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蝸牛觀察日記(15篇)

蝸牛觀察日記(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蝸牛觀察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蝸牛觀察日記(15篇)

蝸牛觀察日記1

今天,我在院子裏捉了三隻小蝸牛。一隻大的兩隻小的,那隻大的應該是它們的媽媽吧!

一隻小蝸牛很勤勞,在不停的爬,另一隻小蝸牛圈在殼子裏一動不動,很懶惰。我從院孑裏拔了三根狗尾草,把狗尾草拼成一個三角形,再把三隻蝸牛放進去,看它們怎麼出來。只見那隻大蝸牛慢慢地爬到那隻勤勞的小蝸牛身邊。我驚奇的發現,大蝸牛正一點一點爬到了小蝸牛的身上。我瞪大了眼睛,不知它要幹什麼。大蝸牛從小蝸牛身上快要爬下來的時候,小蝸牛居然被大蝸牛背了起來。哦,我明白了,原來蝸牛就是這樣背蝸牛的。

那隻懶情的小蝸牛也爬起來了,我把它拿到那隻大蝸牛身邊,那隻大蝸牛好像不太喜歡它,扭過頭爬走了。我懷疑這隻小蝸牛不是它的孩子。這三隻蝸牛無論怎麼爬,都爬不出我爲它們擺的三角陣,因爲狗尾草渾身長滿了剌。

從觀察蝸牛的過程中,我感到每一種動物都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和頑強的生命力,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蝸牛觀察日記2

昨天上午,我在菜地裏捉到一隻蝸牛,就把它帶回來觀察。蝸牛縮在它的殼裏,怎麼也不肯出來,真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我心想:“我一定要讓蝸牛出來。”我查了書,知道了蝸牛一碰到水就會慢慢從殼裏出來。我拿了一個小花盆,裏面盛了點水,把蝸牛放進去,蝸牛慢慢露出了身子。蝸牛的身體上沒有腳,只有腹足。頭上長着一對長長的眼睛,很像“掃描儀”。身上馱着一棟房子——它的殼,看上去挺可愛的。

今天早上我起牀的時候,蝸牛已經不見了蹤影,我四處尋找,最後在我家的開關上找到了蝸牛,看來,蝸牛爬得也不算慢啊!聽說蝸牛的體內有黏液,這是真的嗎?我想做個試驗。我在花盆蒙上了一層紗布,等我寫完作業,蝸牛已經“倒立”在紗布上了,我把蝸牛輕輕地拽了一下,咦,怎麼拽不動?我又使勁地拽了一下,哎呀,紗布上怎麼有一層黏黏的東西,這就是黏液吧。

通過這次觀察蝸牛,我不僅知道了蝸牛的習性,還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

蝸牛觀察日記3

我們剛學過《蝸牛》一課,樑宇軒就送給我了四隻蝸牛。它們不同於平常在雨後出現的小蝸牛,它們個頭很大,和一個雞蛋的大小差不多,而且是食用蝸牛。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短的下面是嘴巴。你們猜一猜,蝸牛有多少顆牙齒?讓我告訴你們吧,它有25600顆牙齒,很驚人吧!最奇怪的是,它用肚子走路,號稱腹足,所以才走的那麼慢。我想也可能它是揹着重重的殼才走的那麼慢吧!

爲了看看它爬的到底有多慢,我拿來了鬧鐘和尺子。我把它放在了牆上,仔細觀察。一會兒,蝸牛探出了腦袋,向上爬去。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10分鐘到了,我看了一下它留下的痕跡,只有那麼短的距離,我用尺子一量,只有4釐米,真慢啊!我把手放在蝸牛的一隻觸角上方揮舞,它的這隻觸角馬上縮了回去,媽媽又輕輕地碰了它的另一隻觸角,這一次,它立即把整個身子都縮了回去,看着它裹足不前的樣子,我不禁笑了起來。這就是我們家的蝸牛,你認識了嗎?

