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讀《女生日記》有感10篇

讀《女生日記》有感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女生日記》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女生日記》有感10篇

讀《女生日記》有感1

這個月,張老師建議我們看一本書:《女生日記》。

我一聽心想,日記每個人都可以寫,這有什麼好看的?可我的好奇心卻又驅使着我看那本書,我的內心在激烈競爭。可是,我的好奇心還是更勝一籌,最終,我還是看了那本書。

我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些心不在焉,可是慢慢地,我就入了迷。無論別人怎麼叫我,我都一動不動,問我問題,我也只會回答“嗯”。我估計這就是《小兒垂釣》裏的“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吧!我漸漸的喜歡上了這本書,在這本書的海洋中遨遊,把這本書看了一遍又一遍,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裏面的大概內容是這樣子的:主人公冉冬陽在小學生活的最後一年中,跟老師、同學們發生了許多事情。如:全班受罰、“小龍女”隊、聽他把話說完……我就拿出一件讓我感覺有趣和感動的事情跟大家講一講吧。

在《我的生日,媽媽的受難日》講的是,冉冬陽的媽媽在12月21日的時候告訴冉冬陽:“在12年前的今天,也是這麼冷,這個時候,我正躺在病牀上。那時候,我患了膽囊炎。腹部劇痛,任何東西都不能吃,就連水也不能喝,只有靠輸液。醫生考慮到你在我的肚子裏得不到任何營養,便給我注射了催產素。在注射了催產素後,我開始發作了。我躺在病牀上,突然一陣劇痛,肚子裏翻江倒海,五臟六腑都好像要被撕裂似的……”聽到這裏,冉冬陽的眼眶溼潤了,想哭,可是她竭力忍住。“我生下來醜嗎?”“醜,醜得不得了。額頭上全是皺紋,眼睛小小的,腦袋尖尖的。”冉冬陽的爸爸還添油加醋地說道:“我從沒見過這麼醜的嬰兒,當我第一眼見到你的反應就是‘這孩子抱錯了’。”

這本書讓我流連忘返,還讓我知道:如果我堅持寫日記的話,當我在長成大人的某一天,再翻開這本日記時,也許會說:“原來我是這樣長大、成長、度過童年的每一天的……”

讀《女生日記》有感2

冉東陽,她不漂亮,也不聰明,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剛剛讀完了五年級,準備上六年級。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平凡的孩子,卻爲老師和同學所喜歡。因爲她是個陽光女孩。

當她看到馬加有困難時,便主動和同學一起去幫助他照顧他的小弟弟,並使他從討厭弟弟到喜歡弟弟。讓馬加的繼母也開始對馬加改觀,對他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當她看到梅小雅的媽媽沒有錢開小店時,便天真的和吳緬去股市妄想通過炒股來湊足小雅媽媽的開店成本。

最後她捨近求遠,明明樓下有各種便利店,可她偏偏跑到小雅媽媽開的便利店買了很多東西。每逢星期日,她還陪小雅一起去進貨,陪小雅媽媽看店。

看了這本書,我認爲冉東陽的成功,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功勞,她父母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因素。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途徑。

她的父母非常理解孩子,不像一般的父母一樣孩子的成績一下降就打罵孩子,而是鼓勵她,讓她把需要彌補的地方找出來進行改正。

在東陽六年級畢業臨近的時候,她的父母也同意她陪小雅進貨、看店。重視的不僅僅是他的智商,更是她的情商。

他們更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小雅媽媽開店沒有錢時,東陽的爸媽也主動放棄買傳真機和微波爐,把5000多塊錢給了小雅媽媽讓她做生意。

但是讓我們擔憂的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像東陽爸媽這樣通情達理的家長,有多少像東陽爸媽這樣的父母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教導着孩子成爲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健康的孩子呢?

