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

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你有什麼總結呢?這也意味着,又要開始寫日記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蝸牛觀察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

蝸牛觀察日記1

今天觀察蝸牛,想知道蝸牛吃什麼。沒有腳怎麼爬?如何呼吸?

我拿着放大鏡觀察它的樣子,它的眼睛長在長長的觸鬚上,像兩顆黑色的小珍珠。嘴巴卡在觸鬚下面,像一個小圓圈。它也有自己的小房子,可以睡覺,可以遮風擋雨。

我找到了很多葉子,甚至捲心菜的葉子,放在它的前面。他們一放下,就慢慢爬到了白菜葉子的另一邊。當他們到達樹葉時,他們開始吃東西,他們津津有味地吃着,特別喜歡吃。我明白了,它喜歡吃白菜葉子!

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怎麼爬?我把一隻正在睡覺的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裏,當我鑽進玻璃杯的時候,蝸牛在着急。我發現蝸牛爬上玻璃來創作,它用它的胃和腳爬行着。它爬行的每個地方都有痕跡。我查了一下,原來它的皮膚比較細膩,有點滋潤,所以會留下痕跡。

第三個問題是蝸牛是怎麼呼吸的?我查了一下,螺螄屋門口有兩個小洞,一個是呼吸用的鼻子,一個是排便用的肛門。怎麼區分哪個是鼻子哪個是肛門?很好處理。平時開合的小孔是鼻子,因爲要保持呼吸,經常閉合的肛門是肛門,因爲只有排便的時候纔會打開。

我發現蝸牛喜歡吃白菜葉子。它們爬行時,用肚子爬行,用鼻子呼吸,用肛門排便。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蝸牛小小的身體裏有那麼多祕密。

蝸牛觀察日記2

今天終於雨天了,我迫不及待去草叢找蝸牛。在草叢裏、牆角邊我翻翻找找,過了多久,終於找到了一隻小小的蝸牛。

這隻蝸牛大小不到一個指甲蓋。一雙眼睛長在觸角上,像長在觸角上的裝飾品,兩根觸角不停搖搖晃晃,好像在探路。要是你的手碰到它的觸角,它會立即把頭縮回殼裏,你看它的膽子是不是很小呢!嘴也長得很小,但科學書上說,它有22500顆牙齒呢,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啊!

蝸牛吃東西很有趣!吃樹葉時,它先把頭伸到葉片上,再在葉片的中心咬一個圓形的洞,然後它又圍着洞一圈一圈往外吃,好像走迷宮,有趣吧!

蝸牛爬行很慢,要不人們怎麼經常嘲笑動作慢的人說,你的動作簡直比蝸牛還慢。

可是,你不要以爲蝸牛沒用哦!其實它可有本領了,特別是逃生本領。即使你把它放進一個密封的硬紙板做的盒子裏,它也能利用神奇的22500顆牙咬破盒子,逃出去。它還能揹着比自己重的殼走,走到哪,哪是家。不怕風,不怕雨!

你們說蝸牛厲害嗎,如果你對它感興趣,那你也趕緊去觀察觀察吧!

蝸牛觀察日記3

科學書上常說,蝸牛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潮溼的角落,果然,雨過天晴,我們在學校花壇的草叢下,找到了好幾只啦蝸牛,我一扒開草叢,它們就一動也不動了,抓住它們實在太輕鬆了。

我用小罐子給蝸牛做了一個溫暖的家,罐子底下鋪上沙子和泥土,再放上幾片菜葉,蝸牛好象很開心,長長觸角不停晃,好像在說“謝謝你,小朋友”呢!

蝸牛好像不喜歡當着人的面吃東西,有一次,我想觀察一下它是怎麼吃東西的,可它就是不吃,再等着第二天去看的時候,一大片菜葉全被它們吃得一乾二淨了。

蝸牛有兩對觸角,眼睛長在上面。它身體軟軟的,背上有個土黃色的殼子,這就是它們的家,我敲打小罐子時,它就把頭收回殼裏,然後再慢慢地伸出來,它們好玩極了。

蝸牛一般在晚上行動,白天陽光太旨,氣溫又高,它就收回殼裏了,到了晚上,又從殼裏伸出來,開始活動了。蝸牛喜歡向上爬,每次我清理盒子時,它們都在上面,也許那兒比較涼爽吧!