蝸牛觀察日記4

雨過天晴後,我在家門前的一棵大樹下的草叢裏發現了一隻蝸牛,它正努力地往一片草葉上爬。於是,我就把它帶回家仔細地觀察。

這是一隻小蝸牛。它有一個螺旋形的硬殼,它的身體看起來很柔軟,有兩根又細又長的觸角,觸角的頂端有兩隻有黑又圓的小眼睛。

它爬得很慢很慢,我幾乎感覺不到它在移動,只能通過觸角的伸縮感覺它在動。它身上能分泌出一種粘液,它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亮晶晶的線條。

它看起來很膽小。我剛發現它的時候,它總是小心翼翼地把頭探出來,一有點動靜就把頭縮回硬殼裏。它的觸角很靈活,可以變長、變短,我好奇地碰了它一下,它就像個受了驚嚇的孩子一樣,馬上就縮了回去,好半天都不敢露頭。我小聲地對它說:“求求你啦!快出來吧,我再也不欺負你啦。”它似乎聽懂了我的話,非常謹慎地探出了小腦袋。後來它可能玩累了,就把身體全部縮回殼裏靜靜地睡着了。

蝸牛觀察日記5

星期日,我看了一個動畫片,名叫《疾速蝸牛》,這個動畫片講的主要是:有一天好多隻蝸牛在比賽,然後一隻藍色的蝸牛跑的很快,所以最後它勝利了。於是我想,一會兒我也捉兩隻蝸牛,再弄好賽道,讓它們比賽,看誰跑得快。

看完動畫片以後,我捉來兩隻蝸牛,由於蝸牛跑得很慢,所以我特意選了一段下坡路做賽道,然後我畫上起跑線和終點線,又潑上了點水。我怕我分不清,所以我給它們都起上了名字:一個叫“小明”,另一個叫“小壯”。我把他們的名字用粉筆卸載它們的殼上,我還量了這個賽道的長度,量出來的結果是30釐米。

比賽開始了,前十分鐘,一隻走了十釐米,一隻走了九釐米。我又等了十分鐘,它們都走了九釐米,我接着又觀察了近二十分鐘,發現“小壯”已經衝過了終點線,所以最後“小壯”勝利了。

蝸牛比賽真是太好玩了!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蝸牛觀察日記6

日期:11月1日

天氣:晴朗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揹着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

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料碗裏,拿出最大的一隻放到另一個碗裏,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

聽說把蝸牛放進水裏,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隻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進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裏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並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麼呢?有什麼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麼作用的呢?於是,我帶着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爲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溼的環境裏,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後纔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通過觀察,我瞭解了很多關於蝸牛的小知識。

蝸牛觀察日記7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一天,剛剛下完雨,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見草坪上有兩隻蝸牛,一大一小,我出自於好奇,我小心的把他們帶回了家。我觀察了一下那兩隻蝸牛,發現大蝸牛並不是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稍微像一點,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殼圓圓的。

這幾天,我就經常盯着蝸牛看。我發現蝸牛比較懶,特別是大蝸牛,經常會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裏,也會倒掛在盒蓋上,紋絲不動。有一次,我觀察了大半個小時,那一隻大蝸牛就是不肯動一動,我實在着急了,就放了兩片菜葉子進去吸引它們。可它們就是不理我!小蝸牛的體殼很薄,身體徐徐動着,它的觸角可以伸縮。用手輕輕摸一下,小蝸牛會馬上縮到它的殼裏。我目不轉睛的`觀察着小蝸牛,看它是否吃我給它們準備的葉子,發現它們碰了一下葉子就離開了,我又生氣又失望。過了一會兒,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蝸牛,我一看葉子少了一個大洞。不久,這幾片白菜葉全被那兩隻蝸牛吃光了。

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它常常慢慢地爬到白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先嚐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蝸牛觀察日記8

今天,科學老師叫我們觀察蝸牛。

下午一點多,我從自家屋後樹底下的一塊木板下抓來兩隻蝸牛,並放到了飼養盒裏。我先找來一根牙籤把它逗來逗去,它還是不伸出頭來。我又拿來一片葉子,把葉子放了進去,可它還是不伸出頭。然後,我又往盒裏灌了一點水。這時,有一隻蝸牛醒來了,爬到了蓋子上。我想:蝸牛不是喜歡陰暗、潮溼的地方嗎?我去問媽媽,媽媽說:“因爲蝸牛怕水。”我終於明白了。

過了一會兒,另一隻蝸牛也醒來了,爬到了蓋子上。過了一段時間,兩隻蝸牛竟然貼在了一些。“哇!媽媽,我大聲叫了起來。約半小時後,一個小小的圓圓的像乾燥劑似的小顆粒從一隻蝸牛的尾部掉了下來。我驚訝極了,蝸牛產卵了。一顆、二顆、三顆、四顆……到了傍晚,足足有九顆小白卵產了下來。晚上,我又去看了一眼蝸牛,葉子竟然被蝸牛吃光了。

蝸牛真有趣呀!