孩子成績不好,就打就罵;孩子不想讀書,也不去問問他不喜歡的理由,只是一個勁地給他塞錢;孩子心裏不痛快,卻當做沒有看見,把孩子託付給老父老母就這樣又匆匆賺錢去了。更是有的家長,認爲孩子的教育,就是什麼都要聽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就要給他懲罰。紹興發生的調皮孩子被父母懲罰遊街示衆一事,我們暫且不論這樣做的社會影響會如何,但是考慮這個孩子承受這件事情的心理就不免讓人擔心。

孩子,不僅僅要接受學校的教育,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更是影響着他們的成長。還在家庭教育彷徨中的父母啊,不妨也來看看這本《女生日記》,它將用生動例子告訴你什麼樣的父母纔是孩子們心中的好父母。

讀《女生日記》有感3

這年頭,誰還不是個“外貌協會”的“鑽石會員”呢?的確,人們瞭解一個人,首先看到的就是他(她)的容貌。一個人的外表形象,會影響到人們對這個人的第一印象的。因此,有誰會不在意自己的容貌,希望給人留下美麗可愛的印象呢?

不過,就在我看完這本有“正能量姐姐”之稱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樂多多所寫的《女生日記簿》之後,這個念頭就從我的腦子裏徹底消失了。

這本書的女主人公袁媛被評爲“班上最醜女生”之後,開始變得憂鬱、自卑起來。但最終她在好朋友的幫助下,走出了陰霾,重新找回了自信和開朗,在同學們中也越來越受到歡迎。這一段經歷,讓她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智慧,遠比漂亮更重要。

閉目沉思,我想到了許多。我身邊的女孩中,有很多是我的好朋友,她們有人看重智慧,也有人看重外貌。彷彿心裏有一架天平,左邊是智慧,右邊是外貌。到底是智慧的砝碼重呢,還是外貌的砝碼更有分量,這個問題可能真的難住了許多女孩吧。

最初,在我心裏,外貌的分量是很重的。每天早晨,我都要在衣櫃前糾結好一陣子,有時可以一待待上幾分鐘。糾結來,糾結去,根本找不到滿意的衣服。有時,我會在鏡子前照來照去,可臉上總是一副“別人欠我幾百萬”的樣子,最後,只有垂頭喪氣地躲到一個角落裏悶悶不樂。

現在,我猛然發現,我以前的想法是多麼可笑。一個人如果只注重自己的外表,而不去學習豐富的知識,提升內在的修養,這不就成了人們所說的“花瓶”了嗎?花瓶雖美,虛有其表。未來的社會,是屬於奮鬥者的時代,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的實力,怎麼可能擁有精彩的人生呢?

我想起了剛剛離開我們的偉大的科學家霍金老人。21歲時,霍金身患絕症,醫生診斷他最多隻能存活兩年,而他卻堅強地活了下來。他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沒有放棄對科學的追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科學史上的奇蹟,爲全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世界上像這樣的偉人還有很多,他們的外表在有些人看來也許並不完美,但是他們卻因爲偉大的功績永遠被人們銘記。

“你可以從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隻蝴蝶,但你不能這樣來評價一個人。”詩人泰戈爾說得多好啊。一個擁有完美容顏的人,清高、自傲,任何人都不會放在眼裏,這樣的人值得肯定嗎?反過來說,一個人長相不漂亮,甚至很難看,卻對他人有益,我們就要孤立他,甚至疏遠他嗎?

放眼四望,金色的陽光灑滿大地,我再次想到了這本書告訴我的道理:智慧比漂亮更重要。

讀《女生日記》有感4

在這個暑假裏,我最愛讀的一本書就是《女生日記》。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真實而又生動地描繪了小學六年級女生冉冬陽從小女孩成長爲少女的心理變化。作者以幽默的筆調描繪了多彩的校園生活和豐富的家庭生活,引人入勝,發人深思。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一篇故事就是《一個玩具,兩個故事》,主人公是冉冬陽和莫欣兒。莫欣兒的爸爸媽媽想離婚,莫欣兒很傷心,就來找冉冬陽訴苦。冉冬陽帶她出去逛街,莫欣兒很喜歡一個玩具,這個玩具是一個毛絨樹洞,裏面有三隻毛絨松鼠,是一個和諧的動物家庭。冉冬陽把它買下來送給了莫欣兒。莫欣兒說,如果自己家也像那樣就好了。