蝸牛生命力頑強,我第一次養它們時,好幾天沒給它們餵食物,它一動不動,我以爲它們死了,後來,在它們身上滴了水,它們就又活了。

我要繼續養蝸牛,它太好玩了!

蝸牛觀察日記4

宜昌康小指導老師劉崇

日期:20xx年11月1日

天氣:晴朗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揹着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

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料碗裏,拿出最大的一隻放到另一個碗裏,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

聽說把蝸牛放進水裏,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隻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進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裏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並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麼呢?有什麼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麼作用的呢?於是,我帶着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爲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溼的環境裏,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後纔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通過觀察,我瞭解了很多關於蝸牛的小知識

蝸牛觀察日記5

科學俞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秋假作業——觀察蝸牛,並寫一篇日記。

在前往寧波的途中,我在路邊的草叢裏翻來找去,終於找到了四隻小蝸牛。我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裏,裏面墊上了溼潤的泥土和樹葉,上面蓋上了一層保鮮膜。這就是蝸牛的“家”。

一路上,我仔細觀察它們,發現平時小小的蝸牛身體完全舒展開有三釐米。它們還有兩對觸角,和一張圓圓的嘴巴。蝸牛看見了可以讓它們倒立“行走”的地方,於是全都爬了上來。透過保鮮膜,我發現蝸牛不是用腳走路的,那蝸牛到底是靠什麼行走的呢?我到寧波家的電腦上查了查,原來,蝸牛腹部生有一種能動的肉足——腹足,這就相當於蝸牛的腳。它們“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白色的液體。

突然,我看見了蝸牛那又細又長的觸角,就用手指透過保鮮膜撥弄了一下,蝸牛馬上“嗖”的一下把觸角縮進了它那又粘又軟的身體裏。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看它那膽小的樣子,真像個“縮頭烏龜”。

看着小蝸牛憨態可掬的樣子,我真喜歡它們。

蝸牛觀察日記6

10月13日 星期二 晴

我家門前有一塊綠油油的草地,想一塊翡翠,點綴着我們的小區。每次大雨過後,蝸牛就會成羣結隊地從草地裏鑽出來,一邊好奇地望着這奇妙的世界,一邊慢悠悠地散步。

我發現蝸牛走路像衝浪似的,衝浪之後,在地面上留下了漂亮的銀色足印。但爲什麼蝸牛天天揹着房子散步,卻一點也不覺得累呢?哦,原來它的內臟都在殼裏。我還發現,蝸牛有四根觸角,長觸角上有一個黑黑的小點,那就是蝸牛的眼睛,當然,其它兩根就是小觸角了。仔細觀察,我發現了,蝸牛的殼的螺旋都是從中心沿順時針方向盤旋的。回家,我查了一下資料,哇!原來要是你發現一隻蝸牛殼螺紋反時針方向盤旋的蝸牛,那你就碰上了蝸牛王!我還發現了蝸牛殼也好似有大樹的年輪一樣。仔細觀察蝸牛殼的邊緣,如果殼的邊緣很薄,說明是蝸牛寶寶,如果蝸牛殼很厚實,則說明這隻蝸牛已經成年了。蝸牛喜歡潮溼的環境,但也不能太潮溼了哦,因爲它會出來透氣的。

蝸牛太奇妙了,我真想養只小蝸牛!

蝸牛觀察日記7

今天,老師佈置我們利用課餘時間觀察身邊的動植,於是放學後,我和楊林宇、許瑞一起來到草叢裏,我們決定觀察蝸牛。

我們在草叢裏找啊找,終於在一棵不知名的植物上發現了一隻蝸牛。它的殼是螺旋形狀的,有點黃,也有點黑,身體摸起來像果凍一樣軟,也像膠水一樣黏。它的頭上有一對觸角,像兩根細樹枝。我們把蝸牛連同植物一起帶回家,放在玻璃板上,我們發現蝸牛走路很奇怪,它不像其他昆蟲一樣用腳來走路,它好像是用肌肉來走路的,它走路時一伸一縮的,我們發現蝸牛走過的地方留下一道銀白色的痕跡,摸起來黏黏的。我們想:怎麼會出現些粘液呢?於是,我們幾個一起琢磨,爲什麼會這樣。