蝸牛觀察日記9

昨天,我和媽媽去花鳥市場買了一隻小蝸牛,我們用塑料袋把它帶回了家。回到家,我找出一隻盒子當作蝸牛的“家”。我看它的身體一直縮在殼裏,感覺好像很害羞,不敢露出頭給我們看,媽媽說這可能是它對這裏的環境還不太熟悉。

果真,今天上午,我終於看到小蝸牛把頭伸出來了!咦?它怎麼有四個觸角啊?那它的眼睛、嘴巴、鼻子去哪兒了呀?還有它又是怎麼解小便的呢?我把這些問題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那我們就到網上去找找答案吧。哦,原來蝸牛那兩個長一點的“觸角”是它的眼睛,短一點的纔是它的觸角。在眼睛旁邊有一個呼吸孔,這就是它的“鼻子”。它的嘴貼着地面,怪不得我看不到呢。離殼很近的地方有兩個孔,其中的一個就是它大小便的地方。

這隻小蝸牛可真調皮,只要過一會兒時間再看它,它就爬到了蓋子上,像是要出來。我用手碰它的眼睛和觸角,它就迅速地把頭縮進去了,都說蝸牛爬得慢,可我看啊,它的反應倒是挺靈敏的。

蝸牛觀察日記10

我想養一隻小蝸牛,做我的好朋友。於是,我和媽媽一起去找蝸牛。我們找遍了每片葉子,每一個花盆,每一個灌木叢,都沒有見到小蝸牛的蹤影。我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上網查了資料,才知道小蝸牛喜歡潮溼的天氣,要到雨後纔會出來。等啊,等啊,我們終於等到了一個雨天。雨一停,我和媽媽欣喜萬分地衝進花園,在一片葉子後面,我們終於找到了一隻可愛的小蝸牛!

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蝸牛捧回家,放在一個透明的罐子裏,給它一片捲心菜葉子,還加了一點點水。每天,我都會給小蝸牛清理菜葉,大便,還清洗罐子,我要給小蝸牛一個乾淨清爽的生活環境。

一隻小蝸牛,只要每天給它清理大便和“房間”,給它一片菜葉和一點點水,它就會快樂地生活,每天爬高每天成長!一隻小小的蝸牛,竟然可以帶給我這麼多驚喜和快樂!

蝸牛觀察日記11

因爲要寫蝸牛的觀察日記,今天我和外公特意去花鳥市場買了一隻揹着褐色殼的“白玉蝸牛”。回家後我就找來空盒子,爲蝸牛安排了一個既舒適又樸素的家, 還 放 了兩小片的菜葉。接下來,我拿着小本本和照相機,便開始認真觀察起來,還不斷地對它進行了“追蹤報道”和“實況轉播”。

我的小蝸牛,一點都不怕陌生,它的適應能力似乎很強,放到小盒子裏沒多久,便小心翼翼地探出了腦袋:先是慢慢地將一層白白的肉肉延伸出來,接着纔是它的觸角,居然有一大一小兩對。很快蝸牛的整個身子都快探出了那個大大的“田螺殼”。其實蝸牛看上去還是蠻可愛的(不過我外婆覺得它有點噁心。),它軟軟的身子,腦袋上的那兩隻觸角不停的一伸一縮,那個觸角上還有着一對小小的眼睛。蝸牛的背上總是揹着一個薄薄的殼,形狀就像是個大的田螺,那就是它可愛的家,也是保護它一生,少受別人“騷擾”的“工具”!蝸牛爬起來好慢的,我幫它做了一個計時,居然一分鐘才爬了不到8釐米。爲了觀察蝸牛的喜好,我又在它的身旁滴了幾滴辣醋,那個小傢伙的皮肉一碰到辣醋就馬上條件反射一樣縮了回去,過了好久才重新伸出來,不過已經完全換了一個方向了。看來蝸牛是不喜歡有刺激性的怪味道的!

