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關於幸福的經典素材

關於幸福的經典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1、第一次吃糖(甜滋滋的感覺就是幸福)

關於幸福的經典素材

一個叫扎西達娃的藏族幹部要別人猜一猜,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可誰也猜不出。他說:“是我第一次吃水果糖的時候。”

那是1950年初春的一天,還是農奴的扎西達娃正在放牧,遇見一支年輕的隊伍,他們每個人帽子上都有一顆耀眼的紅五星。他十分恐懼,可這些軍人非常友好,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軍人還送給他一顆水果糖。這是一顆普通的糖。他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只見軍人比畫着剝開紙放到嘴裏吃起來。他不敢吃,便把它揣在懷裏。

事情過後,更不敢聲張,因爲農奴主知道了要挖眼睛,割舌頭。到了夜深人靜時,他偷偷地把這塊水果糖拿出來,剝開紙,放在嘴邊輕輕一舔。天哪,一種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感覺傳遍全身,世界上還有這麼美妙的東西。他又一舔,簡直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他十分珍惜,到了一定的時間拿出來舔一舔,一直過了很長的時間,他才把那顆糖吃完。

這位後來成爲西藏自治區高級幹部的扎西達娃,以後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引以爲豪的業績,但只有這一次吃糖,使他感受最深,覺得最幸福。

2、林覺民的訣別信(爲天下人謀幸福是最大的幸福)

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於富貴家庭,爲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統治,他拋妻別子,離開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爲了國家繁榮昌盛,民族振興,他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不幸在攻打總督署的時候,中彈受傷而被捕,最後就義犧牲了。

林覺民在起義前就做好了犧牲的充分準備,在攻打總督署的前三天夜裏,他給父親和妻子分別寫了一封訣別信。給父親的信這樣寫道:“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給妻子的信中這樣寫道:“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爲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爲天下人謀永福也。” 林覺民懷着對愛妻深深的眷戀,寫下了這封信。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革命者的高尚情懷,犧牲個人的幸福換來天下人的幸福,這纔是最大的幸福。

3、杜朗尋找幸福(幸福就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裏)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最使幸福可望不可即的,莫過於刻意追求幸福。美國作家威廉?杜朗曾經敘述過他如何尋找幸福。他先從知識裏尋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滅;從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從財富里找,得到的只是爭鬥和憂愁;從寫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勞累。然而有一天,他從車站出來,看到一輛小汽車裏坐着一位年輕婦女,懷裏抱着一個熟睡的嬰兒。一位中年男子從火車上下來,徑直走到汽車旁邊。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嬰兒——生怕把他驚醒。然後,這一家人就開車離去了。這時杜朗才驚奇地發現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他高興地鬆了一口氣,從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動都帶有某種幸福。

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其實都帶着某種幸福。那一個淺淺的吻,其中蘊含着丈夫的關愛、父親的慈愛,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卻是飽含着人類對感情最詳細的詮釋。你能說那個妻子在接受那個吻時不是幸福的嗎?你能說那個小小的嬰孩沒感覺到他在被關懷着嗎?幸福就是這樣被召喚着,不用什麼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給睡夢中的孩子拉拉鬆掉的棉被,那拉棉被的手就是幸福召喚的方式;給疲倦的愛人敲敲脊背,那一上一下、一緊一鬆的拳頭就是召喚幸福的方式;給悄然老去的父母講一個古老得掉了牙的所謂笑話,那平穩的氣流就是召喚幸福最強有力的方式。在你使用這些方式召喚着幸福時,難道此刻你不是世間幸福的人嗎?

4、有愛就有幸福(燕妮的幸福觀)

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之間的愛情是一個經久傳頌的故事,燕妮是一個偉大的女性,爲了愛情,她離開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和馬克思一起過着清貧的生活。倫敦流亡期間,他家一連幾個星期靠吃馬鈴薯過活。嚴冬沒柴生火,生病沒錢請醫生。他付不出房租,家裏的鐵牀、被褥、衣服,連女兒的玩具、孩子們的搖籃都拿去抵押了。馬克思寫完《政治經濟學批判》,卻沒有郵費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爲交不起學費,孩子只能輟學。孩子病死了,沒有錢買棺材埋葬……面對如此貧寒的日子,燕妮沒有抱怨也沒有離開,相反,她始終對生活充滿着信心,因爲她的生活中有愛。她曾自豪地說:“我坐在卡爾的房間裏轉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