雖然最後莫欣兒的父母還是離婚了,但是莫欣兒仍然珍藏着那個玩具。我希望天下的家庭都很完整,給孩子帶來幸福和快樂。

而讓我大笑不止的一篇故事就是《小丑人,愛你一萬年》,主人公是全班同學、羅老師和郝佳。過年了,全班同學用抽籤的方式交換禮物。郝佳是中隊長,平時不開玩笑,一本正經。今天她抽到的禮物是一個小丑人,一擰上發條,小丑人就說:“愛你一萬年!愛你一萬年!愛你一萬年!……”郝佳的臉頓時漲得通紅,全班同學笑得前仰後翻,羅老師的眼淚都笑出來了。郝佳把小丑人扔到一邊,不理它了。全班同學都很喜歡這個小丑人,就連我也是的,可是偏偏擁有它的人不喜歡它。這種班級生活是很愉快的,和我的班級差不多。我們在這種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成長。

這本書揭示了女生心中的小祕密,把女孩子渴望長大又害怕長大的矛盾心情刻劃得清清楚楚,入木三分。

讀了這本書,我的收穫是:我們不能每天都在無聊的教室裏當“書呆子”,也要自己找一點樂趣,放鬆一下,纔是考試前的最佳辦法。在家裏當父母的小幫手,在學校裏樂於助人,做什麼事都要真誠對待,我們都要做一個勤奮、善良、腳踏實地的人。

讀《女生日記》有感5

《女生日記》是一本以日記的形式描寫了六年級小女孩冉東陽與好朋友之間發生的故事,有高興快樂的、有傷心難過的、有時還會發生一些矛盾。這些精彩的故事讓我感同身受,有時哈哈大笑、有時傷心落淚……

書中的冉冬陽不是很聰明,長得也不漂亮,但卻善解人意、情感豐富,是父母、老師、同學們都喜歡的魅力女生。她又是個喜歡助人爲樂的女孩子,同學馬加的父母出車禍,她主動去照顧馬加不滿一週歲的弟弟,爲此還放棄了去海南旅遊的機會。梅小雅的父母離了婚,媽媽又下崗,生活很困難,她發動同學捐款,資助小雅媽媽開起了雜貨店……

雖然我也是媽媽的乖女兒,老師的好學生,小夥伴們也都很喜歡我。可和冉冬陽相比,我感覺我們之間實在是差得太多了!我很羨慕她,她的品格如同她的名字一樣,處處向別人播撒愛的陽光。相反,我常常接受別人的陽光。學校裏,老師把我當成“重點培養對象”,孜孜不倦地教導我;在家裏,父母把我視爲“掌上明珠”,無微不至地照顧着我。一直以來,我都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爲我總覺得,我還沒大長,沒有達到爲他人做事情的時候。

雖然有時候我會幫媽媽做家務,可有時也會用學習緊張來推脫。我從來沒有想到在父母過生日的時候送上最溫馨的祝福,可每次我過生日時,爸爸媽媽總是最忙碌的人,幫我買蛋糕,幫我買新衣服,我反而呆在家裏無所事事。雖然那時我很開心,但是我現在覺得,得到他人的關愛固然幸福,可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學會關愛別人,學會寬容,學會讚美,學會感恩。雖然現在我不能爲別人做什麼大事,但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在爸爸、媽媽生日那天,自己動手做一張賀卡,用五彩的水筆繪出心中美好的祝福。在公交車上,可以給老人主動讓座;在學校裏,可以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學,認真解答他們的每一個疑問,共同提高學習成績。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別人,同時自己也會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這本書告訴了我以前許多不明白的道理,給予了我太多太多的啓示。

