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通用20篇)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一天將要結束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通用20篇)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

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向江河,是爲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糉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嗎?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端午節這天,媽媽早早地起來了,拿出鴨蛋和糉子,放在鍋裏煮。我站在竈臺邊上,看着鍋裏的鴨蛋,有青綠色的、玉白色的,煞是可愛。不一會,我聞到一陣糉葉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問:“煮好了嗎?”媽媽回答:“好了,好了!”於是,媽媽取出一個煮熟的糉子,幫我剝去糉葉,菱角形、白胖胖、軟粘粘的糉子好吃極了。

吃完糉子後,我和媽媽一起去夫子廟買香囊和五彩繩。玲瓏小巧的香囊又香又美,我好喜歡。我讓媽媽把漂亮的五彩繩系在我手上和腳上。媽媽告訴我,小孩子戴上香囊和五彩繩可以祛疾病,保安康。

回家的路上,我讓媽媽買了一些艾草。到家後,我們把艾草插在家門的兩邊。艾草的清香可以驅趕蚊蟲呢!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3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麪糰。揪出一小團的麪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麪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麪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裏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糉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今天不僅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4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有包糉子的習俗,外婆就和我一起包糉子,我有左手拿着糉葉,右手往糉葉裏舀一勺勺糯米和五花肉,學着外婆的樣子,一邊包一邊想:包糉子不是很簡單,爲什麼很多人都說包糉子很難呢?可是糉子裏的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一會往東,一會往西跑。外婆笑了笑說:“裏面的糯米放的太多了。”外婆接過糉子,搗騰了一下,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樣子包好了一個,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感覺比誰都吃的香。

吃完午飯,我來到南湖邊看龍舟。隱隱聽到一陣鑼鼓聲,龍舟出現了,十幾條龍舟同時加速,猶如一支支飛劍,向前飛奔而去,有的龍舟像在奔跑,有的龍舟像在吼叫,還有的龍舟像在各自回首遙望。那真是龍騰達海,壯觀極了。

這就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讓人久久不能忘記。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是爲了撈救屈原。把糉子投進江裏,是爲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往江裏投糉子漸漸變成了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糉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喝雄黃酒。

啊,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6

今天早晨起牀,就聞到一股糉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了。

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於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裏害怕,摔了很多次,眼睛裏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於學會了溜冰,心裏驕傲自滿。滑着滑着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夠驕傲自滿哦。加油啊。”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接着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夠再驕傲了,因爲“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爲分數只能夠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麼有意義的端午節啊。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對於我這個饞嘴貓來說是一個開心的日子。

早晨,剛起牀就聞到一股肉的香味,哇,原來是媽媽在煮糉子呢,好香呀,真想馬上吃到。終於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線,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肉糉真是美味呀!除了糉子,還有''五黃''呢!五黃是由:雄黃酒,黃瓜,黃鱔,黃魚,黃泥蛋組成的。

剛剛出家門就看見每家每戶都掛起艾葉來了。"爲什麼要掛艾葉呢?"我疑惑不解地問。"艾葉是用來驅邪,保平安的"爸爸答道。"哦,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

接着,我們坐車來到了嘉興,也不知到那裏了,竟然看見一羣人在賽龍舟,橋上擠滿了人羣,個個都在給賽龍舟的隊員加油助威呢!我伸長了脖子往水裏望,只見隊員們精神飽滿,臉上流露出了一絲信心,好像冠軍穩拿在手。

唉,時間過的真快,就只能跟你說到這裏了,拜拜!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8

一說到端午節,大家首先應該就會想到包糉子了。這一天,爲了紀念詩人屈原,就會包糉子吃。

端午節假期的第二天,我們組來到薛思若家包糉子。我們首先把糯米和糉葉放在水中泡了15分鐘,然後就開始包糉子了。我將兩篇糉葉分開折起來,然後在洞裏放些米,接着把糉葉的後面往前折,右邊往左折,左邊往右折,最後再拿繩子將糉子捆起來,甩一甩看看會不會漏米。我們一邊包糉子,一邊“哦。哦,原來如此”的說着,有時還能笑出來呢。