晚上,我在清理蝸牛窩的時候,忽然發現了盒子裏多了一團黑黑的髒東西,我問媽媽這是什麼,媽媽說:“這就是蝸牛的大便啊。”我又問:“那蝸牛的大便是從哪兒拉出來的?”這下,連“博學”的媽媽都答不上來了。於是我自己上網去“百度”了一下:原來它是用一個叫“氣孔”的器官來大便的。我又將盒子裏的蝸牛用小棍一陣亂撥,想看看那個氣孔到底長在哪裏,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看到了那個氣孔,原來是長在它白肉上的一個很細微的小孔啊……

通過觀察,其實我 還 發 現 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我用手電筒照蝸牛的觸角,它會一直縮着,躲避光源;蝸牛喜歡吃包菜的葉子多過青菜葉子;只要給蝸牛窩注入水,小蝸牛會很快探出身子,看來它的憋氣水平比我可差多了!哈哈。。。。。。

通過這次有目的性的觀察我發現原來蝸牛身上有那麼多有趣的事情,不過看着被我“折騰”無數次的小傢伙,我還是心有愧疚的,我想等過幾天完成觀察作業後,還是把它放回大自然,也算是我對它爲我這次觀察作業所作出的“犧牲”做點補償吧!

蝸牛觀察日記12

今天晚上,我在小區裏散步,忽然看見一座亭子的柱子上掛着幾個圓圓的東西。那是什麼?

走近一看,原來是幾隻蝸牛啊!我很喜歡這些蝸牛,便抓了三隻回來。快到家門口時,我摘了幾片葉子作爲它們的食物,回家後把它們養在了一個紙盒子裏。我仔細觀蔡着這幾隻小蝸牛,發現它們的樣子很可愛,身上粘乎乎的,還肥肥的。它們的背上揹着一個螺旋形的外殼,那是它們的房子,只要一遇到危險,它們就會立刻縮到殼裏去。它們的眼晴和鼻子非常特別:臉上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就是它們的眼晴,短的是鼻子。我碰了下它們的觸角,那觸角便飛快地收了回去,過了一會兒,又慢慢伸開了。我看貝一隻蝸牛要爬出盒子了,趕緊抓住了它,可卻很難把它拿下來。這是因爲,它會分祕出一種黏液,吸附在地面上,像膠水一樣,所以蝸牛纔會爬得很慢。我還發現蝸牛隻有在晚上和雨後才能見到。這是爲什麼呢?我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便拿起《十萬個爲什麼》查找了起來。原來,蝸牛喜歡潮溼的地方,因此,晴天的時候是看不到蝸牛的。我恍然大悟。

蝸牛真是太可愛了!我既在它們身上學到了知識,又體驗到了觀察的快樂!我愛這些可愛的蝸牛!

蝸牛觀察日記13

媽媽舉着個鐵盒子給我看,我好奇地往裏一瞧:鐵盒子中央豎立着一個咖啡色的螺殼,點綴着黑色條紋,像是“固體咖啡”。難道是海螺殼?再湊近細看,怎麼殼底下還有條細細的白邊?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這位無名氏是白玉蝸牛,是小史送給我的。

白玉蝸牛軟綿綿,就叫“綿綿”。

綿綿初來乍到,十分害羞,每每看到它它都只是蜷縮着身子,露出條白邊。這次,我終於忍不住了,綿綿,就犧牲你了,我必須立刻看見你的廬山真面目!

“嘿喲!嘿喲”這綿綿的吸盤還真粘,要把它拔離盒子簡直比拔蘿蔔還要難。好不容易把綿綿提到了手中,綿綿害羞地把吸盤粘到一起去,就像個白白胖胖的球兒。左等右盼,淑女般害羞的綿綿終於把觸角緩緩地伸了出來,就好像是層層疊疊的皺褶慢慢舒展開來,稚嫩的小鬍鬚也從凹陷處舒展。這模樣,還彷彿是一位長鬚白眉的長者,這傢伙,是不是“還童返老”啦?