讀《女生日記》有感6

這幾天,我閱讀了一本書,這是一部以校園和家庭爲題材的書。是一部兒童成長小說,同時也是給家長和老師閱讀的一部兒童教育書。 女生日記》這本書描繪了善解人意、情感豐富的六年級女生冉冬陽的生活。冉冬陽雖然不漂亮也不聰明,但卻是大家眼中的魅力女孩。楊紅櫻阿姨以日記的形式寫出了女孩子渴望長大又害怕長大的矛盾心情,真實而生動地展示了成長的快樂和煩惱。讓我們明白不要懼怕成長,自然地面對成長所帶來的困惑,明白快樂的心情才能長得健康自然,明白我們要帶着欣賞的眼光和美好的心情度過重要的時光。,很好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是一本可以輕鬆大腦卻意義深刻的書。

冉冬陽還有非常好的老師。她的班主任羅老師,每學期都給每位同學髮漂亮的寄語卡,鼓勵同學們;數學老師爲了不傷學生的自尊心,考試成績只批'A,B,C,D'音樂米老師,利用一個小計謀,使同學們在唱歌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女生日記》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如梅小雅,她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裏,他據訣別人的憐惜,勇敢的負擔起生活的重擔,再跟她的交往裏,冉冬陽品嚐到了生活的艱辛,體驗到了堅強。這本書更讓我懂得了聰明、漂亮並不是魅力女孩的標誌,溫柔善良纔是女孩子最寶貴的品質。不聰明,不漂亮的女孩子,會因爲溫柔善良變的可愛起來。

看了這本書,我認爲冉東陽的成功,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功勞,她的父母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因素。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途徑。她的父母非常理解孩子,不像一般的父母一樣孩子的成績一下降就打罵孩子,而是鼓勵她,讓她把需要彌補的地方找出來進行改正。重視的不僅僅是她的智商,更是她的情商。他們更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讀《女生日記》有感7

早就聽說過《女生日記》,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看到了《女生日記》,並懷着強烈的好奇心看完了它。

讀了這本書後,我感慨萬分。這本書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六年級生活的快樂與艱辛,而且還真切地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不易以及他們對子女的愛。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原來我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女生日記》,讓我明白,是媽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我才能平安地降生在這個世界上;是媽媽付出了那麼多的愛,才上我生活得那麼幸福;是媽媽每日每夜的精心照料,才能讓我的生活無憂無慮,多姿多彩;是媽媽,當然還有爸爸,每時每刻的牽掛,才使得我能處處感受到親情的溫曖與力量。它讓我明白了爸爸對子女那濃厚、沉重的愛,媽媽對子女那細緻、溫暖的愛,還有關懷。

這裏面的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講述着女生冉東陽精彩紛呈的六年級故事。裏面有真摯的友情,溫暖的親情,更有感人的師生情。所有的這些,都讓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溫暖情誼。

《女生日記》裏幽默、搞笑的語言和情節,實在令人捧腹,有一次我都差點笑翻啦!但也有感動的地方,那是一個小故事,男生馬加的小表弟需要人照顧,而他的爸爸、後媽因一次車禍而躺在牀上。馬加就只好當起了小表弟的保姆。不過,他的同學知道這事後,就積極地幫他忙。其間,有個同學還差點幫了倒忙!但是,他們還是堅持到爸爸、後媽出院。這裏面的故事啊,不僅鮮活,而且裏面更多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使人看了還想看。

在看《女生日記》的時候,我剛看完開頭,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書的全內容,真想一口氣看完!只可惜,我還有很多事要做,不能一整天看書。而且媽媽叫我多注意休息,不能總是盯着看。不過,我還是以最快的速度把它看完了!嘻嘻!

最後,我想說,這本書真的很好看,我建議你也去看看哦!