我們雖然把糉子包好了,可是沒有吃,一是因爲我們不敢吃,二是怕煮好了,米漏了。就算沒有吃到親手包的糉子,可是我們還是很開心,回到家,我卻吃到買來的糉子。

在端午節,我們家還發生了更多有趣的事情,你麼有嗎?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就要來了。提起過端午,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爲今年的端午,我要跟着奶奶學包糉子。

吃過午飯,我便開始跟着奶奶學。奶奶讓我先拿一張煮過的糉葉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對我說“要握的緊一點,這樣纔不漏米。”然後再在糉葉裏放一半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一顆又紅又甜的紅棗,最後在它的上面再放一將糯米蓋住、包住。再用線捆綁,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看着奶奶包的糉子那麼好,我也忍不住拿起幾片糉葉包起來。可包糉子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得很呀。我連包了幾個也沒包好,不是露了,就是鬆了皮,要不就是四個角的我包成了三個角。

可奶奶說:“你這已經包的不錯了,哪有一學就會的!”我費了一翻周折才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有像糉子的醜八怪。糉子和端午是一對好朋友,晚飯時,我聞着糉香,吃着我親手包的糉子,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我想:這是我的童年裏最難忘的一件事。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0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有生氣勃勃的春節,秋意濃濃的中秋節……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端午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

戰國時期,請過爲了統一中國,向楚國發兵攻打,但是卻攻打不下來。就假裝發求和信,楚懷王就打算簽下求和信。這是,愛國詩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懷王,而受到楚王和衆臣的指責,被降職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楚懷王被秦國殺害,楚國就滅亡了,屈原聽到消息後,百感交集、心如刀絞。最後抱着一塊石頭,跳進了楚江裏,自殺了。這是,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後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將老百姓感動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們都到楚江邊,爲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就將米飯投進江中,不讓屈原被持刀,還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鬧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出現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的端午習俗。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不僅是端午,還有許多節日值得我們去探索,屈原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1

五月五日是端午,各地有許多的`習俗,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的一些習俗吧!

賽龍舟是端午的主要習俗。相傳古代楚國人因不捨得屈原投江而死,所以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他,用划龍舟來驅散江中的魚,免得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端午吃糉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每到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糉子的餡品種很多,有豆沙糉、鮮肉糉、火腿糉、蛋黃糉等。端午小孩佩香囊,傳說可以避邪驅瘟。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絲布,清香四溢,用五色絲線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端午,人們將插懸艾葉、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端午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酒,殺菌防病。

現在我們更重視過端午了,節日氣氛也越來越濃了,這些傳統習俗我們應該保持下去。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2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聽爺爺講,今天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節日。

今天小朋友們得在手、腳上繫上五種顏色的綵線,還得佩戴香包,早上還得吃圓圓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糉子。

我早上還沒有睡醒呢,我的手和腳上就被繫上了五彩線,等我睡醒後一看,非常漂亮,我很喜歡!於是我問我爺爺爲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說:“繫上五彩線跟戴香包是爲了防蛇蟲叮咬;吃雞蛋象徵團圓;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因爲當年他是跳汨羅江死的,老百姓非常愛戴他,爲了不讓江裏的魚和蝦吃了他的屍體,就做了糉子丟進江裏。這就是端午吃糉子的由來。

早上吃完了糉子,我趕忙來到了夾河邊,河兩岸楊柳垂條,綠樹成蔭,迎着微風,頂着炎炎烈日,河面上正在進行激烈的龍舟比賽;河兩岸的人都在爲他們加油。

我喜歡這個節日,它讓我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爲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糉子。雖然商店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包的糉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糉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糉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糉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糉“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可有意思了,我來講給大家聽聽吧!愛國詩人屈原,很不同意楚王管理百姓的方法,便去向楚王說理,結果楚王不同意見屈原,屈原很生氣,一怒之下投了汩羅江,老百姓很尊敬屈原,爲了不讓魚蝦蛟蟹吃屈原的遺體,就用糉葉包着米,投入江中。以後,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會坐舟投糉子,慢慢地就變成了吃糉子,賽龍舟。

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一個大大的“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有表驅怪避邪保平安之意。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讓我們所有人在今年的五月五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吧!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5

今天是端午節。天下着零星小雨,路上行人提着大包小包的糉子,趕着回家過端午節。我也拎着書包急急忙忙的趕回家。一打開門,迎面撲來的是二個香噴噴、油膩膩的糉子。我迫不急待的咬上一口,香味立刻瀰漫了整個房間。