20xx年6月27日 星期天 雨天

我們拿來了許多書,還上網查了資料,經過總結、分析,終於知道了問題的答案。原來,蝸牛爬行時,肌肉足(腳)緊貼在別的物體上,作波狀蠕動,它就緩慢地向前爬行。蝸牛的足上有足腺,分泌出一種很粘的液體幫助它爬行。這種粘液痕跡幹了以後,便形成一條閃閃發光的涎線。我們得知這個結論後,做了兩個小實驗:

一、我們將蝸牛放在玻璃板上,讓它爬行,我們再從玻璃板下觀看,就會看到,蝸牛沒有四肢,也沒有足,但是它的腹部有或寬或細的橫褶,這就是它的腳,稱爲肌肉足。

二、 把蝸牛固定在乾燥的木板上不讓它爬動,等它分泌出來的液體幹了以後,他就會被粘在木板上,像被膠水粘牢而來一樣再也不能爬動。

蝸牛觀察日記8

你觀察過蝸牛嗎?你養過蝸牛嗎?我家裏就養着一隻小小蝸牛,我一有空就去觀察它。

蝸牛有一幢它自己住房子,我們叫它殼。無論走到哪裏,它總是馱着那重重殼,怪不得,它走起來那麼慢。它頭上長着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那對觸角頂端長着一雙眼睛。要是用東西碰到它眼睛,蝸牛觸角就飛快地縮了回去,非常靈敏,一點兒也不像它平時那慢吞吞樣子。蝸牛沒有腳,那它怎麼爬呢?原來,它足叫腹足,每次爬行,它都會分泌出一種粘液,幫助自己爬行。

蝸牛是一個小小“素食主義者”,愛吃麪包屑、蔬菜、水果等。它一般在夜間活動,所以我都會在每天早晨去整理它窩,總是發現蝸牛把葉子已啃得七零八落。蝸牛有牙齒嗎?告訴你,有,而且有一千多顆呢!

有一天,我看見小蝸牛一動不動地縮在殼裏,怎麼碰它它都不理我。我一下子緊張起來,難道是小蝸牛生病了?還是已經“過世”了?我上網查了資料,哦,原來小蝸牛是休眠了。爲了使它醒來,要把它放在水裏,這樣它氣孔被堵塞,無法呼吸,就會爬出來。我一試,果然,蝸牛醒了,爬了出來。這可真有趣。

我越來越喜歡養蝸牛了,因爲,我從中得到了許多知識和樂趣。小朋友,你們也可以試一試!

蝸牛觀察日記9

太陽漸漸西下,像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地走向山下,紅色的光也漸漸地溜走。吃完晚飯,我和姥姥、姥爺到大舅姥爺家串門。

到了他家,我們受到了熱情的款待。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大舅姥爺家,在大廳裏我看見了一個長方形的魚缸。魚缸裏面養着許多水草,小熱帶魚們披着一身漂亮的鱗片快樂地遊着。我無意中發現一隻帶着貝殼的動物。於是,我就把它撈了上來,原來是隻小蝸牛。我想:蝸牛是生活在潮溼的土壤裏的,怎麼會在水裏生活呢?大舅姥爺好象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對我說:“因爲它是水蝸牛,所以能生活在水裏。”接着又對我說:“我把燈貼在魚缸的一側,慢慢地能讓水溫發生變化。”聽了大舅姥爺的話,我對水蝸牛更感興趣了。

我仔細觀察,水蝸牛的頭部長着一對又長又細的小觸角,還有一個橢圓形的小嘴巴。背上馱着螺旋的小“房子”,“房子”下面是帶有黏性的身子,它每走一步就要把身子向上翹一下。當它改變走路方向的時候,它就會把“房子”轉動一下。當它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就會把全身縮進“房子”裏,然後就一動不動了。