讀《女生日記》有感8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看過的書像星星一樣數不清,如:《西遊記》、《民間神話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和最吸引我的是楊紅櫻阿姨寫的《女生日記》。

爲什麼說這本書最吸收我呢?因爲這本書是楊紅櫻女士爲她女兒所寫。在她女兒即將告別童年,從一個小女孩成爲少女的時候,楊紅櫻女士想:作爲女性,這是生命中多麼重要、多麼美麗的階段啊!她要用全部身心來關注女兒的成長,用她的筆真實地記錄下她一生中這美麗的蛻變。楊紅櫻阿姨是多麼的愛她的女兒啊!

這本書的主人公名叫冉冬陽。她是一個善解人意,情感豐富的小學六年級女生。

她既不漂亮也不聰明,卻是那種同學、老師都喜歡的女孩。冉冬陽的朋友很多,她的朋友如果遇到什麼困難,只要她有能力,就會去幫助他們。

在這本《女生日記》中,最感動我的一篇日記是《一個玩具,兩個故事》。這篇日記講述的是冉冬陽和莫欣兒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一家剛開張的禮品店。冉冬陽拉着莫欣兒走了進去,在她們觀賞禮品時,冉冬陽突然發現莫欣兒已不再她身邊,再一看,莫欣兒正對着一個絨毛玩具發呆。那個毛絨玩具是用棕色絨毛做成的一段樹樁,上面有一個樹洞,樹洞裏有三隻用淺褐色絨毛做成的松鼠,分別是松鼠爸爸、松鼠媽媽和它們的寶貝小松鼠。從禮品店出來後,莫欣兒就沒有說過一句話。這時冉冬陽突發靈感,“欣兒,咱倆來給這個玩具編個故事吧。”冉冬陽編了一個小松鼠在外玩累了想回家,想回到爸爸媽媽身邊的故事。而莫欣兒編的故事是這樣的:松鼠一家三口住在一棵大松樹的樹洞裏。小松鼠很喜歡這個家,松鼠爸爸和松鼠媽媽卻對這個家不滿意。松鼠爸爸喜歡東山上的風景,一心想搬到東山上去住;松鼠媽媽偏偏喜歡西山上的風景,一心想搬到西山上去住。可是,它們都捨不得可愛的小松鼠。它的爸爸和媽媽想把小松鼠帶到他們各自喜歡的地方去住。小松鼠愛它的爸爸和媽媽,它哪兒都不去,它只願意住在原來的樹洞裏。爸爸媽媽爲了它們心愛的小松鼠,都放棄了自已的想法。只是它的爸爸經常對小松鼠說:“如果你不乖,我就去東山。”它的媽媽也經常對小松鼠說:“如果你不乖,我就去西山。”於是,小松鼠每天都必須非常乖,這樣它的爸爸和媽媽纔不會離開它。一家三口能永遠生活在一起,這就是小松鼠最大、最大的願望。莫欣兒編的這個小松鼠的故事其實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因爲她的爸爸媽媽就快離婚了,她不想離開她的爸爸和媽媽,想要一個完整的家。

我是一個擁有完整家庭的女孩,我沒有經歷過像莫欣兒一樣父母離異的痛苦,更理解不到這種痛有多深。我有一個溫馨的.家,有愛我的爸爸媽媽,可是我卻常常忽略他們對我的愛。看了莫欣兒編的小松鼠的故事,我被深深觸動了。我深深感受到和莫欣兒相比,我是多麼的幸福啊!我該好好的珍惜這一切,珍惜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女生日記》中每一個故事都感染着我,它讓我懂得了愛,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在享受愛的同時也應該付出自己的愛。

讀《女生日記》有感9

《女生日記》是我在新華書店買的,在進新華書店的我第一眼就看中了這本書。

《女生日記》講了跟我同齡的女生冉冬陽在生活中發生的故事,有歡樂、也有悲傷。看完《女生日記》,我很慶幸當時選中了它,因爲它讓我有許多感想,幫助我解決了在成長中遇到了生活難題。要樂於助人、要勇敢頑強、要尊重他人、要有責任心……要感恩父母是我最深的感受。