我問媽媽:這糉子是從哪來的?媽媽說:是對面的鄰居送的,他家自己包的”。以前我家衣服被風吹掉到樓下,是對面的鄰居幫我們撿回來;以前有好吃的東西,也是對面鄰居送我們的,媽媽經常送給他們一些好吃的東西。媽媽常說:“鄰里之間相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這個端午節媽媽雖然沒有給我包糉子,沒有給我準備端午節的食物,家裏也沒有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過節氣氛,但是鄰居老爺爺讓我們感覺到了一絲溫暖,讓我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6

今天早上,我本想大睡一覺,可是媽媽卻讓我起牀 ,因爲今天是端午節。

我一蹦三尺高,不過老媽卻讓我說出端午節的來由,這可難不倒我,“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向來說法不一,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於水中,以驅蛟龍。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爲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我說了出來。

最終我還是吃到了糉子。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7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和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如果少了這兩樣活動,那就不是端午節了哦!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就不要再吃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呢!我來給你講講:我們南方要在端午節這天吃“五黃”,有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包黃豆瓣的糉子、雄黃酒。另外,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個“王”字,並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首兒歌,想聽不它就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你看,端午節多有意思啊!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8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牀,要帶我們去市場。我問:“幹什麼?”媽媽說:“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裏大集,要帶你們去集市。”集市可是新鮮事,我們立即出發了。

到了市場上,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我和媽媽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來,我們買上了糉子,坐下來吃糉子。一盤香噴噴的糉子,外皮包裹着綠綠的糉竹葉,看上去形狀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打開竹葉一看,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好誘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這是人間一大美味啊!

吃完糉子,我看到了幾個夥伴,我們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隱蔽在車底下,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我,我看見其他人都被一網打盡了。我放了空槍,他們跑過來把整個停車場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19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五口人興高采烈的來到了太奶家。因爲太奶的腿摔壞了,所以躺在牀上不能動。於是我帶弟弟就在太奶的牀邊玩,太奶看到我們很高興。

奶奶,媽媽,姑姑,嬸嬸們開始摘菜,洗菜,切菜,包糉子。爺爺,爸爸,叔叔們燉魚,燉雞,穿肉串。家人們都在爲節日的這頓飯忙活着。我也來幫忙,媽媽給我示範了一個豆腐卷的穿法。我模仿媽媽的樣子,在幹豆腐片上放幾根翠綠的小蔥和香菜,幾根粉紅的火腿腸,然後把它們捲起來,用竹籤一穿就完成一個。媽媽說:“寶貝做的不錯,繼續努力!”得到媽媽的誇獎我穿的更起勁了。不一會兒,我們就穿了很多。爸爸說:“開始烤吧!”不一會兒香氣撲鼻而來。菜齊了,開吃了!大家一邊吃着,一邊聊着,一邊喝着,一邊笑着。這頓飯很美味,裏面充滿着每個人努力的味道,因爲親人們的愛讓菜更美味。

這頓飯讓我感受到了,家人們在一起過節是多麼美好!端午節有濃濃的情親的味道。

三年級端午節的日記300字 篇20

悠悠艾草香,甜甜糉子甜,身邊有安康……端午節的一天開始了。

你們知道嗎?端午節曾經是一個類似於祭祀的日子,但是端午節漸漸地被社會“蠶食”了,變成了中國人的美食節。在這個節日裏可以品嚐到各種五花八門的糉子。在今天原本很忙的人都可以休息,我們鎮上有很多人選擇了去河邊遊玩,但是爸爸最近幹活很累,所以我們打算在家。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去踏青,小草飄出淡淡的清香,在風中向路人問好,多美好的一個早晨呀!奶奶和媽媽準備了很多食材,晚飯的時候到了,我還爲這些好吃的菜拍了照片,晚飯後我和爸爸玩了傳球。我對準爸爸就是一頓亂扔,但是爸爸總是穩穩地接住,而我總是“穩穩地接不住”!球心裏肯定想:“這小子是怎麼回事!我都快摔死了!”

我就這樣愉快地度過了一天。在這個充滿祝福的日子,我祝我們全家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