有膂力,日行三百里。唐中和之乱,天子幸蜀,郡将遣行密徒步奏事,如期而复。(《北梦琐言》:郑綮尝典杨行密为本州步奏官。)光启初,秦宗权扰淮右,频寇庐、寿,郡将募能致战擒贼者,计级赏之,行密以胆力应募,往必有......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六(周书)世宗纪三大纲 显德三年春正月乙未朔,帝不受朝贺。前司空苏禹珪卒。丁酉,李穀奏,破淮贼于上窑。戊戌,发丁夫十万城京师罗城。庚子,诏取此月八日幸淮南。殿中监马从赟免所居官,坐干没外孙女霍氏之资产,为人所讼故也。辛丑,以宣徽南院使向训为......

  • 《旧五代史》 卷四十四(唐书) 明宗纪十 长兴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式。是日雪盈尺。戊子,秦王从荣加守尚书令、兼侍中,依前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庚寅,以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刘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甲午,正衙命使册故福庆长公主孟氏为晋......

  •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三 志五 ◎礼志下后唐长兴元年九月,太常礼院奏:来年四月孟夏,禘飨于太庙。谨按礼经,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已毁未毁之主,并合食于太祖之庙,逐庙功臣,配飨于太庙之庭。本朝宝应元年定礼,奉景皇帝为始封之祖。既庙号太祖,百代不......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周书)太祖纪一大纲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或云本常氏之子,幼随母适郭氏,故冒其姓焉。(《五代会要》:周虢叔之后。)高祖讳璟,广顺初,追尊为睿和皇帝,庙号信祖,陵曰温陵;高祖妣张氏,追谥睿恭皇后。曾祖讳谌,汉赠太......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僭伪列传第三大纲 僭伪列传第三作者:薛居正等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末,隶名于忠武军。秦宗权据蔡州,悬重赏以募之,建始自行间得补军候。广明中,黄巢陷长安,僖宗幸蜀。时梁祖为巢将,领众攻襄、邓,宗权遣小校鹿晏宏从监军杨复光率师攻之,建亦预行。是......

  •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九 志十一大纲 ◎职官志夫官非位无以分贵贱,位非品无以定高卑,是以历代史官,咸有所纪,皆穷源而讨本,期与世以作程。迨乎唐祚方隆,明皇在宥,采累朝之故事,考众职之遐源,申命才臣,著成《六典》,其勋阶之等级,品秩之重轻,则已备载于其中矣。故今之所......

  • 《旧五代史》 卷九十五(晋书) 列传十大纲 皇甫遇,常山人也。父武,流寓太原,尝为遮塞军使。遇少好勇,及壮,虬髯,善骑射。唐明宗在藩时,隶于麾下,累从战有功。明宗即位,迁龙武都指挥使,遥领严州刺史,出讨东川,为行营左军都指挥使。应顺、清泰中,累历团练防御使,寻迁邓州节度使......

  • 《旧五代史》 卷四十八(唐书) 末帝纪下大纲 清泰三年春正月辛卯朔,帝御文明殿受朝贺,仗卫如式。乙未,百济遣使献方物。戊戌,幸龙门佛寺祈雪。癸卯,以给事中、充枢密院直学士吕琦为端明殿学士;以六军诸卫判官、尚书工部郎中薛文遇为枢密院直学士。乙巳,以上元夜京城张......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五(汉书)列传二大纲 ◎宗室魏王承训,字德辉,高祖之长子也。少温厚,美姿仪,高祖尤钟爱。在晋累官至检校司空,国初授左卫上将军。高祖将赴洛,命承训北京大内巡检,未几,诏赴阙,授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府署,年二十......

  • 《旧五代史》 卷五十八(唐书) 列传十大纲 赵光逢,字延吉。曾祖植,岭南节度使。祖存约,兴元府推官。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裔,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旧唐书》: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

  •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七(汉书)列传四大纲 史宏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也。父潘,本田家。宏肇少游侠无行,拳勇健步,日行二百里,走及奔马。梁末,每七户出一兵,宏肇在籍中,后隶本州开道都,选入禁军。尝在晋祖麾下,遂留为亲从,及践阼,用为控鹤小校。高祖镇太原,奏请从行,升为牙校,后......

  • 旧五代史和凝传的阅读及答案 和凝,字成绩,汶阳须昌人也。九代祖逢尧,唐高宗时为监察御史,自逢尧之下,仕皆不显。凝幼而聪敏,姿状秀拔,神采射人。少好学,书一览者成达其大义。年十七举明经,十九登进士第。滑帅贺瑰知其名,辟置幕下。凝善射。时瑰与唐庄宗相拒......

  • 《旧五代史》 卷三十二(唐书) 庄宗纪六 同光二年夏五月己亥,帝御文明殿,册齐王张全义为太尉。礼毕,全义赴尚书省领事,左谏议大夫窦专不降阶,为御史所劾,专援引旧典,宰相不能诘,寝而不行。庚子,太常卿李燕卒。壬寅,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