這就是既好玩又可愛的水蝸牛。

簡評:小作者能善於觀察生活,選材很好。觀察細緻,寫出了小蝸牛的形態、動作,抓住特點去描寫,活靈活現。全文結構嚴謹,過度自然,充滿情趣。

蝸牛觀察日記10

大自然千奇百怪,我也在大自然裏發現了許多奧祕:我在大樹下發現小螞蟻向樹上搬家,就知道快下雨了;在金魚睜着眼卻一動不動的時候,就知道它睡着了;豬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笨,只是它被圈起來罷了——————我最近還發現小蝸牛的奧祕。

蝸牛有一個圓圓的殼,有個小小的腦袋,可愛極了,它們都愛在一個陰暗、潮溼的地方活動,都愛吃些菜葉,有兩萬多顆牙齒哦。它是一種害蟲,殼不結實,一碰就破,而且還不會游泳。

有一天,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蝸牛在刀尖上爬會受傷嗎?爲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做了一個實驗,把一隻小蝸牛放在菜刀上,看着他爬呀爬,直到從刀尖的一邊爬到另一邊,竟毫髮無損。我看着非常納悶:這是爲什麼呢?最後我才恍然大悟,竟然是這樣:蝸牛分泌的粘液不僅是走路時留下了的痕跡,還是一層保護層,保護着蝸牛的皮膚,所以它根本就不會被劃傷。

我覺得,大千世界裏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奧祕,讓我們深入大自然,在大千世界裏一起探索大自然把!讓我們一起在美妙的,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中獲取更多我們完全不知道的知識吧!

蝸牛觀察日記11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一篇觀察日記,我眨眨眼睛想想應該寫什麼?啊,想到了!就寫寫我家的.那羣小蝸牛吧!

我剛把那些小蝸牛抓回來的時候,我把它們放進了一個塑料盒子裏,我又在上面打了幾個孔。這就是它們的房子啦!

我的小蝸牛有兩條長長的觸角,觸角上面各長着一隻小眼睛。只要你點一下它的觸角,它就不知收到哪裏去了!它有一個粘粘的身體,不管是倒着爬還是斜着爬,它都不怕。可它們個個都是十足的膽小鬼,一點點聲響就把他們嚇得縮進殼裏不敢出來,我看得哈哈大笑。慢慢的,它們感覺安全了,就又從殼裏探出來玩耍。“這些聰明的小蝸牛,還會裝死。”我心裏想。

它們都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拉大便,每當我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小蝸牛。每次蓋子上都是大便,噁心極了!我還得給它們沖洗呀,整理房子呀,換菜葉呀,真麻煩。

我想做個實驗,看蝸牛怕不怕水。我往它們的房子里加了一點水,蝸牛不但不怕,反而還高興地爬來爬去。所以我知道了蝸牛它並不怕水。

我有一些又聰明又可愛的小蝸牛,我會好好飼養它們的!

蝸牛觀察日記12

今天是10月4日,大家知道今天在我們家是什麼日子嗎?我告訴你們吧!是我媽媽的生日。

早上一起牀,媽媽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你看電影,我說:哇,今天肯定爽呆了!吃完早飯,我們坐上地鐵到了中華門站下來走了五分鐘來到虹悅城的海上國際影城,我選了11點05分的《極速蝸牛》,影片很精彩,講的是一隻很普通的蝸牛特伯想變成賽車手,但是因爲他天方夜譚的想法讓其它蝸牛嘲笑和鄙視,但是他不灰心天天還是做着自己的賽車夢,後來真是老天不負有心人啊!經過一次偶遇他有了超能力,變成了一隻會賽車的蝸牛,他高興極了。經過他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他終於參加了他夢寐以求的“印地500大獎賽”,在賽場上他的進取精神一次次的感染了我,比賽還沒結束我的拳頭一直握的緊緊在替它加油,終於,他獲勝了,得了冠軍!真是太好看了,小蝸牛真是太偉大了!我想我也要像這隻蝸牛一樣,努力不懈,實現夢想!

大家要是有時間也可以去看看哦,真的很好看呢!