我把綿綿小心翼翼地放在鐵盒子上,儘管我的動作是如此的輕柔,但觸覺敏感的綿綿還是不見了腦袋,殼前只剩下了一小塊胖嘟嘟的肥肉。

“豆丁,快來看!綿綿把觸角伸出來了!”我立馬像被閃電擊中一樣,“騰”的一下從座位上一躍而起,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移到了鐵盒旁邊。只見,綿綿羞羞答答地露出了一隻觸角,那觸角上上下下地挪動着,彷彿在探測附近有沒有敵情。緊接着,綿綿試探性地伸出了另一隻觸角。一旁的媽媽偏偏就是那麼“調皮”,用食指輕輕地碰了一下綿綿的觸角。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咱們家膽小的綿綿就又變成一團肉球球了。

再次看到綿綿時它正準備從盒子裏面鑽出來。綿綿的整個身子全部舒展,趴在牆壁上,向外眺望。兩隻觸角猶如天線一樣伸向半空,圓滾滾的小腦袋環顧着外邊的風景,搖來晃去,十分愜意。還以爲你只會像小姑娘一樣文靜,專會打盹兒,沒想到還有膽子想翻牆而過。我狠狠地把綿綿拎到半空,重新放在盒子的正中央。可是綿綿屢教不改,再次萌生了“想到外面看看”的想法。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終於恢復成“正常的蝸牛”,而不是縮在殼中的的肉球了。

咱家生物角加入了綿綿這個新成員,它一會兒膽小如鼠,文靜如處子;一會兒膽大包天,調皮如脫兔。真叫人又愛又憐!

蝸牛觀察日記14

科學俞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秋假作業——觀察蝸牛,並寫一篇日記。

在前往寧波的途中,我在路邊的草叢裏翻來找去,終於找到了四隻小蝸牛。我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裏,裏面墊上了溼潤的泥土和樹葉,上面蓋上了一層保鮮膜。這就是蝸牛的“家”。

一路上,我仔細觀察它們,發現平時小小的蝸牛身體完全舒展開有三釐米。它們還有兩對觸角,和一張圓圓的嘴巴。蝸牛看見了可以讓它們倒立“行走”的地方,於是全都爬了上來。透過保鮮膜,我發現蝸牛不是用腳走路的,那蝸牛到底是靠什麼行走的呢?我到寧波家的電腦上查了查,原來,蝸牛腹部生有一種能動的肉足——腹足,這就相當於蝸牛的腳。它們“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白色的液體。

突然,我看見了蝸牛那又細又長的觸角,就用手指透過保鮮膜撥弄了一下,蝸牛馬上“嗖”的一下把觸角縮進了它那又粘又軟的身體裏。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看它那膽小的樣子,真像個“縮頭烏龜”。

看着小蝸牛憨態可掬的樣子,我真喜歡它們。

蝸牛觀察日記15

我家樓下草地上有許多蝸牛的空殼,冬天了,好多蝸牛死了。但我很幸運,抓到了兩隻活蝸牛。

蝸牛爬得很慢,一分鐘幾乎只動一下。它有兩隻觸角,一隻高,一隻低,我輕輕地摸了一下,它的觸角就縮短,再一摸,它的頭也縮進了殼裏。

它吃得很快,一天能吃掉兩片葉子。我把它拿在手上,在我手上好像爬得比較快了,手上也變得粘粘的,但很清涼。它們老是揹着自己的“小房子”,它們的顏色也不同,一個有點黑,一個比較白。

它們老是縮進殼中,我就用老辦法:把它們放進水裏。但是卻沒反應,我又試了一下,還是沒反應。難道死了?“嗚……我的蝸牛死了……”,我的眼淚不聽使喚地流了下來,媽媽見我哭了,問:“怎麼啦?”“我的蝸牛死了!”我繼續哭,但媽媽卻大聲說:“哭什麼啊,每次把這些小動物放到家裏,死了後都讓你哭得這麼傷心,今後還是別養了。”

第二天,一起牀,第一件事就是看蝸牛,蝸牛好像一動沒動,菜葉卻少了。難道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