現在的我們都是一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小王子,什麼事都依賴父母,都求助父母,卻認爲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不知道感恩。有一次深夜,我生病發燒了,爸爸媽媽十分着急,連夜把我送進醫院。在掛水的我早已進入夢鄉,而爸爸媽媽卻一刻也不敢眯眼,一會幫我量體溫、一會幫我蓋好被子,還不時看看鹽水有沒有掛完。第二天早上,便都有了黑眼圈。當時我不懂事,看到了他們的黑眼睛,竟還笑嘻嘻地說:“哈,你們的樣子真好玩。”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慚愧。故事中的冉冬陽是多麼的懂事,在自己的生日上竟給媽媽買了十二朵粉紅的康乃馨,而我呢,從來不曾想過。讀完了《女生日記》這本書,我變了,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小女孩:爸爸媽媽下班比較晚,我會先做好飯,再做作業,晚上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我還要做一個像冉冬陽一樣樂於助人的女生。在故事中,冉冬陽資助她的好朋友梅小雅開了一家百貨商店、在玩具拍賣會上捐出了自己心愛的布娃娃南茜妹妹。讀了這本書,我也成了一個樂於助人的女孩。一次,我和嬸孃和堂弟一起乘公交車的時候,當時公交車上人很多,僅剩3個座位,我們趕緊坐了上去。這時,一個阿姨抱着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女孩走了上來,見沒有座位,便站立在我身旁,一隻手扶着扶手,一隻手抱着小孩,我看了,趕緊站起來,招呼阿姨坐下。阿姨的感謝聲讓我的心情好了一整天。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世界纔會溫暖。

《女生日記》中的冉冬陽是我的榜樣,她使我變了很多。

讀《女生日記》有感10

做一個漂亮的人,不如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寫在前面的話

《女生日記》是一部由楊紅櫻阿姨創作的校園小說,小說以日記的形式主要描繪了冉東陽六年級的學校生活。雖然我已經步入高中,卻還是對這部小說愛不釋手。在其中的那些酸甜苦辣,那些充滿激情的歲月,都深深的吸引了讀者的注意。

我很欣賞本書的女主人公冉東陽,她不漂亮,也不聰明,但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女生,在她身上卻有一個可貴的品質,那就是她擁有一顆愛心。爲了幫助同學馬加照顧弟弟,捨棄了和父母同去海南的機會;爲了不讓南柯夢難堪,用簽字筆與吳緬做了交易;爲了梅小雅的學費問題,整理出了自己的壓歲錢······在她認爲,幫助別人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在這樣一個冷漠的社會,有什麼理由不去尊重這樣一位愛心女孩呢。

正值叛逆期的我們,哪次不是和父母爭吵的面紅耳赤,有多少次一怒之下的摔門而去?然而,冉東陽的家庭是十分和睦的,她與父母相處的很融洽。在那樣一個家庭中,沒有那麼多的不和諧因素,彼此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這一切,都來源於一個愛字,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中,有多少希望自己的孩子情商高於智商的母親,有多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聰明,但要做一個快活的人的父親?你見過不讓孩子去補習班,卻同意讓她進貨去鍛鍊的父母嗎,你見過在知道孩子的朋友家庭有困難,主動幫忙的父母嗎?此時此刻,是不是很羨慕冉東陽呢?

都說中國是禮儀之邦,但是事實上確是各掃門前雪,路上的人摔倒了,都是匆匆走過,不敢過問;有人遭到搶劫了,溜得比那歹徒還快,生怕惹禍上身;看到對方受欺負了,興許還過去插上一腳······在這個人情冷漠的社會,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冉東陽和她父母這樣呢?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鐵石心腸,各種愛心事蹟也是層出不窮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將消失不見。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和諧美好。

做一個漂亮的人,不如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伸出你的手,不要吝嗇,將你的愛揮灑人間吧。