蝸牛觀察日記13

9月30日星期三晴

有天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和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在路上發現了兩隻蝸牛慢悠悠的向前爬動,看着它們我非常感興趣,於是就在路邊採了片樹葉把那兩隻蝸牛帶回了家。

到家後,我把葉子放在了桌子上,其中有一隻蝸牛已經從殼裏探出頭來,把身子慢慢伸出來,緊接着二隻小小的角都伸了出來。就見它揹着小殼緩緩的沿着樹葉走着,留下一條白白的細線,那是它的黏液。大概是沒有感覺到危險,另一隻蝸牛也緩緩地從過殼裏面伸出來,一前一後的在樹葉上爬着。

可是,它們走了一會兒,又不動了,低下頭在吃葉子。仔細一天,會發現它們吃的時候會發出一種咔咔的聲音。不一會兒,那片葉子就已經被它們吃光了,只剩下一根樹葉梗。可它們好像沒有吃飽樣的,小腦袋左觸觸右觸觸。於是,我飛快地跑下樓去採了幾片葉子來。待它們吃飽後,從樹葉上爬了下來,沿着桌子的邊沿慢慢的爬着,身後留了一條條白線,可愛極了。從那天后,我每天放學都會採幾片新鮮的葉子回來,靜靜地看着它們吃完。

可是,小蝸牛還沒有在我家待幾天,就被我那愛玩的表弟拿走了一隻,又把最後一隻蝸牛掉在地上給踩死了,但是蝸牛可愛的樣子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蝸牛觀察日記14

今天回家,我在家門口看見了一隻蝸牛,我高興極了,就把它帶了回家,飼養了起來。

在養他時候,我發現蝸牛爬過地方有一層粘液,還有蝸牛觸角只要一碰就會縮回去,如果蝸牛在沒有水暗處,蝸牛就會把頭縮回去,而且只要把蝸牛放在水裏,它頭也會縮回去,如果蝸牛碰到了什麼東西,也會把頭給縮進去,聽老師說,這好像是生物應有應激性。蝸牛受到刺激時候,就會縮進殼裏,他那柔軟身體,不一會兒,能看見就所剩無幾了。我還發現,蝸牛有兩對觸角,還有嘴巴,而且我敢肯定,他是有視覺,因爲他能看見食物,並且吃掉它。我蝸牛在幾天內竟然吃掉了好幾片樹葉,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我還不知道蝸牛這麼能吃呢!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象蝸牛這種有生命物體叫做生物,而像平常椅子、凳子那些,沒有生命叫做非生物,而且我還發現,蝸牛爬行速度很慢。

我們要保護動物,不能傷害動物,因爲在生物裏面少了那一種動物都不行,所以我們要保護動物,不能傷害動物。讓我們爲人和動物能夠和平相處出一份力。

蝸牛觀察日記15

星期日,我在樓下潮溼牆上捉了一隻蝸牛,把他放在玻璃瓶裏,又放了些菜葉,邊養邊觀察。

我發現蝸牛嘴巴很小,用肉眼看不清楚,只發現菜葉被它咬過痕跡。蝸牛身體包括頭、外殼、足和內臟等部分。蝸牛頭上還長着兩根有趣觸角,它眼睛就長在觸角上面。我用小棍輕輕碰它觸角,觸角和它整個身體一起躲回到它小房子裏,還把房門封得嚴嚴實實。過了好長時間,它才又探出觸角來,確定沒有危險後才把整個身體都暴露出來。蝸牛身體很小,身上揹着螺旋形外殼,看起來很漂亮。

就在這時,我發現蝸牛正從瓶底一步一步向瓶口爬來,我用小棍把它撥到瓶底,不一小會兒,它又慢慢地向瓶口爬來,我連續撥弄了兩次,它一如既往地向瓶口爬來,在它爬過地方留下了一串足跡。看着它身上重重殼壓在那麼小身體上,我再也不忍心把它撥到瓶底了,就這樣最後它終於爬到了瓶口,我怕它爬出瓶子,就在上面蓋了一張紙板,在紙板上用針紮了許多小孔,讓瓶子裏有足夠空氣。

通過這次觀察,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別看蝸牛那麼小,但對自己生活道路上困難毫不畏懼,有着一種堅韌不拔毅力,如果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象蝸牛一樣,靠着這樣堅強毅力,我們一定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