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

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和自由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

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圖片1

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 第2張

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圖片2

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 第3張

垃圾從哪裏來手抄報圖片3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裏去了嗎?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致臭氣蔓延,並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體。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費用是非常高的,根據處理方式的不同,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爲一百至幾百元不等。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生產着垃圾。後果將不可設想。

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德國一般分爲紙、玻璃、金屬、塑料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爲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爲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

垃圾分類應堅持的原則可概括爲:

1。分而用之原則。分類的目的`就是爲了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有生產製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質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無用垃圾。

2。因地制宜原則。各地、各區、各社(區)、各小區地理、經濟發展水平、企業回收利用廢棄物的能力、居民來源、生活習慣、經濟與心理承擔能力等各不相同。

3。自覺自治。社區和居民,包括企事業單位,逐步養成“減量、循環、自覺、自治”的行爲規範,創新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成爲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和利用的主力軍。

4。減排補貼,超排懲罰。制定單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標準,低於這一排放量標準的給予補貼;超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則予以懲罰。減排越多補貼越多,超排越多懲罰越重,以此提高單位和居民實行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的積極性。

5。捆綁服務,注重績效。在居民還沒有自願和自覺行動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資源又不足時,推動分類排放需要物業管理公司和其他企業介入。但是,僅僅承接分類排放難以獲利,企業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綁服務就能要解決這個問題。將推動分類排放服務與垃圾收運、乾溼垃圾處理業務捆綁,可促進垃圾分類資本化,保障企業合理盈利。

垃圾分類回收說難不難,分而用之實爲關鍵,因地制宜提供方便,自覺自治行爲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